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兰经韵译

出版时间:1988-7-1  出版社: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作者:穆罕默德  页数:1108  字数:824000  译者:林松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韵译《古兰经》,系以带韵散句表述原文内容,反映韵散凝结之语言特色,译文决非诗歌,仍属散文范畴,故以参差不齐、长短互异之散句译述,而不追求句法整齐,排偶对仗。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对解说纷纭之语句,参照众说,酌情吸取,择善而从,偶或亦附录他说于脚注,以供参考。《古兰经》各章均分类,以公元六二二年先知穆罕默德从麦加迁移麦地那为界线,在此以前降示者[麦加类],以后降示者称[麦地那类]。在若干章中杂有另一类经文,均用脚注分别说明,以便于了解每一节所属类别。个别章之类归属,各种版本不统一,则附注于目录之后的说明中,以供研习者参考。各章有题解,主要说明章名之由来、出处,或其他版本对该章之别称,有时简析章名之含义。题解或详或略,视需要而定。

书籍目录

1、开端(法提哈)2、黄牛(摆盖来)3、伊穆兰的家族(阿里伊穆兰)4、妇女(尼萨衣)5、筵席(玛仪代)6、牲畜(艾诺阿目)7、高地(艾尔拉府)8、战利品(安发勒)9、忏悔(讨白)10、优努斯11、呼德12、优素福13、雷霆(赖尔德)14、易布拉欣15、石谷(黑芝尔)16、蜜蜂(耐哈勒)17、夜行(易斯拉仪)18、山洞(凯海府)19、玛尔嫣20、塔·哈21、先知们(接比雅)22、朝觐(哈吉)23、信士们(穆米努)24、光明(努勒)25、准则(福尔刚)26、诗人们(舒尔拉)27、蚂蚁(耐目勒)28、故事(改色素)29、蜘蛛(安凯布特)30、罗马人(鲁目)31、鲁格曼32、叩拜(赛直德)33、联军(艾哈杂布)34、赛巴邑35、首创者(法颓尔)36、雅·希尼37、排班者(萨法特)38、萨德39、成群结队(助麦勒)40、宽怒者(阿斐尔)……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古兰经韵译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17条)

 
 

  •       在姥姥的葬礼上,我才意识到回族是个拥有正确价值观的民族,第一次觉得随了妈妈的民族我很自豪。我想去做一次礼拜、我想穿戴民族服饰、我想跟阿訇学习几句阿拉伯语言。读古兰经是一个心灵净化的过程,或许经书读完了我就去真正入教了,做一个虔诚的穆斯林。
  •     快速浏览了一遍,真心看不懂。里面“火狱”一词出现的较多,让人感觉是有些激进。对“以物拜主”“拜功”和“多神教”百度了一下,大概了解了古兰经。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似乎都是一个神,只是使者不同。不管怎么说,古兰经还是惩恶扬善的,劝人向善。
  •     引言
      在当今中国伊斯兰界,张承迁先生是一个倍受关注的人物。他是诸多的伊斯兰网站和一些穆斯林刊物议论的焦点。其中赞扬者有之,支持者有之,批评者有之,贬低者有之,甚而人身攻击者亦有之。可以说,这在多年来的伊斯兰学术界是绝无仅有的现象,犹如在平静的水面上激起了层层波澜。
      据我所知,张承迁先生在中国伊斯兰界,属于一个另类人物。他既无学术头衔,也不是专业的宗教人士,更无所谓什么协会成员的背景,退休前曾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任职。他只是一个普通穆斯林,即汉语语境中的伊斯兰信士。
      那么,对于这样一个人所引起的争议为什么如此强烈和持久呢?对于这个不容回避的现象,无论是专业的学术界人士还是民间的穆斯林,都应有所思考。因此,无论从何种角度出发去解析这一现象,对于当今中国伊斯兰的发展都有着十分现实的意义。我们或许可以称这种现象为中国伊斯兰界的张承迁现象。本文试图从历史和现实以及争议的正反两面观点去解析这一现象,以期达到拓宽争论中思考范围的作用。
      
      
      
      异军突起——历史发展的必然
      张先生引起的争议,源于他2005年8月出版的《古兰经译注》。但在实际上,张承迁现象的产生,可追溯至上一世纪的九十年代初期,甚至更早。大约在1992年,张先生出版了一本伊斯兰著作《伊斯兰的召唤》,就在当时的穆斯林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这本书一反伊斯兰出版物千篇一律的内容,读起来叫人耳目一新,精神为之一振,切实起到了召唤作用。我就是从那时起,开始关注他的。以后,在诸多的伊斯兰报刊上,又多次见到他的文章,虽笔名不同,但从他鲜明的个人语言风格及不同凡响的观点,使人一看便知。
      不久,又听到他在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的讲话录音,于是对他的思想脉络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他的讲话,富有激情和时代气息,常常是语出惊人,想他人之不敢想,言他人所不敢言。一扫经堂语“卧尔兹”的僵化说教,颇具吸引力,因此大受欢迎,不少人因此走上了伊斯兰复归之路。这段史实可以在经历了那个时代的穆斯林群体中得到印证。
      在那个百废俱兴,各种思潮迸发的时代,宗教也得以复苏。张承迁先生一马当先,积极在民众中宣传伊斯兰,应该被认定为先行者之列。其实,每一个时代每一个民族中都有先行觉悟者,一反传统观念,宣传一种新的理念,使得停滞不前的时代朝前迈进,这也是历史的必然,否则也不会有今日的辉煌。在此,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古兰经翻译史,或许能为我们今天的争论提供借鉴。
      伊斯兰的发展史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古兰经》的传播史。在伊斯兰发展的初期阶段,先贤们出于对《古兰经》的崇信和爱护,导致谨慎从事,不主张对外翻译《古兰》。这样做,是为了保持了《古兰》的纯洁,但同时也妨碍了伊斯兰的对外传播。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阿布.哈尼法时代(公元699—767年)才告结束。一经解禁,《古兰》的翻译运动,如江河之水奔流向前,势不可挡。据伊朗华语广播电台提供的数据,迄今为止,《古兰》已被译成一百多种语言,数百种译本遍布全世界,令人叹为观止,堪称奇迹。可以想象,如果没有这数以百计的古兰译本,伊斯兰发展到今天具有十三亿信众的辉煌局面,几乎是不可能的。正如安拉在古兰中所预言的:“------这部《古兰经》被启示给我,以便我用它来警告你们,和它所达到的各民族。”(6:19)
      在中国,《古兰经》的翻译起步较晚,这也是伊斯兰在这个泱泱的东方大国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所在。《古兰》启示下降的本土——阿拉伯半岛禁译的情景,又一次在中国重演。不同之处是,前者出于对真经捍卫,后者一部分是出于狭隘和无知。我们可以通过明末的两通碑文,来窥史实之一般。
      第一通碑记的作者名马化龙(1549—1603)河南新野(古称莘野)人,明万历五年(1577)进士,在任嘉兴府同知前,曾任常州府知事,修缮了常州池子街清真寺。明冯梦祯所撰《马郡丞墓志铭》对其生平有较详细的记述。据上可推断出他是一个为官清廉,为民造福且信仰虔诚的穆斯林。
      《嘉兴府建清真寺碑记》部分原文:其俗敬天尊主,乐善好施,------ 不事巫祝,不设神像,不化钱楮。其人相见以其语自通------ 有经三十藏------ 世鲜有通其说者,而习其说者,复不能自通,第以肤浅鄙俚之见文之,故浸以失其初意,而承讹袭舛,真派之堙且久矣------ 卑鄙者流,墨守其师说,而弗轨于理,第于饮食起居,纤细琐屑之末。排异教如仇寇,争是非如聚讼,而人乃群起訾之。譬则狐禅自堕,旁道争鸣,宁讵得执为口实云者。------ 今其经具在,令得译如华言,以昭示宇内,宇内传而习之,即不得与丘索诸彝训鼎立班行,抑何至出梵音符咒下。
      试译如下:它(指伊斯兰)的习俗是敬重天然,尊崇真主,喜做善事,乐于施舍------ 不事奉巫师与庙祝(祭祀时主持祝告的人),不设置神像,不去焚烧纸钱。他们的人(指教中人)见面时用他们自己的言语沟通------ 有经三十部------ 社会上很少有通晓它的学说的人,就是研习这种学说的人,也不能自通,只能把肤浅的粗俗的见解写出来,由于这样的缘故,久而久之就使该教的原意失掉了,进而继承了虚假和错误的东西,使得真理的流派被埋没很久了。------ 这些低劣的一流,死死的守着他们的传授,不按真理法则办事,只陷于饮食起居这样的琐碎的枝节末梢之中。排斥不同的教派如同对待强盗一般仇恨,为谁是谁非而相互争论,如诉讼一般。(对于持不同看法的人),就群起进行毁谤。明理的人就自我沉醉在冥想中,(狐禅)对于一旁的争论,不闻不问,还说出‘难道将自己掌握的东西变为别人的口实吗’这样的话来。------ 现在这部经(指古兰)就在这里,如果将它译成汉语,用来昭示给国内并在国内流传进而研习,这样即使不能与儒家及诸多的法度、古训相提并论,也不至于在佛教、道教之下了。
      马化龙先贤在400多年前对教门中的陋俗就有如此之深的洞察力,并高瞻远瞩地指出了振兴教门的唯一途径就是汉译《古兰》经,为教众晓以大义,消愚祛昧,这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其见解确有时代的超前性,令人折服。而在400多年后的今天,伊斯兰在中国的状况却没有太大的改观,甚至还在萎缩,皆因诵《古兰》多,用汉语讲《古兰》少,可见习惯势力是何等之顽固。我们担负的宣教事业任重而道远。
      与马化龙先贤同时期的一个人,李光缙则与此主张大相径庭。其生平待考,但从他的主张我们可以得出一个起码的结论:该人对伊斯兰是一知半解的,即现在所谓的“教门混”(扎席类)的人物。他在1609年所撰泉州《重修清净寺碑记》中有如是说:净教之经,默德那国王谟罕蓦所著,与禅经并来西域,均非中国圣人之书。------ 禅经译而经杂,净经不译而经不杂。译者可言亦可知,知之则愈幻;不译者不可知而可言,徒读之未尽舛。------ 民可使由,不可使之,吾于经,取其不译而已矣。
      试译如下:净教(即清净教,清真教又一称谓)的经典是默德那(今译麦地那)国王谟罕蓦(今译穆罕默德)所著,与佛经一样来自西域,都不是中国圣人的书籍。------ 佛经翻译后使得经变得杂乱,清净教的经没有翻译,就不杂乱。翻译过来的经(人们)可以述说,也可以懂得经的内容,懂得后就会更加迷惑;不翻译的经(人们)不懂得它的内容,但可以述说,仅仅去朗读不会有错误。------ 老百姓可以让他们遵从道理,不必要他们懂得道理,我对于经,采取的是不能译的态度。
      此段言论错误有三:其一、穆罕默德圣人并非国王,而是使者、先知。《古兰》是天启,不是穆圣所著。其二、佛经多部,各遵其说,禅语多荒诞不经,似以愈不着边际愈空者,愈合佛理。其本身即为杂乱,非译者故。其三、逻辑错误,试问不翻译经文,如何讲经?又如何遵经?其人正所谓古语言“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者。
      以上一段史实,足以说明阻碍翻译的保守思想危害之大了。对伊斯兰在中国的发展异化、退化,同样感到痛心疾首的当然不只马化龙先贤一人。清初的穆斯林学者刘智(1664—1730),开译经之先河,即便只有三个短章的译文,但毕竟掀开了中国伊斯兰史新的一幕,其意义是深远的。此后由选译到通译又经过了两百多年的艰难历程,中国第一个《古兰》通译本,才得以问世,铁铮——这位不识阿拉伯语的汉族学者被载入了中国伊斯兰史册。他的作用就像催化剂,促进和推动中国穆斯林学者的译经运动,历史终于迎来了汉译《古兰》,弘扬伊斯兰的光辉时代!虽历经久远,姗姗来迟,但她毕竟在穆斯林的企盼中到来了!
      张承迁先生的《古兰经译注》(为纪念其母,署其母名李静远)是中国的第十五个汉译本。紧接其后的又有马金鹏先生和马仲刚先生的译本问世,至此汉译《古兰》已达到十七种。如此众多的译本,为操汉语的穆斯林和关心伊斯兰的其他人士提供了研读《古兰》的便利条件,他们可以相互参照,取长补短,加深理解,提高认识。对于这种繁荣的学术局面,有些学者担心众译本译注观点上的出入,会影响读者的信仰,其实这种善意的担心是多余的,因为他们低估了处于科学文化昌盛、信息发达时代的人们所具备的理解力和判断力。在国外,同一语种的古兰译本数量超过汉语者,不在少数。仅以法语译本为例,在七十年代就已达36种之多。如此众多的译本非但没有给信仰带来负面影响,反而加速了伊斯兰的传播,扩大了穆斯林的队伍,这是不争的事实。
      张承迁先生的《古兰经译注》是我国唯一以赠送方式发行的,同时人们还可以通过网络下载阅读。其传播速度之快与受众面之广,前所未有。在十七种汉译本中,张译本译注最为详尽,立足现实,结合国情,满足了新时期人们的需要,自2005年8月初版后,又三次再版,受欢迎的程度可想而知。在学者林立的伊斯兰学术界,张犹如体育比赛中夺冠的黑马,异军突起,令尔林瞠目,叫经堂惊叹,使教胞欢喜,为传统所不逮。总之,喜也罢,恨也罢,都不得不刮目相看。这在一个可为思想表达提供平台的历史时期,张的出现是前定之下的历史的选择和历史的必然。
      
      
      
      认识在争辩中提升
      任何一种思想都是在争辩中日趋完善。这一规律不仅适用于自然科学、社会人文科学,同时也适用于对宗教思想的阐释。已故的史学家白寿彝先生(回族)给林松先生的《古兰经韵译》的题词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并说明“此中庸语,可供研读古兰之参考。”笃行就是忠实地执行,它的基础是建立在前四者之上的。这种学术思想在当今的伊斯兰界是应该大加提倡的。安拉在古兰中启示我们:“------你说:‘有知识与无知识相等吗?惟有理智的人能觉悟。’”作为穆斯林,这是我们更应遵从的最高准则。
      针对目前对张承迁《古兰经译注》的争论,在众说纷纭之中,我们不妨以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为例,进行研讨,至于网上一些人云亦云的浅薄言论,则不在此范畴。
      先从“论混合型教义——艾哈麦迪耶说。”一文议起。 混合教义确切的定义,按笔者的理解,应该是这样的:出于一己之私,将各种宗教的教义与其本土宗教结合,而独创出一个新的宗教,自己则成为新教的教主。这种新教都带有邪教的倾向,往往是短命的。该文作者长篇的历史叙述的目的,是为了提醒读者,在中国也有邪教的渗透。这种提醒应该引起宗教界人士的重视。但文章结尾处点出了要害所在:即“以周仲曦为代表的艾哈麦迪耶在中国的代理人及追随者,近年来更是变本加厉地扩大宣传,尤其以注解古兰的方法全面兜售他们的谬论与主张。老牌艾哈麦迪耶穆罕默德.阿里早在30年代就通过注释英文版的古兰译本扭曲传统教义------” (其实英文译本本身也是由默罕默德.阿里翻译的,即翻译加注释。笔者按)作者最后警告,每一个穆斯林必须提高认识,严加防范。文中 “以周仲曦为代表的艾哈麦迪耶在中国的代理人及追随者”一句,其中的追随者,无庸讳言,显然是指《古兰经译注》的作者张承迁先生。
      为了理清问题,就不能不涉及到什么是艾哈麦迪耶以及穆罕默德.阿里其人的简介。对于关心中国伊斯兰史的老一代穆斯林知识分子,他们对其人其事不应感到陌生。其实艾哈麦迪耶和穆罕默德.阿里问题的出现,在国内始于上一世纪的30年代。那时的争论十分激烈,并见诸报端。现在的情形是历史的再现。
      首先谈艾哈麦迪耶。据达瓦研究院出版的《嘎迪雅尼耶——艾哈麦迪耶邪教事略评析》一书介绍:该教第一代教主,名叫米尔扎.胡拉姆.艾哈麦德(Mirza Ghulam ahmad)于1839年出生在印度旁遮普省哥德斯普尔区的嘎迪亚尼镇。因人命名,故该教又自称为艾哈麦迪耶。其主要著作是:艾哈麦迪耶的明证(五卷本,原文为乌尔都文)
      米尔扎.胡拉姆.艾哈麦德早年曾捍卫过伊斯兰,参加过同其他宗教的辩论,因而赢得了部分穆斯林的拥护。然而此后他的私欲膨胀,一步一步地走向了迷途。
      米尔扎.胡拉姆.艾哈麦德的主要谬论是,利用马赫迪再现的说法在一定数量的穆斯林中的影响,而编造出麦西哈耶稣老死在克什米尔的谎言,再利用灵魂转世说(这在印度有信仰的基础)妄称自己就是麦西哈的再现。进而在古兰经中的封印一词上进行诡辩,说明自己是先知。因此,印度伊斯兰教界早在1893年就通过“法特瓦”(宗教法判决),对教主米尔扎进行了谴责。
      在此,我们就将周仲曦的古兰经译本中有关章节的翻译引文如下:“穆罕默德不是你们任何人的父亲,而是安拉的使者,和众先知的印信。”(33:40)他对“哈台姆”一词的翻译与之前的译本在意义上没有多大的原则出入。都体现了穆罕默德是最后一位先知的内涵。问题出在他对此段阿宜台的解释上。他的注释含糊不清,似是而非。最典型的误释是“他(穆圣)是先知之印信,但不要说他之后将没有先知”。这是对伊斯兰基本信仰的歪曲和背叛,是艾哈麦迪耶言论的翻版。
      与之相比,张承迁先生的译本又是怎样翻译这节经文的呢?
      请看译文:“穆罕默德不是你们中任何人的父亲,而是安拉的使者和众先知的印鉴。”与诸多汉译本的意义也大致相同。经注节录如下:“‘哈台目’这个字意思是印章或一件事物的最后部分,------过去从经堂语的习惯都译为‘封印’,意思是最后一位使者先知。封印也就不会有真主派遣的先知了,这只把这个字的意思表达了一半。按古兰启示的教导,使者先知不但是最后一位先知,在他之后不会再派遣任何先知,原因是真主独一存在的理论已经完整地反映在被保护的古兰启示里。这个理论已(应为“也”字,笔者按)不会再被篡改和歪曲,------为什么还要用‘哈台目’这个字呢?说明除了明确指出他是最后一位使者以外,还有一个鉴别以往一切的作用。------”。 在这个关乎基本信仰的原则上,张先生旗帜鲜明,与周氏的解释大相径庭。丝毫不存在艾哈麦迪耶的影子。并且将‘哈台目’词义外延,即“还有一个鉴别以往一切的作用。”使该词的解释臻于完善。
      为了进一步说明张先生对艾哈麦迪耶的态度,建议读者去读一下他的第535条经注。(因篇幅过长,不便在此摘录)在该条注释中,张先生洞若观火地指出了艾哈麦迪耶的错误所在。——即在穆圣之后,不会再有新的先知了。
      那么,对于张是“艾哈麦迪耶说”又何来之有呢?其根源恐怕来自前文中的“老牌艾哈麦迪耶穆罕默德.阿里早在30年代就通过注释英文版的古兰译本扭曲传统教义------”的认识。而张先生汉译本的主要蓝本就是来自穆罕默德.阿里的古兰英文译本。行文至此,水到渠成,现在该向读者介绍一下穆罕默德.阿里其人了。
      穆罕默德.阿里全名为茂尔维.穆罕默德.阿里(Maulvi Muhammad Ali)本人是毛拉、学者。早期为A.A.I.I(Ahmadiyya Anjuman Isha’at Islam)团体的会长。现节录发表在上一世纪30年代《正道杂志》一卷二号的“告穆斯林书”如下,有助于读者对他的了解。需要说明的是,之所以节录是为了节约篇幅,不是为了隐藏什么。读者如有进一步的兴趣,可查阅全文。
      
      告穆斯林书
      ——穆罕默德 阿黎(即阿里,笔者按)——
      
      追求同仁译 (即追求学会会员,笔者按)
      ------其实,我们集中了我们所有的精神和能力,为着单纯的原因——伊斯兰的宣传。我们的工作很有效:在英国有六百人,其中有爵士、贵族、船主、商人以及著作家等居高位的人,已然皈依伊斯兰------ 此外,我们更留心到基都(原文如此)教会向穆斯霖居住地的进攻,于是我们进驻微弱的地方,去抵抗基督教传布的高潮。在最近的将来,我们的人要到非洲一行,去抵抗基督教在那里的侵略,至于印度,也不是我们计划所遗漏的。------古兰经和先知史略已然译成英文,此外,我们也按期出版英文、阿文、印度文的关于伊斯兰的文字,为的是抵抗他人的侵略而发扬我教的教义------
      除了以上所讲的那些书籍,为着伊斯兰青年在宗教知识上的启牖,我们出版了一种英文刊物叫“光报”,可以随时订阅;其目的在保护我们青年的教友,不受基督教宣传的和西方物质文明的恶势力之侵略。------
      据我们浅薄的观察,现在伊斯兰之病症的根本疗法,在乎“伊斯兰的宣传”所以我觉得我应当请你们和我们携手来从事于这种高贵的工作,我们决不是去建树一个新的教派。------至于在理论上,我们和逊尼.扎默时的思想一样。的确,我们相信耶稣死了,那末伊斯兰中诸先哲,像伊曼、马黎克不也和耶稣那样的死去了吗?我们相信穆罕默德是最末的一位圣人,在他以后,无论如何再没圣人出现。------
      自然,我们相信,依伊斯兰的纪元,每世纪之初,穆斯林中总有一个复兴者,伊斯兰语所谓“穆扎第德”(Mujaddids,意为革新者。笔者按);我们相信在这十四世纪,哥甸(即今译的嘎迪亚尼,地名。笔者按)的密尔匝.古拉穆.阿赫默德(今译为米尔扎.胡拉姆.艾哈迈德。笔者按)就是如此的一个复兴者。------
      从以上引文中,我们对穆罕默德.阿里的主要思想可略见一斑。他在“A.A.I.I的趣旨和工作”(出处同上。若霜译。笔者按)一文中,也表达了他的同样思想。
      I.
      信仰
      1,我们信仰真宰的为独一的,穆罕默德是先知。
      2,我们信穆罕默德是最后的先知。
      针对艾哈麦迪耶的第三代教主,米尔扎.白希荣丁.麦赫目德(米尔扎.胡拉姆.艾哈迈德的长子)所著的《哈里发之光芒》一书,穆罕默德.阿里发表了一个声明,批驳了白希荣丁.麦赫目德书中的有关“使者继续降世”的谬论。他说,“看真主的份上,请认真考虑,考虑白希荣丁.麦赫目德关于使者继续降世并且有成千上万的使者降世于人生(原文如此,疑为“人世”。笔者按)的信仰被接受,正如他在《哈里发之光芒》中所描述的那样,难道这成千上万的派别团体不会相互指责对方是“不信道者”吗?那么伊斯兰的整体统一性将会发生什么呢?------你们应当记住,如果让伊斯兰教在未来代替所有宗教的誓言是真实的话,那么成千上万的使者涌现,各自为阵,成千上万的清真寺涌现自我标榜为正信和拯救者,指责异己的穆斯林为不信道者的那一天在伊斯兰的历史上是决不会出现的。”(摘自《嘎迪雅尼耶——艾哈麦迪耶邪教事略评析》)
      此外,穆罕默德.阿里在另外一封公开信中,还对米尔扎的奢侈生活作风给予了严厉的抨击。也可看出他与米尔扎的分歧所在。但因与主题的关联不大,且篇幅较长,在此就不转摘了。
      现在,我们可以粗线条地描绘出穆罕默德.阿里的思想轨迹,那就是在基本信仰上,即对穆罕默德是最后的先知的确信上,他的观点与艾哈麦迪耶是截然不同的。他只承认米尔扎是伊斯兰的复兴者或革新者。此外,他对西方基督教势力侵略的警觉和采取大力宣传伊斯兰的方式,加以抵抗的做法,也是应该客观地给予肯定的。这也是此后他与艾哈麦迪耶分道扬镳,自成体系,成为“拉合尔派”的原因。
      在了解了艾哈麦迪耶及其教主米尔扎.胡拉姆.艾哈麦德和他的初期伙伴茂尔维.穆罕默德.阿里其人后,我们当进入问题的核心,即穆罕默德.阿里所译的《古兰经》了。它成书于1917年,1920年在拉合尔出版。1925年12月,香港大学的尹恕仁,将此部英译古兰的前言,用半白半文的文体译成汉语,名曰《克兰经弁言》,使得此译本为华人穆斯林所知。
      在海外生活过十余年的大阿訇哈德成,于上一世纪30年代,从国外带回四部穆罕默德.阿里所译的《古兰经 》,分别赠给了时子周、王静斋、刘兆才和张裕良。(张承迁的父亲)张承迁先生在其《古兰经译注》的后记中,记述了此事。并说明这是为什么王静斋教长的译本中,出现阿里氏经注见解的原因。在后记中,张先生还追忆其父张裕良和母亲李静远,曾于50年代举意翻译此译本,也只是译完了经文部分,未及付印,即毁于文革之中。我认为,张先生的翻译工作,除去他本人的举意外,还包含了完成父辈未竟事业之志。因此,可以说这部经注倾注了两代穆斯林的心血,这也是经注上署其母名的原因。他在“后记”中还说明了翻译过程,“是先从英文译出,又以阿文核对校正,并尽其可能使译文贴近原(经)文。(“经”字为笔者所加)可以说,其译经举意虔诚,学术态度严谨。在注释上,他还参照了阿卜杜拉.优素福.阿里的译本,(拉合尔,1938年出版)并以“中国人的视角,做出相应的解释。”
      至此,我们对于把张先生的《古兰经译注》,说成是“混合型教义——艾哈麦迪耶”的观点,是否言之有据,言之有理,应该做出我们的初步分析了。
      按“论混合型教义”作者的逻辑推理,他的演绎过程似乎是这样的:因为穆罕默德.阿里曾是米尔扎早年的合作者,他必然是艾哈麦迪耶分子;既然他是艾哈麦迪耶分子,那么他的经注必然充斥着邪教的观点;因为张承迁译注主要参考了他的经注,那么张必然也是艾哈麦迪耶分子。以此及彼,王静斋大阿訇及马坚教授的古兰译本也都参考了穆罕默德.阿里的英文本,那又作何解释呢?是故不可因人而废言。
      我们若按这样的逻辑推理去演绎另一个命题:一个医生早期从医时,曾出过医疗事故——他以后的临床医学论文就必然会导致医疗事故——参考他的论文的人也必然会出医疗事故。这样的逻辑能否成立?请读者自我判断。
      分析一个历史人物远比套用一个公式作数学题要复杂得多。对一个人的判断,不是非此即彼,非黑即白那样简单。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两个人物的相悖发展可引起我们的深思。一个是汪精卫,一个是杨度。前者大家很熟悉,汪早期曾是反清的斗士,刺杀过恭亲王,并因此入狱,饱受囹圄之苦。谁曾想这个当年的热血青年,晚期居然沦为人人唾骂的大汉奸。后者杨度,早年曾是铁杆的保皇党成员,清王朝的忠诚者,晚年居然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党员。历史人物的发展,有时就是如此不合逻辑。
      如果说“论混合教义”是作者的舆论铺垫,那么他的“肃清流毒捍卫古兰”一文,则算作对张先生的正式笔伐了。该文的副标题是:“评《古兰经译注》的作者对《古兰经》的亵渎与歪曲”可视为对张先生的定罪。如果罪名成立,那张先生只等着下“多灾海”了。对一个罪犯的死刑判定,都要一审再审,慎之又慎,因为它关乎一个人的生与死;对一个穆斯林因阐释教义定罪,又何以如此轻率呢?然而,人只能在文字上对他者定罪,而后世的审判在主。我们不怀疑作者的虔诚和捍卫古兰的勇气,问题是作者是否把虔诚的乜贴和勇气用对了地方?
      首先讨论何谓亵渎,何谓歪曲?亵渎意为轻慢,不尊重;歪曲者是故意改变事物的本来面目或对事物作不正确的反映。驻伊美军把古兰经当靶子,用枪射击等卑鄙行为,报道说这是对古兰的亵渎。西方媒体经常攻击伊斯兰教有多妻制的规定,报道说那是对古兰的歪曲。定义是非常明确的。那么,张先生的亵渎和歪曲之罪名又取证于何处呢?
      按作者定的第一宗罪就是“挑战古兰,污蔑买尔彦”。证据来自张先生的经注。迄今为止,我还没有从媒体上看到对张先生翻译的古兰原文,提出太多的异义,倒是将批评的焦点集中在经注上,未免有本末倒置之误。其实对于原典的翻译是否忠实、到位,这更是每一个伊斯兰学者最应追求,最该重视的。其次才是经注部分。看过张译本的读者会发现,张先生对翻译的用字十分谨慎,都是经过反复斟酌才敢下笔。一节经文的译文,往往不厌其烦地列举数个译本的译句进行比较,用以说明自己为什么采取这样的译法,可谓一字千思。
      既然问题集于经注之上,那本文也只好就题论事了。
      经注学,阿语称太福西勒(Tafsir),早于公元7世纪末,就出现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了不同的经注方式,这是时代的需要和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我想对此观点应趋于一致。
      纵观张先生的经注,给人的总体印象是理性主义为其主导思想。说到理性主义在伊斯兰中的出现,就要追溯到穆尔太齐赖派。穆尔太齐赖派思潮,在阿巴斯朝(公元750—1258年)的前期在伊斯兰思想界是占主导地位的。以穆尔太齐赖派为开端,理性思维得到认可后,伊斯兰思想在哲学上又迈出了一大步。此后,自19世纪以来所产生的现代主义的经注方式应源于此。穆罕默德.阿里的译本也是这种思想方法的产物。只是身处20世纪与21世纪首尾相接时代的张承迁,在科技突飞猛进,信息高度发达的情况下,视野进一步宽阔,在前人的基础上,又跨上了一个新的理性高度。
      正是出于这种理性,张先生不仅在买尔彦生子问题上,而且在穆萨圣人的手杖所显现的奇迹上,以及诸如洞中人等一系列反常规的现象,都做出了自己的理性解释。为此,“肃清流毒捍卫古兰”一文的作者,不仅要在买尔彦问题上批驳张承迁,从编者按中我们得知,作者还有一系列评论文章将陆续刊登,因而笔者就不想在具体经文上去作一一分析了,况且在汗牛充栋的经注中,又是见仁见智,岂有统一的标准答案?
      对于张本经注,笔者并不完全赞同,因为古兰启示来自安拉,安拉的真理是无限的,而人的思维是有限的,以有限思维去想无限之事,势必局限于一定的范围之内。所以过于理性思考的结果是过犹不及。
      其实供我们讨论问题的另一面,更为重要,即经注者的目的。对于奇迹的理解,张先生的注释中常有“这样说也不算错”的话,这就意味着他承认自己的解释也是一家之言,而并非定论,并不排除尚有商讨的余地。这也是他在经注中常出现多种解释的原因。在注释中,他还说过这样的话,一个人把手指向月亮,议论主体是月亮。但是人们的注意力却在那个人的手指上,这就导致了认识上的偏差。古兰经中所涉及的历史故事,内容丰富,涵义深远,引人遐想。但从信仰角度观之,都是教导人类信仰独一的真主,且行善事。而人们从生来好奇的天性出发,往往要对奇迹问个究竟,在细枝末节上大做文章,从而疏忽了基本的信仰。比如,洞中人的故事到底发生在哪里?是乌扶索斯还是别的地方?就此陷入了繁琐的考证之中,对提升信仰没有太大的意义。
      安拉在古兰中教诲人类:“难道你的主见证万物还不够吗?”(41:53)我们时时刻刻生活在造物主创造的大自然中,仔细观察我们身边的每一件事物以及我们自身,小到一片树叶,大到天体星辰,都能体会到安拉的大造之恩和神奇,因而也就不必过于追问我们未曾经历的奇迹。我想,这也是导致张先生在经注中,走理性道路的又一成因吧。
      阅读古兰的过程主要是认主的过程,是思考人生的过程,是在精神层面上自我升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应当容许人们做探讨性的解释,对经典的认识,时代不同,深度也有所不同。关键是只要统一到认主独一上来,就不应横加指责。比如现在,当我们读到古兰81章第1节“当天皮被揭去的时候,”和21章32节“我把天造成安全的穹窿,”这两节经文时,就会联想到自己学过的现代地理知识。我们知道,地球周长为4万零75公里,而临近的大气层约为100—120公里。大气层就地球而言,不就是一层皮的厚度吗?仅在平流层,科学家已探知的,就有硫酸盐层和臭氧层。硫酸盐层包含的是硫酸粒子,对雨水的形成具有作用。臭氧层能吸收紫外线,是地球的保护伞,使大地不受辐射,叫生物得以生存,不就是“安全的穹窿”吗?(以上见解,不是来自某个大尔林,纯属笔者的个人心得,如也被视为“亵渎”、“歪曲”的话,则与他人无涉,由笔者“领罪”。)如果倒退几十年,我们对这两节阿宜提能够有这样深刻的体会吗?这对于我们的讨黑得,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在安拉的意欲下,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对古兰还会有更深刻的认识。所以谁的解释也不是定论,人的认识都是相对正确的,都局限在一定的知识范围和时间范围之内。
      
      
      
      张承迁现象的思考(二)
      (上接)有必要再重申一遍:张先生对于奇迹所做出的解释,是他自身的理解,但他的目的是为了提醒人们要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认主独一的基本信仰上,而不要过多地追求奇迹,奇迹毕竟不是普遍现象。追求奇迹不是一种高级的认知方式。比如,我们给孩子讲课,举例说到“桌上有一些苹果-----”时,孩子就一定追问,到底有几个苹果?而不认为“一些”是个虚数,形容很多的意思,这就把注意力从主体上转移了。放在经典的注释上,也是如此。认主独一才是人类认识的终极。换言之,张先生这种理性主义的经注,并未给读者带来伊玛尼上的伤害,反而拓宽了读者的思路。穆尔太齐赖派当初没有被断为“卡费尔”,其后19世纪的现代改良派,经注家赛义德.阿赫默德汗也在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而“肃清流毒 捍卫古兰”一文的作者凭什么将采用这种注经方式的张先生,妄断为“卡费尔”?请承袭文革遗风的作者,摈弃绝对化的思维方式,做合乎逻辑的判断。
      我们再将“肃清流毒 捍卫古兰”一文的编者按中的若干观点分析如下:
      一、“从事译、注《古兰经》的学者必须具备注释规定的所有资格。”
      通常认为必需具有的15种条件,在此不一一列举。问题在于由谁来用这些条件界定译注者呢?你认为他具备,我认为他不具备,那么,谁的意见最具权威?势必引发争论。再者,漫说国际上的上百本经注,我们无从用15种条件去界定,就是国内的17种经注,我们又如何去界定呢?这样做的结果就是画地为牢,走入了一个无法圆说的怪圈。
      二、“更不允许没有《古兰经》和圣训的根据,以个人见解而发挥或变更经文愿意。”
      这话没错,但不知编者是否看过张承迁先生的 “经注”全文?是否意识到结论下得太早了,太过武断了?经注的最高原则就是以经解经,在张本经注中,往往在注释一节经文时,援引类同的经文加以说明,例子比比皆是,不胜枚举,请编者阅后,再下结论不迟。这样做是对读者负责,更是对自己负责。至于圣训根据,则请编者看经注的后记,理由业已充分讲明。至于“以个人见解发挥”,我认为没有个人见解的经注就没有出版的必要,只要再版前人的就可以了,不过那样的话,历史上也就不会出现数以百计的古兰经译注了。“变更经文原意”一说,实属大罪。如果此罪如上说,笔者之见就无需赘述了。
      三、“至于不懂阿拉伯语,不谙阿语词法、语法和修辞,仅仅参考其他人的译本,做一些文字游戏就大胆译注《古兰经》者,简直就是对《古兰经》的亵渎与藐视”
      从第二国语言转译,并非从张先生始。且不说铁铮从日文转译,姬觉弥等参照英文、日文的译本,因为他们不是穆斯林,就是穆斯林学者也都在不同程度上参考了其他译本。以马坚教授为例,他参考的英文译本达5种之多。仝道章先生则完全采用英译本,前后参照了英、汉、法译本19种。从第二国语言转译由来已久,望编者多开眼界,也就不足为怪了。说到不懂阿拉伯语,不谙阿语词法、语法和修辞,那只是编者的臆想而已。在编者的眼里,翻译家必有教授、学者之头衔,岂不知天下自学成才者,不计其数。俄国的高尔基,没有念过书,他的大学就是社会,这并没有妨碍他成为世界著名的作家;英国的大文豪莎士比亚不过是剧院的打杂儿(保洁员);大发明家爱迪生出身于卖报童;当今的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大学没毕业;中国的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只有初中毕业的文凭------编者难道不知道“英雄莫问出处”这句话吗?话说至此,还需费言辩驳吗?
      最后还要谈及“穆斯林能否随意译注《古兰经》?”一文的观点。从该文所列举的几十种书目观之,作者是个有过国际学习背景的饱学之士,十分令人钦佩。但对于作者的观点,实难苟同。他的结论是:“在如此琳琅满目,浩如烟海的经注面前,我们中国人显得多么渺小和可怜,岂不说经注资质,连人家注就的成果,(似有不通,原文如此)我们还没有能力将其中十分之一译成汉语,供国人受益!”
      其谦虚的态度可嘉。但作者是否想过,如将这浩如烟海的经注漫说是翻译成汉语,就是作者本人都仔细地研读一番,恐怕要历经数十年,那时也就垂垂老矣,还有何精力从事经注工作?此其一也。另外说“在如此琳琅满目,浩如烟海的经注面前,我们中国人显得多么渺小和可怜,”此言差矣。不知作者在出国之前,是否浏览过中国穆斯林的汉语宗教著作?如果读的不多,建议作者翻一翻社科院伊斯兰研究室的主任研究员——周燮藩先生与沙秋真女士合作的巨著《清真大典》。《清真大典》是历代中国穆斯林著作之辑录,共为25部,与“浩如烟海”相比,也算得上洋洋大观了。作者是否有妄自菲薄之嫌?当然,人贵有自知之明,但也不可无自信之心。说到经注,必以阿拉伯人的为圭皋,殊不知经注离不开所在国的历史背景、文化背景、时代背景乃至于民族背景。否则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经注学派了。据统计,《古兰经》译本,为波斯语最多,如将波斯语经注与古兰的下降地,沙特阿拉伯本土的相比,就一定发现当中存有很大的差异。
      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记住穆圣的辞朝演说中的教诲:“确实,在安拉看来,你们中尊贵的是那些敬畏安拉的人。在认主拜主方面,阿拉伯人不优越于非阿拉伯人,非阿拉伯人也不优越于阿拉伯人;白人不优越于黑人,黑人也不优越于白人。”
      任何人的工作结果,都要受到评论,譬如一个厨师做出的饭菜,经人品尝后,评价定有高低,所谓众口难调也。但厨师只要做到“岂能尽人如意,但求不愧我心”也就足矣。若因不合个人之口味,就不管他人的感受,主张把饭菜全部倒掉,甚而诬蔑厨师在饭菜里下了毒,则就不属于正常的评论范围了。争论不足惧,愿我们在争论中端正乜贴,在古兰的引导下日益趋向真理,精神上得到提升。
      
      
      张承迁《古兰经译注》的意义
      张先生译本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站在一个“中国人的视角,对经典做出相应的解释”,因而有着非同一般的现实指导意义。他不是坐在象牙塔内坐而论道,说远不涉近,谈古不论今,温吞水般的观点,颠来倒去的考据,毫无意义的论证,如同鲁迅笔下的孔乙己,为知道一个茴香豆的“茴”字的四种写法而津津乐道,自鸣得意,与实用无补。而是脚踏实地,从中国的教门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引经据典,指点迷津。才产生了这部不同于以往注经方式的经注。
      凡事应看效果,事实胜于雄辩。笔者曾对读过张先生经注的人群做过调查。年龄分老、中、青;职业有阿訇、学者、在校大学生以及一般穆斯林大众。结果是好评如潮。最多的感受就是明白了古兰是安拉指导活人走向安宁、幸福之道的经典,(我没有教他诗歌,诗歌对于他是不相宜的。这个只是教诲和明白的《古兰经》,以便他警告活人,以便不信道的人们当受刑罚的判决。古兰36:69—70)大有拨云见日之感。他们把学经的重点从诵读不懂的阿语经文,转移到研读汉译古兰上来,结果在认主学上大有长进。他们中的大多数,在信仰上从摇摆不定,走向了坚定,还有少数人做到了每天坚持拜功,并出散“乜贴”,支持伊斯兰事业。当谈到 “肃清流毒 捍卫古兰”一文时,他们笑着说,我们没有觉得我们中毒,我们觉得我们心里透亮了,觉得活得明白了。所以,奉劝“肃清流毒 捍卫古兰”者,既然无毒可肃,倒不如将内耗的精力省下,多思考一些中国伊斯兰的现实,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中国穆斯林自己的路,为伊斯兰在中国的发展做一些实际工作。
      张承迁先生的《古兰经译注》从出版发行至今,三年的时间过去了。目前,这部经注在主体上已得到穆斯林的认可,它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正在日益显现,大有推而广之的价值。一件新鲜事物的出现,必然伴有坎坷的经历,当年,为中国伊斯兰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王静斋大阿訇所译的三种汉语《古兰经译介》,在某些欠发达地区,不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抵制吗?随着时间的推移,相信历史会给这部经注以应有的地位。
      
      
      附录:读张承迁先生《古兰经译注》的体会(节选)
      张先生的经译力求精确,为一字之译,往往引数个译本让读者相互比较参考,用以说明自己采取此译法的理由,学风颇为严谨。张先生的译注跳出前人经注的窠臼,立意新颖,立足普及,深入浅出,便于理解。该本译注,在每章之前著有导读概说,介绍该章启示精神及下降背景,提纲挈领,引人入胜。其注释根据是以经解经,并举一反三(即将不同章节里意义相近的启示一一列出),结合现时,具有鲜明的时代感。是迄今国内最为详尽的《古兰》经注。张先生从对教、族爱之彻,忧愈烈的强烈的情感出发,以丰富的学养与过人的胆识秉笔直书,墨锋犀利,敢言他人所不敢言,针砭不符合《古兰》启示精神的陈风陋习及时弊,给教内族内的习惯势力以冲击,是一剂民族反思的良药。他倡导伊斯兰本土化和与时俱进,为身处信息时代的我们展开了广阔的视野,特别适合有知识的穆斯林中青年阅读。一版再版仍供不应求的情况,足以说明其受欢迎的程度。新译本也为非穆斯林的汉语读者理解《古兰》做出了理论上的普及,是对伊斯兰在中国发扬光大的一大贡献。
      纵观注释,则突出以下几点:
      一,
      《古兰》是真主与人类缔结的最后的约,是降示给活人的,是对人类生活方式的最高指导,是引导人类走向幸福安康的和平之道。《古兰》一词就是反复诵读之意。诵经对于使用阿语的民族或精通阿语者无疑以念念不忘,加深理解并付之行动为目的。而对大多数不懂阿语的穆斯林大众,反复学习带有注释的汉译《古兰》则比单纯用所不理解的阿语朗诵的意义要大得多。可悲的是长期以来,在我们日常的宗教生活中,不做礼拜的人往往只能从对亡人的追念仪式上听到用阿语诵读《古兰》,而又不知所云,不解其意。且不说此种既无《古兰》根据,也无圣行来源的做法是受非伊斯兰信仰影响而形成的,仅就其仪式本身而言,对于宣教也没有实际上的意义。这种延续已久的状况亟待改变。新时期的我们应以积极进取的态度,探索出一条真正符合伊斯兰精神的生活之路。
      二,
      认主独一。这是人类认识论的终极目标,是伴随每个信士一生的主题,是伊斯兰的信仰核心。人若稍有不慎,就会陷入多神崇拜的泥潭。不要把“什勒克”(多神崇拜)单纯理解为对某一偶像的崇拜,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例如对权力的崇拜,对金钱的崇拜,对大人物的崇拜等等,不一而足。凡舍真主而求其它者,皆为“什勒克”。为此,我们穆斯林要尽可能地多做礼拜,减少耐夫斯(私欲),一心向主祈祷,时刻求主指引我们在正道上。没有或很少礼拜真主的人,很难有这样的深刻的体验,而容易走入歧途。真正做到认主独一,才能沐浴在真主的恩泽之中,思想上才能摆脱羁绊,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自由,洞彻人生真谛,心中充满光明。
      三,
      在哲学层面上,阐明了真主的绝对性及包括人在内的被造物的相对性。人对事物的认识总是局部的,相对的。正如一代伟人所说,世界上没有绝对真理,所谓绝对真理是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合。(大意)《古兰》就是真主降示给人类的绝对真理。《古兰》计有52个称谓,其一为“福尔纲”,意为辨别真伪之经。对于人间的各种学说评判,《古兰》即是检验真伪的天然尺度。有了这一衡量标准,我们才不会被人间的所谓“权威”吓倒,不会对各种科学假说盲从。以宇宙的尺度去看人类,我们是何其渺小,用时间的长度去看人类,生命又是多么暂短。基于此,我们没有任何狂妄自大的理由。我们只有崇拜宇宙万物的创造者——永恒的主,求他把我们引向正路,那才是人类获得救赎的唯一之路。
      四,
      因果关系。这是世界上三大宗教所共识的:即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栽什么种子结什么果,易于理解。真主在《古兰》中反复教导人类:“信仰并力行公益”,二者不可或缺。没有实践的信仰是空信;没有信仰的行动是盲行。张先生在译注里再三强调这一启示的重要性,振聋发聩,引人深思。我们只有从主道出发,为社会公益做出我们自己的奉献,并为正义做出牺牲,才能蒙受到主的喜爱。
      五,
      必然和偶然。这仍然属于哲学范畴。即偶然寓于必然之中。所谓必然就是真主的宇宙法则,也就是我们回回穆斯林常说的“主的前定”(太克滴尔),即唯物主义者所言之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整个宇宙都在真主的法则下运转而毫无例外。通过对所熟悉的事物的深入观察及思考,不难认识到这一点。因此真主在《古兰》中反复启示人类要学习,观察万物然后思考,以此提高人们对真理的认识,升华人的思想。真主前定的事物都具有两重性,有的相辅相成,有的相反相成。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就会在今世的生活中顺境不骄,逆境不怨,富不奢,贫不移,认真完成好自己所担任的角色,接受真主的考验,以期在品级上有所提高。
      六,
      新译注在书后附有《古兰阅读索引》,分门别类,十分详尽,为读者查找相关的经文(阿耶提),加以学习或引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这也是新译注本的一大特点。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理性和神性两者关系的把握问题。诚然,伊斯兰是理性的宗教,是提倡人们思考的宗教。通过对事物的观察,从哲理上得出宇宙真宰存在的结论,从而认主顺主。但作为被造物的人类,又被囿于一定的认识范围之内,因此他不可能完全认识神性,也就是《古兰》启示所言的幽玄部分(即超验性)。对于《古兰》启示的真主显迹,我们不宜以人的理性过多加以揣测、解释,说成是比喻或其它。我同意穆萨.萨利赫博士在该译注本的《跋》中所言:“信仰包含着理性和超理性(超验性),只强调一端都不可取。”在这点上我曾向张先生请教探讨,未能完全达成一致,但各抒己见,无碍宏旨。
      张先生的谦虚、严谨的治学态度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足为后学之楷模,在他无私宣教的感召下,不少人受益终生,坚定地走上了伊斯兰之路,我便是其中之一。
      在当前伊斯兰界,张承迁先生是一位长于思辨的时代的思考者,是宗教正本清源的探讨者,是一位思想先驱式的人物,像历代的类似人物一样,倍受争议,亦属必然,但他的思想结晶给我们带来的启迪无疑是不可否定的。老一代的著名学者蔡元培先生曾对学术上的不同观点发表看法,其中有一句名言:“多歧为贵”,引为结束语。
  •     宗教是一种很奇葩的东西,因为无论从哪一角度怎样论述,似乎都是很容易被反驳。
      
      不管是真*主的授意还是那所谓最后一位先知发愤图强在犹太基督文明建立几百年后对其精华的删改,但毫无疑问,这是一部影响深远的作品。
      从这本书开始,那当初近似野蛮人的群体开始有了自己的语言文化;
      因为这本书,那当初名不见经传一盘散沙的部族以极其强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迅速扩张成为横跨三大洲的庞大帝国。当然一路限制级表演,顺带摧残了人类两大最古老的文明地区。
      
      诚然,《古兰经》中不乏赤裸裸煽动对异教徒的仇恨、暴力、圣*战以及性别歧视与反犹主义等内容,但值得一提的是《旧约》中当年摩西在西奈山与上帝约法之后,犹太人打着“应许之地”旗号的发家史也同样是字字血腥。
      而后的十字军东征,宗教裁判所,还有那在火焰里焚炼的追求自由的历代伟大灵魂……
      终于,历经沉痛的改革与惨重的付出之后,从基督文明中升华出来的一部分理念才俨然具有了今日的普世价值。
      宽容,总是那样来之不易。
      
      穆*斯*林是渗透力、生育力极强同时又很难被同化的一群人,而代价是在非伊*斯*兰国家里的相对贫穷和与主流文化的些许格格不入。
      在只一定本较为统一的解读和纽带联系下,在诸多戒律教条的严密控制下,加之被打压被仇视的外界环境的催化,安*拉的信徒对外显示出一种非凡的团结。
      
      真*主,似乎永远是他们的第一认知。
      于是就有了布尔什维科夫如下的诟病:在所有非伊*斯*兰国家里,穆*斯*林都是天然的叛国者。
      这句话在中国有另一个版本,叫做“国有难,回必乱。”
      
      然而,对于亚伯拉罕诸教而言,差别也许并不像我们认为的那样大。
      假如历史给了不同的版本选择,假如当年的大食铁骑跨越高卢征服了欧罗巴,那么今天毅然决然在胸膛前绑上毁灭武器的会不会是耶稣的子民呢?
      
  •     我09年得到的那本是牛街优素福的绿色硬皮的,也是马坚老师的版本.
      想知道这一版, 马坚老师逝世那么多年后, 难道有不同?
      了解两版本的能来说一下么.
      是不是跟出版社有关?
      我忘了绿皮那版哪个社出的了,
      回去看看去.
  •     《古兰经》与《圣经》有着不可分割的渊源关系,它们之间有着神奇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古兰经》与《圣经》都认为是神创造了宇宙万物。《古兰经》尊称《圣经》为天经,均是真主(或者说上帝,the God,或Allah)分别降示给穆萨和尔撒的。人们通读《古兰经》后,并与《圣经》相比较,发现语、义相同之处甚多。《古兰经》里也尊重《圣经》里从摩西到耶稣等人物,并尊他们为先知。基督教的耶稣就是穆斯林所共同承认的先知尔撒圣人﹐在许多西方文字翻译的《古兰经》中﹐就直接用《圣经》文字所习惯的名称“耶稣”。圣经里的亚伯拉罕,在古兰经中即易布拉欣,耶稣--尔撒,摩西--穆萨。在《古兰经》中尔撒的事迹提到过四十多次﹐从他的出生﹑承领真主的启示和传播正道﹐以及他的言行“圣谕”。《古兰经》对尔撒(耶稣)历史的记载是能被基督教徒接受的事实﹐从来没有见到过基督教信徒对《古兰经》中关于他们圣人耶稣描述的任何异议。但对同样的人和事,圣经中的记载更为详细和完备。在伊斯兰教的根本经典《古兰经》中有着大量的传说与《圣经》中基本相同。由于在两书的汉译中、音译出的人名地名汉字有所不同,一般不知道是同一个人,同一件事。
        
        《古兰经》和《圣经》中的人类始祖
        
        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认为亚当(在《古兰经》中译称阿丹)和夏娃是人类的始祖,地球上的第一对夫妇。阿丹--古兰经里是阿丹(ADAM),圣经里是ADAM,拼写是一样的。《古兰经》和《圣经》关于人类始祖的描述有共同之处。
        “阿丹啊!你和你的妻子同住乐园吧,你们可以随意吃园里的食物。但不要临近这棵树;否则,就要变成不义者。”但恶魔教唆他俩,以致为他俩显出他俩的被遮盖的阴部。他说:“你俩的主禁你们俩吃这棵树的果实,只为不愿你俩变成天神,或永生不灭。”他对他俩盟誓说:“我确是忠于你俩的。”他用欺骗的手段使他俩堕落。当他俩尝了那棵树的果实的时候,他俩的阴部便对自己现露出来了,他俩只好用园里的树叶遮盖自己的阴部。他俩的主喊叫他俩说:“难道我没有禁止你俩吃那棵树的果实吗?难道我没有对你俩说过,恶魔确是你俩的明敌吗?”他俩说:“我们的主啊!我们已自欺了,如果你不赦宥我们,不慈悯我们,我们必定变成亏折者。”主说:“你们到互相仇视的地上去吧。大地上有你们暂时的住处和享受。”主说:“你们将在大地上生活,将在大地上死亡,将从地下被取出来。”
        《古兰经》中记述的这个偷吃禁果的故事与《旧约•创世记》的记载轮廓和内容大同小异,但也确有不尽相同的地方:比如引诱他俩去偷吃禁果的不再是蛇而是恶魔;也没有突出女人——夏娃是首先受引诱去偷吃禁果的第一人,而且根本没有出现夏娃的名字。
        
        《古兰经》与《圣经》中的Amen(阿门)
        
        穆斯林在诵经完毕后,必须念一声 “阿门”。这种祈求词在基督教和犹太教中也存在,据说这可以追溯到古闪族的原始宗教,是它的残迹的再现。所谓闪族指的是闪米特族(Shemite),其中就有古阿拉伯人和古犹太人。阿们也是基督徒在信经宣告、唱诗赞美和祷告中最常用的词。在《启示录》有“基督是阿们”。"耶和华以色列的神是应当称颂的,从亘古直到永远。愿众民都说:阿们!"(诗篇106:48)。在以赛亚书65:16中神两次被描写成阿们的神("真实的神")。 “阿门”是全世界基督徒都听得懂的两个语词之一。(另一个是哈利路亚)。因为全世界任何语文的圣经中,都把这两个语词的译音保留下来。并在所有教会的祷告赞美中,很自然地直接应用。
        
        《古兰经》与《旧约•创世记》中的洪水传说
        
        《古兰经》与《旧约•创世记》中的洪水传说有异曲同工。在古印度的经典中也有人类远古时期之前大洪水的记录。《圣经》中的诺亚在《古兰经》中译称努哈。《古兰经》和《旧约》中的洪水传说,它们的主人公是同一个名字,前者叫做“Nūh”(汉译“努哈”),后者叫做“Nōah”(汉译《旧约》译称“挪亚”,与希伯来语的发音相差甚远)。“Nūh”与“Nōah”之间的读音差别,只是反映了阿拉伯语与希伯来语之间的语音差别。
        在《古兰经》中,关于努哈的洪水传说散见在许多章节中,如第11、第23、第29等章中都有记述。在第11章中的洪水传说记述比较详尽。经中说:“努哈奉到启示说:‘你的宗族中除已归信外,绝不会再有人归信你,故你不要为他们的行为而悲伤。你应当在我的监视下,依我的启示而造船。你不要为不义的人们而祈祷我,他们必定要被淹死。’他正在造船。他宗族中的贵族们每逢从他面前走过,都嘲笑他,他说:‘如果你们嘲笑我们,我们也必定要像你们嘲笑我们一样嘲笑你们。……。’等我的命令来临而洪水从地面涌出的时候,我说:‘你把每一种动物各拿一对放在船里,并使你的家属——除已被判决者外——和信道的人们一起上船去。’只有少数人同他一起信道。他说:‘你们上船去吧!这只船的航行和停泊都是奉真主之名的……’那只船载着他们航行于山岳般的波涛之间。努哈喊叫他的儿子——那时他远在船外——说:‘我的孩子啊!你来和我们一道乘船吧,你不要同不信道的人们在一起。’他儿子说:‘我要到一座山上去躲避洪水。’……波涛隔开了他们俩,他就被淹死了。有人说:‘地呀!吸干你上面的水吧!云啊,散开吧!’于是洪水退去了,事情就被判决了,船停泊在朱迭山上。有人说:‘不义的人们已遭毁灭了。’努哈祈祷他的主说:‘我的主啊!我的儿子是我的亲人,你的诺言是真实的,你是最公正的判决者。
        
        《圣经》和《古兰经》中都有亚伯拉罕的记载
        
        实际上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自称是亚伯拉罕即易不拉欣的后裔,亚伯拉罕(ABRAHAM)是犹太教徒和穆斯林共同的父亲,其在基督教中享有崇高的地位,被称为“信心之父”。《圣经》中的亚伯拉罕,就是《古兰经》中的易卜拉欣(IBRAHIM),他们是同一个人。亚伯拉罕(易卜拉欣)被犹太人和阿拉伯人认为是自己的祖先。阿拉伯人认为自己的祖先是易卜拉欣(亚伯拉罕)及其长子易斯玛仪(以实玛利)的直系后代,而犹太人认为自己的祖先是亚伯拉罕(易卜拉欣)及其次子以撒(易斯哈格)的直系后裔。《圣经》和《古兰经》中都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情:神(真主)要亚伯拉罕(易卜拉欣)杀掉自己的独生子,作为献祭给上帝,以考验他的忠心。亚伯拉罕(易卜拉欣)答应了神(真主),正要杀掉自己的儿子给上帝,而在这个时候上帝阻止了他,以一头羊作为代替。这一天被伊斯兰教作为最盛大的节日以纪念,被定在伊斯兰教历太阴年十二月十日,也就是古尔邦节(‘īd al-Qurbān),说汉语的回民称之为宰牲节。神(真主)要亚伯拉罕(易卜拉欣)杀掉哪一个儿子,《古兰经》中并没有说,《圣经》中记载上帝对亚伯拉罕(易卜拉欣)说到:
        “你带着你的儿子,就是你独生的儿子,你所爱的以撒,往摩利亚地去,在我所要指示你的山上,把他献为燔祭。” (创世记22:2)
        
        在这里,很明显地可以看出,被献出的是以撒,因为神(安拉)明明白白地说了“你所爱的以撒(易斯哈格)”。穆斯林以"你独生的儿子"这句话来证明被献出的是易斯玛仪(以实玛利),因为易斯玛仪(以实玛利)是长子,只有长子才有可能在次子出生之前作为“独生子”而存在,而次子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是独生子。当然,最重要的是作为长子的易斯玛仪(以实玛利)是阿拉伯人的祖先,而在穆斯林看来,神选中的是阿拉伯人。在这个问题上,犹太教和基督教之间没有分歧,他们认为以实玛利(易斯玛仪)不能作为亚伯拉罕(易卜拉欣)的独生子,因为以实玛利(易斯玛仪)并非亚伯拉罕(易卜拉欣)的合法妻子撒拉所生,而是撒拉的使女夏甲(夏芝兰)所生,所以以实玛利(易斯玛仪)并非神(真主)要的独生子。
        
        《古兰经》中多次提及耶酥与圣母玛利亚
        
        令人感到惊奇的是,耶稣以及圣母玛利亚的名字在《古兰经》多次提到,在《古兰经》中耶稣译译称尔撒(YISA),圣母玛利亚被译为麦尔嫣。在《古兰经》“(你应当叙述)那保守贞操的女子,我把我的精神吹入她的体内,我曾以她的儿子为世人的一个迹象。”(古兰经21:91)她说:“我的主啊!任何人都没有和我接触过,我怎么会有儿子呢?”天神说:“真主要如此创造他所意欲的人。当他判决一件事的时候,他只对那件事说声‘有’,它就有了。”(3:47)在真主看来,尔撒确是象阿丹一样的。他用土创造阿丹,然后他对他说:“有”,他就有了。(3:59)麦尔嫣(玛利亚)之子麦西哈,只是一个使者,在他之前,有许多使者确已逝去了。他母亲是一个诚实的人,他们俩也是吃饭的。(5:75)自称基督教徒的人,我曾与他们缔约,但他们抛弃自己所受的一部分劝戒,故我使他们互相仇视,至于复活日。那时,真主要把他们的行为告诉他们。(5:14)犹太教徒和基督教徒都说:“我们是真主的儿子,是他心爱的人。”你说:“他为什么要因你们的罪过而惩治你们呢?”其实,你们是他所创造的人。他要赦宥谁,就赦宥谁;要惩罚谁,就惩罚谁。天地万物的国权,只是真主的;他是最后的归宿。(5:18)
        以上这些先知的名字﹐都是《圣经》中同样的先知﹐他们是穆斯林尊重的真主使者﹐也是基督教徒尊敬的圣人﹐因为他们给人类带来的信息都是同样的真主的启示和指引。先知穆圣说﹕“不论在今世﹐还是在后世﹐我是全体人类中最接近尔撒的人﹐他就是麦尔彦(玛利亚)的儿子。所有的先知都如同是同父异母的弟兄﹐他们的母亲不同﹐但他们都信奉同样的宗教。”
        
        关于先知尔撒诞生的事迹可以参看《古兰经》第十九章(麦尔彦章)﹐共九十八节经文﹐整个一章详细叙述了尔撒诞生的过程和奇迹。根据《古兰经》中确切的经文﹐先知尔撒还将在世界末日之前出现在人间﹐拯救人类于水火。对此﹐基督教会有同样的认识。
        
        两本经书的比较可看出,相同之处有:1、承认并相信宇宙间有一位独一的真神(真主),祂创造了宇宙万物,创造了人类的始祖亚当(阿丹)。2、同样有摩西(穆萨)引导以色列人出埃及的记载。3、同样有魔鬼(恶魔)引诱亚当犯罪的记载。4、同样有挪亚(努哈)被拯救脱离洪水的记载。5、同样信圣经(天经)。6、同样有上帝(真主)与以色列民立约的记载。7、同样有亚伯拉罕(易卜拉欣),以撒(易司哈格),雅各(叶尔孤白),以实玛利(易司马仪)生平事迹的记载。8、同样承认马利亚(麦尔彦)的儿子耶稣(尔撒)为弥赛亚(麦西哈)。9、同样有下列教训:当孝敬父母,不可奸淫,当爱人如己(亲爱近邻远邻),怜恤孤儿,救济贫民,款待客旅。10、同样有大卫(达乌德),所罗门(素莱曼),约瑟(优素福),约伯(安优卜),约拿(优努司)的记载。
        
        《古兰经》与《圣经》部分人名对照
        
        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是闪族人,语言很接近。圣经里的写法是按照英文圣经里的名字写法,所以这些人名的原始发音几乎一样。在《古兰经》中有关圣经的人物一共提及24人。除上述的以外,还有:《古兰经》与《圣经》:易斯哈格——以撒;鲁特——罗得;优素福——约瑟;达伍德——大卫;素来曼——所罗门;优努斯——约拿;所罗门--古兰经里是苏来曼(SULEIMAN),圣经里是SOLOMAN。
  •      我要承认,我不是一个穆斯林,对宗教的理解十分浅薄,有些评论可能是极端错误的,敬请批评和指教。这部经典深深地吸引着我,让我忍不住在拜读过多遍之后,写下下面的文字。
       很少有文字,能让我不停地读,每天读,一遍又一遍,每一遍都能从中吸取无穷的智慧,心也越来越平静。关于心境,由于才疏学浅,加之理解不深,不能展开叙述。但有些问题,还是想在下文中略微展开地探讨一下。
       古兰经对世人提出了这样的挑战:如果有谁否定它是由真主降示的,那么就请他以古兰经的形式拟作十章,甚至只作一章。但是至今为止,没有任何一个人成功地完成了这件事。古兰经的文字简洁、优雅,尚没有什么能够超过。德国伟大的文学家歌德谈到古兰经的时候说到:”古兰经是百读不厌的,每读一次,起初总觉得它更新鲜了,不久它就引人入胜,使人惊心动魄,最终使人肃然起敬。其文体因内容与宗旨而不同,有严正的,有堂皇的,有威严的——其庄严性是不容否认的……这部经典,将永远具有一种最伟大的势力“。
       然而,很多人多伊斯兰教及其经典有很大的偏见,这点令我十分的遗憾和痛心,尤其是在拜读完古兰经之后。有人说伊斯兰教”不宽容“,这点是非常错误的。首先,真主是全世界的主,又是至赦的,怎么可能和”不宽容“联系上。再试问,一个在经典里承认《旧约全书》与《新约全书》(当然,根据古兰经,它们是不全面和存在问题的),承认从摩西到耶稣历代各个先知的宗教,怎么可能是”不宽容“的?还有的人说伊斯兰教”不尊重妇女“,但是通过我的了解(我同样拜读过《旧约全书》),古兰经恐怕是最先承认妇女权利,包括受教育权利在内的宗教经典。这恰恰说明伊斯兰教对妇女的充分尊重。甚至还有人认为,伊斯兰教是“好战”的,但穆圣明确地反对不义的战争,并且认为迫害是比杀戮更大的罪恶。
       我过去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常常进行思考。在过去,宗教和马克思主义似乎是完全对立,不可调和的。但通过拜读古兰经,我发现二者可以在某些方面调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大基石:唯物论和辩证法,成功地解释了现有世界的运行规律,但它们二者都不涉及创世之前和末日之后。也就是说,马克思无法解释“物质”这个和“意识”对立的最大范畴是从何而来,也无法解释物质将去何方——除了指出它是无始无终的——显然这个答案是难以证实或证伪的。因此,承认宗教的“合理性”与承认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现有世界的’可靠性“,也许并不矛盾吧?
       以上就是我的一点想法
      
  •     《古兰经》与《圣经》有着不可分割的渊源关系,它们之间有着神奇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古兰经》与《圣经》都认为是神创造了宇宙万物。《古兰经》尊称《圣经》为天经,均是真主(或者说上帝,the God,或Allah)分别降示给穆萨和尔撒的。人们通读《古兰经》后,并与《圣经》相比较,发现语、义相同之处甚多。《古兰经》里也尊重《圣经》里从摩西到耶稣等人物,并尊他们为先知。基督教的耶稣就是穆斯林所共同承认的先知尔撒圣人﹐在许多西方文字翻译的《古兰经》中﹐就直接用《圣经》文字所习惯的名称“耶稣”。圣经里的亚伯拉罕,在古兰经中即易布拉欣,耶稣--尔撒,摩西--穆萨。在《古兰经》中尔撒的事迹提到过四十多次﹐从他的出生﹑承领真主的启示和传播正道﹐以及他的言行“圣谕”。《古兰经》对尔撒(耶稣)历史的记载是能被基督教徒接受的事实﹐从来没有见到过基督教信徒对《古兰经》中关于他们圣人耶稣描述的任何异议。但对同样的人和事,圣经中的记载更为详细和完备。在伊斯兰教的根本经典《古兰经》中有着大量的传说与《圣经》中基本相同。由于在两书的汉译中、音译出的人名地名汉字有所不同,一般不知道是同一个人,同一件事。
      
      《古兰经》和《圣经》中的人类始祖
      
      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认为亚当(在《古兰经》中译称阿丹)和夏娃是人类的始祖,地球上的第一对夫妇。阿丹--古兰经里是阿丹(ADAM),圣经里是ADAM,拼写是一样的。《古兰经》和《圣经》关于人类始祖的描述有共同之处。
      
      “阿丹啊!你和你的妻子同住乐园吧,你们可以随意吃园里的食物。但不要临近这棵树;否则,就要变成不义者。”但恶魔教唆他俩,以致为他俩显出他俩的被遮盖的阴部。他说:“你俩的主禁你们俩吃这棵树的果实,只为不愿你俩变成天神,或永生不灭。”他对他俩盟誓说:“我确是忠于你俩的。”他用欺骗的手段使他俩堕落。当他俩尝了那棵树的果实的时候,他俩的阴部便对自己现露出来了,他俩只好用园里的树叶遮盖自己的阴部。他俩的主喊叫他俩说:“难道我没有禁止你俩吃那棵树的果实吗?难道我没有对你俩说过,恶魔确是你俩的明敌吗?”他俩说:“我们的主啊!我们已自欺了,如果你不赦宥我们,不慈悯我们,我们必定变成亏折者。”主说:“你们到互相仇视的地上去吧。大地上有你们暂时的住处和享受。”主说:“你们将在大地上生活,将在大地上死亡,将从地下被取出来。”
      
      《古兰经》中记述的这个偷吃禁果的故事与《旧约•创世记》的记载轮廓和内容大同小异,但也确有不尽相同的地方:比如引诱他俩去偷吃禁果的不再是蛇而是恶魔;也没有突出女人——夏娃是首先受引诱去偷吃禁果的第一人,而且根本没有出现夏娃的名字。
      
      《古兰经》与《圣经》中的Amen(阿门)
      穆斯林在诵经完毕后,必须念一声 “阿门”。这种祈求词在基督教和犹太教中也存在,据说这可以追溯到古闪族的原始宗教,是它的残迹的再现。所谓闪族指的是闪米特族(Shemite),其中就有古阿拉伯人和古犹太人。阿们也是基督徒在信经宣告、唱诗赞美和祷告中最常用的词。在《启示录》有“基督是阿们”。"耶和华以色列的神是应当称颂的,从亘古直到永远。愿众民都说:阿们!"(诗篇106:48)。在以赛亚书65:16中神两次被描写成阿们的神("真实的神")。 “阿门”是全世界基督徒都听得懂的两个语词之一。(另一个是哈利路亚)。因为全世界任何语文的圣经中,都把这两个语词的译音保留下来。并在所有教会的祷告赞美中,很自然地直接应用。
      《古兰经》与《旧约•创世记》中的洪水传说
      
      《古兰经》与《旧约•创世记》中的洪水传说有异曲同工。在古印度的经典中也有人类远古时期之前大洪水的记录。《圣经》中的诺亚在《古兰经》中译称努哈。《古兰经》和《旧约》中的洪水传说,它们的主人公是同一个名字,前者叫做“Nūh”(汉译“努哈”),后者叫做“Nōah”(汉译《旧约》译称“挪亚”,与希伯来语的发音相差甚远)。“Nūh”与“Nōah”之间的读音差别,只是反映了阿拉伯语与希伯来语之间的语音差别。
      
      《旧约•创世记》记载:“耶和华见人在地上罪恶很大,终日想的尽都是恶事,耶和华就后悔在地上造了人,心中忧伤。耶和华说,我要将所造的人、走兽、昆虫,以及空中的飞鸟,都从地上除灭,因为我后悔造了他们。唯有挪亚在耶和华跟前蒙恩。挪亚是个义人,在当时的世代是个完全人。”神对挪亚说:“……你要用歌斐木造一只方舟,一间一间的造,里外抹上松香。方舟的造法是这样,要长三百肘,宽五十肘,高三十肘。方舟上边要留透光处,高一肘;方舟的门要开在旁边;方舟要分上、中、下三层。……我却要与你立约,你同你的妻子、儿子、儿妇,都要进入方舟。凡有血肉的生物,每样两个,一公一母,带进方舟,好在你舟中保全生命。飞鸟各从其类,牲畜各从其类,地上的昆虫各从其类,每样两个,好在你舟中保全生命。你要拿各种食物积蓄起来,好作你和他们的食物。”挪亚就按照神的吩咐这样做了。《创世记》接着说,2月17日那天,洪水来临,大海的泉源裂开了,天上的窗户也敞开了。共下了40昼夜的大雨。凡地上各类生物,连人带牲畜、昆虫,以及空中的飞鸟,从地上消灭了。洪水在地上泛滥了150天。7月17日,水势渐退,方舟停在亚拉腊山上。挪亚开了方舟的窗户,放出一只乌鸦。乌鸦飞来飞去,没有发现干地。他又放出一只鸽子。鸽子找不到落脚地,又飞回方舟。挪亚又等了七天,又放出一只鸽子,“到了晚上,鸽子回到他那里,嘴里叼着一个新拧下来的橄榄叶子,挪亚就知道地上的水退了。他等了七天,放出鸽子,鸽子就不再回来。”于是,挪亚和家人及其它带去的动物都相继出了方舟。挪亚并在山顶上“为耶和华筑了一座坛拿各类洁净的牲畜飞鸟献在坛上为燔祭。”
      
      在《古兰经》中,关于努哈的洪水传说散见在许多章节中,如第11、第23、第29等章中都有记述。在第11章中的洪水传说记述比较详尽。经中说:“努哈奉到启示说:‘你的宗族中除已归信外,绝不会再有人归信你,故你不要为他们的行为而悲伤。你应当在我的监视下,依我的启示而造船。你不要为不义的人们而祈祷我,他们必定要被淹死。’他正在造船。他宗族中的贵族们每逢从他面前走过,都嘲笑他,他说:‘如果你们嘲笑我们,我们也必定要像你们嘲笑我们一样嘲笑你们。……。’等我的命令来临而洪水从地面涌出的时候,我说:‘你把每一种动物各拿一对放在船里,并使你的家属——除已被判决者外——和信道的人们一起上船去。’只有少数人同他一起信道。他说:‘你们上船去吧!这只船的航行和停泊都是奉真主之名的……’那只船载着他们航行于山岳般的波涛之间。努哈喊叫他的儿子——那时他远在船外——说:‘我的孩子啊!你来和我们一道乘船吧,你不要同不信道的人们在一起。’他儿子说:‘我要到一座山上去躲避洪水。’……波涛隔开了他们俩,他就被淹死了。有人说:‘地呀!吸干你上面的水吧!云啊,散开吧!’于是洪水退去了,事情就被判决了,船停泊在朱迭山上。有人说:‘不义的人们已遭毁灭了。’努哈祈祷他的主说:‘我的主啊!我的儿子是我的亲人,你的诺言是真实的,你是最公正的判决者。
      
      《圣经》和《古兰经》中都有亚伯拉罕的记载
      
      实际上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自称是亚伯拉罕即易不拉欣的后裔,亚伯拉罕(ABRAHAM)是犹太教徒和穆斯林共同的父亲,其在基督教中享有崇高的地位,被称为“信心之父”。《圣经》中的亚伯拉罕,就是《古兰经》中的易卜拉欣(IBRAHIM),他们是同一个人。亚伯拉罕(易卜拉欣)被犹太人和阿拉伯人认为是自己的祖先。阿拉伯人认为自己的祖先是易卜拉欣(亚伯拉罕)及其长子易斯玛仪(以实玛利)的直系后代,而犹太人认为自己的祖先是亚伯拉罕(易卜拉欣)及其次子以撒(易斯哈格)的直系后裔。《圣经》和《古兰经》中都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情:神(真主)要亚伯拉罕(易卜拉欣)杀掉自己的独生子,作为献祭给上帝,以考验他的忠心。亚伯拉罕(易卜拉欣)答应了神(真主),正要杀掉自己的儿子给上帝,而在这个时候上帝阻止了他,以一头羊作为代替。这一天被伊斯兰教作为最盛大的节日以纪念,被定在伊斯兰教历太阴年十二月十日,也就是古尔邦节(‘īd al-Qurbān),说汉语的回民称之为宰牲节。神(真主)要亚伯拉罕(易卜拉欣)杀掉哪一个儿子,《古兰经》中并没有说,《圣经》中记载上帝对亚伯拉罕(易卜拉欣)说到:
      
      “你带着你的儿子,就是你独生的儿子,你所爱的以撒,往摩利亚地去,在我所要指示你的山上,把他献为燔祭。” (创世记22:2)
      
      在这里,很明显地可以看出,被献出的是以撒,因为神(安拉)明明白白地说了“你所爱的以撒(易斯哈格)”。穆斯林以"你独生的儿子"这句话来证明被献出的是易斯玛仪(以实玛利),因为易斯玛仪(以实玛利)是长子,只有长子才有可能在次子出生之前作为“独生子”而存在,而次子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是独生子。当然,最重要的是作为长子的易斯玛仪(以实玛利)是阿拉伯人的祖先,而在穆斯林看来,神选中的是阿拉伯人。在这个问题上,犹太教和基督教之间没有分歧,他们认为以实玛利(易斯玛仪)不能作为亚伯拉罕(易卜拉欣)的独生子,因为以实玛利(易斯玛仪)并非亚伯拉罕(易卜拉欣)的合法妻子撒拉所生,而是撒拉的使女夏甲(夏芝兰)所生,所以以实玛利(易斯玛仪)并非神(真主)要的独生子。
      
      《古兰经》中多次提及耶酥与圣母玛利亚
      
      令人感到惊奇的是,耶稣以及圣母玛利亚的名字在《古兰经》多次提到,在《古兰经》中耶稣译译称尔撒(YISA),圣母玛利亚被译为麦尔嫣。在《古兰经》“(你应当叙述)那保守贞操的女子,我把我的精神吹入她的体内,我曾以她的儿子为世人的一个迹象。”(古兰经21:91)她说:“我的主啊!任何人都没有和我接触过,我怎么会有儿子呢?”天神说:“真主要如此创造他所意欲的人。当他判决一件事的时候,他只对那件事说声‘有’,它就有了。”(3:47)在真主看来,尔撒确是象阿丹一样的。他用土创造阿丹,然后他对他说:“有”,他就有了。(3:59)麦尔嫣(玛利亚)之子麦西哈,只是一个使者,在他之前,有许多使者确已逝去了。他母亲是一个诚实的人,他们俩也是吃饭的。(5:75)自称基督教徒的人,我曾与他们缔约,但他们抛弃自己所受的一部分劝戒,故我使他们互相仇视,至于复活日。那时,真主要把他们的行为告诉他们。(5:14)犹太教徒和基督教徒都说:“我们是真主的儿子,是他心爱的人。”你说:“他为什么要因你们的罪过而惩治你们呢?”其实,你们是他所创造的人。他要赦宥谁,就赦宥谁;要惩罚谁,就惩罚谁。天地万物的国权,只是真主的;他是最后的归宿。(5:18)
      
      《古兰经》说﹕“我把许多明证赏赐给麦尔彦(玛利亚)之子尔撒﹐并以玄灵扶助他。”(2﹕87) 这个启示表明,耶稣确是获得了真主恩赐的“玄灵”﹐具有上帝的“圣灵”。 “那保持贞操的女子﹐我把我的精神吹入她的体内﹐我曾以她的儿子为世人的一个迹象。”(21﹕97) 这段经文说﹐尔撒的母亲是一位“贞操的女子”﹐她的儿子是真主吹入她体内的“精神”﹐而且以他来向全世界证明真主的奇迹。 《古兰经》说﹕“那时﹐真主将说麦尔彦之子尔撒啊﹗你当记忆我所赐你和你母亲的恩典。当时﹐我曾以玄灵扶助你﹐你在摇篮里﹐在壮年时﹐对人说话。当时﹐我曾教你书法﹑智慧﹑《讨拉特》和《引支勒》。”(5﹕110)
      
      《古兰经》说﹕“你们说﹕‘我们信仰我们所受的启示﹐与易卜拉欣﹑易司马仪﹑易司哈格﹑叶尔孤白和各支派所受的启示﹐与穆萨和尔撒的经典﹐与众先知受主所赐的经典﹔我们对他们中任何一个﹐都不加以歧视﹐我们只归顺真主。’”(2﹕136)
      
      以上这些先知的名字﹐都是《圣经》中同样的先知﹐他们是穆斯林尊重的真主使者﹐也是基督教徒尊敬的圣人﹐因为他们给人类带来的信息都是同样的真主的启示和指引。先知穆圣说﹕“不论在今世﹐还是在后世﹐我是全体人类中最接近尔撒的人﹐他就是麦尔彦(玛利亚)的儿子。所有的先知都如同是同父异母的弟兄﹐他们的母亲不同﹐但他们都信奉同样的宗教。”
      
      关于先知尔撒诞生的事迹可以参看《古兰经》第十九章(麦尔彦章)﹐共九十八节经文﹐整个一章详细叙述了尔撒诞生的过程和奇迹。根据《古兰经》中确切的经文﹐先知尔撒还将在世界末日之前出现在人间﹐拯救人类于水火。对此﹐基督教会有同样的认识。
      
      两本经书的比较可看出,相同之处有:1、承认并相信宇宙间有一位独一的真神(真主),祂创造了宇宙万物,创造了人类的始祖亚当(阿丹)。2、同样有摩西(穆萨)引导以色列人出埃及的记载。3、同样有魔鬼(恶魔)引诱亚当犯罪的记载。4、同样有挪亚(努哈)被拯救脱离洪水的记载。5、同样信圣经(天经)。6、同样有上帝(真主)与以色列民立约的记载。7、同样有亚伯拉罕(易卜拉欣),以撒(易司哈格),雅各(叶尔孤白),以实玛利(易司马仪)生平事迹的记载。8、同样承认马利亚(麦尔彦)的儿子耶稣(尔撒)为弥赛亚(麦西哈)。9、同样有下列教训:当孝敬父母,不可奸淫,当爱人如己(亲爱近邻远邻),怜恤孤儿,救济贫民,款待客旅。10、同样有大卫(达乌德),所罗门(素莱曼),约瑟(优素福),约伯(安优卜),约拿(优努司)的记载。
      
      《古兰经》与《圣经》部分人名对照
      
      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是闪族人,语言很接近。圣经里的写法是按照英文圣经里的名字写法,所以这些人名的原始发音几乎一样。在《古兰经》中有关圣经的人物一共提及24人。除上述的以外,还有:《古兰经》与《圣经》:易斯哈格——以撒;鲁特——罗得;优素福——约瑟;达伍德——大卫;素来曼——所罗门;优努斯——约拿;所罗门--古兰经里是苏来曼(SULEIMAN),圣经里是SOLOMAN。
  •     《古兰经》与《圣经》有着不可分割的渊源关系,它们之间有着神奇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古兰经》与《圣经》都认为是神创造了宇宙万物。《古兰经》尊称《圣经》为天经,均是真主(或者说上帝,the God,或Allah)分别降示给穆萨和尔撒的。人们通读《古兰经》后,并与《圣经》相比较,发现语、义相同之处甚多。《古兰经》里也尊重《圣经》里从摩西到耶稣等人物,并尊他们为先知。基督教的耶稣就是穆斯林所共同承认的先知尔撒圣人﹐在许多西方文字翻译的《古兰经》中﹐就直接用《圣经》文字所习惯的名称“耶稣”。圣经里的亚伯拉罕,在古兰经中即易布拉欣,耶稣--尔撒,摩西--穆萨。在《古兰经》中尔撒的事迹提到过四十多次﹐从他的出生﹑承领真主的启示和传播正道﹐以及他的言行“圣谕”。《古兰经》对尔撒(耶稣)历史的记载是能被基督教徒接受的事实﹐从来没有见到过基督教信徒对《古兰经》中关于他们圣人耶稣描述的任何异议。但对同样的人和事,圣经中的记载更为详细和完备。在伊斯兰教的根本经典《古兰经》中有着大量的传说与《圣经》中基本相同。由于在两书的汉译中、音译出的人名地名汉字有所不同,一般不知道是同一个人,同一件事。
      
      《古兰经》和《圣经》中的人类始祖
      
      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认为亚当(在《古兰经》中译称阿丹)和夏娃是人类的始祖,地球上的第一对夫妇。阿丹--古兰经里是阿丹(ADAM),圣经里是ADAM,拼写是一样的。《古兰经》和《圣经》关于人类始祖的描述有共同之处。
      “阿丹啊!你和你的妻子同住乐园吧,你们可以随意吃园里的食物。但不要临近这棵树;否则,就要变成不义者。”但恶魔教唆他俩,以致为他俩显出他俩的被遮盖的阴部。他说:“你俩的主禁你们俩吃这棵树的果实,只为不愿你俩变成天神,或永生不灭。”他对他俩盟誓说:“我确是忠于你俩的。”他用欺骗的手段使他俩堕落。当他俩尝了那棵树的果实的时候,他俩的阴部便对自己现露出来了,他俩只好用园里的树叶遮盖自己的阴部。他俩的主喊叫他俩说:“难道我没有禁止你俩吃那棵树的果实吗?难道我没有对你俩说过,恶魔确是你俩的明敌吗?”他俩说:“我们的主啊!我们已自欺了,如果你不赦宥我们,不慈悯我们,我们必定变成亏折者。”主说:“你们到互相仇视的地上去吧。大地上有你们暂时的住处和享受。”主说:“你们将在大地上生活,将在大地上死亡,将从地下被取出来。”
      《古兰经》中记述的这个偷吃禁果的故事与《旧约•创世记》的记载轮廓和内容大同小异,但也确有不尽相同的地方:比如引诱他俩去偷吃禁果的不再是蛇而是恶魔;也没有突出女人——夏娃是首先受引诱去偷吃禁果的第一人,而且根本没有出现夏娃的名字。
      
      《古兰经》与《圣经》中的Amen(阿门)
      
      穆斯林在诵经完毕后,必须念一声 “阿门”。这种祈求词在基督教和犹太教中也存在,据说这可以追溯到古闪族的原始宗教,是它的残迹的再现。所谓闪族指的是闪米特族(Shemite),其中就有古阿拉伯人和古犹太人。阿们也是基督徒在信经宣告、唱诗赞美和祷告中最常用的词。在《启示录》有“基督是阿们”。"耶和华以色列的神是应当称颂的,从亘古直到永远。愿众民都说:阿们!"(诗篇106:48)。在以赛亚书65:16中神两次被描写成阿们的神("真实的神")。 “阿门”是全世界基督徒都听得懂的两个语词之一。(另一个是哈利路亚)。因为全世界任何语文的圣经中,都把这两个语词的译音保留下来。并在所有教会的祷告赞美中,很自然地直接应用。
      
      《古兰经》与《旧约•创世记》中的洪水传说
      
      《古兰经》与《旧约•创世记》中的洪水传说有异曲同工。在古印度的经典中也有人类远古时期之前大洪水的记录。《圣经》中的诺亚在《古兰经》中译称努哈。《古兰经》和《旧约》中的洪水传说,它们的主人公是同一个名字,前者叫做“Nūh”(汉译“努哈”),后者叫做“Nōah”(汉译《旧约》译称“挪亚”,与希伯来语的发音相差甚远)。“Nūh”与“Nōah”之间的读音差别,只是反映了阿拉伯语与希伯来语之间的语音差别。
      在《古兰经》中,关于努哈的洪水传说散见在许多章节中,如第11、第23、第29等章中都有记述。在第11章中的洪水传说记述比较详尽。经中说:“努哈奉到启示说:‘你的宗族中除已归信外,绝不会再有人归信你,故你不要为他们的行为而悲伤。你应当在我的监视下,依我的启示而造船。你不要为不义的人们而祈祷我,他们必定要被淹死。’他正在造船。他宗族中的贵族们每逢从他面前走过,都嘲笑他,他说:‘如果你们嘲笑我们,我们也必定要像你们嘲笑我们一样嘲笑你们。……。’等我的命令来临而洪水从地面涌出的时候,我说:‘你把每一种动物各拿一对放在船里,并使你的家属——除已被判决者外——和信道的人们一起上船去。’只有少数人同他一起信道。他说:‘你们上船去吧!这只船的航行和停泊都是奉真主之名的……’那只船载着他们航行于山岳般的波涛之间。努哈喊叫他的儿子——那时他远在船外——说:‘我的孩子啊!你来和我们一道乘船吧,你不要同不信道的人们在一起。’他儿子说:‘我要到一座山上去躲避洪水。’……波涛隔开了他们俩,他就被淹死了。有人说:‘地呀!吸干你上面的水吧!云啊,散开吧!’于是洪水退去了,事情就被判决了,船停泊在朱迭山上。有人说:‘不义的人们已遭毁灭了。’努哈祈祷他的主说:‘我的主啊!我的儿子是我的亲人,你的诺言是真实的,你是最公正的判决者。
      
      《圣经》和《古兰经》中都有亚伯拉罕的记载
      
      实际上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自称是亚伯拉罕即易不拉欣的后裔,亚伯拉罕(ABRAHAM)是犹太教徒和穆斯林共同的父亲,其在基督教中享有崇高的地位,被称为“信心之父”。《圣经》中的亚伯拉罕,就是《古兰经》中的易卜拉欣(IBRAHIM),他们是同一个人。亚伯拉罕(易卜拉欣)被犹太人和阿拉伯人认为是自己的祖先。阿拉伯人认为自己的祖先是易卜拉欣(亚伯拉罕)及其长子易斯玛仪(以实玛利)的直系后代,而犹太人认为自己的祖先是亚伯拉罕(易卜拉欣)及其次子以撒(易斯哈格)的直系后裔。《圣经》和《古兰经》中都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情:神(真主)要亚伯拉罕(易卜拉欣)杀掉自己的独生子,作为献祭给上帝,以考验他的忠心。亚伯拉罕(易卜拉欣)答应了神(真主),正要杀掉自己的儿子给上帝,而在这个时候上帝阻止了他,以一头羊作为代替。这一天被伊斯兰教作为最盛大的节日以纪念,被定在伊斯兰教历太阴年十二月十日,也就是古尔邦节(‘īd al-Qurbān),说汉语的回民称之为宰牲节。神(真主)要亚伯拉罕(易卜拉欣)杀掉哪一个儿子,《古兰经》中并没有说,《圣经》中记载上帝对亚伯拉罕(易卜拉欣)说到:
      “你带着你的儿子,就是你独生的儿子,你所爱的以撒,往摩利亚地去,在我所要指示你的山上,把他献为燔祭。” (创世记22:2)
      
      在这里,很明显地可以看出,被献出的是以撒,因为神(安拉)明明白白地说了“你所爱的以撒(易斯哈格)”。穆斯林以"你独生的儿子"这句话来证明被献出的是易斯玛仪(以实玛利),因为易斯玛仪(以实玛利)是长子,只有长子才有可能在次子出生之前作为“独生子”而存在,而次子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是独生子。当然,最重要的是作为长子的易斯玛仪(以实玛利)是阿拉伯人的祖先,而在穆斯林看来,神选中的是阿拉伯人。在这个问题上,犹太教和基督教之间没有分歧,他们认为以实玛利(易斯玛仪)不能作为亚伯拉罕(易卜拉欣)的独生子,因为以实玛利(易斯玛仪)并非亚伯拉罕(易卜拉欣)的合法妻子撒拉所生,而是撒拉的使女夏甲(夏芝兰)所生,所以以实玛利(易斯玛仪)并非神(真主)要的独生子。
      
      《古兰经》中多次提及耶酥与圣母玛利亚
      
      令人感到惊奇的是,耶稣以及圣母玛利亚的名字在《古兰经》多次提到,在《古兰经》中耶稣译译称尔撒(YISA),圣母玛利亚被译为麦尔嫣。在《古兰经》“(你应当叙述)那保守贞操的女子,我把我的精神吹入她的体内,我曾以她的儿子为世人的一个迹象。”(古兰经21:91)她说:“我的主啊!任何人都没有和我接触过,我怎么会有儿子呢?”天神说:“真主要如此创造他所意欲的人。当他判决一件事的时候,他只对那件事说声‘有’,它就有了。”(3:47)在真主看来,尔撒确是象阿丹一样的。他用土创造阿丹,然后他对他说:“有”,他就有了。(3:59)麦尔嫣(玛利亚)之子麦西哈,只是一个使者,在他之前,有许多使者确已逝去了。他母亲是一个诚实的人,他们俩也是吃饭的。(5:75)自称基督教徒的人,我曾与他们缔约,但他们抛弃自己所受的一部分劝戒,故我使他们互相仇视,至于复活日。那时,真主要把他们的行为告诉他们。(5:14)犹太教徒和基督教徒都说:“我们是真主的儿子,是他心爱的人。”你说:“他为什么要因你们的罪过而惩治你们呢?”其实,你们是他所创造的人。他要赦宥谁,就赦宥谁;要惩罚谁,就惩罚谁。天地万物的国权,只是真主的;他是最后的归宿。(5:18)
      以上这些先知的名字﹐都是《圣经》中同样的先知﹐他们是穆斯林尊重的真主使者﹐也是基督教徒尊敬的圣人﹐因为他们给人类带来的信息都是同样的真主的启示和指引。先知穆圣说﹕“不论在今世﹐还是在后世﹐我是全体人类中最接近尔撒的人﹐他就是麦尔彦(玛利亚)的儿子。所有的先知都如同是同父异母的弟兄﹐他们的母亲不同﹐但他们都信奉同样的宗教。”
      
      关于先知尔撒诞生的事迹可以参看《古兰经》第十九章(麦尔彦章)﹐共九十八节经文﹐整个一章详细叙述了尔撒诞生的过程和奇迹。根据《古兰经》中确切的经文﹐先知尔撒还将在世界末日之前出现在人间﹐拯救人类于水火。对此﹐基督教会有同样的认识。
      
      两本经书的比较可看出,相同之处有:1、承认并相信宇宙间有一位独一的真神(真主),祂创造了宇宙万物,创造了人类的始祖亚当(阿丹)。2、同样有摩西(穆萨)引导以色列人出埃及的记载。3、同样有魔鬼(恶魔)引诱亚当犯罪的记载。4、同样有挪亚(努哈)被拯救脱离洪水的记载。5、同样信圣经(天经)。6、同样有上帝(真主)与以色列民立约的记载。7、同样有亚伯拉罕(易卜拉欣),以撒(易司哈格),雅各(叶尔孤白),以实玛利(易司马仪)生平事迹的记载。8、同样承认马利亚(麦尔彦)的儿子耶稣(尔撒)为弥赛亚(麦西哈)。9、同样有下列教训:当孝敬父母,不可奸淫,当爱人如己(亲爱近邻远邻),怜恤孤儿,救济贫民,款待客旅。10、同样有大卫(达乌德),所罗门(素莱曼),约瑟(优素福),约伯(安优卜),约拿(优努司)的记载。
      
      《古兰经》与《圣经》部分人名对照
      
      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是闪族人,语言很接近。圣经里的写法是按照英文圣经里的名字写法,所以这些人名的原始发音几乎一样。在《古兰经》中有关圣经的人物一共提及24人。除上述的以外,还有:《古兰经》与《圣经》:易斯哈格——以撒;鲁特——罗得;优素福——约瑟;达伍德——大卫;素来曼——所罗门;优努斯——约拿;所罗门--古兰经里是苏来曼(SULEIMAN),圣经里是SOLOMAN。
  •     早年便知此版的《古兰经》乃是中国伊斯兰教最普及的经典版本。我很早便想求一本《古兰经》来拜读,但我不是一个穆斯林,而身边的回民同学、回民同事却对此事兴趣缺缺——不过当时的我始终认为,也许这些回民同学同事里没有信仰纯粹和坚定的,但那是因为我的圈子太小,坚定伊斯兰信仰的青年朋友一定还是占大多数的。
      
      我走遍天津的书店,只曾在东北角新华书店的三楼一个角落里发现了一本脏兮兮、封皮被人撕烂的《古兰经》,甚是觉得惋惜,当时我就想,宗教经典果然不可随意供人摸抓翻看。且不论《古兰经》对于伊斯兰教里的至高和严肃性,仅作为一本精致订装的学问书籍,被人这样糟蹋那也真是……
      
      后来我去求一个回民同事。那同事平时很贪玩,经常约小姑娘去麦当劳约会还总怕让我们大家知道。我求他说,你可否帮我,我想得到一本《古兰经》来拜读。他却表现地很不愿意帮助我,并对我说,“回民的书店有卖,但我不知道哪里有那样的书店。”
      
      我想,也许他是介于我的天主教身份。
      
      最后没有办法,我自己一个人去了天穆村,自己找到了回民书店,并毫无隐瞒地告诉那位穆斯林店主我的宗教身份,和我迫切想拜读学习《古兰经》的机会,因为我对与基督教同为亚伯拉罕诸教的伊斯兰教有极大的研究兴趣。我热情振奋地对店主讲了半天。事后我还和朋友讲到这件事,大家不是说我有病,就是说我胆子够大,也不怕人家回民不乐意。我说你们这都是对穆斯林的偏见。
      
      在我表明来意之后,店主什么也没说,就只是问了我,你要汉语的还是要阿语的?我说我要汉语的吧…… 店主神情自然,大大出乎我意料的平静。店主在告诉我书价之后,又抽了几本书交给我,对我说,这几本无偿送给你,希望对你学习伊斯兰教有帮助。我一看,还都是关于伊斯兰教的要理书,还有一些属于市场上没有的。
      
      就俩字。感动。
      
      从那时起,谁要是再在我眼前讲述穆斯林或回民的种种不好传闻,我就会立刻制止并给他讲解宗教的差异和如何对人信仰的尊重,尤其是那些令人匪夷所思的误传,耐心普及。
      
      
      《古兰经》里的《黄牛》虽然我还未读完,但以我这个异教徒的身份,仅作为对于那位穆斯林朋友的回馈。
  •     虽然我不想做一位传播经文之士,但伦理与自身的品行一说很值得赏悦、学习。真主的世界其实很多人都很向往,没有伤害没有黑暗。当阳光照在你我心头那刻的感觉如果美好,没有人能一直拥有美,有真主那样的心态,眼前的才是最可贵,我这样说并不是迷信,只是表达一下内心观达,一辈子能有多长一眨眼一睁眼时间似水长流,好好爱好好珍惜身边的人真的很重要。
  •     我想也许还没有人能写这样的书评,我写的也不是书评。对于大多数的书来说,都不应该写书评,而只能是向大师致敬。我写的这个是向真主致敬。不,是崇拜,虽然我并不想做一个传播真理的人,古兰经也似乎并不在乎怎么去传播。但我感到我有义务把一些感受写下来。我希望每一个读到这篇致敬的文字的人都不要推荐它,为了不向真主不敬,我也请求各位不要点击文章下面“没用”的按纽。这是一个卑微的请求,是我对真主的请求,也是我对各位的请求。
      
      我很小的时候曾经有个朋友对我说过,每个人之间都只是互相陪伴走一段路而已。有没有人能陪伴你走过一生呢?我想是有的,对我来说,就是真主,当然也可能不会是这样,因为真主是无所不能的,我不能妄测,但妄测也是可以的,因为真主是万能的。甚至我的言辞不能表达任何与他有关的思想,不,任何与真主有关的都是不可表达的。阿拉伯语是真主的语言,我真心羡慕那些懂得阿拉伯语的人,他们靠真主最近,那些意识不到真主的存在,却真心信仰他的人是最幸福的。不幸,我已经不再是那样的人了,现在我只能尽自己最大的虔诚向真主表示崇拜,我的能力是不够的,所以我写下这些文字。我还将写下更多的文字来向真主表示我的崇拜,我相信他,我信赖他,我崇拜他。
  •     在讲伊斯兰之前,我们有必要先回顾一下阿拉伯的历史。
            
            最早的阿拉伯人是半岛沙漠里的贝都因人,他们和伽南人,犹太人是亲戚,都是
        闪族的一支,贝都因人世代以抢劫为业,兼职养骆驼。直到公元六世纪,他们只是被罗马
        人,波斯人赶来赶去的几百个山贼部落,穷困异常,也没什么文化,连文字都没有,混得
        比犹太人还惨。
            
            那时的阿拉伯人信的是多神教,各部落的偶像除了安拉,还拜星拜月(由于可以
        理解的原因,太阳被这些沙漠部落视为残暴的象征),拜鹰拜公鸡,加上基督教,犹太教
        ,明教拜火教,老阿拉伯人的宗教生活是相当的热闹。
            
            各部落共同的圣物是放在麦加城里的一块黑陨石,安放此宝的地方叫克尔白(cl
        ub?),尖顶四方屋的意思,由麦加传统老大倭马亚家族掌管。
            
            所谓“穷山恶水出刁民”,阿拉伯的各部落由于太穷,互相偷抢和部族仇杀就成
        了他们主要的日常活动和非常高尚的职业,弟兄们打得不亦乐乎。
            
            古阿拉伯赞美诗云:
            
            我们以劫掠为职业,
            
            劫掠我们的敌人和邻居。
            
            倘若无人可供我们劫掠,
            
            我们就劫掠自己的兄弟。
            
            
            一个没钱,没文化,不团结,只会乱抢的民族,生存都是个问题。
            
            这就是穆罕穆德的伟大之处,他不但统一了阿拉伯人的思想,建立了国家,保证
        了本民族的生存间,还把新月旗插满了半个世界。
          
          
           穆哥生于570年(中国南北朝时期,这一年在中国发生了佛道大PK,大和尚在辩论
        中把道爷们三振出局)的麦加。他自小孤苦,到处打工,25岁时娶了守寡的四十岁老板娘
        才发达起来。
            
            可穆哥有更高的理想:为民族找到出路。
            
            于是四十岁的时候,他没事就到麦加城外的一个山洞里学达摩面壁,结果想参考
        犹太教和基督教,发明了伊斯兰教这个强大的思想武器。
            
            据说穆哥开悟的时候,浑身直抽,满身大汗吐白沫,穆斯林称那是真主在给他开
        窍,西方人说他其实是羊角疯。
            
           这个我们存而不论,中国现在的农村也出过不少“嘎”一声抽过去,缓过来就声
        称开了天眼,从此走上跳神算卦富裕路的民间大师,可理想境界比穆哥差太多了。
            
            且说穆哥下得山来,开始宣讲“除真主外,再无神灵,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
        一神教总纲。
            
           大海航行靠舵手,以前你们各信各的,现在都信我的吧。
            
            穆哥先从身边的亲友秘密传销,前后发展了老婆岳父堂弟等等,因为他以前在当
        地就很有威信,人称从不说瞎话,而且教义简单,反对阶级压迫,所以试销对路以后,影
        响越来越大,信徒越来越多,,这就引起了原老大倭马亚家族的恐慌和迫害,老穆几乎性
        命难保,穆斯林革命陷入最低潮。
            
            倒是北边尼加斯的基督徒不顾麦加人的威胁,收留过他们一阵子。
            
            郁闷之中,穆哥只好学摩西上山,到天上进修了一次,这个过程却非常有天方夜
        谭的香艳:
            
            据穆哥称,有一天夜里他去参观黑圣石,biu的一声,就给圣石摄到了犹太圣地-
        ---耶路撒冷的哭墙底下,那里有一匹人头马身有翼兽,叫布拉格。此兽美女头,马身,孔
        雀尾,还长俩大翅膀,不要太炫。穆哥象哈里波特一样骑着她飞上了七重天,得到天使长
        加百利的亲切接见并指导工作,会后还公费旅游了一大圈。
            
            这次high翻了的出差,教史上叫做“夜行”事件。
            
            而十年后(627年),金蝉子唐三藏的待遇就差太远了:同样是出远差,佛祖就别
        说美女马航班了,连软卧都不给报销,就分给他四个劳改犯当跟班,几万里地让他腿儿着
        去!
          
           这还怕小陈路上闷得慌,一路上派无数妖魔鬼怪,下乡干部跟这老实孩子淘气,
        不是想细吹细打地吃了他就是要强奸他。到了地头又没眼色不会行贿,让俩管库的用没字
        的练习本儿涮一把,到底上下打点,吃饭的家伙都塞了红包,才算捧几本真经回来。
            
           佛祖跟真主比起来,实实在在是个小气鬼加腐败头子。
            
           气得后来朱元璋在郭恒案里说:象伽叶阿难这样的蠹吏,屡教不改,挖膝盖挑脚筋
        剜眼睛割小弟弟,回头当个看库门的,还照贪不误,不剥皮揎草能行吗?
            
           有够狠。
            
           真是的。
        
        回头说穆哥虽然镀了一层金,还是混不出来,都快过不下去了。
          
           然而天无绝人之路,墙里开花墙外香,一个飞来的机会让穆哥和伊斯兰教绝处逢生
        :622年北边雅特里布城(即后来的先知之城麦地那)的两个阿拉伯部落打得不可开交,基
        本上要同归于尽,就请穆大过去劝架评理,还同意都听他的。
          
           正愁没开销,天上掉下个粘豆包。穆哥赶紧带着徒弟从麦加跑去维和,宣传“穆斯
        林皆兄弟”,大家要紧密团结在以穆哥为核心的伊斯兰周围。
          
           教史称这次转移根据地为“希志来”,出奔之意。
          
           因为从麦加带去不少徒弟,当地又有很广泛的犹太一神教基础,穆哥的和平主张也
        是人心所向,所以他很快反客为主,变成了麦地那政教合一的领袖。
          
           穆哥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先抢了一把以前欺负他的麦加老乡。
          
           麦加人气得以倭马亚家族为首,找了N多部落去揍老穆,不但打伤穆哥,还包围了麦
        地那。但有个波斯人给穆哥出主意,在城外挖了一条大沟跟他们干耗,因为攻城的都是古
        典的山贼,攻城是需要大型设备的技术活,他们不专业,所以麦加团伙没处下嘴,耗光了
        粮草,只好撤退。
          
           这就是伊斯兰教的奠基之战:壕沟之战。
          
           此后有着统一思想,坚定信仰和狂热抢劫欲望的穆斯林爆发了强大的战斗力和号召
        力,很快转入战略反攻,穆哥冲锋在前,不但反过来征服了麦加,连前老大倭马亚家也投
        降归顺。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伊斯兰教其实是犹太教的阿拉伯版,伊斯兰承认亚拉伯罕是阿
        拉伯和犹太人共同的祖先,尊重新旧两约,对犹太先知摩西和基督教老大耶酥的救世主称
        号也是承认的,还要尊一声前辈。只不过伊斯兰宣布《旧约》和《新约》不完整且被篡改
        了,《古兰经》才是全本正版。
          
           穆哥还留了个心眼:为防止后来人有样学样,伊斯兰宣布穆罕穆德是最后一位下凡
        的救世主:以后再想混进来的不批了。
          
           这就是救世主不扩散条约,搞得伊朗和朝鲜很不服气,日本的麻原彰晃和中国的李
        红痣也用实际行动表示了强烈的不满。
          
           所以穆哥在麦地那发迹的时候,为了统一战线,曾给前辈----犹太教的拉比送去秋
        天的菠菜,说都是一家人,合了吧。那知犹太学者廋驴不倒架,看不起穆哥是文盲,用《
        旧约》把穆哥考了个发昏第十一,然后好好地挤兑他一番,还勾结麦加人打他。
          
           没文化就是让人BS啊,连混江湖也得讲学历。
          
           穆哥气得把他们杀了600个,没收财产撵北边去,就此宣布和犹太教分道扬镳:把礼
        拜日从犹太的星期六改成星期五,改拜阿拉伯的传统圣物黑陨石,朝拜的方向也从耶路撒
        冷改成圣石所在地麦加,耶城降格成第三圣地,排在麦加和麦地那之后。
          
           被犹太人伤了自尊以后,穆哥从此发了个狠:剑锋所指,要么改信伊斯兰教,要么
        弄死你。
          
           这叫一手拿着古兰经,一手拿着真主的宝剑。
          
           郁闷的人惹不得啊。
      
      
      ——————————————————————————————————————
      以上评论作废 恩 待我从新读过 恩恩 被指正了 就要改地
  •     在讲伊斯兰之前,我们有必要先回顾一下阿拉伯的历史。
          
          最早的阿拉伯人是半岛沙漠里的贝都因人,他们和伽南人,犹太人是亲戚,都是
      闪族的一支,贝都因人世代以抢劫为业,兼职养骆驼。直到公元六世纪,他们只是被罗马
      人,波斯人赶来赶去的几百个山贼部落,穷困异常,也没什么文化,连文字都没有,混得
      比犹太人还惨。
          
          那时的阿拉伯人信的是多神教,各部落的偶像除了安拉,还拜星拜月(由于可以
      理解的原因,太阳被这些沙漠部落视为残暴的象征),拜鹰拜公鸡,加上基督教,犹太教
      ,明教拜火教,老阿拉伯人的宗教生活是相当的热闹。
          
          各部落共同的圣物是放在麦加城里的一块黑陨石,安放此宝的地方叫克尔白(cl
      ub?),尖顶四方屋的意思,由麦加传统老大倭马亚家族掌管。
          
          所谓“穷山恶水出刁民”,阿拉伯的各部落由于太穷,互相偷抢和部族仇杀就成
      了他们主要的日常活动和非常高尚的职业,弟兄们打得不亦乐乎。
          
          古阿拉伯赞美诗云:
          
          我们以劫掠为职业,
          
          劫掠我们的敌人和邻居。
          
          倘若无人可供我们劫掠,
          
          我们就劫掠自己的兄弟。
          
          
          一个没钱,没文化,不团结,只会乱抢的民族,生存都是个问题。
          
          这就是穆罕穆德的伟大之处,他不但统一了阿拉伯人的思想,建立了国家,保证
      了本民族的生存间,还把新月旗插满了半个世界。
        
        
         穆哥生于570年(中国南北朝时期,这一年在中国发生了佛道大PK,大和尚在辩论
      中把道爷们三振出局)的麦加。他自小孤苦,到处打工,25岁时娶了守寡的四十岁老板娘
      才发达起来。
          
          可穆哥有更高的理想:为民族找到出路。
          
          于是四十岁的时候,他没事就到麦加城外的一个山洞里学达摩面壁,结果想参考
      犹太教和基督教,发明了伊斯兰教这个强大的思想武器。
          
          据说穆哥开悟的时候,浑身直抽,满身大汗吐白沫,穆斯林称那是真主在给他开
      窍,西方人说他其实是羊角疯。
          
         这个我们存而不论,中国现在的农村也出过不少“嘎”一声抽过去,缓过来就声
      称开了天眼,从此走上跳神算卦富裕路的民间大师,可理想境界比穆哥差太多了。
          
          且说穆哥下得山来,开始宣讲“除真主外,再无神灵,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
      一神教总纲。
          
         大海航行靠舵手,以前你们各信各的,现在都信我的吧。
          
          穆哥先从身边的亲友秘密传销,前后发展了老婆岳父堂弟等等,因为他以前在当
      地就很有威信,人称从不说瞎话,而且教义简单,反对阶级压迫,所以试销对路以后,影
      响越来越大,信徒越来越多,,这就引起了原老大倭马亚家族的恐慌和迫害,老穆几乎性
      命难保,穆斯林革命陷入最低潮。
          
          倒是北边尼加斯的基督徒不顾麦加人的威胁,收留过他们一阵子。
          
          郁闷之中,穆哥只好学摩西上山,到天上进修了一次,这个过程却非常有天方夜
      谭的香艳:
          
          据穆哥称,有一天夜里他去参观黑圣石,biu的一声,就给圣石摄到了犹太圣地-
      ---耶路撒冷的哭墙底下,那里有一匹人头马身有翼兽,叫布拉格。此兽美女头,马身,孔
      雀尾,还长俩大翅膀,不要太炫。穆哥象哈里波特一样骑着她飞上了七重天,得到天使长
      加百利的亲切接见并指导工作,会后还公费旅游了一大圈。
          
          这次high翻了的出差,教史上叫做“夜行”事件。
          
          而十年后(627年),金蝉子唐三藏的待遇就差太远了:同样是出远差,佛祖就别
      说美女马航班了,连软卧都不给报销,就分给他四个劳改犯当跟班,几万里地让他腿儿着
      去!
        
         这还怕小陈路上闷得慌,一路上派无数妖魔鬼怪,下乡干部跟这老实孩子淘气,
      不是想细吹细打地吃了他就是要强奸他。到了地头又没眼色不会行贿,让俩管库的用没字
      的练习本儿涮一把,到底上下打点,吃饭的家伙都塞了红包,才算捧几本真经回来。
          
         佛祖跟真主比起来,实实在在是个小气鬼加腐败头子。
          
         气得后来朱元璋在郭恒案里说:象伽叶阿难这样的蠹吏,屡教不改,挖膝盖挑脚筋
      剜眼睛割小弟弟,回头当个看库门的,还照贪不误,不剥皮揎草能行吗?
          
         有够狠。
          
         真是的。
      
      回头说穆哥虽然镀了一层金,还是混不出来,都快过不下去了。
        
         然而天无绝人之路,墙里开花墙外香,一个飞来的机会让穆哥和伊斯兰教绝处逢生
      :622年北边雅特里布城(即后来的先知之城麦地那)的两个阿拉伯部落打得不可开交,基
      本上要同归于尽,就请穆大过去劝架评理,还同意都听他的。
        
         正愁没开销,天上掉下个粘豆包。穆哥赶紧带着徒弟从麦加跑去维和,宣传“穆斯
      林皆兄弟”,大家要紧密团结在以穆哥为核心的伊斯兰周围。
        
         教史称这次转移根据地为“希志来”,出奔之意。
        
         因为从麦加带去不少徒弟,当地又有很广泛的犹太一神教基础,穆哥的和平主张也
      是人心所向,所以他很快反客为主,变成了麦地那政教合一的领袖。
        
         穆哥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先抢了一把以前欺负他的麦加老乡。
        
         麦加人气得以倭马亚家族为首,找了N多部落去揍老穆,不但打伤穆哥,还包围了麦
      地那。但有个波斯人给穆哥出主意,在城外挖了一条大沟跟他们干耗,因为攻城的都是古
      典的山贼,攻城是需要大型设备的技术活,他们不专业,所以麦加团伙没处下嘴,耗光了
      粮草,只好撤退。
        
         这就是伊斯兰教的奠基之战:壕沟之战。
        
         此后有着统一思想,坚定信仰和狂热抢劫欲望的穆斯林爆发了强大的战斗力和号召
      力,很快转入战略反攻,穆哥冲锋在前,不但反过来征服了麦加,连前老大倭马亚家也投
      降归顺。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伊斯兰教其实是犹太教的阿拉伯版,伊斯兰承认亚拉伯罕是阿
      拉伯和犹太人共同的祖先,尊重新旧两约,对犹太先知摩西和基督教老大耶酥的救世主称
      号也是承认的,还要尊一声前辈。只不过伊斯兰宣布《旧约》和《新约》不完整且被篡改
      了,《古兰经》才是全本正版。
        
         穆哥还留了个心眼:为防止后来人有样学样,伊斯兰宣布穆罕穆德是最后一位下凡
      的救世主:以后再想混进来的不批了。
        
         这就是救世主不扩散条约,搞得伊朗和朝鲜很不服气,日本的麻原彰晃和中国的李
      红痣也用实际行动表示了强烈的不满。
        
         所以穆哥在麦地那发迹的时候,为了统一战线,曾给前辈----犹太教的拉比送去秋
      天的菠菜,说都是一家人,合了吧。那知犹太学者廋驴不倒架,看不起穆哥是文盲,用《
      旧约》把穆哥考了个发昏第十一,然后好好地挤兑他一番,还勾结麦加人打他。
        
         没文化就是让人BS啊,连混江湖也得讲学历。
        
         穆哥气得把他们杀了600个,没收财产撵北边去,就此宣布和犹太教分道扬镳:把礼
      拜日从犹太的星期六改成星期五,改拜阿拉伯的传统圣物黑陨石,朝拜的方向也从耶路撒
      冷改成圣石所在地麦加,耶城降格成第三圣地,排在麦加和麦地那之后。
        
         被犹太人伤了自尊以后,穆哥从此发了个狠:剑锋所指,要么改信伊斯兰教,要么
      弄死你。
        
         这叫一手拿着古兰经,一手拿着真主的宝剑。
        
         郁闷的人惹不得啊。
  •   salam。同你一样,也在不同民族家庭长大,找到信仰真的是一件好事
  •   人太容易盲从了。
  •   能不能说“汉乱,然后有国难”?因为是汉人的国嘛……
  •   取决于你怎么理解国家这种组织形式和民族主义这种意识形态
  •   古兰经里哪里出现了对异教徒的仇恨、暴力和圣战?
  •   我记不清原话了,不过这样的一查一大把。
    “不信道者”是指异教徒和无神论者吧?原教义上对“不信道者”的态度让人触目惊心。
    包括亚伯拉罕诸教,所有一神论宗教原教旨主义的信奉者都是世界和平的巨大威胁。
  •   我在古兰经里没有看到号召教徒对不信教者发动圣战。只是说不信教者将受到自己卑鄙的惩罚。至于谁会惩罚他们,有说他们自己会自食恶果,有说阿拉会,没有说信教的人需要发动圣战。
    希望你能够把原教旨主义,极端主义,圣战的必须性的关系搞清楚
  •   旧约里倒是充斥着这种仇恨。古兰经要比旧约宽容的多
  •   [2: 161] 终身不信道、临死还不信道的人,必受真主的弃绝,必受天神和人类全体的诅咒。
    [9: 123]信道的人们啊!你们要讨伐邻近你们的不信道者,使他们感觉到你们的严厉。你们知道,真主是和克己者在一起的。
    马坚的译本对不少语句做了委婉的处理,可这样的段落书中还是一抓一把。
    关于原教旨主义极端主义和圣战我怎么理解不要紧,而那些把这本书当宝贝的群体的理解就非常重要了。
  •   《旧约》还是《古兰经》谁更充斥仇恨是永远扯不清楚的。
    几千年前的道德标准放在今天肯定不能完全适用,而死抱着经书原文不求变通的人很容易走向极端。
  •   很多原教旨主义者都不认为圣战是穆斯林的第六个支柱,古兰经里也没有要求信道的人发动圣战。而就算是支柱之一的斋祭,现在也没有多少人一丝不苟地能够完成。我想说的是,虽然有死抱着经书的,但是也有能够给与宽容解释的。
  •   当然宗教的起源都是充满仇恨的。在国家诞生之前,宗教起了凝聚人心的作用;各种法规的建立,更需要一个完美体来保证;而人民的敌人,当然要满怀仇恨。
  •   但是我想提一个很宽容的穆斯林帝国:奥特曼帝国。虽然一些重要的政府职位必须由穆斯林来担当,但是生活的其他方面,各种宗教人士都能公平对待
  •   宗教自产生伊始,由于天然的意识形态特征,就一直与政治纠缠不清,很多时候演变成了权力的工具。
    毕竟经书成文已上千年,而宗教宽容是近几个世纪才有的。
    无论哪个教派,只有摆脱教条的过分束缚,文明才能够迅猛发展。
  •   阿弥陀佛,两位施主可以去开个房细细研讨啊,这是多好的因缘呐。佛陀讲究自我洗脑以达宁净之境,就让战争和仇杀推动人类进步之轮吧,乞士告退。
  •   生命是永恒存在的:唯心主义叫“生死轮回”,唯物主义叫“物质守恒”。我觉得宗教本心的,可以让人的灵魂超脱肉体,再回到肉体,毫无痛觉地“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马克思主义相信人性本恶;宗教相信人性本善。
  •   楼上这位朋友,关于你的说法,我认为很有价值,感谢你对我的启发。但是,1、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给出人性是”善“还是”恶”这个判断,它仅仅指出了人的社会性及其基础。2、关于宗教对人性的判断,《古兰经》里提到人类的始祖阿丹是因为偷食禁果而被逐出乐园的,因此本性其实是“恶”的,其他天启宗教,比如犹太教和基督教,同样有类似的“原罪”的说法。以上的描述也许并不准确,仅仅供你参考。
  •   楼上这位朋友,伊斯兰没有原罪说,人祖阿丹偷食禁果后真心向主忏悔,于是真主原谅了他,就是这样。
  •   你当向信道而行善的人报喜;他们将享有许多下临诸河的乐园, 每当他们得以原理的一种水果为给养的时候,他们都说:这是我们以前所受赐的。其实,他们所受赐是类似。他们在乐园里面将享有纯洁的配偶,他们将永居其中。
    再次让我想起黑寡妇的纯洁配偶,哈哈哈~
  •   楼主还说自己不是穆斯林呢,我还没见过非穆斯林读完古兰经是你这个想法的。你要是穆斯林就直说,说谎这种事,你们的真猪也不喜欢吧
  •   真棒,中正和平伊斯兰不是?
    我来读读就是要了解一个深刻的问题
    基督徒读完圣经为什么不上街砍人
    佛教徒读完佛经为什么不上街执行沙利亚教法自己不吃肉不喝酒强迫所有人不吃肉不喝酒要不就砸店。
    道教徒读完道家经典为什么不去抓来不义者说你们迫害我们来拍一段斩首视频或者抱着炸药包来一句“太乙救苦天尊”哄一下~~~
    一边杀人一边说自己是和平的。
    大家默哀你不起立说自己是中正的~~
    一定要好好研读
  •   不错,学到不少
  •   所以……copy来的?
  •   “以色列”与“伊斯兰”在词语的词根与发音上同源吗?
  •   楼上,应该不是,看看二者的英语名称就知道了,一个是r,一个是l
  •   @shumi2
    两个词不同源。
    伊斯兰是阿拉伯语 الإسلام al-ʾislām 的音译,意思是顺从。
    以色列来源于祖先雅各的名字。旧约记载雅各与天使摔跤之后被改名为以色列,是希伯来语,意思是与天使搏斗的人。故事记于圣经:创32:23-30。
    雅各在阿拉伯语是يَعْقُوب, Yaʿqūb,古兰经音译为叶尔孤白。但伊斯兰教对雅各的观点和圣经有很大不同,而且也未提到天使摔跤的事。但对于以色列民族和地区的称呼上,古兰经也直接称以色列。
  •   谢楼上二位!
  •   也有一种说法是,圣母玛利亚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世界大同时,三教必然合一。
  •   赞同~三教之间必然是有一定联系的。
  •   英文裏,以色列是israel,伊斯蘭是islam。但這是英語音譯,不是希伯來和阿拉伯語。兩個語言的詞語是否同源,不應該用第三種語言去解釋。這是一個語言學問題,不應該從宗教的角度去解釋。
    我不懂這兩種語言,語言學也只懂一點點,只知道都是閃米特語,有親屬關係。姑且靠維基試着解釋一下:
    用拉丁字母拼寫,以色列的希伯來語發音是Yisrā'el,阿拉伯語發音是Isrāʼīl;伊斯蘭的阿拉伯語發音是al-ʾIslām。用國際音標,分別是jisʁaˈʔel、ʔisraːˈʔiːl、ælʔɪsˈlæːm。
    從這兩種語言中對應兩個意義的三個詞的發音來看,互相之間明顯是有關係的,也就是說“以色列”和“伊斯蘭”兩個詞的發音是有關的,但有關不等於同源。
    三個詞的主要部分用拉丁字母拼寫,是isrā'el、Isrāʼīl、Islām;用國際音標,是jisʁaˈʔel、ʔisraːˈʔiːl、ʔɪsˈlæːm。前兩個包括三個音節,後一個包括兩個音節。阿拉伯語中“伊斯蘭”的al大概是某種前綴。
    第一個音節中,兩個阿拉伯詞匯的開頭輔音是相同的ʔ(聲門清塞音。漢語中沒有。簡單說就是聲帶閉塞發出的清塞音。),但希伯來語不同。三個元音則是很接近的兩個i和一個ɪ。三個末尾輔音都相同。
    第二個音節,三個開頭輔音分別是很容易相互混淆的ʁ、r、l。但兩個“以色列”的第二個音節都沒有輔音結尾,“伊斯蘭”的末尾則有個m。
    isra是開音節,islam是鼻音閉音節,其間關係類似漢語的陰陽對轉。我猜測,三個詞的isra或者isla部分在古代閃米特語言中是同一個意義單位,但不一定是同一個意義。
  •   至少就现代的发音来看,israel 和 islam 中的 r 和 l 是不同的,一个是大舌音,一个不是。只不过闪米特语言的大舌音很多人只弹舌一次,所以听起来 r 和 l 似乎很相近。在阿拉伯语里除非读 r 的叠音的时候才会感觉到明显的弹舌,或者在读古兰经的某些单词的时候。其他时候听起来和 l 是差不多的。但其实二者还是不同。
    阿拉伯语 islam 的词根与“和平”的词根 salam 相同。意义也相似。包括“穆斯林” muslim 也一样。而希伯来语 israel 的词根我不太清楚来源于哪里,但好像本义是“对抗神的人”,因为其中的 “el” 在希伯来语中是神的意思。所以从意义上看,两个词应该不会有什么关系。
    阿拉伯语 islam 第一个音是声门塞音,而希伯来语 israel 第一个音节不是声门塞音(希伯来语同样有声门塞音),如果按照希伯来语字母严格转写,应该是 yisrael 才对
  •   有意思的是,希伯来语 israel 本义是“对抗神的人”,而阿拉伯语的 muslim 本义却是“顺从神的人”,两种意义几乎是对立的
  •   我只是不同意用英語詞彙和從宗教角度來解釋。上面的回覆確實是猜測性的。希伯來轉寫開頭的y是我寫漏了。
  •   “以色列”的原意,我傾向於不可考,當然也不能拿希伯來經書的意義當作原意。您指出的以色列和穆斯林的意義,我認爲由於時間差得太遠,不具可比性。不過啦,我既是語言外行,也是宗教外行,最近因爲學業的原因接觸到這兩個宗教的知識,才看到這個貼子的。希望您能進一步指點。
  •   才發現您就是上面用英語拼法解釋的那位……
  •   嘿嘿,指点不敢当,我也是外行,也是平时感兴趣看了一些东西。我上面的描述可能不准确,其实我的意思不是说用英语的拼写来比较,我想说的是用二者的拉丁字母转写来比较。您的知识面很丰富,希望多交流。语言学我基本都不懂。您是云南人?我是云南的
  •   是的。就快放假回家了。
  •   我也是快放假回家了,幸会啊老乡
  •   我是穆斯林。楼主的叙述有吸引我的地方
  •   谢谢LS的回复。
  •   我是回民,但算不上穆斯林(功课几乎没做过,这是罪)
    但是看了LZ仅仅是陈述事实就深深的觉得,信仰的不同宗教的差异真的并不是人类互相残杀的接口,互相残杀就互相残杀呗?干嘛非说是捍卫信仰呢
    看到你的评论很感动也很为你高兴,也为自己能看到这样的评论而高兴
    原来信仰真的是可以敦促人类和平指南针啊!
    前一篇评论那个调侃古兰经的LZ人道是谦逊有礼的,虽然言语有些口无遮拦,但至少不是坏人,我很公平地说
    楼下那一大堆人呐!啧啧,其实他们不需要解释,他们是一群没有信仰的人,所以确实在那里说话不跟着他们一起骂街就是有罪的,这可能和俺们国近代史里黑暗的一章分不开,至少也是受了影响的
    跟他们没有讨论的意义,因为是浪费时间,也希望他们有一天会明白,不过最后一个回复的居然引用了“亚洲杯黑哨”来质疑真主的圣训,实在是.....太有意思了,不过总归看了不会心情沉重,反倒很轻松
    希望刚才的话没有犯戒的,主要是怕你看不到被网站删掉........
  •   我仔细地看了下所有的书评。LS的朋友指的是这个吧
    http://book.douban.com/review/1399512/
  •   没错94那个~
  •   我也是天主教徒,我也想看看同源的古兰经。。我觉得穆斯林绝不是米国人宣传的那样
    还有,我非常非常喜欢清真美食。。不知为什么
  •   除了美国的其他国家,美国都进行过大肆的丑化,中、苏、中东、朝鲜,殊不知,100年以来发动战争最多的国家就是他们~
  •   楼上,同感~
    其实我真的好希望阿拉伯人痛打他们一顿。。当然这样想是不对的。。
  •   不管了,咱们管好自己的肚子就行了
    身为回民搬家到牛街
    每天换着地方的吃,哈哈,幸福!足以!
  •   我能理解,一个信仰坚定,信心足够的人,在面对不同信仰者,甚至污蔑信仰者,可以保持足够的淡定。微风能吹倒磐石么?所以他们会跟你展示磐石的泰然,而不会暴跳如雷地诅咒甚至杀戮。
  •   lz,那个店主送你的是什么书啊?
  •   @Vert
    lz,那个店主送你的是什么书啊?
    ------------------------------------------------------------
    《伊斯兰教文化面面观》、《伊斯兰教常识问答》、《穆圣生平》、《伊斯兰教的道德》、《伊斯兰——人类未来的宗教》、《内部资料——沐浴与礼拜》……
  •   @Vert
    谢谢!谢谢!
    ---------------------------------------------------
    这个有什么好谢的啊......呵呵
  •   刚看到的一个古兰经论坛里面的文章,觉得写得非常好~!!!
    1、 “他们”首先宣称自己是“和平的宗教”,通过经商、避难的方式零星迁徙到一个新地方,很低调,很和善,很遵纪守法——除了对吃某种食物有点神经过敏,除了干涉婚姻自由之外(不过我们总是想,唉,不吃什么食物是他们自己的事情,内婚虽然很讨厌,但不跟他们通婚不就行了嘛)——我们总是有同情心的,所以谁能拒绝这么一群可怜巴巴、又显得循规蹈矩的外来人呢?于是,他们站住了脚。
      
      2、既然站住了脚,那么第二步就是形成社区了。这个进程会持续几十年,“他们”的繁殖速度异常迅速,每家几乎都会养10个8个孩子,而且这些人一出生就毫无选择地成为“他们”。几十年之后人们会发现,周围已经到处是“他们”。“他们”自由地游走于我们的开放社会中,而“我们”却对“他们”的圈子针插不进、水泼不入——除非“我们”也皈依了“他们”。“他们”对我们了如指掌——我们的优点和弱点,我们的思想和行为被“他们”摸得一清二楚,而我们却一点也不知道“他们”在筹划什么。甚至,“我们”还自作多情地认为,通过爱,彼此融合可以和他们成为好邻居、好朋友。就在我们酣睡的时候,他们却在谋划一场接一场的灭绝,正如1862年陕西回乱、1992年的波黑独立、1998年印尼屠华、2001年911袭击、2004年马德里爆炸、2005年伦敦爆炸和巴黎骚乱那样,屠杀总是会突然发生。
      
      3、第三步,我们会发现身边的暴力和犯罪现象突然增加,就象1995年前后人们惊讶地发现周围突然遍布某族小偷一样。即便是犯罪,也是在不断地发展: 1995年我抓住第一个某族小偷,在把他扭送派出所时他用刀片自残了;2000你年我抓住第二个某族小偷,立刻围上来几个人跟我对峙,尽管我没能把他扭送派出所,但他们也没敢对我暴力相向;而现在,据说这些家伙已经动不动就结伙砍人了。不光是在中国各大城市,在布鲁塞尔,在巴黎,在阿姆斯特丹,在伦敦,在罗马,在悉尼,在莫斯科……“他们”同样招摇过市、耀武扬威。
      
      4、第四步,犯罪行为会升级到群体性暴力,“他们”十分善于结为一体对付单个的“我们”,侵占财产,强占耕地,欺男霸女,欺行霸市,让“我们”时刻生活在暴力威胁和恐惧阴影中。
      
      5、第五步,群体性暴力会变得越来越频繁,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动不动就出动几十、几百殴打、骚扰“我们”,甚至武刀弄枪、杀人放火。在这种情形下, “我们”面临选择:如果有可去的地方,“我们”就得扶老携幼、背井离乡,这样原来属于“我们”的地方就成了“他们”的了;如果没有可去的地方,“我们”就得继续在惊恐中如履薄冰、小心翼翼地忍辱偷生:“他们”从来不会尊重“我们”,而却强令“我们”尊重“他们”;甚至,我们哪怕无心中一句话说得触犯了他们不计其数的所谓“禁忌”,他们就会持刀相向;他们还善于敲诈勒索,如有不从立刻引来几十上百人把我们的家园夷为平地。“我们”中很多不堪忍受骚扰、却又无处可去的人们,最后不得不违心地皈依了“他们”,以免遭迫害。
      
      6、 OK,至此,某个特定地域的绿化已经接近完成,其标志是,“他们”占了局部人口的简单多数,或者是相对多数(即成为多民族中最大的族群)。这时,“他们” 就要闹独立、闹分裂了,“他们”闹独立时既有“温和派”(文的),也有“激进派”(武的),还有“犯罪派”(无间道),你兴兵围剿逼得“他们”走投无路时,“温和派”就来宣扬“和平”;你罢兵休战放他们一马,“激进派”就立刻卷土重来,杀人放火;而“无间道”派则是不管是战是和,片刻不停地进行犯罪的勾当。
      
      7、此时的“我们”面临两种选择:要么,屈膝投降,看着那块地方分裂出去,眼睁睁地看着留在那里的“我们”的同胞被迫害、被驱赶、被屠杀、被同化(无论在车臣还是科索沃,当“他们”控制了该地之后立即都对当地其他民族实行了抢劫、屠杀、迫害和清洗);要么,奋起反抗。
      
      8、同意他们分裂出去就能乞求来和平吗?就能结束这绿化步骤吗?谁要相信这个说法,那么,请允许我对他表示同情,因为他的智商不会高于60。这个分裂过程永远不会停止,过段时间你就会发现,现在的进程重新进入了“步骤一”,或者“步骤二”,只不过换了个地方……
  •   ls还在这秀中二
  •   欢迎楼主交流,O(∩_∩)O~
  •   huhn该改叫shab
  •   他们到哪里,哪里就不得安宁,欧洲、北非、中东、南亚、东南亚、中国西北……这不是偏见,为什么现今世界上佛教徒、道教徒、基督教徒、天主教徒没有那么强的攻击性呢?只有某……到哪里都引起冲突。
  •   如果一个天主教徒让教外的人看了圣经,楼主还会这么感慨吗?我想应该不会,因为这本身就不是什么不得了的事。而楼主看了一下某经,就感动得不得了,这正说明其封闭排外的特性。
  •   无知·偏见与片面认识等错误思考方式所带来的对一个群体的诽谤是没有任何说服力的。。。
    观“刚看到的一个古兰经论坛里面的文章,觉得写得非常好~!!!”有感。。。
  •   才看到黄牛就来写书评了,真是可笑之极。。。
  •   LS
    别逗了。。哈哈哈
  •   我的领导是个回民,他对我有救命之恩。
    今天从我的城市做车去的天津,也去了天穆村,三味书屋。
    店主是个慈祥的大叔,我告诉他我是汉人,想买一本古兰经作为送给行长的中秋节礼物。
    他也送了我一本书哦。
    真的很感动!
    我爱这个民族!
  •   上面这些人针对昆明发表下意见吧
  •   @花雪 上面这些人针对昆明发表下意见吧
  •   围观新婚的思维体大师!
  •   真主啊,希望你能点化新疆的那些愚昧无知的要分裂的维族人吧~~
  •   要分裂固然有不妥之处,但不能说就是愚昧无知。
  •   PS. 这与新婚没有关系。
  •   其实我很想问下,这个古兰经难读吗?
  •   在我看来,很难。
  •   点化?呵呵 你一看就不是个朵斯提~~可笑!
  •   有敬畏心的人……
  •   《古兰经》不难读,我这里就有三种汉译的版本。我不信仰伊斯兰教,但我还是在我的案头放一本马坚译的《古兰经》,那种优美的文体,让我陶醉!
  •   2010-01-23 10:38:22 略胜一愁
    @什么叫多丝达泥,在我看来狗日的多丝达泥比较多
  •   语言不是障碍吧,我不信伊斯兰教,但我也不懂伊斯兰教。
  •   2010-01-23 15:17:52 马狼狈
    看名字就知道你是禽兽,反正不是人,说什么你又怎么会懂呢~~~哎~~杯具
  •   我很小的时候曾经有个朋友对我说过,每个人之间都只是互相陪伴走一段路而已。有没有人能陪伴你走过一生呢?我想是有的,对我来说,就是真主……
    ~~~~~~~~~~~~~~~~~~~~~~
    这就不对了。前面说人,后面说主。怎么能“以人配主”?主不能以万物配之。所谓:万物非主,惟有真主。主不可以人的形象许。人是有限的。圣人对正教的认识还是借助加百列的传递。
  •   对,这句话我写错了。谢谢指点。
  •   我刚开始读。但是我想知道古兰经是怎么来的?至今都是传说,有没有确定的记载或者什么鉴定?
  •   我很小的时候曾经有个朋友对我说过,每个人之间都只是互相陪伴走一段路而已。有没有人能陪伴你走过一生呢?我想是有的,对我来说,就是真主……
    这是因为你周遭的环境所造成的视野局限. 基督教的人会说是耶稣, 佛教徒会说是佛或者观音. 那到底谁对?
    对我来说, 回教教义是野蛮过时的, 不尊重妇女权益, 提倡暴力, 没有信仰宗教的自由等等.
    (先声明, 我本身是马来西亚人, 马来人都是回教徒, 所以我很清楚回教徒)
  •   ----------------------------------------------------------
    2楼 2010-01-23 04:49:19 百合花花
      真主啊,希望你能点化新疆的那些愚昧无知的要分裂的维族人吧~~
    ----------------------------------------------------------
    为啥要分裂就是愚昧无知……
  •   不要羡慕,你也可以有信仰,只要你去追寻真理。
  •     这是因为你周遭的环境所造成的视野局限. 基督教的人会说是耶稣, 佛教徒会说是佛或者观音. 那到底谁对?
      对我来说, 回教教义是野蛮过时的, 不尊重妇女权益, 提倡暴力, 没有信仰宗教的自由等等.
      (先声明, 我本身是马来西亚人, 马来人都是回教徒, 所以我很清楚回教徒)
    ……………………………………………………
    如果你可以将视野放的更开阔的话,我想你的不会如此狭隘,你也不会如此自大。
  •   你们告诉我国内现在哪个版本好啊!我都没看过!
  •   马坚翻译的文字优美,唯一缺憾是没有注释,可以去看王静斋的版本,有注解。
  •   2010-08-18 13:48:08 牛逼闪闪好青年
      我刚开始读。但是我想知道古兰经是怎么来的?至今都是传说,有没有确定的记载或者什么鉴定?
    > 删除
    …………………………………………………………
    求知使人进步,遥望当初的无知问题。
  •   谢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