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1 出版社:广东旅游出版社,广州出版社 作者:熊良钟 著 页数:291 译者:刘庆华
内容概要
《楹联大全》第一节是关于楹联的基本常识和写作技巧的介绍;第二节是对楹联的较细致的分类介绍,同时也涉及楹联的写作技巧;第三节着重于欣赏,这部分精选了中华经典名联,重在名人、名联。对一些虽然出于名人之手,但艺术上并无精彩之处的楹联,《楹联大全》毫不犹豫地加以淘汰。如乾隆皇帝生前曾大量题写楹联,但其中有不少却是类似八股文式的东西,空泛而缺乏情趣,所以《楹联大全》只遴选了其有价值的部分。
书籍目录
第一节 话说楹联/8一、楹联的起源/8二、楹联的基本常识/8三、楹联的主要分类/14四、楹联的作用/17五、楹联的写作技巧/21第二节 楹联的主要种类/26一、回文对/26二、药名对/27三、谜语对/30四、集句对/31五、数字对/36六、无情对/37七、隐字对/38八、歇后对/38九、顶针对/39十、叠字对/40十一、缺字对/40十二、拆字嵌字对/4l十三、同旁同字对/43十四、谐音双关对/44十五、难联绝对/45第三节 中华经典楹联/49一、全国各地名胜名联/49二、行业名联/84第四节 名联故事集萃/93一、孔夫子妙对农夫/93二、王羲之夜贴对联/93三、苏轼、黄庭坚戏对/94四、苏轼愧添门联/94五、苏东坡哑联兴味/95六、同名巧对李梦阳/95七、凤头豹尾/96八、相国小姐出难对选夫婿/96九、书生作联感慨人生炎凉/97十、贾知府续联/97十一、杨慎万里长江做澡盆/97十二、杨廷和父子对/98十三、童子妙对/98十四、穷秀才妙对夺魁/98十五、联讽洪承畴/99十六、金圣叹临刑悟对联/100十七、唐伯虎对谐音双关妙联/100十八、唐伯虎与陈向阳戏对/100十九、中秋出旬年底对/101二十、唐宋越代相对/101二十一、林则徐儿时巧对解父难/10l二十二、古代人名趣联/102二十三、和尚应考/102二十四、魏氏三兄弟巧联/103二十五、纪晓岚无中生有对妙联/103二十六、纪晓岚对对赢古砚/104二十七、解缙巧对曹尚书/104二十八、乾隆妙对赠长寿老人/105二十九、乾隆妙联难群臣/105三十、李宋二先生,木头木脚/106三十一、绝对讽巡按/107三十二、周渔璜联语三趣/108三十三、李调元磊桥戏对/108三十四、肖光际戏弄蔡糊涂/109三十五、张之洞无情对/110三十六、过关人对对过关/111三十七、秀才讽赃官/111三十八、添联讽贪官/112三十九、口大吞天/112四十、梁启超巧对父/113四十一、老笋不如新笋尖/113四十二、意歌巧对众秀才/114四十三、三联讽慈禧/115四十四、半副对联慑群魔/116四十五、黄遵宪巧对讽祖父/117四十六、拍案叫绝一讽联/117四十七、征联巧讽阎锡山/118四十八、冯玉祥联讽汪精卫/119四十九、只剩屁无捐/119五十、田汉单人独马一杆枪/119五十一、蔡和森三元及第墨/120五十二、郭沫若幼年巧对免责罚/120五十三、蔡锷作对智讨风筝/121五十四、陶澍少年写对联/121五十五、鲁迅幼年对句/122五十六、少年毛泽东巧对邹塾师/123五十七、崇丽阁巧联趣对/123五十八、毛泽东与周恩来的绝妙对联/124五十九、华罗庚的妙联/124六十、胡耀邦巧改武侯祠对联/124第五节 最实用的楹联/126一、节日联/126(一)通用春联/126(二)十二生肖春联/128(三)其他重要节日联/184二、人际交往联/199(一)婚庆联/199(二)乔迁联/204(三)贺寿联/205(四)悼挽联/210三、宅第联/219(一)厅堂联/219(二)书斋联/225四、行业联/230(一)商业志庆联/230(二)行业分类联/237附录一:《垢律启勃/268附录二:《笠翁对韵》/279
章节摘录
但近年有人提了出,五代时期除夕题联已成习俗。最早的楹联当属南朝梁代文学家刘孝绰和他妹妹刘令娴所作。谭嗣同的《石菊影庐笔记》记载说,刘孝绰罢官不出,自题一联于门上:“闭门罢庆吊,高卧谢公卿。”其妹也作一联:“落花扫仍合,丛兰摘复生。”虽然联句欠工,但语句皆为骈丽,又题于门上,可以说它们是我国最早载于史书中的楹联了。而这比后蜀孟昶的那副楹联要早四五百年。 不少学者认为,楹联的成熟时期应为隋唐。这也是多数人予以认可的说法。梁朝初年永明体的产生,为楹联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铺垫作用,但作为一种文学品类,并未形成体系。南朝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在他的文学批评巨著《文心雕龙》中,虽对“声律”、“丽辞”做过精辟的见解,对诗、骚、赋、乐府、颂赞、祝盟、铭、碑、哀吊、杂文、谐隐、史传、诸子、诸说、诏策、檄移、封禅、章表、奏启、议对、书记等数十种文体作了详尽的阐述,却未提到楹联,这说明楹联虽有早于刘孝绰者,但当时并未形成文体,或者并未引起文学家们的关注。 到了隋唐时期,格律诗日渐兴盛。一些文人墨客喜欢将一些精彩之笔凝注于对句上,一时形成“摘句欣赏评品”的时风。如李白的“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山随平野尽,江人大荒流”;杜甫的“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崔颢的“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白居易的“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也难”;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等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所以,有人认为,楹联最直接的渊源是律诗。
编辑推荐
楹联,也称楹贴,俗称对联、对子、联语等。它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雅俗共赏的传统文学艺术形式,是博大精深的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中的一颗明殊,自产生以来,使以其内容之丰富、单调之和谐、语言之简洁、形式之活泼、技法之高妙、流传之久远、应用之广泛、读者之众多而获得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成为中国乃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朵绚丽的奇葩。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