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7 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作者:余匡复 页数:19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这部《德国文学史》是作者在讲授德国文学史的讲稿基础上补充、加工、修改而成的。现作如下几点说明: 本书的内容包括从古代到1945年的德语文学,虽称为《德国文学史》,但包括了l945年以前的瑞士文学和奥地利文学。在传统上,德国人撰写的《德国文学史》都包括了同样用德语写作的瑞士文学和奥地利文学。 本书的读者原为我国外语院校的学生,大多数学生尚未读过书中所提到的原著(甚至没读过已出版的汉译本),因此,在介绍每一作家的代表作时,都对作品情节加以介绍。所以,本书既可作大专学生的德国文学史教科书,也可作其他读者了解德国文学史的入门书籍,是面向大众的。 本书在介绍各文学运动时均以历史发展为前提,提供背景材料,并以文学运动、文学流派及其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作为各章叙述的纲和目。 文学史是研究文学发展规律的科学,是研究历史上各种文学现象、文学流派和文学斗争的发生、发展及其衰落的学问,而这一切又是通过作家的文学主张和文学作品体现出来的。作者力图客观地对文学运动、文学流派和作家作品进行分析评价,并努力把文学现象和历史发展以及哲学思潮等联系起来进行考察,在纵向叙述过程中尽可能进行横向联系。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18世纪前德国文学发展概况 第一节 德意志民族及德意志语言 第二节 古高地德语文学(750~1050) 第三节 中古高地德语文学(1050~1500) 第四节 16世纪德国文学 第五节 17世纪德国文学第二章 德国启蒙运动时期文学 第一节 三十年战争后到法国大革命前德国历史简况 第二节 启蒙运动和德国启蒙运动的任务 第三节 德国前期启蒙运动 第四节 德国启蒙运动的主要代表慕辛 第五节 德国启蒙运动时期的洛可可文学第三章 德国狂飙突进运动时期文学 第一节 狂飙突进运动概论 第二节 狂飙突进运动代表之一:青年歌德 第三节 狂飙突进运动代表之二:青年席勒 第四节 其他狂飙突进作家第四章 德国古典时期文学 第一节 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德国的历史发展和文学状况 第二节 狂飙突进运动后的歌德(1775~1832) 第三节 狂飙突进运动后的席勒(1787~1805) 第四节 世纪之交的其他进步作家第五章 德国浪漫主义文学 第一节 德国浪漫主义文学概述 第二节 耶拿浪漫派和海德堡浪漫派 第三节 其他浪漫派作家 第四节 革命民主主义诗人海涅第六章 19世纪德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第一节 19世纪德国政治历史概况 第二节 浪漫主义衰落后的德国文学概况 第三节 一八四八诗人和无产阶级文学的萌芽 第四节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第七章 19世纪末到l945-年.的德语文学 第一节 19世纪末到l945年德国的政治历史概况 第二节 19世纪末到20世纪德国文学的各种流派 第三节 自然主义文学和印象主义文学 第四节 象征主义文学和表现主义文学 第五节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第六节 成长中的无产阶级文学结束语人名索引作品索引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书摘 这样一个生产力遭到战争破坏,政治上四分五裂,经济上闭塞落后的德国,在文学上的成就如何呢? 像16世纪一样,17世纪的德国也没有产生世界文学史上第一流的作家,但是在文人创作方面比16世纪有较大发展,作家们在戏剧、小说、尤其是诗歌方面作出了较大成绩。 (一)17世纪德国政治经济简况:16世纪的宗教改革和农民战争失败后,德国的分裂更趋严重。宗教改革后得利的是信新教的各邦诸侯,他们从宗教改革时教会财产还俗的过程中获得了大量的教会财产和土地。这样,德国的部分诸侯在经济上的实力雄厚起来,在政治上就更显出他们的独立性。诸侯经济力量增强造成国家更严重的分裂,国王的中央集权更加困难。因此,宗教改革后,德国诸侯与国王之间的矛盾更为尖锐。但是,一部分信天主教的诸侯,企图以宗教为外农反对信新教的诸侯。信天主教的诸侯站到国王一边,他们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加强国王权力,而是希望联合国王以便从“信仰上的敌人”那里夺取还俗的教会财产。所以,在宗教改革后,诸侯之间的矛盾也显得突出了。 当时德国的邻邦法国早已中央集权,已是‘‘个强大的专制主义国家。法国非常希望德国分裂,以便扩大法国的疆界,掠夺德国,争霸欧洲。因此,法国势必要与当时德国的一部分诸侯勾结。这样,德国的诸侯们就各以宗教为外农,分裂为两大阵营。1608年新教诸侯结成“新教联盟”,天主教诸侯则于1609年结成“天主教联盟”。这两个联盟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企图掠夺对方的土地与财产。由于当时复杂的国际关系,这两个联盟都得到了国际力量的支持。天主教联盟除在国内得到国王支持外(因为国王反对宗教改革后新教诸侯势力的扩大),首先得到了教皇的支持(因为教皇反对新教及新教诸侯夺取教会的财产)。新教诸侯则得到了希望削弱德国王权的法国的支持。三十年战争便是在这样的国内外环境下爆发的。可见这绵延三十年的战争纯系统治阶级的内部争夺战。战争先是在德国境内进行。不久,欧洲诸大国如法国、丹麦、瑞典等参战,致使三十年战争实际上成为第一次欧洲战争。 1648年,参战双方订了和约,即威斯特发里亚和约。三十年战争的后果使德国更趋分崩离析,生产力遭到大破坏。战争使德国人口减少了近三分之一,土地荒芜,劳力减少,工商业凋零,到处是饥饿、瘟疫、难民……使德国成为欧洲最落后的封建割据国家。三十年战争后,德国长时期处于恢复创伤的阶段。 (二)17世纪的德国文学:如果说16世纪德国文学多民间作家和民间文学的话,则17世纪相反,多宫廷诗人和学者诗人。宫廷诗人和学者诗人的文学创作被一部分文学史著作称为“巴罗克文学”。用“巴罗克”来概括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的全部欧溯文学显然是不恰当的。“巴罗克”本意为“不规则的珍珠”或“奇形怪状的珍珠”,最早是造型艺术方面的术语,指不符合或脱离文艺复兴时期那种典雅、和谐、庄严、稳重的古典艺术规则,倾向于不规则、具有动感、富于细致及繁复装饰的造型艺术风格。由于这一时期的巴罗克造型艺术,建筑艺术过于偏重奇形怪状的华饰,因此“巴罗克”一字用于文学上便是指:并无真情实感但却注意外在形式美和词藻美的文艺创作。因此把“巴罗克”用于一部分宫廷诗人、学者诗人的创作是合适的,但并不适用于整个17世纪的文艺创作。 在介绍17世纪德国文学时首先应介绍17世纪初德国许多地方建立的“语言学会”。德国的语言在历史上一直不统一(包括发音、方言、书写、词义……南北各地都不一致),马丁.路德在16世纪上叶的《圣经》译本为统一德国语言提供了规范和基础,但由于国家的分裂,交通的落后,全国政治、文化、经济中心的缺乏,德国语言仍长期处于不统一状态,加上17世纪的三十年战争,德国成了战场,语育不统一的现象更加严重。于是当时一些有民族意识的文人学士便发起组织语言学会来维护民族语言的纯洁性。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语言学会是1617年在魏玛成立的“结果实学会”,旨在清除德语中滥用的外来词和外国语法,清除方言,确立德语的正确语法,统一德语正字法,促进全国语言规范化,特别是文学语言的规范化。此外,协会还规定诗歌韵律,促进优秀外国文学的翻译工作。总的说来,德国17世纪的语言学会对德国文学语言的统一起了促进作用,但是在清除外来语影响方面也有做得过分之处。此外,他们过分注意语言的贵族气派。在1640一1680年的鼎盛时期,“结果实学会"有近五百会员,许多著名文人都是它的会员,如奥皮茨、格吕菲乌斯等。除魏玛外,在德累斯顿、汉堡、纽伦堡等地也都成立了较大的语言学会。 (1)17世纪的德国诗歌。17世纪德国文学在诗歌方面的成就较为显著。当时影响较大的是诗歌理论家奥皮茨(MartinOpltz,1597~1639)。他出身于富裕市民家庭,后晋升为贵族·奥皮茨被一些文学史著作称为“德国巴罗克诗歌之父",他获得这一称号并不是由于他的创作,而是由于他的理论,奥皮茨在五天之内写成的《德国诗论》(Buch von derdeutschenPoeterey,1624),对日后德国的诗歌创作有深远的影响,在格律诗韵方面甚至一直影响到现在。奥皮茨在这部不过50页的著作中要求德国诗歌语言排除外来词、方言土语和粗字俗词,提倡诗人构成新词以丰富德语的表达力,主张诗歌语言要文雅大方、表达明确。奥皮茨认为创作诗歌的首要条件是掌握诗歌形式和研究古希腊罗马的诗歌成就。以上这些内容影响了整个17世纪的德国诗歌创作。《德国诗论》的第二部分则是探讨诗歌种类,定出了德国诗歌的韵律规则。具有创造性并一直影响到20世纪德国诗歌创作的是,他在书中提出了德国诗歌应用扬音节和抑音节的不断交替来代替古希腊罗马和拉丁诗歌中长音节和短音节的交替,并提出音节应与该字的重音节吻合一致,就这一点而论,奥皮茨可以说是德国新诗的创始人。书中奥皮茨还提出诗体悲剧和诗体喜剧的界限。作者认为悲剧只能由地位显赫者和高贵者担任主人公,因为崇高的事情只适合于他们,而喜剧主人公才能由普通人(市民和农民等)来担当,因为高贵显赫者不应作为嘲笑取乐的对象。这一观点一直沿用到启蒙运动前期的戈特舍德,后来莱辛把这一观点推倒,提出市民、第三等级可以成为悲剧主人公的主张(即所谓“市民悲剧")。因为提倡典雅反对俗字,所以奥皮茨不赞成对事物直呼其名,而主张用高雅的词汇和比喻来转弯抹角地进行描写,比如诗中不能说“喝水",应说“胃需要洗澡”,不说“当清晨太阳从东方升起”,而要说“当泰坦巨神清晨用它的辉煌火焰覆盖大地之时"。这种词藻堆积也影响到18世纪所谓“描写诗"的形成。奥皮茨诗论的一个重要缺点在于过分注重诗歌形式和文字矫饰,忽视民歌,忽视诗歌的灵魂——真情实感,而这一点也正好是“巴罗克"的特色。奥皮茨在诗歌方面的另一功绩是把古希腊罗马的颂歌体以及意大利、法国的十四行诗引入德国。这两种诗体都为17世纪及18世纪初的德国诗人所爱用。 17世纪的著名诗人有很多是西里西亚人,因此有“西里西亚派”之称。在诗歌内容方面比较有真情实感的有抒情诗人达赫(Simon.Dach,1605~1658)、弗莱明(Paul Flem.ing,1609~640)、格言诗人罗高(Friedrich von)n Rogau,1604~1655)等人,他们在文学史上又被称为前期西里西亚派。……
媒体关注与评论
前言德田文学如果从8世纪古高地德语文学遗存的断简残篇算起,至今巳有近1200年的历史。德国文学大体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口头文学——中世纪的宗教文学——民间史诗和官廷史诗(骑士文学)——市民文学——文艺复兴——17世纪“巴罗克”文学——启蒙运动——狂飙突进运动——古典时期——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印象主义——象征主义——表现主义——反法西斯文学(流亡文学)——当代文学。 从这些发展阶段来看,德国文学的发展与欧洲文学史上最兵典型意义的法国文学大体上相似,德国文学与欧洲其他国家在文学发展诸阶段上也基本同步。如果进行横向考察,德图文学的流派兴衰经常受到英、法等国的影响。 德国文学在其发展史上共有四个高峰时期。这四个高峰期是l (一)12世纪下叶到13世纪上叶; (二)18世纪下叶到19世纪上叶; (三)19世纪下叶到20世纪上叶; (~)1933年到。1945年前后。 这四个文学高峰时期也是欧洲及德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 12世纪下叶到13世纪上叶是德国文学的第一次繁荣时期,也是德意志封建经济日渐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德国文学的主要成就是民间史诗和骑士文学,后者又包括骑士史诗和宫廷抒情诗两大部分。在这个高峰时期里,出现了几部著名的骑士史诗和民间史诗,如沃尔夫拉姆·封·埃申巴赫的《帕尔齐伐尔》,戈特弗里德·封·斯特拉斯堡的《特里斯坦和依绍尔德》,民间史诗《尼贝龙根之歌》和《谷德伦之歌》,还诞生了德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政治诗人和抒情诗人瓦尔特·封·德尔·福格威德。 从12世纪起,德意志便开始了长期而严重的封建政治分裂,这一局面使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受到极大的阻碍,从而使德国不可能产生强有力的市民阶级。德国市民阶级在经济上对封建地主阶级有严重的依附性,在政治上缺乏坚强的斗争性。德国市民阶级的这种软弱性和妥协性反映在德国16世纪以后的文学运动和文学作品中,使得德国文艺复兴时代的文学成就不能与英国、法国甚至意大利等国同日而语,也使得德国启蒙运动特别是后来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成果不如英、法诸国。 18世纪下叶,随着德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逐步建立(内因)以及英、法等国强大的启蒙思潮的影响(外因),德国启蒙运动得到了开展。德国启蒙运动的主要代表、德国民族文学的奠基人莱辛,以他的文学理论和创作实践使德国文学跻于世界文学之林。德国文学出现了空前兴旺的繁荣局面,形成了第二个高峰时期。继启蒙运动后,德国文坛兴起了气势澎湃的狂飙突进运动,它的代表人物有赫尔德、歌德和席勒。接着德国文学进入了以歌德、席勒为代表的古典时期。在古典时期的后段还有德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德国古典文学的四个主要代表人物莱辛、歌德、席勒和稍后的海涅,都诞生于德国文学的第二次繁荣时期,其中歌德则不仅是德国古典文学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也是欧洲文学史上为数不多的几个最重要作家之一一,他的代表作——诗剧《浮士德》是欧洲文学史上最重要的文学作品之一。经过莱辛的开拓之后,歌德把相对落后的德国文学提高到了世界水平。……
编辑推荐
《德国文学史》是作者在讲授德国文学史讲稿的基础上补充、加工、修改而成的。内容详尽,语言生动,引人入胜,摒弃了以往文学史论语言上的晦涩难懂和形式上的单一苍白。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