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6-6 出版社: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 作者:爱德华·露西-史密斯 页数:304
Tag标签:无
前言
本书有一个简单而又颇具奢望的意图,就是试图将手工艺——制作物品的手工劳动看做是社会生活的一种特殊形式。本书将从手工艺人所处的环境来考察他们,但这并不意味着要详尽地阐述一部手工艺的技术史——这是本书的篇幅所不允许的。 对各种工艺形式的讨论都将涉及到本书的主题——手工艺人作为“社会动物”的功能以及与我们所持有的“人”的观念的关系。本书审视了人类作为个体存在的观念以及人类不断增长的“自我意识”,而这些观念和意识又与其他相互依存的观念联系在一起。譬如,手工艺的发展迎合了正在形成的对工艺品的鉴赏意识;以及手工艺人与顾客的关系——他们既被动地接受顾客的要求,同时又试图改变顾客的要求。此外,本书还追溯了制作者与设计者两位一体的观念是如何演变成设计者作一为一个独立个体的观念。这样,我们注意力的焦点就常常集中在人类发明的特性上,而不是集中在用双手创造事物的人之上。正如我所论证的那样:设计者更容易活跃在一种手工艺的氛围中,而且他的出现并不像时常所想象的那样,仅仅与工业的兴起有关。 就某些手工艺活动而言,由于种种原因,本书不得不作一些省略。例如,我提及那种通常被称为“彩釉陶”[faience]的锡釉陶器时,就没有提起埃及彩釉陶。后者是用胶泥将砂固结而形成一种不同的陶器,表面覆以蓝色或绿色的光滑釉彩。尽管它的生产延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大约从公元前3300年到公元前30年,此后便失传了,但对后期的手工艺几乎没有任何影响。
内容概要
本书简要而生动地论述了上溯50万年前,下至20世纪70后代末世界范围内手工艺发展的历史,系统地阐述了各个历史时期手工艺家的社会地位与作用,以及手工艺风格与观念的变迁。本书在西方具有较大的影响,是这一学术领域中一本具有开拓性意义的著作。本书作者爱德华·露西――史密斯出生于牙买加首都金斯敦市,1946年移居英国,是当代著名诗人、记者、艺术评论家和广播撰稿人,著有《法兰西绘画简史》、《今日美国艺术》等著作。 本书译者朱淳,1957年生于上海,1991年在中国美术学院获文学硕士学位,并先后任中国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副教授、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教授、副院长。现任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副院长。
作者简介
作者:(英国)爱德华·露西-史密斯 译者:朱淳 解说词:陈平
书籍目录
序言第一章 什么是工艺?第二章 工艺的起源第三章 古代世界第四章 东方世界第五章 伊斯兰世界第六章 欧洲中世纪第七章 文艺复兴时期的工艺观念第八章 手工艺与艺术的分离第九章 工业革命第十章 手工艺的衰落第十一章 英国“艺术与手工运动”第十二章 美国“艺术与手工运动”第十三章 “新艺术风格”与“青年风格”第十四章 “装饰派艺术”与“包豪斯”第十五章 残存的手工艺第十六章 现代手工艺文献目录索引译后记/修订附记彩图
章节摘录
插图:
后记
本书的翻译出版,旨在为国内艺术与工艺美术专业师生推荐一本优秀教材,为工艺美术家、业余爱好者提供一本有关世界工艺史的理想入门书。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欧美各地出现了手工艺复兴的趋势。其起因一方面是人们越来越普遍地意识到现代生态问题,另一方面是各种现代艺术形态中手工艺要素的丧失日益引起了艺术家们的关注。这一趋势在西方各艺术学院所设置的课程中,在人们对富于创造性的家庭手工艺的浓厚兴趣中得到了反映。爱德华·露西一史密斯是英国当代著名诗人、艺术评论家。他所撰写的、由著名的牛津费顿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工艺史》一书,论述了上起50万年前、下至20世纪70年代末世界范围内的工艺美术发展的历史,阐述了各历史时期艺术家一手工艺家在社会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工艺美术风格的变迁。尤其可贵的是,作者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批评家的敏锐洞察力,对于我们所熟悉的、早在一个世纪以前(19世纪末)主要通过“艺术与手工艺运动”所广泛传播的种种观念,进行了重新的审视。本书在西方具有较大的影响,是这一领域中具有开拓意义的力作。本书的翻译出版历时4年多。译者不辞辛苦、几易其稿,校者又逐字逐句对着原文认真校改一过。译者与校者之间进行了愉快而有效的合作。有关术语的译名,若有不妥之处,由校者负责。我们收录了原书全部图片以及索引、文献目录,以方便读者阅读以及作进一步的研究。范景中先生推荐了选题,王先强先生、欧阳英先生审阅了书稿并提出了宝贵的意义。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