出版时间:2010-8 出版社: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 作者:曹靖宇 编 页数:173
前言
2008年5月12日《护士条例》颁布实施,允许护理专业在校生参加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因此寻找一套与此相适应的教材成为各级护理学校的当务之急。这套由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组织编写,面向全国各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护理专业的“双证书”人才培养规划教材应运而生。“双证书”人才培养模式,即“毕业证书+护士执业资格证书”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入学时就树立“学历教育和能力提高并重,毕业证书和护士执业资格证书并举”的新理念,使他们在完成学业之时,顺利获得“双证书”。 针对目前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护理专业学生的实际状况,结合护理岗位的实际需求和学生的就业现状.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坚持“贴近学生、贴近岗位、贴近社会”的基本原则,以学生认知规律为导向,以培养目标为依据,以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为纲领,以实际应用和技能提高为主线.结合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考点”,体现“实用为本,够用为度”的特点,注重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和适用性相结合。教材中穿插“案例分析”“考点链接”和“课堂互动”.增强教材的趣味性和可读性。 本教材涵盖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的内容。第一章至第十二章为总论,第十三至第十七章为各论.着重讲述病理学及病理生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病理变化、病理过程、各系统的常见疾病与病理临床联系等。每章后附有综合测试,九个实验也附在相关章节之后,总计为54学时,其中理论45学时,实验9学时,各学校可根据不同专业的实际情况作相应的调整。另外,我们还制作了与本教材配套的教学课件,内容紧贴教材,为教师多媒体教学提供方便。也可为学生的自学和复习提供指导。本教材主要供中职学校护理、助产等专业的学生使用。
内容概要
《病理学基础(供护理助产等专业用)》涵盖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的内容。第一章至第十二章为总论,第十三至第十七章为各论,着重讲述病理学及病理生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病理变化、病理过程、各系统的常见疾病与病理临床联系等。每章后附有综合测试,九个实验也附在相关章节之后,总计为54学时,其中理论45学时,实验9学时,各学校可根据不同专业的实际情况作相应的调整。另外,我们还制作了与本教材配套的教学课件,内容紧贴教材,为教师多媒体教学提供方便。也可为学生的自学和复习提供指导。本教材主要供中职学校护理、助产等专业的学生使用。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综合测试第二章 疾病概论第一节 健康和疾病的概念第二节 病因学概述第三节 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共同规律第四节 疾病的经过与转归综合测试第三章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第一节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第二节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第三节 损伤的修复实验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综合测试第四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第一节 充血第二节 出血第三节 血栓形成第四节 栓塞第五节 梗死实验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综合测试第五章 炎症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炎症局部的基本病理变化第三节 炎症的临床表现第四节 炎症的类型及病变特点第五节 炎症的结局实验炎症综合测试第六章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第一节 水、钠代谢紊乱第二节 钾代谢紊乱综合测试第七章 酸碱平衡紊乱第一节 概念及分类第二节 反映酸碱平衡的常用指标第三节 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综合测试第八章 发热第一节 发热的原因和发病机制第二节 发热的分期第三节 物质代谢与功能的改变综合测试第九章 缺氧第一节 缺氧的概念及血氧指标第二节 缺氧的原因和类型第三节 缺氧时机体功能代谢的变化第四节 影响机体缺氧耐受性的因素综合测试第十章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第一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原因和发病机制第二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分期和分型第三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对机体的影响和临床表现综合测试第十一章 休克第一节 休克的病因和分类第二节 休克的分期和发病机制第三节 休克时机体的代谢和器官功能的变化综合测试第十二章 肿瘤第一节 肿瘤的概念第二节 肿瘤的命名和分类第三节 肿瘤的特性第四节 良、恶性肿瘤的区别第五节 肿瘤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第六节 癌前病变、原位癌和早期浸润癌第七节 常见肿瘤举例第八节 各器官常见肿瘤实验肿瘤综合测试第十三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第一节 动脉粥样硬化第二节 原发性高血压第三节 心力衰竭实验心血管系统疾病综合测试第十四章 呼吸系统疾病第一节 肺炎第二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肺源性心脏病第三节 呼吸衰竭实验呼吸系统疾病综合测试第十五章 消化系统疾病第一节 消化性溃疡第二节 病毒性肝炎第三节 肝硬化第四节 肝性脑病实验消化系统疾病综合测试第十六章 泌尿系统疾病第一节 肾小球肾炎第二节 肾盂肾炎第三节 急性肾衰竭实验泌尿系统疾病综合测试第十七章 传染病第一节 结核病第二节 伤寒第三节 细菌性痢疾第四节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第五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第六节 性传播性疾病实验传染病综合测试模拟测试卷参考答案综合测试模拟测试卷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1,大体标本的观察方法及步骤观察大体标本应注意:①器官大小及重量。②器官的形态,表面光滑度,包膜有无增厚,皱缩或紧张,边缘变钝圆还是变锐利。③空腔器官,要注意腔内大小变化,腔内壁粗糙或平滑、有无溃疡或肿物等。④颜色。暗红色表示病灶内含血量多,黄色表示含有脂肪或类脂,绿色或黄绿色表示含有胆汁,肺或肺门淋巴结的黑色斑点多为炭末沉积,半透明胶冻状表示富有黏液,灰黄色提示为坏死灶。⑤硬度。是软还是硬,结实或是海绵状,组织变软常提示有液化性坏死或囊性变。⑥切面。结构有无异常,是凹陷或者肿胀凸出。⑦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界限明显或模糊不清,有无压迫或破坏周围组织。 2,组织切片的观察方法及步骤观察组织切片,可以更好地理解大体标本的变化。 (1)肉眼观察:先用肉眼初步了解整个切片的情况,发现病灶的所在部位。 (2)低倍镜观察:确定切片是什么器官或组织,然后确定病变的部位,病灶的数目、大小、形态、分布及其与邻近组织的关系。观察切片时要上下左右移动玻片,全面观察,最后才重点观察病灶。 (3)高倍镜观察:高倍镜是在低倍镜全面观察的基础上,用来放大观察单个细胞及一些较细微成分(如细胞的形态、细胞质、细胞核的结构等),从而证实或补充低倍镜的观察结果,高倍镜看清楚后,应转回低倍镜观察。严禁一开始就用高倍镜或以高倍镜为主的偏向,因为高倍镜观察的视野小,无法看清病变的全貌,易迷失或漏掉主要病灶。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