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差异与社会和谐

出版时间:2009-3  出版社:湖南师大  作者:崔永和  页数:325  字数:319000  

前言

建构和谐社会是时代的要求。但是,和谐并不是纯粹同一的组合,而是差异之间的和谐,没有差异也就无所谓和谐,因此,社会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差异便构成了和谐社会的内在基础。当然,由于并非所有的差异都会自然地构成和谐,所以,要把握和谐社会的本质,就必须研究各种差异的特质以及差异与和谐的内在联系。吉首大学差异与和谐社会研究中心是湖南省教育厅评定的全省十大研究基地之一,其成员从文化差异与和谐社会、价值差异与和谐社会、思维差异与和谐社会的角度对差异与和谐社会的关系进行了积极深入的探讨,其成果令人耳目一新,富有启发意义,应当说,对于和谐社会的建设是具有重要的借鉴参考价值的。研究差异与和谐社会涉及诸多内容,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其研究的重要意义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具有突出的理论意义。

内容概要

思维是人的本质属性、本质力量、基本权利和基本活动方式,理应成为当代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关注的重要内容,在现实性上,人的思维并不局限于统一的逻辑规则的限度以内,相反,它必将伴随人的多样化存在样态而差异纷呈,各持己见,互融互补,共同发展。思维相异,人生相殊,思维的发展透射着人类的命运,展现着人的发展程度和生存样态。思维的发展和人的发展是基本同步的。人的思维在本质上是开放的。它扬弃过去,面向未来。向世界开放,向历史开放,向实践开放,向异于自身的思维开放。多样化思维的多向度延伸与彼此兼容,会合成为丰富多彩的思维发展的历史过程,通过对古今中外不同思维路向的历史追溯,可以透视人类个体思维和群体思维的多样化差异的生成、发展及其历史作用,为反思过去、开创未来、促进人类文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理论参照。

作者简介

崔永和
男,河南省清丰县人,1963—1968年就读于武汉大学哲学系。大学毕业后,曾经历特殊年代下的“再教育”和“再分配”的磨炼(亲历驻青海8064部队农场的劳动锻炼,继后依次任职于青海省大通县一中、大通县三中和大通县文教局)。恢复高考后,于1979年考入河南大学政治

书籍目录

导论第一章  人的差异与思维差异  第一节  人的差异与思维差异    一、人的遗传基质差异与思维差异    二、人的个性发展与思维差异    三、思维差异与社会和谐  第二节  思维的自然选择与社会选择    一、思维的自然选择    二、思维的社会选择    三、尊重人:思维选择的根本原则  第三节  差异思维的艰难历程    一、“多数暴政”对差异思維的泯灭    二、多数人认同的社会舆论对差异思维的销蚀    三、中国传统伦理对差异思维的压抑  第四节  中国先秦思维差异与学术资源    一、先秦“百家争鸣”与古代思维创新    二、个性差异:思维差异的主体根据    三、差异思维的內容及其实现条件第二章  统一思维与差异思维  第一节  真理之是与人生之在    一、“一”“多”关系与差异思维    二、真理之是与人生之在的关系    三、人的思维的价值向度  第二节  统一思维与差异思维    一、统一思维的主要形式及其社会作用    二、差异思维的绝对性及其历史作用    三、当今时代呼唤差异思维  第三节  差异思维的历史流变与中西思维比较    一、差异思维的历史流变    二、中西思维差异    三、全球化与差异思维大交融  第四节  理性思维与非理性思维    一、西方两种哲学传统的历史演进    二、理性认识与非理性认知    三、非理性思维的创新机制  第五节  差异思维与创新方法    一、中国:思维资源的头号大国    二、创造性思维方法的内容    三、创造性思维方法的培养和训练第三章  差异思维与实践多样性  第一节  差异思维与实践多样性    一、思维与实践的交互作用    二、思维批判力缺失的教训    三、恢复思维的批判功能与创新品格  第二节  生态思维与生态文明建设    一、生态思维的客观背景    二、生态思维的基本内容    三、推进“三维伦理”建设    四、生态思维路漫漫  第三节  市场经济与差异思维的勃兴    一、市场经济与价值选择的个性化    二、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分离    三、个人利益对于差异思维的驱动第四章  当代中国的差异思维  第一节  当代中国的差异思维    一、现代中国差异思维概览    二、差异思维与实践多样化    三、识别和警惕“态臣思維”    四、为实践输送积极的差异思维  第二节  中国城乡二元结构与思维差异    一、乡土思维与都市思维    二、“农村现代化”不等于“农村城镇化”    三、建设与市场接轨的现代农业    四、农业大国的生态文明选择  第三节  知识分子与思维创新    一、知识分子的社会历史定位    二、知识精英思维的特殊性    三、知识精英思维的当代意义  第四节  平民思维与民主秩序建设    一、平民思维的基本规定及其类型    二、平民思維的价值取向    三、平民思维与市民社会建设第五章  思维差异与社会和谐  第一节  人治思维.法治思维。德治思维    一、人治思维及其历史作用    二、法治思維及其社会作用    三、德治思维及其社会作用  第二节  价值论思维及其多元趋势    一、价值论思维转型的社会背景    二、价值论思维的多元开放性    三、价值论思维排斥“极端个人主义”    四、价值论思维的当代意义  第三节  思维差异与社会和谐    一、差异思维的人生意义    二、差异思维的社会意义    三、和谐社会的主体依据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创造性思维是人类心理活动的高级阶段,它具有以下特点:1.新颖独创性。这是创造性思维的最根本特征,表现在敢于探索、敢于创新、敢于怀疑、敢于超越,能够产生出非凡的理念和思想能力,并在实践中能够产生出新奇、罕见、首创的实际效果。新颖独创性有三种因子:(1)怀疑因子,敢于对人们“司空见惯”的或被认为是“完美无缺”的事物提出反思和怀疑;(2)抗压因子,力破陈规,锐意进取,能够冲破环境的压力和内心的压力,勇于向旧的传统和习惯势力从容自在地发起挑战;(3)自变性因子,能够随时自觉地打破自我封闭的各种局限,主动否定自己、超越自己、发展自己,实现自己的价值目标。例如,美术家的超越是通过不断地自我超越而超越他人,美术作品自身所具有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独创性体现出来的,是展示个性创造的产物,它的强势追求取向是求异。富有个性的艺术作品往往是上述三个因子的典型表现。那些富有个性的学生,其审美想法常常与众不同,其创作方法也往往奇怪独特,因而也往往能够发挥出最具艺术细胞的独创能力。无数创作实践及艺术家的成长过程说明,艺术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用自己的生命形态的独特体验及其创造性的传达能力,表明他对世间万物的特殊感受。一个优秀的美术教育工作者,首要的原则是善于鼓励学生的差异思维和新颖独创性,爱护新思想的幼苗,允许探索中的失误,细心呵护冒尖、好奇与前进的萌芽。

编辑推荐

《思维差异与社会和谐》:差异与和谐社会研究丛书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思维差异与社会和谐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买了多少这种和谐的书了,唉。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