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

出版时间:1999-5  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作者:张培基  页数:483  译者:张培基 注解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汉英对照)》精选中国现代散文名篇五十二篇,原著均出自“五四”以来一些名家之手。书中各篇均为汉英对照,并附详细注释及对原作者的一些必要的简介。对翻译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语言难点、翻译方法、历史背景等,编译者也作了一些分析讲解。  本书可供国内外汉英文学翻译研究者、大学翻译教师、大学高年级学生、文学翻译爱好者以及广大英语学习爱好者参考阅读。

书籍目录

最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李大钊National Crisis vs Heroic Nation Li Dazhao螃蟹 鲁迅The Crab Lu Xun落花生 许地山Peanuts Xu Dishan差不多先生传 胡适Mr.About-the-Same Hu Shi不要抛弃学问 胡适Never Give up the Pursuit of Learning Hu Shi我之于书 夏丐尊Books and I Xia Mianzun中年人的寂寞 夏丐尊Mid-life Loneliness Xia Mianzun我坐了木船 叶圣陶I Took a Wooden Boot Ye Shengtao背影 朱自清The Sight of Fathers Back Zhu Ziqing匆匆 朱自清Transient Days Zhu Ziqing木匠老陈 巴金Carpenter Lao Chen Be Jin朋友 巴金Friends Ba Jin梦 巴金Dreams Ba Jin《激流》总序 巴金Preface to the Torrent Trilogy Ba Jin做一个战士 巴金Be a Fighter Ba Jin笑 冰心Smile Bing Xin雨雪时候的星辰 冰心Stars on a Snowy Night Bjng Xin我的父母之乡 冰心The Land of My Ancestors Bing Xin祖父和灯火管制 冰心Grandpa and Nightly Blackout Bing Xin话说短文 冰心A Chat about Short Essays Bing Xin路畔的蔷薇 郭沫若Wayside Roses Guo Moruo夕暮 郭沫若Dusk Guo Moruo白发 郭沫若The White Hair Guo Moruo墨水画 郭沫若An Inkwash Painting Guo Moruo墓 郭沫若The Grave Guo Moruo想北平 老舍Fond Memories of Peiping Lao She养花 老舍On Growing Flowers Lao She白杨礼赞 茅盾Tribute to the White Polar Mao Dun故乡的秋 郁达夫Autumn in Peiping Yu Dafu谈结婚 郁达夫A Chat about Marriage Yu Dafu永远的憧憬和追求 萧红My Everlasting Dream and Pursuit Xiao Hong当铺 萧红The Pawnshop Xiao Hong野草 夏衍Wild Grass Xia Yan恋爱不是游戏 庐隐Love Is Not a Game Lu Yin我若为王 聂绀弩If I Were King Nie Gannu清贫 方志敏Honest Poverty Fang Zhimin离别 郑振铎Parting Sorrows Zheng Zhenduo时间即生命 梁实秋Time Is Life Liang Shiqiu学问与趣味 梁实秋Learning and Personal inclination  Liang Shiqiu枣核 萧乾Date Stones Xiao Qian黎明前的北京 季羡林Predawn Beijing Ji Xianlin文学批评无用论 季羡林On the Futility of Literary Criticism  Ji Xianlin父亲 鲁彦Father Lu Yon母亲的回忆 朱德Loving Memories of Mother Zhu De巷 柯灵The Lane Ke Ling第二次考试 何为The Second Test He Wei下蛋?唱鸡及其它 谢逸Egglaying, Cackling, Etc. Xie Yi快乐的死亡 陆文夫Happy Death Lu Wenfu耳闻不如一见? 顾均正Is the Ear Less Reliable than the Eye? Gu Junzheng幼年鲁迅 王士菁When Lu Xun Was a Child Wang Shijing为奴隶的母亲 柔石A Slave Mother Rou Shi致蒋经国信  廖承志A Letter to Chiang Ching - Kuo Liao Chengzhi

章节摘录

  梦  巴  金  据说“至人无梦”。幸而我只是一个平庸的人。  我有我的梦中世界,在那里我常常见到你。  昨夜又见到你那慈祥的笑颜了。  还是在我们那个老家,在你的房间里,在我的房间里,你亲切地对我讲话。你笑,我也笑。  还是成都的那些旧街道,我跟着你一步一步地走过平坦的石板路,我望着你的背影,心里安慰地想:父亲还很康健呢。一种幸福的感觉使我的全身发热了。  我那时不会知道我是在梦中,也忘记了二十五年来的艰苦日子。  在戏园里,我坐在你旁边,看台上的武戏,你还详细地给我解释剧中情节。  我变成二十几年前的孩子了。我高兴,我没有挂虑地微笑,我不加思索地随口讲话。我想不到我在很短的时间以后就会失掉你,失掉这一切。  然而睁开眼睛,我只是一个人,四周就只有滴滴的雨声。房里是一片黑暗。  没有笑,没有话语。只有雨声:滴——滴——滴。  我用力把眼睛睁大,我撩开蚊帐,我在漆黑的空间中找寻你的影子。  但是从两扇开着的小窗,慢慢地透进来灰白色的亮光,使我的眼睛看见了这个空阔的房间。  没有你,没有你的微笑。有的是寂寞、单调。雨一直滴——滴地下着。  我唤你,没有回应。我侧耳倾听,没有脚声。我静下来,我的心怦怦地跳动。我听得见自己的心的声音。  我的心在走路,它慢慢地走过了二十五年,一直到这个夜晚。  我于是闭了嘴,我知道你不会再站到我的面前。二十五年前我失掉了你。我从无父的孩子已经长成一个中年人了。  雨声继续着。长夜在滴滴声中进行。我的心感到无比的寂寞。怎么,是屋漏么?我的脸颊湿了。  小时候我有一个愿望:我愿在你的庇荫下做一世的孩子。现在只有让梦来满足这个愿望了。  少在梦里,我可以见到你,我高兴,我没有挂虑地微笑,我不加思索地随口讲话。  为了这个,我应该感谢梦。    学问与趣味  梁实秋  前辈的学者常以学问的趣味启迪后生,因为他们自己实在是得到了学问的趣味,故不惜现身说法,诱导后学,使他们也在愉快的心情之下走进学问的大门②。例如,梁任公先生就说过:“我是个主张趣味主义④的人,倘若用化学化分‘梁启超’这件东西,把里头所含一种原素名叫‘趣味”的抽出来,只怕所剩下的仅有个零了。”任公先生注重趣味,学问甚是渊博,而并不存有任何外在的动机,只是“无所为而为”,故能有他那样的成就。一个人在学问上果能  感觉到趣味,有时真会像是着了魔一样,真能废寝忘食,真能不知老之将至,苦苦钻研,锲而不舍,在学问上焉能不有收获?不过我尝想,以任公先生而论,他后期的著述如历史研究法,先秦政治思想史,以及有关墨子佛学陶渊明的作品,都可说是他的一点“趣味”在驱使着他,可是在他在年青的时候,从师受业,诵读典籍,那时节也全然是趣味么?作八股文,作试帖诗,莫非也是趣味么?我想未必。大概趣味云云,是指年长之后自动作学问之时⑩而言,在年青时候为学问打根底之际恐怕不能过分重视趣味。学问没有根底,趣味也很难滋生。任公先生的学问之所以那样的博大精深,涉笔成趣,左右逢源,不能不说的一大部分得力于他的学问根底之打得坚固。  我尝见许多年青的朋友,聪明用功,成绩优异,而语文程度不足以达意,甚至写一封信亦难得通顺,问其故则曰其兴趣不在语文方面。又有一些位,执笔为文,斐然可诵,而视数理科目如仇詧,勉强才能及格,问其故则亦曰其兴趣不在数理方面,而且他们觉得某些科目没有趣味,便撇在一旁视如敝屣妙,怡然自得,振振有词,略无愧色,好像这就是发扬趣味主义。殊不知天下没有没有趣味的学问,端视吾人如何发掘其趣味,如果在良师指导之下按部就班的循序而进,一步一步的发现新天地,当然乐在其中,如果浅尝辄止,甚至躐等躁进,当然味同嚼蜡,自讨没趣。一个有中上天资的人,对于普通的基本的文理科目,都同样的有学习的能力,绝不会本能的长于此而拙于彼。只有懒惰与任性,才能使一个人自甘暴弃的在“趣味”的掩护之下败退。  由小学到中学,所修习的无非是一些普通的基本知识。就是大学四年,所授课业也还是相当粗浅的学识。世人常称大学为“最高学府”,这名称易滋误解,好像过此以上即无学问可言。大学的研究所才是初步研究学问的所在,在这里作学问也只能算是粗涉藩篱,注重的是研究学问的方法与实习。学无止境,一生的时间都嫌太短四,所以古人皓首穷经,头发白了还是在继续研究,不过在这样的研究中确是有浓厚的趣味。  在初学的阶段,由小学至大学,我们与其倡言趣味,不如偏重纪律。一个合理编列的课程表,犹如一个营养均衡的食谱,里面各个项目都是有益而必需的,不可偏废,不可再有选择。所谓选修科目也只是在某一项目范围内略有拣选余地而已。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犹如一个科班出身的戏剧演员,在坐科的时候他是要服从严格纪律的,唱工作工武把子都要认真学习,各种脚色的戏都要完全谙通,学成之后才能各按其趣味而单独发展其所长。学问要有根底,根底要打得平正坚实,以后永远受用。初学阶段的科目之最重要的莫过于语文与数学。语文是阅读达意的工具,国文不通便很难表达自己,外国文不通便很难吸取外来的新知。数学是思想条理之最好的训练。其他科目也各有各的用处,其重要性很难强分轩轾,例如体育,从另一方面看也是重要得无以复加。总之,我们在求学时代,应该暂且把趣味放在一旁,耐着性子接受教育的纪律,把自己锻炼成为坚实的材料。学问的趣味,留在将来慢慢享受一点也不迟。    下蛋·唱鸡及其它  谢  逸  笼里养着两只母鸡,一只爱唱,另一只喜静。主人根据母鸡下蛋之后报唱的现象,以为所有的蛋都是那只唱鸡产的,因此很偏爱它,捉得蟑螂也专是喂给它吃。但日子一久,秘密揭穿了:原来那只唱鸡下蛋很少,而不叫的那只却一天一个,且蛋刚落地就一声不响地离开鸡窝,由那只唱鸡站在蛋边大喊大叫。  闲聊时和朋友谈及此事,他以为我是言外之意不在鸡,而是在论人。其实,古人早就以鸡喻人了,《尚书·牧誓》里就有“牝鸡无晨”之句。说到人,在我们中确是有很多沉默寡言的人,他们牢牢蹲在自己的岗位上,夜以继日,埋头苦干,替国家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为人民作出一项又一项的优异成绩。他们像母鸡一样,吞的是粗糠老菜,产下的是蛋,而且往往一声不响。但也有一种人,嘴尖舌长,能说会道,自我吹嘘,滔滔不绝,像那只爱唱的母鸡一样,占着个鸡窝不下蛋。个别恶劣的还窃取别人的成果去报喜称功,一点不觉得惭愧。  本来,考核一个人的成绩,不是听他唱得好听不好听,而是看他“下蛋不下蛋”。但那善于炫耀和卖弄的人,生一个蛋就唱得像是生了十个似的,只做出三分成绩就吹成十分,碰上个凡事只用耳朵听不用眼睛看的糊涂长官,自然就博得了偏爱,于是一帆风顺,扶摇直上了。而那些埋头“下蛋”的人,由于他们一声不响,默默无闻,就很少为人所知,更不受重视。因此,他们既没有“蟑螂”可吃,甚至连个“下蛋的窝”也没有。  喜唱或是爱静,本来只是人的一种个性,由于是长期养成的习惯,要完全改过来也颇不容易,但是,在新长征的途程中,人的生命到底有限,而探索宇宙奥秘的道路却又那样的无限和悠长,结果一天到晚都用于高谈阔论,搞“假、大、空”,又哪有时间及精力去钻研和攻关呢?最重要的还是认真蹲在“窝”里,多为九亿人民“下蛋”。

媒体关注与评论

  前言  什么是散文?广义地说,凡是不属韵文的文章都可称为散文。世界各国人对此有一致的看法。西方人甚至把小说也包括在散文内;我国有些现代叙事性文章名为散文,但称之为小说也无不可,不便硬加归类。不过,严格说来,我们说的散文应相当于西方的Essay,与诗歌、小说、戏剧并起并坐,文字一般都比较短小精练,如随笔、小品文、杂感、游记、日记、书信、回忆录、通讯报道等等。  散文不受韵律、情节、分场分幕的约束,是一种灵活随便、轻松自如的文体。散文作者可无拘无束地直抒胸臆。独抒性灵,因而文如其人(The essay is whatever the aulthoris.)。英语中Prose(散文)这个词来源于拉丁文Proversa o-rati0。其意思是“坦率的讲话”或“直话直说”(straightfor-ward discourse),也正反映了上述特点。总之,散文最真实,最诚笃。不雕饰,不做作,因而是一种最易令人感到亲切的文体。  中国是一个散文传统非常深厚的国度,散文的成就不下于诗歌。但五四以来,由于人们对诗歌的形式仍在摸索探讨,诗歌的发展已落后于散文。正如鲁迅所说,“五四以来散文小品的成功,几乎在小说、戏剧和诗歌之上”(《南腔北调集·小品文的危机》)。  我自幼就和散文结下不解之缘。从小学开始,我在老师指导下零零散散读了不少古今中外的散文作品,并且不断写作文,包括中学和大学时代的英语作文,这实际上就是对散文写作的实践。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觉得读散文是一种享受,认为它比诗歌易懂,比小说读来省时省劲。对我影响最大的是已故高中英语老师姚志英先生。他除了教我们精读、泛读、语法等正课外,还要我们另外背诵由他精选的英语短文。每星期都有一堂课是专为背诵而设的,由他在堂上临时点名几个人轮流上讲台,面对全班同学背诵一篇由他事先指定的短文。三年下来,我们一共背熟了九十六篇英语短文,其中除少数是诗歌外,绝大部分都是散文,诸如Bacon、Addison、Gissing、Goldsmith、Lamb、lrVing、Lincoln等名家的精品.莫不在内。当时我们都觉得压力很大,但苦尽甘来,事后莫不感到受用不尽。这九十六篇短文装在头脑里,使我增加了对英语和散文的兴趣,增加了语感,慢慢悟出了写文章的路子。从那以后,在我从事翻  译或写作时,过去熟读的点点滴滴会不知不觉地出现在脑子里面。每当我想起这位启蒙老师的敬业精神与科学的教学方法,内心总是充满感激之情。  近年来,在退休后的闲居生活中,我断断续续译了一些短文,一是为了消遣,二是出于对英文和散文的爱好,三是为了向国外介绍一些优秀的中国现代散文作品。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文学译成外文后向国外介绍的大多数是诗歌、小说、戏剧,唯独散文被冷落了,不能不令人感到遗憾。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