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文化基础

出版时间:2004-8  出版社:湖南大学出版社  作者:尹奇德 编  页数:145  字数:187000  

前言

《环境文化基础》初版于2004年8月。出版后受到国内高等院校师生及社会读者的关爱,这对我们既是鼓励也是鞭策。构建和谐社会,是党和政府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从其主体和目标任务看,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应该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胡锦涛同志指出:"大量事实表明,人与自然的关系,往往会影响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如果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人们的生活环境恶化,如果资源能源供应紧张、经济发展与资源能源矛盾尖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是难以实现的。"人是和谐社会的主体,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因此,积极开展公共环境教育、努力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环境素质是非常必要的。为了适应环境教育的新形势,我们对《环境文化基础》进行了适当的修订、增补。修订后全书共十章,第一章至第三章为本书的基础理论部分,分别阐释了环境文化、生态系统、环境多样性、人与环境的和谐、环境规律等。第四章至第六章介绍了大气环境、水环境、物理环境的相关知识,重点分析了各类污染源及污染因子的产生和控制措施。第七章至第十章,从"清洁生产与绿色设计"、"生命周期评价(LCA)"、"环境管理与法规"及"迈向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等方面对污染预防理论与实践进行了全面清晰的阐述;对一些前沿性的内容,如LCA、绿色设计等国外盛行的污染综合预防新技术也在教材中得到及时反映。考虑到公共环境教育的特点,本书在结构体系上既注重环境知识和理论教学,形成相应的知识和理论体系;又关注环境意识、态度、价值观等人文素质的培养,形成尊重自然、善待自然、欣赏自然的理念,使环境教育的教学性与教育性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

内容概要

本书从环境文化和科学发展观的角度阐述环境工程的基础知识,将环境教育的重心由最低级的、最不经济的污染治理转向污染预防,由单纯的工程措施转向非工程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以探索适合非环境专业学生的高校公共环境教育模式。主要内容包括:环境规律、水环境、大气环境、物理环境、清洁生产、绿色设计、生命周期评价、可持续发展等。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环境素质公共课教材,供非环境专业学生使用,也可作为广大社会读者了解环境基础知识的读物。

书籍目录

前言1  绪论    1.1  环境    1.2  环境文化    1.3  环境多样性    1.4  人与环境的和谐    1.5  环境规律    思考题2  人口与环境    2.1  人口变迁    2.2  人口剧增对环境的影响    2.3  影响人口总量与分布的因素    思考题3  大气环境    3.1  概述    3.2  大气污染    3.3  大气污染控制    3.4  全球大气环境变迁    思考题4  水环境    4.1  概述    4.2  水资源    4.3  水灾害    4.4  水污染    思考题5  物理环境    5.1  声学环境    5.2  放射性污染    5.3  光污染    5.4  热污染    思考题6  清洁生产与绿色设计    6.1  概述    6.2  清洁生产的推行    6.3  企业清洁生产的实施步骤    6.4  绿色设计    思考题7  生命周期评价    7.1  概述    7.2  生命周期评价的技术框架    7.3  LCA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    7.4  LCA应用的一些实例    思考题8  迈向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8.1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8.2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    8.3  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    思考题9  环境管理与法规    9.1  环境管理    9.2  环境法规    思考题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1)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自然环境自身变化所引起的,主要受自然力的控制,在人类失去控制能力的情况下,使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受到一定的损害,一般也叫原生环境问题或第一环境问题。但是,今天一些大型工程的建设、大型武器试验等也会引发类似的灾害,例如,在一些地方因为水库的建设而引发的水库地震,水库、河流等堤坝损毁造成的洪涝灾害,核试验引发的地震等等。陨石等天体撞击事件、太阳异常、电磁风暴、宇宙射线等天文灾害;火山、地震、岩崩、滑坡等地质灾害;水灾、泥石流、旱灾、风暴、冰雹、雪灾、热浪、寒潮等气象水文灾害;病虫害、蝗灾、森林火灾、物种灭绝(自然因素)等生物灾害,都是自然灾害的典型形式。虽然人类很难避免自然灾害的发生,但是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如灾害预报,建设堤坝等防灾设施,提高建筑物抗灾能力,灾害中的紧急救助以及灾后疾病控制和灾区重建等;也可以运用已经掌握的规律,避开在灾害多发地区进行建设,或者避免人为地制造或强化自然灾害。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人们已经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控制一些诸如蝗灾、病虫害以及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也许将来人们还可以控制更多的自然灾害。(2)生态破坏生态破坏是人类社会活动引起的生态退化及由此衍生的环境效应,导致了环境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对人类的生存发展以及环境本身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生态环境破坏主要包括:水土流失、沙漠化、荒漠化、森林锐减、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的减少,此外还有湖泊的富营养化、地下水漏斗、地面下沉等。土地退化是当代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它正在削弱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由于人口增长,大规模、高强度的农业开发以及人为对植被的破坏,导致了水土流失、沙漠化、荒漠化、草场退化、土地贫瘠化和盐碱化。全世界水土流失面积约2500万km2,年均流失土壤超过257亿t,主要分布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沙漠化是非沙漠地区出现的风沙活动、沙丘起伏为主要标志的沙漠景观的环境退化过程,全球目前约有36亿hm2干旱土地受到沙漠化的直接威胁。生态环境的恢复是比较困难的,而物种灭绝等则是不可恢复的,所以,人们应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强化生态建设,维护和提高生态环境的质量。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环境文化基础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