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0-12 出版社: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作者:洪再新 页数:426
Tag标签:无
前言
由学校系统施教而有别于传统师徒相授的新型艺术教育,在我国肇始于晚清的新式学堂。而进入民国后于1918年设立的国立北京美术学校,则可被视为中国专业艺术教育发轫的标志。时至1927年于杭州设立国立艺术院,1928年于上海设立国立音乐院,中国的专业艺术教育始初具雏形。但在20世纪的上半叶,中国的专业艺术教育发展一直处在艰难跋涉之中。以蔡元培、萧友梅、林风眠、欧阳予倩、萧长华、戴爱莲等为代表的一批先贤仁人,为开创音乐、美术、戏剧、戏曲、舞蹈等领域的专业教育,荜路蓝缕、胼手胝足、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专业艺术教育的发展给予了高度的重视。1949年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伊始,即着手建立我国高等专业艺术教育体系,将以往音乐、美术、戏剧专业教育中的大学专科,提高到了大学本科层次。当时列为中专的戏曲、舞蹈专业教育,也于20世纪80年代前后逐一升格为大专或本科,并且自70年代末起,在高等艺术院校中陆续开始了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迄今为止,我国已形成了以大学本科为基础,前伸附中或中专,后延至研究生学历的完整的专业艺术教育体系,在大陆拥有30所高等艺术院校,123所中等艺术学校的可观的办学规模。近一个世纪以来,在我国专业艺术教育体系的创立和发展的过程中,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中西结合的、系统科学的规范性专业艺术教材体系,一直是几代艺术教育家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如果说20世纪上半叶我国艺术教育家们为此已进行了辛勤探索,有了极为丰厚的积累,只是尚欠系统的话,那么在50年代全国编制各艺术专业课程教学方案和教学大纲的基础上,于1962年全国文科教材会议之后,国家已有条件部署各项艺术专业教材的编写和出版工作,并开始付诸实施。
内容概要
本书是专门为艺术院校以及综合性大学人文学科本科师生编写的中国美术史教材,展示了民国以前中国古代美术演变的宏大画卷。其特色是立足于文化史的高度,运用多学科交叉渗透的研究方法,吸收当代中国与西方中国美术史学以及中国画论研究的主要成果,呈现出中国美术在人类视觉文化中别具一格的辉煌传统。编著者洪再新博士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在美国通史、专题史和个案研究等方面,均有重要的著述,多次获得国家图书奖,为国内外学术界所瞩目。他在多年的专业教学中,强调教学方法的改进,使得本书的编写既符合通用教材的规格,又突出了编著者的独到见解,以适应现代参与式教学的需要。同时,本书顾问、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伯敏先生对此也给予了热情的关怀和指导。 根据美术史教学发展的新特点,本书除配有丰富的插图与图版外,还在各章后附有专业术语释义、思考题、课堂讨论题及参考书目,以便于学生作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对一般读者,本书可作为了解中国古代美术史的理想入门读物。有关现代中国美术史的教材,则将另行刊印。
书籍目录
总序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美术史和文化史的关系问题 第二节 美术史研究和教学的关系问题 第三节 美术史教学中师生双方的关系问题第二章 史前美术 引言 第一节 旧石器和新石器时代 第二节 南北建筑 第三节 陶器艺术 第四节 玉器之美 第五节 早期岩画 小结第三章 先秦美术 引言 第一节 中国文明的起源 第二节 城市的观念 第三节 汉字艺术 第四节 商周青铜艺术 小结第四章 秦汉美术 引言 第一节 一统山河 第二节 秦汉雕塑 第三节 汉画艺术源流 第四节 艺术市场与地域风格 第五节 边疆艺术 小结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美术 引言 第一节 中外文化交融 第二节 书画的自觉 第三节 王羲之、顾恺之与谢赫 第四节 佛教石窟艺术 小结第六章 隋唐五代美术 引言 第一节 多民族文化交流 第二节 颜真卿、张旭、吴道子、王维 第三节 宫廷艺术的成就 第四节 寺观文化的兴衰 第五节 水墨山水画的滥觞 小结第七章 宋辽金美术 引言 第一节 南北艺术传统 第二节 翰林图画院 第三节 山水画的黄金时代 第四节 文人书画家的追求 第五节 中国瓷艺的巅峰 小结第八章 元代美术第九章 明代美术第十章 清代美术彩图
章节摘录
插图:除了山水和点景人物,王蒙的墨竹也很风流。现藏苏州博物馆的《竹石图》作于1364年游灵岩寺时。其笔致清秀,皴石的笔法也很自如,反映出他轻车熟路的感觉。统观元代文人画家的创作,墨竹的挥洒几乎成了人们最习以为常的基本功。这从赵孟頫家族的传统更能找到深厚的渊源。王蒙在书法上长于楷书和篆籀,这和他的性格比较吻合。从他的题跋和皴法习惯来看,正是中锋的用笔成就r他主要的风格面貌。他偏重繁密的画面构图,也是因为他能熟练地驾驭各种复杂的笔墨程式。“笔力扛鼎”,实际上就是依托了他在书法上的造诣。在元末四家中,个人面貌最突出的是倪瓒其人。从年龄上讲,我们应把他放在王蒙之前介绍,但因为他是最富于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故列于最后作重点的分析。他的一生对我们了解元末社会的文人世界是非常有帮助的。倪瓒字元镇,号云林,幻霞子等,1301年生于江苏无锡的一个望族名门。但他自幼失怙,由长兄倪昭奎抚养成人。倪昭奎后来成为江南茅山道派中的显赫人物,所以其家产就由倪瓒来负责管理。这是当时无锡屈指可数的大户人家。倪瓒的天分极高,年轻时就与道流中的高士来往,深得张雨等人的器重。他长于诗文,有《清闷阁集》。不过他为人清高狷介,尤有洁癖,所以一般的士大大并不容易和他交往。在他身上,六朝的门第观念非常明显,只是表现得完全艺术化了。和遗民画家郑思肖的偏执态度不同,他并非住乎种族或地位的差别,而是强调所谓的“清…‘俗”的对立。在他眼中,最不能容忍的就是“俗”字。在黄公望的《写山水诀》禁忌中,“俗”已经是作画的大敌:“俗之一字,不仪丹华一流。俗则不韵。”但如果看看黄公望的日常生活。
编辑推荐
《中国美术史》为中国艺术教育大系丛书之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