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1 出版社:张军 山西经济出版社 (2013-01出版) 作者:张军
Tag标签:无
作者简介
张军,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1992年在复旦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1992-1993年以及1994-1995年分别在英国University of Sussex和美国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从事博士后阶段的研究工作。1997年以来,他曾在伦敦经济学院、哈佛大学、东京都立大学、韩国庆北国立大学、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等做访问研究员和客座教授。他是中国颇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对中国的工业改革、经济增长和当代中国的经济政策有深厚的研究。他用中文和英文在中外学术刊物上发表了数十篇研究论文,包括《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中国社会科学》、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Journal of Chinese Economics and Business Studies、East Asian Review等。他最近出版的著作包括《中国的工业改革与经济增长:问题与解释》(2003)和《组织、制度和中国的经济改革》(2004)等。他对中国经济问题的评论和观点频繁见诸国内外重要的媒体,包括英国广播公司(BBC)、《纽约时报》、《金融时报》等。他还是《经济观察报》、《上海证券报》等多家财经媒体的专栏作家。1997年以来,曾在伦敦经济学院、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哈佛大学、东京都立大学、韩国庆北国立大学、联合国大学经济发展研究院(UNU-WIDER)、中欧国际工商学院(CEIBS)、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等做访问研究员和客座教授。他还是包括香港中文大学在内的许多大学的External Examiner和包括牛津大学出版社等在内的特邀审稿人,他是众多的经济学期刊(包括《经济学季刊》和《China Economic Journal》在内)的学术委员。 他是中国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对中国的工业改革、经济增长和当代中国的经济政策有深厚的研究。他用中文和英文在包括《经济研究》、《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Journal of Chinese Economic and Business Studies》、《East Asian Review》等在内的中外学术刊物上发表了数十篇研究论文。他最近出版的著作包括《中国的工业改革与经济增长:问题与解释》(2003)、《组织、制度和中国的经济改革》(2004)和《资本形成、投资效率与中国的经济增长》(2005)等。他对中国经济问题的评论和观点频繁见诸于国内外重要的媒体,包括《New York Times》、《Pinancial Times》、《Wall Street Journal》、BBC、PBS、ABS等。他还是((Project-Syndicate))、《经济观察报》、《上海证券报》等多家财经杂志的专栏作家。
书籍目录
转轨国家的初始条件、改革速度与经济增长:新的视角 自述之一 中国国有部门的利润率变动模式:1978—1998 自述之二 增长、资本形成与技术选择:解释中国经济增长下降的长期因素 自述之三 投资、投资效率与中国的经济增长 自述之四 中国省级资本存量的估计及其应用(1952—2004) 自述之五 结构变化、生产率增长与中国的工业转型 自述之六 中国的金融自由化是否缓解了企业的融资约束? 自述之七 改革以来中国的官员任期、异地交流与经济增长:来自省级经验的证据 自述之八 中国基础设施的基石出研究:分权竞争、政府治理与基础设施的投资决定 自述之九 朱铬基可能是对的:理解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机制 自述之十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五、部门利润率变动模式的效率含义 上述理论分析和经验检验意味着,在1989年以前,国有部门盈利能力的变动基本上是总体性的,而1989年以后,国有部门的盈利能力发生的则主要是结构性的变动。我们认为。部门盈利能力的总体性下降和结构性恶化所隐含的效率含义是不同的。因此,我们相信,本文对中国国有部门利润率下降模式的解释比一般的“竞争侵蚀利润”的解释提供了更多的信息量。 我们知道,“竞争侵蚀利润”的假说有一个基本的前提,那就是改革前的国有部门的利润率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由人为垄断维持的“租”。由于市场导向的改革政策以及非国有部门的进入和扩张大大改善了市场的竞争性,国有部门原来的垄断性租金就必然逐步被竞争所“侵蚀”。这是现有文献在解释国有部门的利润率下降趋势时所主要依赖的基本理论框架。显而易见的是,根据经济学的理论,市场竞争性的改善和垄断力量的削弱会改进效率,所以,“竞争侵蚀利润”就意味着效率的提高。因此,这一时期国有部门利润率的下降,从而国有部门盈利能力的总体性削弱从本质上说应该是一个资源配置效率不断增进的过程。 如果可以证实国有部门在这一时期的部门利润率下降总体上是一个效率改进的过程的话,那么就会形成“效率”与“盈利能力”两者发散变动的模式。这个变动模式最初并不为人们所理解,因为在理论上,效率与盈利能力应该是按相同方向变动的。例如,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应该会改善企业的盈利能力。因为这个原因,在早期的文献中,当一些研究发现国有部门的全要素生产率(TFP)有明显的增长趋势的时候,人们便把这个效率的改善与盈利能力下降的变动模式称之为“效率与盈利能力的悖论”(例如,World Bank,1986;等)。而在我们看来,这个“悖论”成立与否,依赖于两者变动过程的性质。如果两者变动的过程是一个“竞争增进”的过程,那么,这个“似是而非”其实就真的“似非而是”了。 但相比之下,国有部门盈利能力的结构性恶化所包含的效率含义并不像总体性变动那么“积极”。因为,如果盈利能力的分布变动导致部门内的一部分企业开始丧失盈利能力,成为持续亏损的企业,那么在部门层面上所观察到的配置效率就会不断恶化而不是改进。我们可以把这个部门效率的恶化理解为部门意义上许多资本形成的无效率和超额的生产能力的累积。不过,在部门内部,有盈利能力的企业所具有的效率变化就有些微妙了。我们的理解是,如果有效生产能力的集中有助于盈利企业实现一定的“规模效应”,那么,盈利能力的结构性变动对盈利企业的效率将产生正面的效应,从而有助于改善其配置效率。 在经验上,本节对国有部门盈利能力的两种变动模式的效率含义所作的简单讨论应该可以通过对国有部门效率变动的计量研究的结论来加以初步的检验。要在经验上更加支持我们在本文对国有部门利润率下降模式所作的解释,我们必须观察国有部门的效率在80年代末前后的变动模式。“进入一竞争”假说意味着国有部门的效率在80年代应该是不断改善的。而如果我们能在经验上找到国有部门不断改进的效率在90年代以后有显著恶化的趋势,那么,我们的解释与现有的大多数解释的差异就得到了证实。 我们知道,自从陈宽等人(Chen,et al.,1988)公布了他们对1953~1985年中国工业的生产力变化模式的开拓性研究以来,关于国有部门的效率在改革后时期是否有显著增进的经验研究文献迅速增加。陈宽等人的基本结论是,中国国有部门的全要素生产率在70年代末之前基本上没有增长。但发现1980年以后TFP出现了上升的趋势,TFP的增长率从1959~1978年的平均0.4%~1.4%上升到4.8%~5.9%之间(Chen,et al.,1988)。后来的一些计量研究,如道尔拉(Dollar,1990)、世界银行(Worid Bank,1992)、谢千里等人(Jefferson,et al.,1992)、张军扩(1991)和李京文等人(1992)都类似地发现了改革对国有部门效率的增进效应。非常清楚的是,这些研究的数据和时间跨度都集中在80年代末之前,它们显然支持了竞争增进效率的假说。
编辑推荐
《张军自选集》由山西经济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