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6-9 出版社: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作者:冯云廷 页数:228
内容概要
区域经济学分析经济体系的空间组织,还要解释其在空间上的不均匀分布现象。根植于其间的传统研究可追溯到杜能(1982)、龙哈德(1885)、韦伯(1909)、克里斯泰勒(1933)和廖什(1940)。所有这些贡献突出的德国先驱们都考虑了全国性的空间或所有经济活动的空间,这与现代城市经济学完全不同,他们还分析了经济活动发生的处所。这就带来了相关的问题,如:商品或人口的流动是有成本的,而且生产是典型地遵循某种递增收益的方式进行的。不过,区域经济学的创始人重点研究了经济活动发生处所的不同方面。比如:杜能强调农民对地点选择的决策;韦伯分析的是制造型厂商的最佳地点选择和厂房的最佳规模;克里斯泰勒不仅力图解释城市的地理选址,还研究通过区域经济学城市所实施的不同功能对它们进行区分。 西方区域经济学脱胎于区位理论,它是在区位经济学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西方区域经济学已从传统的以单个厂商的区位选择为主要对象的区位理论,逐渐演变为宏观区域决策提供理论依据的完整科学体系。尽管国外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内容繁多,但在三个主要领域的研究,为经济理论的建立与分析作出了真正的贡献。这三个主要的研究领域为:区位分析、区 域经济模型和空间相互作用分析、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政策分析。 区位问题历来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区位分析主要集中在厂商区位、居住区位和公共设施区位及其空间均衡分析方面。建立区域经济模型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研究方法。在众多区域经济模型中,最常用的是列昂惕夫所建立的投入产出分析模型。目前运用比较多的是多区域经济模型,因为区域之间的相互作用,只有在多区域经济模型中才能得到很好的解释。区域发展以及政策问题分析,大都建立在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累积因果理论和依附理论的基础之上。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视区域为一种聚集体,强调制造业部门及各种生产要素的作用;累积因果理论把区域政策引向增长中心,强调各种基础设施、交通、信息以及教育的作用;依附理论主张分权化,强调区域的自主权和向落后地区的政策倾斜。较为完整的区域经济政策包括这三个方面的内容。 20世纪80年代,我国学者开始大量引进和吸收国外区域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如增长极理论、点轴网络理论、区域发展阶段理论、地域综合体理论、区域经济动力学理论、区域经济增长模型、区域投入产出分析方法等,结合中国区域经济实践活动展开了区域经济研究。总体上看,我国区域经济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宏观经济问题(东西部差异、西部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振兴、资源型城市转型等)、区域城市化、区际分工与经济圈(包括区际间分工、大区域的划分、都市经济圈等)、产业集群等。不难发现,观研究,而我国侧重于宏观研究;发达国家强调公平原则,而我国强调加快经济发展问题,也就是效率优先原则。这种研究重点的不同,可能源于学科发展的历史不同,但更重要的是源于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发达国家已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因而更多注重公平问题;而我国则迈人工业化的门槛,因而更多注重加快工业化进程的问题。 然而,这种研究重心的不同并不能掩盖我国在区域经济研究中存在问题和不成熟。比如:迄今为止还没有建立起适合于我国国情的比较完善的区域经济学理论;缺乏有关具体区域单位(厂商、居民等)在区域发展中的微观行为主体的深入研究;政策性研究缺乏理论依据,带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定量和经济计量方法的应用还很薄弱……当然,换一个角度来看,这种状况恰恰表明区域经济学亟待发展。事实上,区域经济学是目前我国经济学门类中发展最为迅速的新型应用经济学科之一。浩瀚而深邃的区域经济领域为那些有志于区域经济研究的学子们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而眼下的这本书只是为你铺设了第一级台阶,但愿“劳谦君子有终吉”。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一、区域概念与区域划分(一)区域概念的界定(二)区域的基本特征(三)区域的划分二、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一)研究对象(二)研究内容三、区域经济分析的切人点(一)以需求驱动与供给驱动作为切入点(二)以城市与区域互动发展作为切入点思考与讨论第二章 城市与区域:理论回顾与评介一、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的历史回顾(一)国外的相关研究(二)国内的相关研究二、有代表性的区域经济理论(一)中心地理论(二)增长极理论(三)核心一边缘理论(四)循环累积模型(五)倒“U”模型三、区域经济理论研究评介(一)城一区互动关系的存在性(二)城一区互动发展的实现路径(三)城一区互动理论研究评析四、对城一区互动关系的再认识思考与讨论第三章 城市增长与区域空间结构一、城市增长的动力:集聚力与扩散力(一)城市增长的内涵及动力结构(二)城市增长的动力Ⅰ:集聚力(三)城市增长的动力Ⅱ:扩散力二、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与空间结构(一)集—散机制与区域经济的非均衡运行(二)“中心一周边”结构的形成过程‘(三)“中心一周边”结梅的区域性与周边深化三、亚中心区:空间扩散与新增长点转移(一)亚中心区的出现及含义(二)亚中心区的后发优势(三)新增长点向亚中心区的转移思考与讨论第四章 地域分工、要素流动与城一区经济联系一、地域分工:性质、动因与模式(一)地域分工的性质(二)地域分工的动因(三)地域分工的模式二、城市域际之间的要素流动(一)劳动力要素的流动(二)资本要素的流动(三)信息和技术的扩散三、城市域际之间经济联系的度量(一)经济联系作用量分析法(二)城市流强度指标分析法思考与讨论第五章 区域产业的整体性成长与转移一、开放条件下的区域产业整体性成长(一)区域产业整体性成长的含义(二)区域产业整体性成长的本质(三)区域产业整体性成长的动力二、区域专业化与产业整体性成长(一)区域专业化的内涵与条件(二)区域专业化的分类(三)区域专业化与产业地理集中三、地方保护、市场分割与产业趋同(一)地方保护主义与市场封锁(二)“诸侯经济”与产业趋同(三)区域产业趋同的认识及判断四、区域产业成长过程中的产业转移(一)产业转移的经济动因(二)产业转移的基本模式(三)产业空间转移的效应思考与讨论第六章 城市域际产业链网络与区域发展一、柔性生产方式:产业链网络化的微观基础(一)生产模式由刚性走向柔性的变革(二)柔性生产方式与新产业分工(三)垂直专业化的生产贸易模式二、一种空间关联机制:城市域际产业链的形成(一)从产业链到跨区域生产系统(二)城市域际产业链的确定(三)城市域际产业链的空间乘数效应三、外包化生产:产业链的空间结网过程(一)外包生产的内涵(二)外包生产及外包关系的理论解释(三)产业链与企业外包的空间模式四、城市域际产业链网络的白增强机制(一)产业链网络的自增强性质(二)产业链网络自增强系统的特征(三)产业链网络自增强机制的运行思考与讨论第七章 区域经济关系:城市竞争与区域合作一、城市竞争:本质、特征与趋势(一)城市竞争的本质与类型(二)城市竞争的基本特征(三)新经济时代城市竞争的新趋势二、区域合作:博弈过程与博弈行为分析(一)区域合作:一个简单的博弈模型(二)走向竞合: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行为三、区域经济关系:合作性竞争与竞争性合作(一)竞争性合作(二)合作性竞争四、区域产业集聚中的竞合关系(一)产业集群:竞合关系的空间表现(二)产业集聚的竞合效应五、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两种不同的制度安排(一)企业主导型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二)政府主导型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三)两种区域合作组织的相互关系及作用思考与讨论第八章 资源整合与区域一体化发展一、城市引力模型与市场区边界(一)城市场效应与距离衰减规律(二)城市引力模型:基本形式与修正(三)城市引力范围:市场区边界的确定二、都市圈的生成机理及资源整合(一)都市圈的概念与特征(二)都市圈的性质与功能(三)都市圈的形成与演化机制(四)都市圈内的结构、分工与资源整合三、区域性资源共享机制(一)资源共享的实质及空间意义(二)地区性资源共享机制的构建(三)区域整合与资源共享机制的运行思考与讨论参考文献后记
编辑推荐
本书是21世纪高等教育标准教材,是一部关于区域经济学的教材,内容涉及城市与区域、城市增长与区域空间结构、地域分工、要素流动与城一区经济联系、区域产业的整体性成长与转移、城市域际产业链网络与区域发展等,适合高校经济类专业学生学习。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