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女侠秋瑾

出版时间:2011-6  出版社:河南文艺  作者:丁时良  页数:358  

内容概要

  《辛亥风云三人行:辛亥女侠秋瑾》主要介绍:秋瑾、孙中山、刘青霞,是辛亥革命中三位具有特殊身份、特殊影响的特殊人物。作为生性豪爽、习文练武并自称“鉴湖女侠”的秋瑾,她不仅蔑视封建礼法,而且倡导男女平等。自费东渡日本留学后又积极投身革命,先后参加过三合会、光复会、同盟会等进步组织,但联络会党计划响应萍浏醴起义未果。1907年,她与徐锡麟等组织光复军,拟在浙江、安徽同时起义,事泄被捕。同年7月15日,秋瑾在绍兴轩亭口从容就义。由此,秋瑾史称中国近代革命中的“第一女豪杰”。《辛亥风云三人行:辛亥女侠秋瑾》作者以其生动的文笔和深沉的思想,形象地再现了秋瑾为辛亥革命成功而无私奉献的英雄气概和辉煌壮丽的侠义一生。

作者简介

丁时良,1937年生,河南省开封市通许县人。1961年河南大学毕业,终身从事教育工作。发表专论多篇,编著有《中国古代女作家传》,出版有旧体诗集《情怀集》(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经济秘书学》(中国经济管理出版社)、《金融文书写作》(弘亨出版社有限公司)等。《论“将兵”与“将将”、帅才与将才》一文,经全国读者投票荣获《领导科学》优秀论著奖,被收入中央党校出版社和警官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的《领导科学文库》。

书籍目录

百计难消弥天怨  京师侠女困愁城∥001天真无邪颖慧女  愤感人间事不平∥008报仇雪耻灵秀地  见贤思齐少女心∥017初涉污浊炎凉世  同声相应感知音∥027湘中新风初拂面  恨感罗衣掩诗文∥038财势陆离眼缭乱  错将俗子配才媛∥050鸥鹭鸳鸯作一池  同调无人少知音∥055侠女奔波平冤案  王宅论说曾国藩∥061双亲愧悔别爱女  知音魂归离个艮天∥069国仇家难知音渺  英雄聚义补金瓯∥078古国斜阳苍生泪  千里征途赴京师∥090师爷犯难救义士  坦诚携手谋新天∥099山河破碎泣国难  京师奋身斗夷顽∥113闺中阳春无解侣  青楼醉梦耻为男∥122幽燕志士血泪尽  京华满眼劫后灰∥131芝兰气质心相印  欲破愁城图新生∥139挥金戏说钱神论  骨肉分离下东瀛∥146风霜异国群英会  痛悼戊戌谋救国∥156国弱民愚感不禁  歃血明誓结同盟∥167焕卿东京荐秋瑾  锡麟绍兴纳会员∥174风霜异域磨英骨  榻前群贤论革命∥189富士见楼同欢庆  游子喜迎孙中山∥202秋瑾首赞同盟会  黄兴寓所谒孙文∥208粲花莲舌灵妙笔  启迪同俦向光明∥213锡麟捐官候补道  为灭专制谋统兵∥224志士从军坎坷路  浪子阴谋陷同胞∥235志士蹈海惊睡狮  学子东京闹风潮∥244南浔镇上逢知己  唤回闺梦说平权∥263锡麟虎穴访清吏  秋瑾巡视光复军∥275典衣节食办女报  热心唤醒百花魂∥291六万义师女协领  运筹帷幄治党军∥298湘赣会党兴义师  道一就义浏阳城∥311锡麟虎穴谋兵权  秋瑾昼夜整义师∥318党军受挫金华府  义师啸起玉尖山∥325为酬十年排满志  挖肝剖心亦泰然∥334已拼侠骨成孤注  赢得英名震万方∥341后记∥357

章节摘录

鸥鹭鸳鸯作一池  同调无人少知音    (1)    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22岁的秋瑾结婚了。素有百万富翁之称的富商、王黻臣的三少爷,和厘金局总办的大小姐成婚,在湘潭由义巷是一桩盛事。不但婚礼隆重,而且见面礼也重得惊人。王黻臣夫妇送给新儿媳的见面礼,是设在湘谭城内的一家钱庄。    王家家资雄厚,又有湘军主帅曾氏的荫庇,在湘潭城内,是雄踞一方的大乡绅。秋瑾因诗文的传诵,在这里早有才女之称。端庄秀丽的才女,与岳麓学子的婚配,真有金童配玉女之幸,使附近青年男女钦羡不已。    指派的婚姻,虽不同于自由恋爱之后的结合,但在指派婚姻作为法定婚姻的年代里,在他们的精神境界没有充分展现给对方之前,这种结合仍不失一件大喜事。更何况除了门当户对之外,一个面目清秀,一个丰貌英美。    男女在挚爱对方而没赢得对方的钟爱时,对自身的缺欠是隐蔽的。对于他方的要求是迎合的。彼此得到一定的满足之后,一切都以真实的面目相见了。    王子芳虽说不上一表人才,但也是个外貌清秀的青年。平时蓝缎子长袍,古铜色马褂,头发乌黑透亮,走路轻捷,谈吐清晰。他和秋瑾如不是志向、情趣、品格方面的激烈碰撞,无疑是一对好夫妻。然而支配婚姻,使人幸福或痛苦的却主要是后一方面。因为这后者是无形的,极易为人忽视,所以,它使许多人的婚姻都是以欢乐开始,以痛苦告终,形成一个个凄惨的人间悲剧。    (2)    一天上午,秋瑾从父亲的办公室看到一份新出的《万国公报》。那上边醒目地刊出了中日签订《马关条约》的消息,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其中最使她震惊的一条是“割让台湾全岛给日本”、“割让澎湖列岛”。台湾,这是她父亲曾经任职的地方,也是她生活过的地方。那可是个美丽的富岛,怎能轻易割让给他国!她激动得心怦怦直跳。她拿住报纸问父亲:“这消息是真的吗?”父亲说:“千真万确!”办公地方人多,她没有说什么,带着报纸走了。她义愤地想,这不正如宋朝人苏洵写的《六国论》中说的一样吗:“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回到家里,刚坐到案前,王子芳在外面玩牌回来了。她想,子芳身为男子,看到这使人震惊的消息,不定会义愤成什么样子。    “子芳,你快来看,这朝廷腐败到了何种程度!大块大块的国土,割给外国,祖宗的家业都保不住了!”秋瑾说着把报纸送到王子芳面前。    王子芳不想看报纸,漫不经心地说:“那是朝廷的事,不必管他。”说着坐到桌边的太师椅上,又说:“璇卿,几天没去,没想到,曾五爷家二姑娘,牌技长得那么快,我连输三着,头上直冒汗哪。”    秋瑾万没有想到,王子芳对这一关乎国家存亡的消息,会这样漠不关心,兴趣竞在玩乐上。她激动的心情受到了冷落,不满地说:“子芳,你知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吗?”    王子芳还是轻松的样子说:“我知道。我的太太,你知道‘不居其位,不谋其政’吗?”    秋瑾有些激动:“这不是谋政不谋政的事,今日割澎湖、台湾,说不定哪一天就要割湖南,你我不都成亡国奴了吗?这与你我无关吗?”    他们正在争执,忽听院里有人喊:“三哥、三哥!”王子芳出门一看,是曾五爷家的曾二姑娘。    子芳迈出门外说:“二姑娘,是来挑战的吗?    曾二姑娘说:“是大哥大嫂他们向你挑战,说让三嫂也过去。”    子芳正想摆脱和秋瑾这“无谓”的争执,一见二姑娘请玩牌,忙对秋瑾说:“闺瑾,既是曾大哥有请,咱们就去吧!”    秋瑾说:“我不去,你去吧,告诉曾大哥,这次失陪了。”    子芳有些扫兴地说:“不去不好吧,在一旁看一下也行嘛。”    秋瑾执意不去,王子芳只好一个人怏怏去了。    秋瑾原以为王子芳见了《马关条约》的条款,会像一般血气方刚的男子那样,义愤填膺,怒斥当国者的丧权辱国,在感情脉搏上与她共鸣,进而给她些启示,或者两人商议,今后能为国家做些什么。然而万没有料到他竞如此冷漠。    她过去听祖父和父亲说:湖南文士多习理学,尤其重视研讨社会实际问题,特别像近代的魏源先生编的《皇朝经世文编》一书,对湖南文士影响很大,难道子芳一点没受影响?她想着想着,天色已晚,她想到书案前写点什么。一看书案前一片昏黑,靠着百叶窗前一大片明亮的地方,放着一个梳妆台。她叫来香莲,二人将书案和梳妆台换了个位置。她在明亮的书案上,继续看那张《万国公报》,时而执笔写些什么。    这天晚上,王子芳晚饭也没吃,回来时已到二更天了。秋瑾正坐在书桌旁看书,一股酒气直扑到桌边。    秋瑾没有抬头,继续看书。    王子芳边上床边说:“今天坐得腰疼。”他又招呼秋瑾说:“你也快睡吧!”    秋瑾说:“你先休息,我再待一会儿。”这时秋瑾想,他每天饭后不是打牌,就是饮酒,有时和几个纨绔子弟出去游荡,竟是个浑浑度日的人……她耐不住了,问:“子芳,你读过《颜氏家训》吗?”    “什么家训?”    秋瑾大声说:“颜氏……《颜氏家训》。”    王子芳翻过身来问:“颜家的家训?是出字帖的那个颜真卿吗?”    秋瑾一听,知道他不但没读过,而且懵然无知。她的心冷了,沉默片刻说:“那是六朝时的颜之推写的。那上边说:‘人生在世,会当有业;农民则计量耕稼,商贾则讨论货殖……武夫则惯习弓马,文士则讲议经书,可不能做那种‘饱食醉酒,忽忽无事,以此销日,以此终年’的人。”    王子芳坐起身说:“我怎么无业,我专门到岳麓书院就读,那还不是‘业’吗?”    秋瑾听他说得如此浅薄,也不屑辩解,没再理他。    王子芳走下床,扶着秋瑾的肩半玩笑半认真地说:“闺瑾,你怎么老是不能夫唱妇随呀!”    秋瑾放下书说:“那要看你唱什么。”    王子芳说:“我现在就唱就寝休息,这总对吧!”    秋瑾没回答,问道:“子芳,像中日《马关条约》这样的大事,曾大哥他们家里人都知道吗?有人议论吗?”    王子芳说:“兴许不知道,也没人议论,谁会像你呀!”    秋瑾问:“那你告诉他们了吗?”    王子芳说:“没有。告诉了,他们也不在意,兴致都在玩牌上。”秋瑾没有再说什么。    这天,他们同床而异梦地睡了一夜。    第二天起床,王子芳要梳他的辫子,这才注意到梳妆台已经移位,他很不高兴地说:“放这里多不方便,室内的东西,不能乱动,饭后还挪回来。”    秋瑾说:“书案是经常用的,梳妆台,每天就用那一两次,这个放法是合适的。”    正说着香莲进来了。她拉了一下秋瑾的衣角,意思是不要和他争。    书案的事,使秋瑾联想到婚后不久的一天下午,她为了找一支小楷笔,随王子芳来到他婚前的居室,是东厢房的一个内外间,雕花顶子床,挂着帷幔,梳妆台也是放在明亮的窗下,八仙桌放在靠墙的暗处,桌上摊着一副新牌,文房四宝堆在一角,已被蛛网缠绕,书橱上有几部经书和唱本之类的杂书,书名已被积尘覆盖。秋瑾的心当时就凉了,看来,此人荒疏学业,已非一朝一夕。    饭后,王子芳果真逼着香莲把梳妆台和书案的位置换过来了。香莲对秋瑾说:“姐姐想读书写字可到我那小屋去,那小屋有个桌子正在窗下,很亮堂,别再争了。”    秋瑾明白此事的是非曲直,但没有再争。不过自此她很少在那昏暗的书案上读写。王子芳本来就很少读写,所以也不需要它。秋瑾每想读书、写作时,就到香莲屋那个明亮的小桌上。为此也引起王子芳的不满。    (3)    一天上午,秋瑾在香莲房中正看新到的一期《万国公报》,忽然看到一则湖南长沙兴办学堂的消息,异常兴奋,感到这是救国救民的好办法。同时,她又想到身在长沙的好友王云华,不知她近况如何?婚姻是否如愿?她能否进学堂深造?她更加怀念王云华,提笔写了一首《咏琴志感》:    泠泠七弦琴,所思在翠岑。    成连奋逸响,中散叹销沉。    世俗惟趋利,人谁是赏音?    若无子期耳,总负伯牙琴。    写好后,她反复读了两遍,改动了几个字,看了一下,隐喻,用典,颇为满意,只是感到“若无子期耳”一句,太直,“耳”也太俗。他正在推敲,王子芳推门进来,说:“闺瑾,母亲让咱们回湘乡荷叶塘神冲老家去一趟。你准备一下,咱们明天或后天就去!”    秋瑾正专心吟诗,并没听清王子芳说的什么。拿着自己的诗稿说:“子芳你坐下,看这首《咏琴志感》有无不妥?”她想从子芳口中听到赞赏,或中肯的批评,像徐伯荪批评她的那样。    王子芳迟疑了一下,接过诗稿说:“闺瑾,你怎么老用诗来麻烦我?”同时心不在焉地看了一下诗稿说:“嗯,妥、妥、妥。我说的回老家的事你听到没有?”    此时的秋瑾像热身子掉进凉水潭里一样。她的诗,是凝结着她的情感的、心灵的花朵。王子芳对她心灵的隔膜,对艺术的无知和冷淡,使她出乎意料。她沉默了,同时她忽然感到,眼前这情景不正是“若无子期耳,总负伯牙琴”两句诗的意境吗?于是她冷冷地说:“你再看看那最后两句。”    王子芳没有理解那两句诗的内涵,和秋瑾问他的用意,草草看了一下说:“好,子期耳、伯牙琴对得很好。”他又心不在焉地说:“这写诗咬文嚼字并不好,人家李白、杜甫出口成章,像那贾岛为一个‘推’、一个‘敲’,掂量来掂量去,傻头傻脑,竞撞在北京府尹的大轿上。其实‘推’和‘敲’还不一样吗?”    秋瑾听他说得错谬而粗浅,感到此等人,不能相与论学。又冷冷地问:“贾岛是何时人?”    “唐朝吧?”    “唐朝京城是哪里?”    “西安哪。”    秋瑾冷笑说:“在西安骑毛驴的贾岛,会撞在北京府尹的大轿上?轿就那么大呀?撞的是京兆尹韩愈的大轿。以后不知就不要说。”    王子芳不耐烦地说:“不争这个,我说的回家的事,你听到没有?”    秋瑾问:“回哪里?”    王子芳说:“回湘乡,荷叶塘神冲老家去。”    秋瑾说:“我这几天身体不适,不想回去。”    王子芳不满地说:“婚后一直没有回去,回一趟是应该的,不论什么样人,总不能忘祖,这也是母亲的意思。”    秋瑾和王子芳正为回湘乡的事争执,女佣吴妈进来了。双唇未启,眼泪先流。她本来是来找秋瑾的,没想到王子芳也在。可既来了,话不说也不行了。她扑通跪在秋瑾面前。秋瑾忙上前搀扶说:“吴妈有话请讲,这是为何?”    吴妈哭着说:“少奶奶,我没侍候过你,听人说你心底最善……”    秋瑾说:“吴妈,今后别这样叫我,叫我闺瑾,这是我的名子。”    吴妈忙说:“啊,闺瑾小姐,三少爷也在这里。听说你要到湘乡去,我有件事求你。我有个儿子叫吴根成,租了咱王家十亩水田。因天旱无雨,田里不收,欠了租粮。不是赖着不交,实在拿不出来。下季收成好了,叫他补交就是。可当下有人告他‘抗租不交,偷贩私盐’,这可是坐大牢的罪名,孩子冤枉呀。官家让卖的东西,他都不会去卖,不沾卖私盐的边啊!听说秋老爷认识管盐务的官,托你说个情,给我儿个公道吧!”说罢泣不成声。    秋瑾一边安慰吴妈,让她坐下,一边问王子芳:“你知道此事吗?”    王子芳低声说:“听家里人说,吴根成仗着他妈在这里做事,不交租粮。贩私盐是真是假,不知道。”    秋瑾说:“此事是谁告的?”王子芳没有回答。她又安慰吴妈说:“老人家,你放心,我一定帮你问清,讨个公道。”    P55-60

后记

秋瑾和徐锡麟、陈天华、邹容、刘道一等一样,是生活在中华民族黎明前的黑暗时期,正是风雨如磐,恶魔当道,封建势力作垂死挣扎的时候。“振兴中华”的响亮口号,就是在这一时期提出来的。在那凄风苦雨的黑暗年代,以秋瑾、徐锡麟、陈天华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年轻人,是打着光明、正义、民主、自由和反抗的旗帜,呼啸着前行,呼啸着生活,呼啸着战斗,呼啸着倒下去的。他们大都是抛开了自己优越的生活,背叛了原来的家庭,抱着为民请命的目的,勇于牺牲的高尚青年。在他们的行列中,还有一大批名字可以列举。    在秋瑾牺牲后十二年,中国爆发了“五四运动”,此后中国革命走上了一个新的阶段,又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为振兴中华而艰苦卓绝、不怕牺牲、思想更高的青年人。有的倒下去了,有的成功了。他们应该得到人们的敬仰。但是,却有不少人特别是年轻人,把我们民族历史上19世纪和20世纪更替时期出现的一大批为拯救祖国而牺牲的革命英雄淡忘了,对他们的宣传也少了。这是千万淡忘不得的。    应该说明的是:由于时代的局限,以秋瑾为代表的一批早期的革命青年,在理论上是贫乏的,常把封建制度的罪恶和异族入侵混在一起,把“排满”作为主要革命任务,这样就会忽视汉族统治者中的封建势力,有碍反对封建专制大目标的实现。常用一些带民族偏见的语言,如“满贼”、“满奴”等。在她的诗中,由于激情所致,煽动种族仇恨的语言更多。书中引用的诗,有些根据表现人物的需要进行了适当的增、删和更改,有些用了原作。为了尊重历史真实,书中沿用了当时一些带种族偏见的语言。对历史人物的局限性,现代人是不难理解的。    我们民族历史上的英雄们,虽各个历史时期所站的高度不同,但他们的革命思想、献身精神,以及由此而生发出的舍己为群的道德观念,都是一脉相承的,是永远值得后人记起和学习的。这些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负有宣传职责的机关或个人,如能让后代的青年人时时记起这些,或者念念不忘,对我们民族的精神文明建设是大有益处的。    本书出版,适逢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河南文艺出版社为之给予了热情的支持!责任编辑王国钦、邵培松先生,也为之付出了许多的心血!尤其是校对陈炜先生、照排刘俊丽女士,在校对、改校过程所体现出来的认真精神和专业素质,很是令人敬佩。在此,我对他们的工作一并表示深深的谢意!

编辑推荐

作为生性豪爽、习文练武并自称“鉴湖女侠”的秋瑾,她不仅蔑视封建礼法,而且倡导男女平等。自费东渡日本留学后又积极投身革命,先后参加过三合会、光复会、同盟会等进步组织,但联络会党计划响应萍浏醴起义未果。    《辛亥女侠秋瑾——辛亥风云三人行》作者丁时良以其生动的文笔和深沉的思想,形象地再现了秋瑾为辛亥革命成功而无私奉献的英雄气概和辉煌壮丽的侠义一生。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辛亥女侠秋瑾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蛮好的,~快看完了,但是最近又考试,唉~纠结呢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