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屋檐下

出版社:王海波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9-01出版)  

书籍目录

序 珍留城市文化遗存 张森 自序重逛街里 王海波 壹 把残存的城市注脚留下来 友情撰文 高建刚/杨越 贰 心里最柔软的那一块被触动了 友情撰文 张立功/鲁杰 叁 拒绝将质朴的一颦一笑湮灭 友情撰文 张世德/Ann 肆 在影像和行走中捍卫城市的真实 友情撰文 李明/夜莺 伍 透出惆怅与期盼的窗户门扇 友情撰文 何敬君/张祚臣 陆 追问曾经屋檐下的潮湿日子 友情撰文 郭彦/李鸿春  柒 盛满百年沧桑的平民表情 友情撰文 吴坚/陶振生 捌 支离破碎后发现幸福未遂 友情撰文 于群/刘涛 玖 画面深处隐藏着我和你 友情撰文 王勤/臧杰 拾 暗影之中蕴藏的时光故事 友情撰文 兰砚/宋文华 拾壹 城酿出苍凉而醇厚的诗意 友情撰文 崔燕/窦世强 拾贰 永远也抹不去的城市记忆 友情撰文 刘辉明/孙力 后记并非历史的谢幕 王海波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说实在的,我一开始真不怎么适应海波这个人。原因是在初识海波的酒桌上,他说十句话,有八句连缀骂人的口头语。性子里有股粗气野气。这是2008年夏天的事。在这之前40多年的海波,我就所知甚少了。这个空白或者漏洞经过朋友圈的一言一语日积月累弥补起来,成为我了解海波的注解。 时间是显影液。在与海波的交往过程中,他的整体形象慢慢显影了。先是从骂人的口头语中露出了认真的笑脸,接着又出现了摄影家的轮廓,接着又显出作家的形象,最后一个魁梧、高大、纯真、鬼才、执着、神秘莫测、玩世不恭的艺术家浮出水面。 于是,我开始佩服起海波来了。那是穿过酒桌走进海波的博客产生的。我一看海波拍的照片,便镇住了,这小子照片拍得这么好!黑白灰色调得心应手,从中可以看出他的素描修养;对物象的本质属性了如指掌;对题材的把握胸有成竹,不论老房子、老院儿还是生活其中的居民的饮食起居都拍得极富戏剧性,形式感极强。在他的概括下,晾晒的衣服、竹竿、楼梯、扶手、栏杆、电线、烟囱、打开的窗成了混乱而有序的统一体,底层市民的生活状态活灵活现。海波的眼光是独到的。摄影观念虽受当代纪实摄影的影响,但不同的是,他讲究画面的艺术性和视觉冲击力,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摄影虽有记录历史和存在的任务,但它毕竟是一门艺术,是艺术就要艺术地表达,海波的摄影做到了。然而,形式的突出又存在一种技巧的危险。就像本雅明在《在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中说的“有的摄影家从传统艺术走向摄影,不是为了投机取巧,也不是出自偶然或贪图方便,如今他们成为专家中的前卫者,是因为他们经历保护了他们,使他们不致陷入当今摄影的最大危险:装饰倾向。”我观察到海波正走在两者之间的潮间带上。 还让我吃惊不小的是他的文字。海波的语言可以说是他自己独创的,许多常规下难以放在一起的词被他随便放在了一起,却产生了奇特的语言效果,比如“浮皮潦草地跑”等等。当然这种随便不是乱来,是他长期关注语言,对语言的修养和感悟而成。他的行文调侃、洒脱、自如,充满想象力。可以说,如果海波写作上专心以攻,兴许还真能成为文坛上的“黑马” 感受生活,记录历史 杨越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是历史的载体。 除去建筑实用性的本质功能外,作为立体艺术形式。建筑艺术形象具有特殊的反映社会生活、精神面貌和经济基础的功能,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是一种实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的艺术。

编辑推荐

《青岛屋檐下:王海波摄影笔记》由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