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1 出版社:河南文艺出版社 作者:寒川子 页数:636 字数:865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当今中国喜剧太多,少有悲剧,能够震耳发聩的悲剧少之又少。《四棵杨》正是这样一部悲剧。 《四棵杨》主要描写中原山村四棵杨自49年土改至76年文革结束近三十年间的农村生活故事,栩栩如生地向我们展示了被绑缚在土地上的一场文化搏弈,从人性和文化的视角解读了中国当代农民的共同命运,再现了中原农村的生活真实。 《四棵杨》采用白描手法,只讲故事,少有环境描写和心理分析,行文如行云流水,镜头感强,读之像是在看电视剧。故事情节曲折,于细微处感人,容易使读者产生阅读快感,同时,作者的创作态度、文化底蕴、行文风格、故事展现、人物设计等,与中国时下的其他乡土作家所写的农村小说大是不同,也相信更能撼动今日的读者。 本书精要: 风云突变,老张家大祸临头 情系好人,众乡邻竭诚救难 父死妻亡,张天珏悲极而疯 分田得财,成家兴喜气盈门 机缘巧合,周进才弃道还俗 勤劳致富,成有林择媳求孙 合作化兴起,成家拒不入社 高产田出笼,上下一力弄假 三面红旗,砸锅化铁真忙 毁林烧炭,四棵神树难撼 大锅吃饭,白面馍无人吝惜 修炉铺路,秋庄稼丰收不收 灾难考验人性,生死彰显大义 三年饥荒,三疯子神秘失踪 人民罹难,白龙爷意外显灵 阴差阳错,月老最爱搭错线 男欢女爱,心中总有不如意 一女二男,婉蓉自叹命苦 二女一男,旺田魂牵孤坟 欠人钱,生活难,成家兴度日如年,不忘体面做人 笑着哭,苦中求,李青龙解数使尽,一心只为社员 处心积虑,万风扬仗势弄权四棵杨 舍生取义,老烟薰化鬼功成南山岗 双龙河逞威,大水淹没众家园 白云天赴难,营救村民脱厄运
作者简介
寒川子,喜欢围棋乒乓,时常胡思乱想,偶尔白日做梦,尚有自知之明;幼时爱听故事,长大爱编故事,不惑之年始知故事不是编的;修西文二十年,惊叹西学浩瀚;回首再读先秦,始知祖宗渊深;近年渐悟“朝闻道,夕死可矣”所言之妙,决心以余生寻道觅真。
书籍目录
第○章 引窝蛋第一章 天雨雪第二章 河坡地第三章 合作社第四章 高产田第五章 四棵杨第六章 秋庄稼第七章 大饥荒第八章 死魂灵第九章 苦缘人第十章 二夫女第十一章 福音会第十二章 大革命 第十三章 缺粮钱第十四章 妯娌俩第十五章 青春血第十六章 人朦胧 第十七章 岗上柏第十八章 双龙爷
章节摘录
长篇农村小说 四 棵 杨 寒川子 山里的雪说下就下。三天朔风过后,空中先是砸下小米粒大小的雪珠子,落在地上乱蹦。接着是雪花,初时就跟春天的柳絮一样,飘飘袅袅,纷纷扬扬,乱迷眼。迎黑时,风住了,雪花大起来,四棵杨村连同周围的旷野渐渐罩上一层白袍。 这是入冬来的第一场雪,天气骤冷,村里人还不适应,天未黑定,大部分人家就关门闭户了。及至人定,除了农会主席孙明岑家的门缝里依旧透出些许光亮之外,整个村落一片死寂。 明岑家的大门缝一直亮着。交三更时,院门上的柴扉悄悄打开,一条黑影闪出来,如做贼一般,轻手轻脚地沿墙脚缓缓移动。拐过两家院落,黑影顿住脚步,回首看一眼,拿出一块方巾裹在头上,陡然加快脚步,朝村外急急走去。 雪越下越大。快出村时,不知被何物绊了一下,黑影发出“哎哟”一声轻叫,歪倒在地。黑影再站起时,左脚有点儿跛,几乎是一步一拐。 黑影沿着村北一条土沟的沟沿跛有一里多,走近白龙庙的庙门。门关着,黑影迟疑有顷,用手拍打。不一会儿,庙门吱呀一声洞开,道士进才探出头来,目光奇异地盯向黑影。 黑影一把扯下头上的方巾,抬眼看着进才。因是夜间,进才认不真切,小声问道:“可是孙家施主?” 黑影轻嘘一声,闪进庙门。进才犹豫一下,反手合上门,迟疑一下,跟在后面。 “孙家施主”是明岑老婆,在娘家姓李,按照此地习俗,村里比她辈分大的都称她李姐儿。李姐儿三十来岁,已育四胎,头胎得百日咳死了。从第二胎开始,李姐儿就为白龙爷上香,产前进许愿香,产后进还愿香,接下来的两女一男全活下来,李姐儿也因此与进才成了熟人。 “道爷,他们住哪儿?”李姐儿顾不上别的,开门见山。 “施主是说,张施主一家?”进才反口问道。 老道长坐化,进才自然接班,成为新道长。近些日来,被土改工作队划为地主成分的张宗庵一家净身出户,被民兵们拘押在庙里,接受管制。除他们之外,庙内并无他人。进才问出此话,无异是闲扯筋,因而李姐儿没理睬他,只拿眼睛盯住他看。 进才似也觉出来,呵呵憨笑两声,引她走到大殿门口,指着门道:“在里面呢!”伸手敲门,“张施主,快起来,有人寻你!” 殿里一阵响动,不一会儿,门吱呀一声洞开,张宗庵站在门口,见是李姐儿,先是一怔,继而哈腰笑道:“是李姐儿呀,真是稀客,屋里坐!” 李姐儿转对进才道:“道爷,我跟大叔说句细话,你到大门口守着,要是有人来,就大声咳嗽!” 进才应过,朝宗庵拱了拱手,转身去了。 李姐儿跨进门槛,迅速关上房门。宗庵的儿子张天珏打着火绳,点亮油灯,殿内亮堂起来。李姐儿打眼一看,张家几口人蜷缩在一个角落里,连个草席也没有。地上铺几捆麦秸,显然是进才为他们抱来的。一个二十出头的俏丽女人靠在一捆麦秸上,身上裹着一件又宽又大的道袍。一个不到四岁的男孩子拱在女人怀里,睡梦正香。女人两唇发乌,紧紧搂着那孩子,身子微微颤动,两只大眼惊惧地瞟过来,落在李姐儿身上。天珏放好灯,亦走过来,毕恭毕敬地站在他爹旁边,朝她勉强挤出一笑。 望着这家落难老小,李姐儿两眼一酸,后悔没带一床被子来。见女人越抖越厉害,李姐儿趋前几步,弯腰摸摸她的额头,急叫:“大叔,邓姐儿发烧了!” 邓姐儿就是那女人,姓邓名芝娴,是天珏两年前从大上海带回来的俏媳妇,说是扬州人,能唱会弹,为人和善,四棵杨人无不喜欢她,依村中习俗叫她邓姐儿。 “唉,”宗庵的眼圈红了,拿手揉巴几下,长叹一声,沙哑的声音几乎呜咽了,“李姐儿呀,全怪我,我这没用的不知中了哪门子邪,非让天珏他们回来,害了他们不说,也害了我的小孙子!”不无追悔地蹲在地上,小声啜泣起来。 “爹,”天珏劝道,“咋能怪你哩?是我们自个儿回来的!” “大叔呀,”李姐儿急了,“甭说这些了,赶明儿得找天旗来,无论如何要为邓姐儿把把脉,先退烧再说!” “唉,”宗庵轻叹一声,“道爷汇报过了,他们不让天旗来!” 李姐儿生气道:“没心肝的,烧成这样了,还不让看。赶明儿我对明岑说说,一定得让天旗来!” “谢李姐儿了!”宗庵打个揖,关切地问,“天下雪了,冷成这样,又是半夜三更的,你摸着黑来,别是有啥紧要事吧?” 经他这一说,李姐儿就像醉汉酒醒一样,不无懊悔地自怪自道:“看我这人,心路窄,遇到正经事儿容易叉巴,这不,差点误大事了!” 见李姐儿有大事,三人无不睁大眼睛盯着她。李姐儿将眼珠儿轮流扫向宗庵和天珏,怔了一会儿,方才说道:“大叔,你俩快逃吧!” 三人皆是诧异。 “逃?”宗庵眯起眼,“李姐儿,为个啥哩?” “唉,”李姐儿轻叹一声,落下泪来,“他们定下了,赶明儿就要押送你爷儿俩到区政府去!” “区政府?”天珏想了一会儿,抬头问道,“大嫂,押我们去那儿干啥?” “说是……说是……”李姐儿说不下去了,抹起眼泪来。 宗庵猜出了,却不愿相信:“李姐儿,总不会是——枪崩我们吧?” “大叔,”李姐儿收住泪,“他们天不黑就到俺家开会,商量咋个处置你们。他们在堂间商量,我在隔间偷听,妈呀,冷汗都吓出来了!” “他们咋说的?”宗庵心里一紧。 “听他们说,赶明儿就送你们到区政府,说是正丫(镇压)!我不知道啥叫正丫,正在心里犯嘀咕,有林大叔发话,问的也是这事儿。工作队的头儿,就是那个韦同志说,正丫是打死地主,打死范各鸣(反革命)。万磙子问,是不是枪崩,韦同志说,崩与不崩轮不到你——” 李姐儿的话音未落地,芝娴就惨叫一声,晕死过去,怀中的娃子被她陡然松开,一下子出溜下来,滑在地面的青砖上。天珏急赶过去,一手抱起芝娴,一手抱住娃子,脸色也是变了。 宗庵看他们一眼,缓缓蹲下,两手抱头,过了一会儿,抬头望着李姐儿:“开会的都是啥人?” 李姐儿慢慢扳起指头:“一共八个,仨是工作队的,你都见过,余下是咱村的,有娃他爹、万家风扬、万家磙子、成家有林、张家天成,说是四大姓各出一个鸡鸡(积极)分子,叫……叫啥子来着,对了,叫带裱(代表)!” “四家各出一个,万家为啥出俩?” “天成也问这事了,韦同志说,风扬不能算,风扬是区小队民兵排长,不占村里带裱。万家的带裱是万磙子。” 宗庵点头:“他们还说些啥?” “有林大叔先说话,说都整会(斗争会)开了几天,村里没啥人上台诉苦,都说大叔人品好,积德修善,是老好人,能不能不正丫。大家齐说是是是,大叔说的是。娃他爹跟着也为大叔说软话,天成没说啥,一个劲儿抹泪,只有万磙子没吭声。妈那个屄哩,真不知道那个小鳖货心里在想啥。工作队迟迟不发话,有林大叔急了,要风扬说句话,风扬问韦同志,不正丫中不中。韦同志说,这事儿没商量,县里的树鸡(书记)早就定了。树鸡说,反动地主张宗庵私通顽匪,欠下人民血债,犯下十恶不赦大罪,必须正丫。这是姐弟都整(阶级斗争),没商量的。有林大叔问,说大叔通匪有啥证据?韦同志说,你们看,这是字据,一百块大洋,二十石麦子,上面有王金斗的签字,铁证如山,不正丫咋中?好长时间,大家都没说话,我听到有林大叔叹粗气,知道是没商量了!” 宗庵泪水流出,翻身朝李姐儿跪下,连磕三只响头,颤声泣道:“李姐儿,宗……宗庵一家谢你了!” 身为长辈的张宗庵竟然给晚辈下跪磕头,李姐儿懵了,傻愣在那儿,待怔过神来,想拉他起来,自己是女人,不好动手,急得也跪下来,哭着求道:“大叔呀,你……你咋能对侄媳妇儿磕头哩!这……白龙爷的眼珠子盯着哩,要折损侄媳儿的寿限哩!” 听到“白龙爷”三字,张宗庵泪流满面,转过身去,对正襟端坐的白龙爷泥塑连拜数拜,泣道:“白龙爷呀,宗庵何德何能,竟得贤侄媳李姐儿风雪夜冒罪送信!宗庵何德何能,又得成家有林老弟善言倡救,还有孙家明岑贤侄、万家风扬贤孙、世侄天成犯颜直谏?白龙爷呀,您可要记住,您的子民张宗庵在这里为这些好人——祈——祈福了!” “老天爷呀,”李姐儿急了,“都啥时候了,你啰嗦这些干啥?趁天没亮,你爷儿俩快逃吧!” “唉,”宗庵重重地叹了口气,“李姐儿,你说说看,这大雪天的,能逃哪儿去?” 李姐儿决然说道:“先到我娘家躲几天,我娘家住在老北山里!” 宗庵连连摇头:“李姐儿,这可使不得!罪加一等不说,还要连累你的娘家人!你们都是好人哪,宗庵咋能连累你们呢!” “那——”李姐儿想了一会儿,“你俩逃进老北山吧,寻个石洞躲起来,好赖也比让人正丫强!” 宗庵不出声了,扭头看天珏。芝娴已醒过来,两臂搂着天珏的脖子,伏在他的肩头啜泣。 “爹,”天珏接道,“大嫂说的是,咱抗不过,躲吧!” 宗庵蹲在地上,两手抱头,过一阵子,脸色亮堂一些,抬头对李姐儿道:“李姐儿,宗庵拜托你个事儿!” “大叔,你说!” “麻烦你去趟风扬家,求求郭姐儿。风扬是区队里的人,只要他上心,我爷儿俩或许有救!” 李姐儿点头。 “这事儿要快,让风扬看见了不好。” “嗯,大叔放心。听娃他爹说,他们还要商量咋个分配你家的地和浮财哩,看样子还得些辰光。不过,我这就过去,赶早不赶晚!”话刚落地,李姐儿人已站起身子,向门口走去。 宗庵摸索一会儿,解开上衣,撕开夹里,从中摸出一张纸条:“李姐儿,你把这个也给郭姐儿,让她交给风扬!” 李姐儿接过,郑重说道:“中!” 宗庵急跨几步,伸手拉开房门,躬腰站在旁边。李姐儿将方巾围上,回头别过宗庵一家,转身走向庙门。见她出来,进才早将庙门打开,候在一侧。李姐儿探身看看野外,见雪小多了,不过仍在下,旷野里空荡荡、白茫茫的,没有半个人影。李姐儿出口长气,活动几下脚脖子,见不疼了,向进才打声招呼,朝村子方向急步而去。 送走李姐儿,宗庵掩上门,颓然坐在地上。芝娴知道不是哭的时候,也静下来。小家伙躺在天珏怀里,依旧睡得呼呼的。 “爹!”天珏小声叫道。 宗庵抬头,目光无神地望着他。 “爹,”天珏顿了一下,接道,“你咋能指靠风扬呢?莫说是他,即使政府也指靠不住。我了解土改政策,在上海时,我私底里看过一份报告,说土改是分步骤的:一是土地调查;二是按地划分阶级成分;三是挖财宝,开控诉大会;四是流血斗争,就是杀人;五是分浮财;最后才是分田地。咱村里的事,差不多验证了。眼下过去三道关,下面是该杀人哩!” “唉,”宗庵轻叹一声,“有啥法哩?老天爷变脸了,下大雪下雹子都得由他!” 勾头闷一小会儿,猛然昂起,声音激越起来,“哼,杀人是天大的事,要三堂会审,我就不信,这世上没个王法?不究是谁坐天下,都得吃饭穿衣,都得有人纳款纳粮。咱家一没偷,二没抢,三没做亏心事,一心一意种田纳粮,他们凭啥把咱打死?再说,他们要粮,咱给了;要钱,咱给了;要房子,咱也给了。眼下咱是两手空空,跟他们一样是无产阶级,就剩几条贱命了,难道他们不讲良心,连条活路也不给?” “爹,咱的罪不是不纳粮,是通匪!” “啥个通匪?王金斗领人马到咱院里,不给能中?要这么说,村里人谁家没通匪?再追上去,大家都还通日哩!过老日那几年,哪年不给日本人上粮上款?” 天珏没接话头,只是用手有节奏地拍打怀中的孩子。 宗庵憋不住了,追一句:“珏儿,你说话呀!” “爹,你是好人,啥事儿都想得实。说白了,这些都是借口,他们要分咱的钱,要分咱的田,不先杀咱们,心里能踏实吗?” 宗庵勾下头,陷入冥思。 已是后半夜,大殿里静寂如死。不知过有多久,宗庵抬起头:“那——依你说,咋办?” “听李姐儿的话,先避避风头再说!” “哪儿避去?天下全是他们的,前阵子,王金斗钻进老北山的石洞里,有几百杆枪,还不是照旧让他们抓起来,开万人会,点天灯!再说,还有芝娴和娃子,咱俩走了,叫她娘儿俩咋活?芝娴是大家闺秀,能识文,会断字,打小就没受过苦,大老远的嫁到咱家里,没享到福也就算了,咋能再让她担惊受怕?” 毫无疑问,宗庵点到的是死穴。天珏不再吱声,更紧地抱牢孩子。 “爹,”芝娴急了,语气坚定地插进来,“你们走吧,甭管我俩。只要你俩活着,有多少苦,芝娴都能忍受!要是没有你俩,芝娴活着还有啥意思?” 宗庵低下头去,又一番思索之后,似是下定决断:“珏儿,你避避吧。就到北山里去,不要躲在亲戚家,他们会找去的!爹认识个人,家住二郎坪,是个烧炭的,咱家的炭,年年都由他供。这人实在,仗义,你可以去投他,能指靠!” “那——你咋办哩?” “再过几天,爹就满六十了,差不多算个整寿!” 天珏想也没想,摇头说道:“爹,要是你不走,珏儿哪也不去。要杀要剐,随他们去!” “珏儿!”宗庵急了,流下泪,“你咋恁倔哩?你走你的,保不准爹也死不了。爹忖过了,村里人对咱没啥成见,工作队发动十几天,可你看看,不究是谁上台诉苦,都说些啥?说的全是咱的好!工作队既不是聋子,也不是瞎子,还能听不见?我琢磨,一定是那个韦同志死板,只要风扬能跟上面搭句话,爹兴许死不了!再说,爹还有个尚方宝剑哩!” 天珏、芝娴的眼睛皆是一亮。芝娴急问:“爹,是啥子?” 宗庵缓缓说道:“就是爹刚才交给李姐儿的那个纸头儿!老日临走那年,有八路军来,一个姓李的连长领人到咱家里,爹交给他大洋两百,还要给粮食,他说不好拿,没要!临走时他给爹打了那个借条。工作队不是说咱通匪吗?有这条子在,咱就通共了!至少是功过相抵!”思考一阵儿,“珏儿,你只管走吧,爹有这个望哩!” 天珏应道:“爹,甭说了。珏儿既然已经回来,就认命。是杀是剐,由他们去。珏儿哪儿也不去,只在这里为爹尽孝!” 张宗庵两手掩面,泣不成声:“珏儿——” 万风扬踏进自家院子时,东方已发亮,大雪铺有四指厚。 院子很破。堂屋是三间土坯房,屋顶上镇的是麦秸,年久失修,有一处承受不住积雪,陷下去了。 风扬扫它一眼,顾自走进院里。一夜没睡,这阵儿正犯困,虽有冷风吹送一路,风扬仍是禁受不住,一进院门就是几个大哈欠。一条小黑狗从灶伙灶火里窜出来,唧唧咛咛,跑前忙后,净在他的裆下拱。风扬踢它一脚,推开堂门,正要进里屋美美睡一小觉,一个沙哑的声音从身后飘来:“扬儿!” 风扬回身,见母亲万郭氏歪着碗大的瘿脖子从东间的门帘后面走出来,赶忙迎上去扶住她,不无关切地问:“妈,天还早哩,你咋就起来了?夜里下大雪了,当心冻着!” “妈早知道了。妈在屋里候你一个多时辰哩!” “妈,你候我?”万风扬吃了一惊,“啥事儿?” “啥事儿?”瘿脖子阴下脸,指着里屋的门帘,“进去就知道了!” 万风扬心里打鼓,掀开瘿脖子房间的门帘,见屋里亮着一盏洋油灯,一张黑糊糊的桌子上摆着他爹万中旺的灵位。自万中旺十五年前死于痨病,他的牌位一直摆在他妈的床头。 风扬没有看出明堂,怔道:“妈?” “对着你爹的牌位,跪下!”瘿脖子板着面孔,声音依旧沙沙的。 万风扬迟疑一下,见他妈没商量了,只好在父亲的灵位前跪下。瘿脖子坐在床头,虎着脸,一言不发。万风扬跪有一刻钟,见他妈依旧不说话,歪头问道:“妈,究竟为啥事儿?” “妈问你,你爹是咋死的?” “痨病!” “你爹在死前咋跟你说的?” “爹……爹说,我要是有出息了,不忘报……报……报答恩……”风扬忽地明白过来,后面的“人”字没有说出,垂下头去。 “咱的恩人是谁?” “张——张宗庵!” “没忘就中!”瘿脖子流下泪水,“你爹害痨病那几年,张家免去咱家租粮不说,还送来十块大洋让你爹看病。你爹请先生写下借据,宗庵当咱的面把借据撕了。儿呀,咱欠人家十块大洋哪!” “妈——”风扬的泪水也流出来。 “你们会上定的事,妈也知道了。不究咋说,你得救下恩人。要是恩人有个三长两短,妈……妈就一头碰死在你爹灵前!” “妈——”风扬抱住瘿脖子的腿,失声痛哭。 “儿啊,”瘿脖子抚摸风扬的头发,“是妈难为你了!天亮了,你得快点去,不究想个啥法儿,你都得救咱这恩人,妈在家里候信儿!”摸出来一张纸头,“这个你也拿上,听人说,能派大用场哩!” 风扬接过纸头,打开一看,眼珠儿一亮,起身走到西间,坐在自己床沿上,点起一锅烟,眯起眼睛,一下接一下地吧咂烟嘴儿。 日头升出来时,万磙子火燎燎地走到民兵排一组长李青龙家的大门口,老远就扯嗓子喊叫:“青龙,青龙——” 青龙揉眼走出院门,嘟哝道:“又是你!叫啥魂哩?” 万磙子走上几步,一脸兴奋:“揉个啥眼?好事儿来了!” 青龙瞥他一眼:“从你这老叫驴嗓眼里冒出来的,能会有好事儿?” 万磙子正要说话,见风扬斜背枪从东面走来,赶忙打住,堆上笑,扬手招呼他:“风扬,你没睡一会儿?” 风扬打个呵欠,走到近前:“磙子叔,青龙,我这正寻你俩哩!” 青龙迎上两步:“啥事儿?” 风扬望着青龙:“青龙,你跟磙子叔各喊两人,将地主分子张宗庵、张天珏押送到区政府大院!”转对磙子,“磙子叔,你先去喊人。吃罢早饭,就跟青龙一道去庙里押人!这事儿大,甭出差池了!” “中哩!”万磙子应一声,大步走去。 万磙子走有十几步,风扬急叫:“磙子叔,等一下!”撵上几步,对他耳语一阵,磙子点了点头,大步走去。 风扬踅回来,走近青龙悄声吩咐:“青龙,送人的事儿,外急内不急。磙子叔是火爆筒子,你不究生出啥法儿,务必拖住时辰!” 青龙眯起小眼:“咋哩?” 风扬轻描淡写道:“没啥子,能拖你只管拖。我先走一步,到区里办桩事儿!”话音落处,一个转身,大步朝村东走去。 吃过早饭,万磙子背着一杆土枪,抬头看下日头,叫上两个万姓民兵,吩咐道:“时辰不早了,走,咱找青龙去!” 一民兵道:“磙子叔,不就是押那父子俩街上去吗,有咱仨就中了,叫他干啥?” 另一个接道:“是哩,磙子哥,那家伙难缠,跟他一起,多事儿!” 万磙子瞪他们一眼,教训道:“你们知道个屁?”压低声音,“风扬说了,干这毬事儿,得罪人,不能全是咱万家人!” 二人连连点头。 三人走到青龙家,说是他早出门去了。三人寻得一头汗,仍旧不见踪影。磙子看看日头,跺脚道:“这个老阴毬,死哪儿去了?” 一个民兵道:“算了,不找他了!咱仨去吧!” 万磙子白他一眼:“分开搜,就这几十户,看他躲哪儿去?” 两个民兵只好分头再寻。 磙子沿着一个方向,边走边喊:“李青龙,李青龙——” 万磙子正在扯嗓子喊,万家秃子头戴一顶破军帽,两手背在身后,噘嘴哼着小曲儿,打对面走过来。万秃子大名万风召,跟风扬同辈,早年没爹,家里有个瞎子妈,穷得叮当响,这阵儿在一心巴望张宗庵家的田地和浮财呢。 见万磙子走近,万秃子扬手叫道:“磙子叔,你寻青龙干啥?” “去去去!”磙子脸一沉,“我要干正事哩!” 万秃子凑上来:“磙子叔,是啥正事儿,先给侄子说说?” 万磙子手一摆:“滚一边去!”白他一眼,数落他,“瞧你这个毬样儿,背着手,哼着曲,吊儿郎当的,咋看咋像个二流子!” 万秃子涎着脸,嘿嘿笑道:“磙子叔,你咋日噘(责怪)我都没话说,谁让我是你侄子哩!”摸了摸磙子背上的老土枪,“磙子叔,你这枪真棒,能打多远?” “三十丈!” “啧啧啧,三十丈!有多少铅子儿?” “几十个吧,没数过!” 万秃子伸出舌头,不无夸张地咂咂嘴:“我的乖乖,这要是打到身上,还不整成筛子眼儿!” 万磙子听得心里美滋滋的,神气地说:“这还用你说!” 万秃子退后两步,朝万磙子端详一阵,又是一番啧啧称赞:“啧啧啧,磙子叔,没想到,你背上这杆枪,真还神气哩!要是走在大街上,侄子敢说,一街两行的大闺女、小媳妇,眼珠子全得滴溜溜地跟着磙子叔转!” 万磙子嘴角在笑,脸却故意绷起:“滚一边去!啥大闺女、小媳妇的,瞧你整天都在想些啥?” 万秃子涎着脸皮:“嘻嘻嘻,你看我这个样儿,还能想啥?”凑前一步,“磙子叔,干啥正事哩,能不能先给侄子透个气儿?” 万磙子压低声音:“押送地主分子张宗庵一家去双龙街!” 万秃子一下子兴奋起来:“哦?我也去!” “去去去,”磙子瞥他一眼,“这是民兵的事儿,你靠边儿站!” “这——”万秃子显出失望的样子,“磙子叔,押他们去双龙街干啥?” 万磙子一则有意哄骗他,二则也是炫耀:“干啥?开批斗大会呀!全乡地主放一块儿斗争,过大瘾哩!” 万秃子信以为真,两眼大睁:“真的?”眼珠子连转几转,“我这就看热闹去!” 万磙子冲着渐跑渐远的万秃子呵呵乐一阵,继续往前走,边走边喊:“李青龙,你死哪儿去了?”抬头见是黄老五院门,上前拍门,“黄老五,在家不?快开门!” 没有应声。 万磙子推了推,见门松动,抬脚踢开,大步走进院门,见青龙在院子当中不急不慢地磨砺他的大砍刀,火气不打一处来,噔噔几步走到近前,吼道:“你——你没长耳朵?” 青龙头也不抬:“万磙子同志,啥事儿?” 万磙子越发火了:“李青龙,这都啥时候了,你咋躲在这儿?” 青龙瞪他一眼,虎起脸:“万中磙,李青龙是你叫的?” 万磙子打个怔:“那——我叫你啥?” 青龙一本正经:“叫组长!” 一听此话,万磙子的火气全没了:“屁大个官儿,还争礼哩!中中中,就叫你组长!青龙组长,你这是干啥哩?” “眼瞎了?这在磨刀哩!” “磨刀干啥?”万磙子纳闷了,“风扬叫咱押送地主张宗庵爷俩到区政府,这都错晌午了,咋也寻不见你的影儿!” “押送反动地主,不磨刀能成?”青龙慢腾腾地站起来,拿手指头小心翼翼地拭了拭刀锋。 万磙子嘻嘻又是一笑:“你这叫砍柴刀剁蚊子,家伙动大了!不是吹的,就那爷儿俩,我赤手空拳,连根绳子也不用,保准儿安全押到!” 青龙白他一眼:“你有这个能耐,还找我干啥?” “你是领导嘛!”万磙子嘻嘻笑着,凑前一步,神秘兮兮地说,“喂,你知道咱押他爷儿俩是去干啥?” 青龙抬头望着他:“干啥?” “夜黑儿,四大家开会,韦同志让我也去了。韦同志判这爷儿俩死刑,送到双龙镇是要弄死他们哩!” “弄死他们?”青龙大吃一惊,掏出旱烟袋,撮出一些按进烟锅里,拿火绳点上,深吸一口,蹲在地上自言自语,“怪道方才我去叫家兴,人都跟我出门了,老有林却追出来,啥话没说,拦下家兴,死活不让去。我一直纳着闷哩!” “对对对,夜黑儿成家去的是老有林,他知道为的是啥事儿!” 青龙凝起眉毛,含住烟嘴,慢条斯理地吸起来。万磙子见他有滋有味地吸上了,上来扯胳膊:“看看看,你咋又抽上哩?” 青龙一把甩开他,吧咂几下烟嘴儿,扬起眉毛:“要是这说,咱得准备大家伙。磙子娃,你回去,叫人扛把大铡刀!” “啥?”磙子大怔,“扛大铡刀干啥?” 青龙斜看他一眼:“路上出啥事儿,咋办?” 磙子呵呵笑道:“他们只有俩,咱是六个人,怕个鸟!” “这可是你说的!”青龙斜他一眼,拿起大刀,不急不忙地走出院子,出院门时,又甩下一句,“真要是出啥事儿,我就推在你身上!” “跑个屌!”万磙子耸耸肩膀,跟上来嘻嘻笑道,“不是吹的,我让他们先跑二里地,再追也来得及!” 又过半个时辰,日已当午,青龙打头,万磙子和他选来的四个民兵跟在后面,排成一个长溜儿,不急不慌地走到白龙庙门口,在外面拍门。进才迎出来,将他们领到大殿。门开着,宗庵听到声音,从门里走出来,站在门口低头哈腰。 青龙看一眼宗庵,见他两眼红肿,想是知道底细了,遂咳嗽一声,叫道:“地主分子张宗庵、张天珏!” 张宗庵向前跨一步,两腿并拢,垂首站在当院里。这是近段时间学来的挨训姿势,宗庵站得很标准。万磙子眼睛一瞄,不见张天珏,扯开嗓门朝殿里吼道:“小地主张天珏,叫你出来哩,耳朵聋了咋的?” 青龙白他一眼,先一步走进殿门,一眼瞥见张天珏的漂亮娘子正和她的儿子一边一个,死死抱住他的两腿不放。天珏走不脱,只好蹲下来,三口子搂作一团,哭成泪人儿。青龙心里一酸,轻叹一声,退出门槛,掏出烟袋,看一眼日头,转对万磙子道:“磙子,看辰光,晌午是送不到了。依我看,咱也不必着急,干脆吃饱喝美,后晌再去不迟!”不待磙子搭腔,扭身对进才,“道爷,有白面没?” 进才点头应道:“有!” “就烙葱油饼吧,吃着香!” “没油,没葱花,白面也不多了!”进才小声嘟哝。 “愣啥哩!”青龙对怔在一旁的万磙子和几个民兵喝道,“全都滚回家去,有油的拿油,有葱的拿葱,有面的拿面,有啥好吃的,通通拿来,免得夜里喂耗子!”见万磙子和几个民兵转身走了,转对宗庵,“地主分子张宗庵听好,接上级命令,后晌押送你父子二人前往区政府接受训话!眼下没事,先回殿里歇着!” 双龙镇在白龙河和黑龙河的交叉处,有五六百户三千多口人,一条大街贯通南北,在这块谷地是最繁华的聚居区,也是唯一的集市,逢单日大集。 万风扬心里有事,脚下自快,毛十里路不到半个时辰就赶到了。风扬直接赶到乡政府,也就是过去的乡公所。是进大院子,院墙很高。没有干部,十来个从镇上及周边村落先一步押来的地主老财排成两行,耷拉着脑袋站在院中雪地里。二十几个背三八枪的区队队员站在一边,区队长、河东黑龙庙的铁匠易六成挥着大手冲他们训话。院门处,不断有地主被村上的民兵们推攘进来。风扬扫一眼,众地主中,除去两个有些岁数的妇女之外,余下的全是成年男人,没有小孩。 风扬知道,这些地主都是判了死刑的,没有一个能活到明天。风扬注意到,肥胖高大的肉铺掌柜也腆着大肚子排在队列里。从神色上看,他似乎不知道是来送死的,就像他铺子里的待宰猪羊一样。 易六成训完话,转身没走几步,眼角瞥到风扬,赶忙拐过来,老远就伸出手:“哦,是风扬同志!来的蛮早哩!” 风扬迎前几步,握住他的大手:“来迟了!”压低声音,“六成大哥,小弟有件事儿求你!” “啥事儿?” “这儿不方便,找个僻处!” 易六成领他走进中队部,关上房门,笑道:“这儿中吗?” 风扬亦笑一下:“中!” “啥事儿,神兮兮的!” “唉,”风扬轻叹一声,“我家欠下张宗庵的情,我妈定要救他一命,我拗不过,左想右想没招儿。你是我领导,我只能求求你,看能生个啥门儿!” “判他死刑了?” “夜黑儿判的。商量一整夜,村里不赞成,可工作队的韦同志一定要判,说是上面定下的,不好改了!” “嗯,”易六成点了点头,“是不好改!” “昨儿的诉苦会开了一整天,村里没人说他不好,都说他是体面人,人好,心好。六成哥,你面子大,能不能跟领导通融一下,权且放他一马?” “通融个毬!”易六成苦笑一声,手指窗外那堆人,“你看他们,哪一个不是体面人?说句心里话,真正坏的没几个!” “那——镇压也得讲究个实际!” “风扬同志,”易六成沉下脸,“这句话算我没听见!你还有啥事儿?” “六成大哥!”风扬急了,扑通一声跪下,“小弟求你了!” “哎哟哟,你咋弄起这个哩?”易六成赶忙拉起他,将他一把按在凳子上。 风扬小声道:“六成大哥,求你了!” 易六成思忖一会儿,摇头叹道:“唉,风扬呀,不是六成大哥不从,是这事儿压根儿没法整!县里其他区都土改了,就咱双龙区费下牛劲,为整山沟子里王金斗那个王八蛋,县大队先后牺牲近百号人,要不是调来一团正规军,还不知道闹成啥样?听老白说,刘书记最恨的就是通匪的,若是那帮老顽固没钱没粮,早就困死了!这十几个人全是通匪罪,刘书记亲手划圈,死定了!” “那——”风扬的脸色变了,“有啥法儿没?我妈说,要是我救不出宗庵,她就一头撞死。我妈要是撞死,叫我——咋做人哩!” 易六成也觉得事儿严重起来,勾头思忖。有顷,六成抬头,两手一摊:“没啥法儿!” 风扬从袋子里掏出纸头:“你看看这个,中不?” 易六成白他一眼:“你明明知道我不识字,咋念?快说,是啥东西?” “是张宗庵支援过八路军二百块大洋的证据,上面有签字!” “谁签的?” “我也认不全,就知道八路军这仨字!” 易六成装模作样地端详一会儿:“我这官儿小,做不了主。不过,有这东西在,就比没有强!我说个门儿,咱试试看。待会儿老白来了,你就去求他。不瞒你说,大凡被押到这儿的,名单早就报给刘书记了。刘书记不点头,谁敢放人?” “既是这样,求老白有啥用?” 易六成眼一瞪:“啥用?看来你是不知情!老白在八路军里当连长时,刘书记不过是个通讯员,屁颠屁颠地跟在老白后头拎包!你求老白,只要他肯说话,刘书记咋说也得买个面子!” 风扬眼珠子一亮:“老白在哪儿?” “就在区里。今儿镇压反动地主,县大队怕出事,调来几十号人,这阵儿就扎在河头上。老白和刘书记都来了,待会儿必定过来!” “老白是大官,我一个小不拉子,咋能见上?” “老白爱抽土烟,你去弄点好烟叶,越壮越好,候在这屋里。待他来时,我勾他过来,你顺口提说这事儿。老白是硬人,吃软话,你想几句好词儿,我再帮帮腔,或能救下宗庵一命!” 风扬眼睛发亮:“中!” 风扬点了点头,谢过易六成,到街上买来一捆特壮的上好烟叶,忐忑不安地守在屋里。小晌午时,白云天和刘书记果然走进院子,后面跟着几个县大队干部,腰里挂的是清一色的盒子枪。院中雪地上站的人也多起来,有二十来个,见有大官来了,一齐立正,哈腰低头。刘书记扫他们一眼,没有训话,与白云天等大步流星地走入区政府的办公室。 又候半个时辰,风扬听到门外脚步声响,不一会儿,易六成引着白云天有说有笑地走过来。还没跨进门槛,白云天的大嗓门就亮开了:“易六成,你的烟叶哩?” “屋子里,”易六成笑道,“首长,你只要吸一口,保管忘记姓啥了!” “你就吹吧!”白云天亦笑起来,先一步跨入门槛,见风扬站在屋里一侧,打个愣怔,转对跟进来的易六成,“这是谁?” 六成指着风扬介绍:“这是四棵杨村的万风扬,区队排长,你的小部下。我说的好烟叶就是他孝敬的!”对风扬,“你夜黑儿梦到的白大队长就在眼前,还不快点敬烟?” 风扬打了个立正,敬礼道:“首长好!” 听说是区队的,白云天呵呵一笑,扬手还了个礼:“好好好,你的烟哩?” 风扬从桌下摸出一捆烟叶,双手捧上:“请首长验看!” 白云天接过来,连嗅数下,又查看一下颜色,点头赞道:“嗯,是好烟!” 风扬奉承道:“首长真是行家,不抽就知道好歹了!” 白云天接过六成递来的纸头,卷成烟筒儿,撕下一段烟叶,揉搓成末,塞进去按实。风扬呈上早已备好的火绳,白云天深吸一口,脸上的一块大疤飞扬起来,赞不绝口:“中中中,这味儿中,吸起来过瘾!”笑对风扬,“万风扬,你今儿算是立一功,老白半个多月没抽上好烟了!”略顿一下,“咦,你是从哪儿弄来的?” “是从地主分子张宗庵的家里抄来的!”风扬不失时机,将话头儿扯到正题上,“张宗庵别的没本事,弄烟是好手。经他手炕出来的烟,连西安人都爱抽哩!” 白云天转向易六成:“哦,这事儿可是真的?” 易六成笑道:“万风扬吃下豹子胆,也不敢蒙骗首长呀!我也听说,一到出烟时候,四棵杨村头车水马龙,闹猛着哩。张家的烟叶儿,名声扬得远喽!” 白云天挠挠头皮:“我咋没听说过?” 六成笑道:“首长净忙大事,咋能听说这些鸡毛蒜皮?再说,张家的烟叶壮,不是行家禁不住,买起抽不起!” “嗯,这话实,听着美!”白云天狠吸一口,咽进嗓眼,又从鼻孔里喷出来。 “首长,”风扬迟疑一下,“这些烟,以后怕是抽不到了!” 白云天一怔,猛然想起什么,轻声问道:“那人也在这院里?” “就快到了,”风扬应道,“这在路上哩!”顿有一时,轻叹一声,“唉,首长,我有句不该说的话,镇压谁都没啥子,镇压这个人,有点屈了!” “张宗庵?”白云天眯起眼,自言自语,“是不是通匪那个?” 风扬结巴了:“是——是哩!” 白云天直盯风扬:“你这说说,咋个屈他了?” 万风扬流下眼泪:“张宗庵是好人,前阵子开批斗大会,村里人上台,没人控诉他不说,反倒为他说出一堆好话。张宗庵行善一辈子,咱要是镇压了,村里人会——会咋想?” 白云天捏碎烟头,眉头皱起,在屋子里来回踱步,脸上大疤的颜色明显暗淡下去。踱一会儿,他顿住步子,两眼盯住风扬,语调严肃而低沉:“万风扬同志,看来你是上了反动地主的当!反动地主总是善于伪装,表面上做善人,背地里干坏事。我且问你,张宗庵家有多少地?” 万风扬心里一寒,声音有些哆嗦:“二——二百多亩!” “你看看,”白云天的大疤一下子飞扬起来,“他这么多地是打哪儿来的?还不是残酷剥削贫下中农得来的?贫下中农不去控诉他,反倒说他好话,一定是中了他的糖衣炮弹!” 万风扬的嘴唇动了几动,话也说不圄囵了:“首——首长——” “首长说的是,”易六成接过话头,“就凭拉拢腐蚀贫下中农这一宗罪,就该枪毙他十次!”转对风扬,“风扬,我问你,像张宗庵这样的地主,你村里一共几家?” “就——就他一家!” “哦?”易六成做出若有所思的样子,自语,“要是这么说,今儿镇压他,倒是便宜他了!”
媒体关注与评论
当今中国应当产生三部悲歌,第一部是土地革命以来中国农民的悲歌;第二部是五四运动以来中国文化传承的悲歌;第三部是一八四零年以来中国民间社团的悲歌。寒川子在其新作《四棵杨》里尝试写出的,堪称自1949年以来中国农民及其乡村生活的悲歌,这是一位作家良知的时代之音。 ——凤凰网首席评论员 钱宏 在寒川子笔下,农民弱势,但不弱智。他们为体面而活。他们没有闯关东,也没有走西口,只是牢牢扎根乡里,饿死不移志,穷死不挪步。在农民工几乎代替农民的今天,此书重新肯定了土地与农民的命定关系,别有怀抱,耐人寻味。 ——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导 郜元宝 《四棵杨》从“后革命乡土叙事”的视角,归复了中国乡土本有的眼光、本有的语言,重构了中国乡土本有的意识形态。作者致力于描画制度变迁对乡土中国带来的遽变,以文化批判的笔触深入描摹了乡土中国的灵魂,展现了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可能达到的最高境界。 ——上海大学文学院博导 葛红兵 寒川子用通俗、活泼的语言陈述了中原农民在社会主义道路上的探索和困惑,讴歌了他们在专政条件下对文化传承的执著和守护,同时也展开一个悖论:新的社会建筑在对旧的乡村文化予以无情摧毁的过程中,又用管理严格的户籍制度将乡民牢牢绑缚在乡井土上,而乡井土正是滋生旧文化的土壤。 ——作家、编剧 柳建伟 这是我在7年出版生涯里遇到的最伟大作品,堪称《平凡的世界》、《白鹿原》级。我将用最大的努力使此书能如原貌出版,为更多人所知。 在这部洋洋八十万言的长篇巨制里,河南之子寒川子以其冷静的笔触,有条不紊地展开了一幅建国后三十年间河南农村的生活画卷,刻画了一组忍辱负重、勤劳质朴的河南人群像。 ——出版人 路金波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1949年后中国9亿农民30年间乡村生活的史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平凡的世界》,第 四届茅盾文学奖《白鹿原》……第八届,可能就是《四棵杨》。 任何人往上倒三辈都是农民的后代,没有例外。 14亿中国人口中,9亿是农民。 现在的城里人却不了解64.3%的中国人的生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