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文艺复兴艺术

出版时间:2001-7  出版社:浙江中国美术学院  作者:[奥]奥托·本内施  页数:183  字数:135000  
Tag标签:无  

前言

奥托·本内施(OttoBenesch,1896—1964)是奥地利著名的艺术史家,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久,他来到维也纳大学的奥地利史学研究所附属美术史研究所,在著名艺术史家马克斯·德沃夏克的领导下从事学术研究。后来,本内施进入阿尔贝蒂娜美术馆,在那里工作了整整41年,先后担任馆员、素描部部长和馆长,为这个著名美术馆的建设,尤其是大量素描及版画作品的收集、整理和研究,做出很大贡献。从学术的角度来说,本内施的学术研究呈现出两个鲜明特点:他一直致力于伦勃朗的研究,他大学时代的毕业论文就与伦勃朗的素描有关,这一持久的兴趣最终导致了六卷本的《伦勃朗的素描》的出版(1954—1957年,伦敦)。这部极富创意的编年体著作,按不同的主题将伦勃朗的素描加以分类,从而向我们展示了大师风格演变的大致经过。本内施学术研究的另一个特点,是他对于素描与版画的特别关注。这与他精通音乐以及作为一个水彩画家的广泛爱好形成了鲜明对比。关于这一点,本书大量的素描图版已经从另一侧面给予了证明。然而,正是通过对它们的描述与分析,作者向我们展示了欧洲北方文艺复兴时期五光十色的社会情景以及艺术与精神运动的相互关系。《北方文艺复兴艺术》一书是本内施的代表性著作,它完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44年,当时作者正在美国躲避战乱。但直到今天,它仍是许多学者研究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北方艺术的重要参考书籍。需要说明的是,书名中的北方不是一个地理概念,而是文化史或艺术史的专有名词。正如我们从目录中已经看到的那样,作者的论述范围包括尼德兰、英国、法国和德国的广大区域,事实上,它是指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以北的整个欧洲。作为维也纳艺术史学派的一员,本内施受德沃夏克的影响很深,本书的许多篇章与德沃夏克的《作为精神史的艺术史》有着明显的承嗣关系。时至今日,我们也许不能同意将艺术作品视为时代精神[Geistesgeschichte]的容器,或者某些社会思潮的先兆和预示。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作者并没有将艺术作品及其历史视为独立完满的自主体系,而是把它们看作社会与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并从这一更为广阔的角度来考察其丰富内涵。不言而喻,作者的这一研究方法对我们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内容概要

《北方文艺复兴艺术》一书是本内施的代表性著作,它完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44年,当时作者正在美车躲避战乱。直到今天,它仍是许多学者研究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北方艺术的重要参考书籍。作为维也纳学派的一员,本内施受德沃夏克的影响很深,本书的许多篇章与德沃夏克的《作为精神史的艺术史》有着明显的承嗣关系。作者将艺术作品及其历史看作是社会与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并以这一宽阔的视野来考察艺术史的丰富内涵。不言而喻,作者的这一研究方法对我们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作者简介

奥托·本内施[Otto Benesch]是奥地利著名艺术史家,曾在维也纳大学著名艺术史家马克斯·德沃夏克的领导下从事学术研究。后来,本内施进入阿尔贝蒂娜美术馆,在那里工作了整整41年,先后担任馆员,素描部部长和馆长,为这个著名美术馆的建设,尤其是大量素描及版画作品的

书籍目录

修订版前言译者前言导言第一章 中世纪遗产与新经验主义第二章 艺术与宗教的极端论者第三章 对于自然的新态度第四章 宗教改革、人文主义及新人类观第五章 晚期哥特式绘画与文艺复兴绘画的融合第六章 宇宙的精灵与构造第七章 法国美术和文学中古典与哥特式的复兴第八章 文艺复兴晚期美术与科学的关系图版

章节摘录

在德意志绘画中,这种异乎寻常的自然情调并非始于格吕内瓦尔德。在作于数年前的1511年的一幅画(图21、22,事实上,此画绘于贴在板上的羊皮纸)中,作者表现了圣乔治与龙相遇的情景。头戴羽饰头盔的圣人淹没在高大繁密的丛林中,自然界杳无人烟的繁芜郁森挤满了小小的画面。高耸的山毛榉与灌木丛混杂交错,尤如一架细密的网,密匝萦缠的森林浑然一体,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我们虽然只看见森林一角,但它给人以往高远和深邃处无限扩展的暗示。仿佛微风撩动枝梢,叶尖上的亮点晶莹闪耀。森林是这幅画的主题,而圣人传说不过是其中闪光的亮点而已。这幅令人惊诧的小品画的作者是多瑙河画派的杰出代表——阿尔特多费尔。这个以多瑙河峡谷为发祥地的画派带来了清新的自然感情。笔者估计,格吕内瓦尔德在描绘那两位隐士时一定受了他们的影响。多瑙河画派的艺术家们也不是这种新样式的创始人,而是站在丢勒的肩上更进了一步。青年丢勒在那幅令人信服的水彩画中已经指明了这条道路。在那幅画中,我们第一次看到画家对自然奇迹的倾倒。这个使他陶醉的写生母题是丢勒从他身旁的自然界中刻意选择出来的。我们可以将它与他的枞树习作(李普曼,No.221)作一比较,那幅枞树习作目前保存在大英博物馆。在阿尔特多费尔的画中,我们很难找到一个涵括一切的、意味深长的母题,他的画包蕴了许多内容。阿尔特多费尔的画不拘泥于那些孤立的美,它的主题是使画家怦然心动、必须表现于小小画板上的整体印象,是大自然本身的繁盛与成长。这种自然感情超越了丢勒。丢勒在他晚年并未着意开拓风景画这一新画种。这种视觉的整体感情并不囿于孤立的、忠实的摹写,而是把图画的整体观念描绘出来,从而使风景画能够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在北方欧洲,近代艺术的这一重要画种与文艺复兴同时兴起,但如果一般知识环境没有相应的铺垫,那它的形成也是不可能的。现在,我们必须简单地考察一下这方面的情况。在整个中世纪,自然研究还是以神学为基础的、伟大思辨体系的一部分。随着由美术扮演重要角色的经验主义的勃兴,自然考察逐渐从神学的局限下独立出来。由于物质性的怀疑主义还没有打破对于神启的信仰,所以尽管自然研究与哲学紧密结合,但神学的影响依然存在。神学倾向和科学倾向都有一个核心概念,即神是万物的创造者。正如科学思维努力将宇宙视为神的具体体现——甚至包括最小的原子——来理解那样,历史学家常常谈到文艺复兴中哲学与科学的泛神论。在描写艺术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泛神论的影响。下面,我们将就此展开讨论。首先,我们应当概要地考察一下各种经验科学在整个自然研究中的作用。现代生物学、生理学以及化学的起源,都与那一时代初期的医学研究密不可分。⑩尤其在北方欧洲,现代意义上的理性科学尚无人知晓。一半起源于中世纪,一半起源于古代魔术,带有神秘或迷信色彩的观念,往往与科学发现交织在一起。在17世纪,具有数量概念和分析方法的数学与物理学还无足轻重。数字被认为具有魔力。整体的直觉认识和细节的经验探索,比从公理出发的抽象推断更为普及。我们已经讲过丢勒对自然和珍稀动、植物的强烈兴趣。与海外有交流的欧洲城市建立了动物园。布隆费尔斯[0tto Brunfe、ls]、富克斯[LeomhardFuchs]、莱克吕兹[L’EClUSE]和洛贝尔[L’obel]等植物学家活跃的德国和尼德兰紧随其后。在15世纪,附有木刻插图的草木志在德国已不再是凤毛麟角。②冶金学家阿格里科拉『AgiicoiaGeorg]在波希米亚的矿山里获得了地质学经验。探究理性不再羁于实验经验,而哲学则试图综合一切。丢勒同时代人,撰写《感觉论》的法兰西哲学家加罗勒斯·博维尔[camlus Bovillus(Charles de Bouelles)],把大宇宙比作有着眠寤交替这一固有生命节奏的生物。。他像画家那样仔细观察了光、云和大气,认为是它们影响了天体的能见度。哲学努力发现潜藏在所有自然现象背后的更深层的缘由和各种原动力;同样,医学也试图掌握那种力,并为己用。伟大的内科医生帕拉切尔苏斯[Paracelsus(Theophrastus Bombast vonHohenheim)]、卡尔达诺斯[Girolamo Cardanus(Cardano)J升始接近自然,这种接近在细节上是实验性的、经验性的,但整体上的思考却是综合的,直观的。在当时那个时代,医学必须涉及许多领域,所以它打开了通往哲学综合的道路。帕拉切尔苏斯是那个时代最著名的内科医生、伟大精神的代表者,他把理解自然的神秘力量、万物的有机成长与衰微作为自己的课题。这位科学家与绘画领域内的风景发现者有着共同的目标,但那些风景发现者们开始这项工作比帕拉切尔苏斯早十年,我们必须先谈谈他们。当我们发现帕拉切尔苏斯的理论体系居然是将自然视觉化这一画家新方式的文学解释时,自然会惊讶不已。新风景艺术诞生地是奥地利,它是这个世界上最可爱的国家之一。任何体验过奥地利高山、丘陵、湖泊以及河流那迷人风光魅力的人都能理解,当艺术家的眼睛作好接受风景美的准备时,美丽风光的魔力就驱动这门新兴艺术向前发展。我们已经看到,当丢勒穿过巴伐利亚的峡谷前住意大利时,是如何为之耳目一新的。风景画的各种问题主要也是由活跃在帕绍和维也纳之间多瑙河峡谷的各个画派提出来的。乜)重要的是,这些画家喜欢与自然生命交织在一起的圣人传说,并将它作为自己绘画的主题。奥地利守护圣人、圣利波奥德的故事就是那些传说中的一个。据说,风暴夺走侯爵大人的面纱,那面纱是她母亲留下的珍贵遗物。一天,侯爵去森林狩猎,被圣母引到悬挂着那具面纱的占老接骨木树下。为了感谢圣母,侯爵在那里建立了克洛斯特堡修道院。1501年,画家小弗吕豪夫[Rueland Frueauf,the Yonger]在小祭坛的系列板画中描绘了这个故事。在其中的一幅画中,一队狩猎者离开城堡,进入多瑙河森林(图23)。画板那狭长块面所暗示的风景片断,宛如观者对于自然的偶尔一瞥。景物造型细腻,色彩像宝石一般熠熠生辉,山岩、树木以及农田虽然被图案化了,但极其微妙的幻想性线条却渗透着自然的芳香。侯爵像传说中的君主一样,威风凛凛地出猎。我们注意到这些画中的两个重要特征:第一,德意志文艺复兴的风景描写大多带有魔术性的童话特征;第二,与17世纪荷兰的科学风景画大不相同,具有非同寻常的诗意、美感和幻想。至今,我们还可以从修道院的窗上看到狩猎野猪绘画和那种平缓或逶迤的田野。但这是在梦中才能看到的景象,是表现的风景,而不是视觉的叙述。在马克西米连皇帝统治时期,奥地利、瑞士与德意志互相交换艺术及知识领域中最杰出的天才。17世纪初期,来自福兰克、巴伐利亚、施瓦比亚以及瑞士的美术家和学者们,为了寻找工作、汲取灵感而来到奥地利。人文主义者采尔蒂斯[Conradceltes]、库斯皮尼[Dr.Johames c1.Splnian]作为教授在维也纳大学执鞭。茨温利曾作为学生在那儿登记人册。可以肯定,画家们被奥地利的美丽风景迷住了。来自施瓦巴亚的老耶尔格·布罗依[J6rg Breu,the Eider]、来自法福兰克的老洛卡斯·克拉纳赫[LLleascranach,theElder(h)]以及来自巴伐利亚的阿尔特多费尔和他的弟弟埃哈德[Erhard Altdorfer]等人,从各个城市的教堂、修道院或者市民那儿接受订货。他们将奥地利风光的魅力融入自己的画中。他们从当地画家那里汲取灵感,并给他们以充分的酬谢,从而形成了多瑙河画派。

媒体关注与评论

译者前言奥托·本内施(OttoBenesch,1896—1964)是奥地利著名的艺术史家,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久,他来到维也纳大学的奥地利史学研究所附属美术史研究所,在著名艺术史家马克斯·德沃夏克的领导下从事学术研究。后来,本内施进入阿尔贝蒂娜美术馆,在那里工作了整整41年,先后担任馆员、素描部部长和馆长,为这个著名美术馆的建设,尤其是大量素描及版画作品的收集、整理和研究,做出很大贡献。    从学术的角度来说,本内施的学术研究呈现出两个鲜明特点:他一直致力于伦勃朗的研究,他大学时代的毕业论文就与伦勃朗的素描有关,这一持久的兴趣最终导致了六卷本的《伦勃朗的素描》的出版(1954—1957年,伦敦)。这部极富创意的编年体著作,按不同的主题将伦勃朗的素描加以分类,从而向我们展示了大师风格演变的大致经过。本内施学术研究的另一个特点,是他对于素描与版画的特别关注。这与他精通音乐以及作为一个水彩画家的广泛爱好形成了鲜明对比。关于这一点,本书大量的素描图版已经从另一侧面给予了证明。然而,正是通过对它们的描述与分析,作者向我们展示了欧洲北方文艺复兴时期五光十色的社会情景以及艺术与精神运动的相互关系。    《北方文艺复兴艺术》一书是本内施的代表性著作,它完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44年,当时作者正在美国躲避战乱。但直到今天,它仍是许多学者研究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北方艺术的重要参考书籍。需要说明的是,书名中的北方不是一个地理概念,而是文化史或艺术史的专有名词。正如我们从目录中已经看到的那样,作者的论述范围包括尼德兰、英国、法国和德国的广大区域,事实上,它是指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以北的整个欧洲。    作为维也纳艺术史学派的一员,本内施受德沃夏克的影响很深,本书的许多篇章与德沃夏克的《作为精神史的艺术史》有着明显的承嗣关系。时至今日,我们也许不能同意将艺术作品视为时代精神[Geistesgeschichte]的容器,或者某些社会思潮的先兆和预示。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作者并没有将艺术作品及其历史视为独立完满的自主体系,而是把它们看作社会与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并从这一更为广阔的角度来考察其丰富内涵。不言而喻,作者的这一研究方法对我们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戚印平                                                               2001年6月于浙大西溪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北方文艺复兴艺术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很不錯的書,值得一看
  •   我在图书馆已经借阅过此书,一直觉得意犹未尽,终于还是买了下来。首先我觉得对北方文艺复兴的研究的选题就是非常有意义的。北方之于南方,不如人本思想发展的那么充分,经济也较之落后。文艺复兴就仍然带有浓厚中世纪神学色彩。可以说是一个绝好的神本主义时期向人本主义时期过渡的标本。其次,作者主要围绕丢勒展开。在分析他于意大利同期画家的不同时,也分析了他的神学倾向,和他对科学的态度。有很多独到的见解,使人豁然洞开。最后,作者丰富的资料令人惊叹。这不仅仅是一部绘画史,也是思想史的著作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