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在纸上

出版时间:2012-8  出版社:河南文艺出版社  作者:潦寒  页数:290  字数:271000  

前言

  写作是一种责任。  从写这本书开始,我才深深地体味到这句话的内涵。我写了十五年,却没有写出我们的村子,我的一生或许会永远地写下去,会不会永远在村子里面,我不得而知,但有一点,我可以肯定,我的故乡不仅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同时也是我创作的精神家园,一个来自灵魂深处和骨子里体验生命痛感和出走欲望的最原始的出发点。虽然我蓦然回首,再一次审视我的精神家园,有一种无限怅然的陌生与无形的距离。同时,也正是这种陌生和距离感,让我对它有种来自艰难的生活而获得的对自由的痛感和来自卑贱的人性而获得的对生命的悲悯,体味到了“百鬼狰狞,上帝无言”的冷峻和抚摸伤痛的记忆与感悟。  在栗门张这个村子里,我生活了十六年,从懵懂的童年,无知的少年,到初涉世事的青年,我都是在这个村子里度过的。我怎么会对这个村子感到陌生了呢?细想起来,首先它一定是有了距离,不但是时空的距离,而且还是一种心灵上的距离。其次是有了沉淀,一种对岁月风尘和前尘往事的模糊影像产生一种斑驳记忆的沉淀。一种由时间的轮转和观念的交替对以往再认知和重新评判的沉淀。于是,有了创作的冲动,有了审视的心态,有了悲悯的情怀,虽然我以前置身其中,却不知其味,可也就是有了这种冲动和心态,我才知道,它不仅是我对故乡再一次的认识,同时也是我的另一个精神起点。  “胸中千万事,援管了无踪。”我也有难以下笔的时候,有时也觉得自己手中的笔有些多余或者是怕玷污了他们所经历的生命的歌哭与灵魂的悲怆,怕不能写出他们的精神实质和心灵生态,甚至有时憎恨自己长大。长大对每一个有思想的人都是一种不幸。以前,我并不了解这句话的含义。可是,随着自己一天天地长大,特别是自己小时候崇拜的人一个个地死去,从精神上感觉到自己一天天地失去精神的依靠。我这才苦涩地体会到,尽管自己理智清楚,这些人活着也并不见得能为自己做些什么。可是,那可是小时候的精神见证,能影响自己一生做事的原则和做人的原则的精神见证。  就是这一种责任感和精神见证,一种由距离和沉淀产生的思考使我在夜深入静时,在凄婉忧伤中,参照自己的心灵史诗,参照别的生存状态,将我身边的人和事当做一个个故事,自言自语地浮动在纸上。我的写作,从十岁想当作家到二十几岁的不吐不快,再到现在成为一种精神的负担或者是一种责任,我突然觉得自己活得是那么的被动和充满思考的挑战性。文学的叙述,几乎人人都可以锻造得轻车熟路,但思考的负担和压抑着的倾诉的欲望,却夜夜折磨着我那不安的灵魂。  就是在这种折磨与压抑中,我找到了责任背后的理由与崇高感,找到了自己创作的使命。虽然我笔下有些人,是那么的龌龊,是那么的可怜,是那么的不可理喻,可也就是这种龌龊、可怜和不可理喻使我找到了人性的边际,找到现象背后的困顿与旋涡。中国农村两千多年的族姓结构,在近二十年中土崩瓦解,人类内心压抑多年的对旧有秩序的冲动与憎恨,在短短的二十多年中洪水猛兽般地脱笼而出,又因为在逼仄的生存空间中释放出的无所适从与失去方向感后产生的虚幻的强大欲望,再加上我们没有在原有的族姓统治中找出一种更为合理的秩序从而对规则视若无睹,便有了仇杀,偷情,恃强凌弱,有了追求人格平等不惜抛命,有了追求爱情不顾亲情与伦理,有了人们从生存到生活转变过程中的无序与紊乱。  对太熟悉的事物,容易产生两种结果,一种是无话可说,一种是滔滔不绝。  我庆幸自己属于后者。我记了近二十年日记,对故乡的一花一草,一颦一笑,一枯一荣,一事一伤,点点滴滴,件件桩桩,古往今来,枝枝蔓蔓,了如指掌。很自然,它们会在我的笔下生长出来。  我没有经历过过去我们村子是怎么的一个变迁,文章中写到的,多是从只言片语中体味、加工而写出的沧桑。现在我经历过的,看到了他们历经的心灵灾难和精神蜕变,我会避重就轻,写出一种黑色的幽默与橘色的记忆。  真正的大喜无声,真正的大悲也无声。我对我们村子又一次进行了梳理,我发现,所有的公理,所有的善恶,在时间的长河中只是一个符号或者印痕,对于个体生命来说都是一个过程与一个场景。这时,我深刻地明白我作为一个记录者的责任,一个思考者的责任,一个文学创作者的责任。因为,我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思考与提升,在发生中寻找动因,在紊乱中寻找合理,在悲剧中寻找美丽。于是,我在爱与无奈之间制造了一组组美丽的悲伤,将底层民众的生存以原生态的形式变成一种文学艺术,把中国农村的社会现状缩影成一个文化标本。  我所做的这一切,都源于我对这片土地的爱,源于文学不但需要深刻,更需要美丽的认知,源于内心的力量和骨子里的悲悯感。

内容概要

潦寒的《故乡在纸上》以纪实的方式为我们描述了栗门张村大约一百多个人物,和发生在他们身上的龌龊、可怜和不可理喻的事。作者说,就是“这种龌龊、可怜和不可理喻使我找到了人性的边际”。《故乡在纸上》全书四十余篇,几乎篇篇都有作者所要追寻的这样的意思。这里没有让人发飘的莺歌燕舞,没有日子能把人给甜死的无耻的梦呓,没有让人觉得虚假的崇高。作者的笔只游弋在故乡的那些人和事的层面,和那些人和事背后的人性的层面。他在叙述故事的时候,读者在阅读那些故事的时候,总能感觉到他的发问:事情为什么会是这样的,这一切究竟是因为什么?他让读者也不得不跟着他的发问去发问。在利益面前,在感情面前,或者在为了生存面前,或者为了某种尊严,人性往往是会闪光的,但问题是也有被扭曲的可能。闪光的给他以赞叹。然扭曲的该怎么办呢,这正是作者在书中时刻思索的问题。栗门张,这个中原腹地偏居一隅的村庄,就这样被作者移居纸上。说故乡在纸上如同说历史在纸上一样,是时空使然而非人性使然。

作者简介

潦寒,学者、作家,1977年出生于栗门张。主要著作:《文化营销》。随笔《故乡在纸上》《反抗者》。长篇小说《封口》《歇斯底里》《沉默无处安放》。

书籍目录

悲悯的行者/夏坚勇
时间为众生守夜(再版序)
在远方了解故乡(初版序)
上篇 村庄供词
高高的栗木门楼
传说中的寨墙
沧桑的缅怀
与生俱来的高贵
嬗变中的没落
纸上的痛苦
生命的歌哭
集体的耻辱
父亲这一辈子
哲人般地活着
邪子
斯人已随风雨去
古老的祭礼
一个人的消息
中篇 乡村演义
瓦解
大人物
民间智慧
饶舌
压床
盖棺定论
偷鸡蚀把米
秋后算账
二犟
刁民
奇人屁三
五蠹先生
赌咒
积怨
绝唱
致命
马失前蹄
羊的门
英雄四爷
谭毛爷与他的情人
下篇 独立秋风
那一年,我徒步到西安
没有一种经历是多余的
在记忆中奔跑
饥馑的碎片
疼痛的抚摸
被偷窃的少年

叫魂
遥远得难以触摸
幽暗的记忆
最隐蔽的沟通
灵魂难以走远
抵达生命的彼岸
无法打捞的忧伤
失落的精神家园
附录
为责任而写作/李铁城
行走的忧伤/郑彦英
故乡的那些人和事/夏春海
内文刊发记录

章节摘录

  我的祖先哪里来  山西洪洞县大槐树  祖先故居叫什么  大槐树上的老鸹窝  这首传唱了五百余年的歌谣,在历史的夹缝中,在缺牙少齿的老年人晶莹的泪光中,饱含着历史变迁的无限沧桑与背井离乡的无限苍凉。当我翻开弥漫着墨香的《郾城县志》时,一串串泪珠潸然滴落……  “元末兵灾连年,赤地千里,人死殆尽。境内大多居民由山西洪洞县迁来。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户1621,人12345,与宋金时万户相比,减少约百分之九十。”《郾城县志》仅用寥寥数语,便把迁民的原因、背景以及当时悲壮、荒凉的情景通过有形的文字与无形的遐想勾画出来。我细心研读一下才发现人口的杜撰性。12345,这种随意性的约数更深一步地说明了当时的荒凉,也是历史上著名的洪武迁民与永乐迁民的悲剧所在。  据史书记载,从元世祖四年(1263年)至民国二十九年,灾荒不断,其中一次连续七年洪水不下。从元世祖十九年(1278年)至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共出现蝗灾十一次、地震十次,这是有五千年历史文明的郾城有明确记载的天灾。而人祸更是比洪水肆意,比地震暴虐,比瘟疫凶猛。元末的战争使中原大地东西六七百里、南北近千里无人烟。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后,为了巩固政权,医治元末以来的战争创伤,迅速发展生产,采纳了郑州知州苏琦、户部侍郎刘九皋等人的建议,做出了向中原大规模移民的战略决策。《明实录》记载的洪武四年(1371年)河南人口1891000人,而山西人口却达到4030454人。山西-人口最稠的地方是地处交通要道的洪洞县。洪洞县的大槐树植于汉代,明时大槐树身粗数围,荫遮数亩,树上筑满了老鸹窝,乃是方圆数百里独一无二的槐树。迁民只有从洪洞县开始向外迁了。  俗话说故土难离,为了当时迁民的顺利,明政府设置了骗局。在移民的汾州府、辽州、沁州、潞安府、平阳府等地广贴告示,晓谕乡民,凡不愿迁移者三日内到洪洞县大槐树F~IR免迁证,愿移民的可在家等着。于是四面八方的人汇集于大槐树下,几天内竞达十几万人,老实的庄稼人还未喘过气来,便被官兵团团围住,这时才知道上当了,愿移也得移,不愿移也得移。  官兵们把他们绑起来,连成长队,分别向全国一百多个府县押解。那抛妻别子、依依惜别的泪水洒满了这片土地。人们纷纷折槐为记,并以图腾的方式牢牢地记着故乡的槐树,升华成一种心灵的安慰与民谣,世世代代地传唱,经久不衰。传说在当时移民的途中,人们仍幻想重返故土,为了以后便于确认,便把小脚指甲剪为两瓣。时至今日,小脚指甲为两瓣的,多是大槐树迁民的后裔。而“解手”一说,也是源于这里。移民时由于人们的手都被绑着,要大小便就得向押解禀报:“老解,我要撒尿,请解手。”次数多了,大小便就简化成了“解手”……  2  我的祖先也是这次移民中从山西洪洞县迁来的。当时由于陆路交通不便,水路是最为方便的,我的家乡栗门张恰在许昌至南阳的运河岸边。我的祖先是顺水而下,从许昌坐船而来的。据我爷爷的上几辈说,我祖先在天未亮时弃船登岸,天一片漆黑,四周雾蒙蒙的。我祖先听到有鸡鸣,并看到有灯火,用扁担挑着儿女,领着妻眷,顺着灯光寻来。亮灯的地方是现在我村村委西称为王路口的那条街。那时,我村最早的住户姓王,在王路口开家小店,以便来往的客人就餐饮马。我祖先到了王家,四周到处荒草湖泊,狐兔出没,蒿草没人,从草的长势来看,我的祖先认定这片土地也定肥沃,便在此定居,一代一代延续下来……  “当我读历史的时候,我总是企图渗入人类现象的背后去研究隐藏在现象背后的东西,然而我被这条规律惊呆了。”汤因比的话在我的笔记中显得异常醒目,大干世界,日月运行,总是有天道可循。或许人类的生死繁衍、吉凶福祸,也总有一个潜在的规律。我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也说不清楚,我村最早的王路El的王家人怎么消失了?姓胡的人家在我村繁衍了几代?一个叫殷氏沟的地方是什么来历?我寻找了好长时间的家谱也未曾找到,而各种石碑的记载,除张家祠堂门楼匾牌上写着乙亥光绪年间为最早的记载外,都是一些世代口传的种种带着神秘色彩的传奇故事,真正能记在本上、印在书上说得清清楚楚的,便是后来荒年进我们村唯一的一家外姓——王家……  我们村姓张的百余年间保持纯姓,男子没有一个外姓的,并约定俗成外姓男子不得入赘我们村。一代代口传家谱“一本同善良,宗祖德克昌。和顺敬承道,依礼振家邦”。从村东到村西每家每户按家谱的辈分,见到姓张的该怎样称谓就怎样称谓,丝毫不乱,且同村男女不得嫁娶。  清初,黄河两岸闹饥荒,黄河北岸的情况比南岸的情况糟糕。草吃完了,树皮也吃完了,最后只得向黄河南岸逃荒要饭。  这一天大雪封河,四处白茫茫一眼望不到边。黄河北沿一位王姓青年面黄肌瘦地挑着一个挑子,前后筐里坐着儿女,又饥又寒的孩子坐在筐里不住地小声哭泣。王姓青年站在河岸不住徘徊,已经等一天了,雪仍不停地下,雪封住了河面,根本看不出哪儿冰厚、哪儿冰薄,万一掉进了冰窟里,本想逃荒活命,却落个冻死的下场。再等下去两个儿女不冻死也得饿死,黄河北岸是没有一条活路了,等下去只有死路一条……  天无绝人之路,正当他长吁短叹、心急如焚时,突然发现河面上有一行女人的脚印,一行清晰的光脚印一直走到河的对岸。王姓青年不哭了,他想到别人能从河面上过我怎么不能,与其在黄河北岸等死,还不如试一试,便顺着脚印从黄河北岸顺河面小心翼翼地向河南岸走来。等到他到了黄河的南岸,一看那双清晰的女人光脚印不见了。这是谁的脚印呢?王姓青年在雪地上跪下拜了拜,除老母奶奶是光脚,其余的女神都不是光脚。于是,王姓青年记住了这行救命的女人光脚印,便一路向郾城走来。  王姓青年从郾城走到栗门张,由于逃荒,想找一个地方落脚。恰好栗门张有一个乡官张录,看到王姓青年挑着儿女,处境凄惨,便收留了他们,让其在自家菜园里种地。王姓青年的祖祖辈辈算是在栗门张扎下了根。从此,栗门张纯了几代的张氏姓中,便有了唯一的外姓——王姓。说起张录,更是在村里口碑相传,一生善举,最有名的也是那首打油诗:  我是张录,张录是我。  别人读书我偷懒,  掏钱捐个大乡官。  张录之所以说掏钱捐个大乡官,是由于黄河决口,全省都挑柳条砸黄河口时,张录由于家里富有,挑了一挑银元,被封为乡官,称捐乡官。我对张录的行为很钦佩,尽管这个乡官不是考的,在国难当头时,他比那些考的更显示出人的品位、情操。  王姓青年在张录的菜地里种了几年菜,张录便又给他们几亩地,盖几间房,于是便世世代代繁衍下去。王姓青年临终时,便把过黄河的情形向儿孙们说了,并嘱咐他们救命恩人是“老母奶奶”。从此,王姓世世代代供奉老母奶奶,直到现在。  关于这段传说,我问过村里的许多人,他们所说的大致相同,无非是王姓青年在河北岸的时间,在张录家种菜的时间有些出入,过黄河的细节被人们描述得活灵活现。每到春节,王姓一家再次供奉老母奶奶的神像时,更为这段传说增添了几分神圣与真实,让人不得不信……  ……

编辑推荐

  时间的线性,决定了每一分每一秒的独一无二性,也决定了每一个差异化人生的独一无二性,更决定了我对故乡每一次记录的独一无二性,并因我寻找精神归属感的固执与执迷,有了《故乡在纸上》每隔几年的新版本和栗门张的独一无二性。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故乡在纸上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您喜欢这本书吗?写点读书心得与大家分享吧~作家的故乡有两个,一个在纸上,一个在心上。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