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6-7 出版社:上海大学出版社 作者:葛红兵 页数:349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卷包括“论争”、“文类”两编。 “论争”部分集中展示了新时期以来中国文艺界的重大思想争鸣,“向内转”和 “人文精神”等讨论的主要人物多年后的真诚反思,可让我们领略到文艺思想史演进的艰难历程;近期发生的关于“纯文学”、“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和“文艺学学科合法性危机”等火爆论争则可使读者对我国文艺学当前状况有宏观把握。“文类”部分锁定诗歌、小说、戏剧和散文等四大传统文学类型。回顾了文类理论发展的历史,讨论了小说叙事、诗歌意象、喜剧和悲剧理论等问题。本卷可作为大学本科相关专业学生拓展阅读或者文艺理论专业研究生教材使用。
书籍目录
一、论争 关于人性、人道主义、人情味和共同美问题 人的共同性和人的差别性与文学 地方形式、方言土语与抗日战争时期“民族形式”的论争 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 论文学的主体性 文学的内向性——我对“新时期文学‘向内转’讨论”的反省 新时期现代主义的论争与反思 人文精神讨论十年祭 何谓文学本身 作为科学的文艺学是否可能? 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艺学的学科反思 论文学的主体间性 重建文学与道德的新型美学关系 超越主体论文艺学——新整体论文艺学论纲二、文类 世纪末的回顾:汉语语言变革与中国新诗创作 中国现代诗学历史发展论 二十世纪新诗理论的几个焦点问题 论中国现代派诗歌意象艺术 近50年中国现代小说理论批评的回顾 中国叙事学的文化阐释 百科全书式的小说 “小说学”论纲——兼谈20世纪中国古代小说理论批评研究 中国戏剧现代化的艰难历程——20世纪中国戏剧回顾 中国现代喜剧观念总体特征论 中国近现代悲剧理论的三种抉择 关于散文文体的辩证理解 20世纪中国散文批评概观 二十世纪中国报告文学的叙述模式后记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全书分为历史思潮卷、论争文体卷和原理范畴卷,系统汇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文艺学研究成果的精华,探讨了自新时期以来我国文艺学界关于文艺学的历史、思潮、原理、范畴、论争、文类等六方面的基本问题。该套书的作者队伍整容庞大,70多位作者均是当前活跃在我国文艺界的学者,他们大多是在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专门的研究员、教授、博导,很多人还是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在各自的治学领域都做出了相当贡献。这次入选的论文多是他们的力作,篇篇文章立论严谨、观点新鲜,具有宏观概括力和思想冲击力,既能以开阔的视野让人了解全局,又能以理论的新颖深邃给读者思想及方法的启迪。该书注重历史意识与当代视野的有机融合,注重问题意识与理论范式的稳健推进,注重理论建构与文学事实的互逆渗透,注重作者阵容与典范力作的双重遴选,是对我国文艺学整体成就的一次集体展阅,全面展示了我国文艺学的最高成就和整体水准。
编辑推荐
全书分为历史思潮卷、论争文体卷和原理范畴卷,系统汇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文艺学研究成果的精华,探讨了自新时期以来我国文艺学界关于文艺学的历史、思潮、原理、范畴、论争、文类等六方面的基本问题。该套书的作者队伍整容庞大,70多位作者均是当前活跃在我国文艺界的学者,他们大多是在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专门的研究员、教授、博导,很多人还是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在各自的治学领域都做出了相当贡献。这次入选的论文多是他们的力作,篇篇文章立论严谨、观点新鲜,具有宏观概括力和思想冲击力,既能以开阔的视野让人了解全局,又能以理论的新颖深邃给读者思想及方法的启迪。该书注重历史意识与当代视野的有机融合,注重问题意识与理论范式的稳健推进,注重理论建构与文学事实的互逆渗透,注重作者阵容与典范力作的双重遴选,是对我国文艺学整体成就的一次集体展阅,全面展示了我国文艺学的最高成就和整体水准。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