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1-1 出版社:郑州大学出版社 作者:徐忠立 编
内容概要
本书重点介绍了BCS有关解剖生理、病因病理、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先进诊断技术和各种详尽的治疗方法。全书约75万字,共分12章。第1 章介绍了BCS研究的发展概况和当前存在的问题。第2章系统介绍了BCS外科治疗中相关的解剖生理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特点。第3章介绍了BCS常用诊断技术和方法。第4至6章详细介绍了BCS的病因、病理、发病原理、临床表现、各种类型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基本方法。第7章重点介绍了BCS的治疗概况、血管外科基本技术操作、重建教材、围手术期处理和护理。第8至第11章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介入放射学治疗、各种间接减压转流手术,各种直视根治术和原位肝移术等手术方法和操作步骤标准规范,对手术发展概况、适应证、禁忌证、术前准备、麻醉和切口选择等作了明确的论述,结合国内外先进技术和作者自己的体会,对手术方法和规范、影响手术成功的关键步骤、手术操作注意事项及意外的防治、术后处理和并发症的防治,以及疗效评估等均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每章末还附有参考文献,较全面地反映其研究成果。在全书之末还附有“本书常用缩略”。本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具有较强的参考性和可操作性,适用于广大临床工作者和科研工作者。
书籍目录
第1章 巴德—恰瑞综合征概述第2章 下腔静脉和门静脉系应用解剖 第1节 下腔静脉系的形成 第2节 下腔静脉及其属支 第3节 肝静脉 第4节 下腔静脉血流动力学 第5节 肝门静脉系的形成 第6节 门静脉血流动力学 第7节 门静脉血流动力学 第8节 巴德-恰瑞综合征的血流动力学改变 第9节 巴德-恰瑞综合征时侧支循环的建立。第3章 巴德-恰瑞综合征常用诊断技术 第1节 血清学检查 第2节 超声诊断 第3节 下腔静脉和肝静脉造影 第4节 门静脉造影、肝动脉造影、脾静脉造影 第5节 电子计算机X射线体层扫描 和6节 磁共振成像第4章 巴德-恰瑞综合征的病因、病理、分型和发病机制 第1节 病因、病理和分型 第2节 发病原理第5章 巴德-恰瑞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第1节 一般临床表现 第2节 暴发性巴德-恰瑞综合征 第3节 断发性巴德-恰瑞综合征 第4节 血液病性巴德-恰瑞综合征 第5节 小儿巴德-恰德综合征 第6节 肝静脉血栓症 第7节 肝小静脉闭塞病 第8节 下腔静脉综合征第6章 巴德-恰瑞综合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第1节 巴德-恰瑞综合征的诊断 第2节 巴德-恰瑞综合征的鉴别诊断第7章 巴德-恰瑞综合征治疗总论 第1节 治疗概况 第2节 血管手术的基本操作 第3节 血管重建的材料 第4节 抗凝法、溶栓和扩血管治疗 第5节 巴德-恰瑞综合征的手术期处理 第6节 血管外科手术的护理第8章 常用介入治疗技术第9章 间接转流减压术第10章 直视根治术第11章 原位肝移植术第12章 巴德-恰瑞综合征的自然病程和预后本书常用缩略语彩色插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下主静脉的发生和演变】下主静脉的出现较后主静脉稍晚,于胚胎第4周,位于中肾的腹内侧发生一对下主静脉,与后主静脉平行,并有吻合支与之相通。当中肾的体积增大并突向中线时,在中肾中部下主静脉又形成许多交通支,将左、右下主静脉连接起来,构成下主静脉的吻合。此吻合形成后,遂使后主静脉尾端的血液流入该部,因而使后主静脉的中段先行萎缩消失。继而在下主静脉的头端发生许多小血管,遂使下主静脉的血液流入肝内的血窦,再经卵黄静脉的近心段汇人静脉窦。以后,由于血流增加,驱使肝内的部分血窦和连接肝与下主静脉的小血管彼此融合、扩大而形成下腔静脉的肝段。由于下腔静脉肝段的构成,而使后主静脉和下主静脉的血液均经此路径直接流人心脏。随之左下主静脉的头端部分便逐渐萎缩消失,而右侧下主静脉的头端部分与双下主静脉吻合支共同形成下腔静脉的肾上段。其余保留的部分形成一对肾上腺静脉和一对睾丸(或卵巢)静脉。【上主静脉的演变】上主静脉是胎龄6周时在中肾背部和后主静脉的背内侧发生的一对不直接通向心脏的静脉,是3对主静脉中出现最晚的一对。其头端通人同侧后主静脉J}g头端部分,而中部则以吻合支与下主静脉相连,其尾端的血液则流人下主静脉的后段,上主静脉的中间部分逐渐萎缩而间断。以后,左侧上主静脉的头端以一横行吻合支与右上主静脉的头端相连,将血液汇人右侧后主静脉的近心段。结果,左侧上主静脉的头端部分形成半奇静脉,右侧上主静脉的头端部分与右侧后主静脉的近心段共同形成奇静脉。右侧上主静脉的尾段因与髂总静脉相连,接受下肢和盆腔的血液,故逐渐增大,并通过其吻合支与下主静脉相互通连,将血液汇人下主静脉。这个增大的吻合支,即发育而成下腔静脉的肾段。
编辑推荐
《巴德—恰瑞综合征》由郑州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