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4-7 出版社:云南大学出版社 作者:俸代瑜 页数:348
前言
1956年~1958年,国家有关部门在全国组织进行了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研究工作,搜集到上千万字的资料,撰写出少数民族简史、简志和自治地方概况三套丛书的书稿,整理调查资料300余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组织编写了“民族问题五种丛书”(即《中国少数民族》、《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简志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书》)。这次调查为党和政府制定社会主义民族政策和工作方针,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民主改革和进行经济建设提供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据,开创了我国进行大规模少数民族调查的先河,为民族研究搜集与积累了大量弥足珍贵的资料。时至今日,其成果仍然是开展民族工作的重要依据,是民族学研究必不可少的参考文献和反复引述的基础材料。 近半个世纪过去了,各少数民族在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前,无论是进行决策的党政部门,还是进行理论研究的学术界,要深入进行民族调查的愿望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各级党委、政府迫切需要系统地了解少数民族发展变化的现状,深入探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科学地把握少数民族发展的趋势,以制定出适合于各少数民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符合客观实际情况的民族政策和发展规划。 如何在新的时期开展民族调查,以获得开拓性的成果,这就不能囿于传统的民族调查方式,而必须有新的观念、新的方式。从学科发展的角度说,分化与整合,是当代学术研究发展的两大趋势。一方面,各个学科的发展呈现出日益分化的趋势,学科划分越来越细;另一方面,又呈现出学科之间的整合趋势,各个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交叉,其界限越来越模糊,跨学科研究与交叉学科不断增多。
内容概要
仫佬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山区,90%聚居于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仫佬”一词在民族语言中,就是“母亲”的意思。 仫佬族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与毛难语、侗语非常接近。由于仫佬族人民与汉、壮族人民交往密切,仫佬语中吸收了不少汉、壮语词汇,绝大多数人兼通汉语,部分人还会说壮话。 仫佬族主要从事农业,以水稻、玉米为主。耕作技术、作物种类和生产工具基本上与附近的汉、壮族相同。仫佬族山乡素有“煤乡”之称,采煤已成为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仫佬山乡是景色迷人的山水画廊,山如剑排,水似绸缎,素有“小桂林”之称。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概况与历史 第一节 田心屯的基本状况 第二节 田心屯的历史沿革 第三节 仫佬族族称与田心屯房族第二章 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 第一节 地质地貌 第二节 气候 第三节 土壤 第四节 植被群落与生物资源第三章 人口 第一节 田心屯的房族历史 第二节 田心屯的房族历史 第三节 田心屯的年龄结构 第四节 田心屯的职业结构 第五节 田心屯的婚姻状况 第六节 田心屯的家庭结构 第七节 田心屯人口的出生与死亡 第八节 田心屯的人口流动 第九节 石门村的计划生育 第十节 田心屯的人口素质第四章 经济 第一节 田心屯经济发展概况 第二节 农业 第三节 林业 第四节 畜牧业 第五节 田心屯的经济发展规划第五章 社会结构和组织 第一节 仫佬族吴姓群体及其源流 第二节 田心屯的吴姓源流 第三节 村屯组织 第四节 从不同的经济因素划分的群体 第五节 亲属制度第六章 婚姻家庭第七章 法律第八章 语言与艺术第九章 风俗习惯第十章 生活方式第十一章 科技与卫生第十二章 宗教后记
章节摘录
由建华公为始起,至今约近四百年之际,发展其数约二百户有余。有迁往宜山各地的,有宜山镇、乌龟嘴、白山背、社吉村、龙安、龙元、张村、白面等地,天河的某地,马场的槁岗、果坳、冲吴等地,冲押(芽)、怀香屯等地。按一户五人计算,约发展至一千余人。 上述情节,大部分是以古碑及口传为主要题材。其次是调查研究以及对照一些有关文字记载编写而成的。于衡州府是今日之衡阳,吾祖起迁之朝代和年份加补充,公元等一些细节问题,都是经过调查研究所补述的。 木而有本、水者有源,而后枝叶茂大长存,而后流溢广远。吾祖吾宗,乃为吾代之根本生源。人生于世,无论处于何时何地,何富何贫,无分时代怎样变换,只要人之而在,总须纪念不忘。为孝继承,为顺所忠,方为人上之人也。绝不可违顺弃孝,把有功有福于吾之祖先及亲生骨肉全都抛下深渊阔海。若是如此,点之如滴,实于可骂。无孝之徒,不知生前世后之畜生,无人之道也。 今人大破迷信,无信于鬼神之类,理所之该。破旧风俗,是时代之变换。一九五八年到一九六零年,此二年中,我国掀起一次大规模的大跃进运动。要求一切事物都要特大跃进。在很短时间内,要超过世界上一切文明大国的先进水平。也曾破过迷信,曾把祖宗堂上之纪念纸位撕下,把香炉摘下。言这就是时代先进事物对人之要求和改造。但运动一过,人们又自动地把纸位及香炉重新安上香火堂。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