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

出版时间:2011-3  出版社:宁夏人民教育  作者:李从仁//崔永安|主编:李朝东  页数:114  

前言

  高中阶段的师生对教学过程的需求呈现出与其他学段不同的特点,我们理解为以下两个方面:  1.科目增多,单科学习时间减少,教师上课,一个知识点可能只能讲一遍,高中学习更多地体现在老师进行方法点拨,学生自主学习。举一反三,不会像初中那样面面俱到。  2.现在新课标的教材内容都是不确定的,短短的课堂时间,老师不能够把重难点知识和这些不确定知识讲明白,或者是讲明白了,学生没有听懂。学生没听懂,还没有办法从教材上获取解决的方法。  我们依此设计本套丛书,主要的功能就是解决复习的问题,课后对课堂知识进行及时复习、消化,弥补课堂教学不足,弥补教材讲解的不足,同时还兼顾预习功能和提高功能。课前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预习,课后对部分重难点知识进行拓展、解题方法进行归纳总结,起到提高、升华的作用。

内容概要

  现在新课标的教材内容都是不确定的,短短的课堂时间,老师不能够把重难点知识和这些不确定知识讲明白,或者是讲明白了,学生没有听懂。学生没听懂,还没有办法从教材上获取解决的方法。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空间几何体1.1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0011.2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0051.2.1 中心投影与平行投影/0051.2.2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0051.2.3 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0081.3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0111.3.1 柱体、锥体、台体的表面积与体积/0111.3.2 球的体积和表面积/016单元知识整合/021第二章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1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0242.1.1 平面/0242.1.2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0282.1.3 空间中直线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0312.1.4 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0312.2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0342.2.1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0342.2.2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0382.2.3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0412.2.4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0412.3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0442.3.1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0442.3.2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0482.3.3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0522.3.4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052单元知识整合/055第三章 直线与方程3.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0603.1.1 倾斜角与斜率/0603.1.2 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0633.2 直线的方程/0663.2.1 直线的点斜式方程/0663.2.2 直线的两点式方程/0693.2.3 直线的一般式方程/0693.3 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0733.3.1 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0733.3.2 两点间的距离/0753.3.3 点到直线的距离/0783.3.4 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078单元知识整合/082第四章 圆与方程4.1 圆的方程/0864.1.1 圆的标准方程/0864.1.2 圆的一般方程/0894.2 直线、圆的位置关系/0924.2.1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0924.2.2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0954.2.3 直线与圆的方程的应用/0994.3 空间直角坐标系/1034.3.1 空间直角坐标系/1034.3.2 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106单元知识整合/109第一章测试卷/115第二章测试卷/119第三章测试卷/123第四章测试卷/127参考答案/131

章节摘录

  1.空间两点间距离公式的理解  (1)空间两点间距离公式是平面内两点间距离公式的延伸、推广,而平面内两点间距离公式又是空间两点间距离公式的特例。  (2)公式推导  ①推导思路:求线段长度常常放在三角形中,根据各坐标分量的几何意义构造三角形来求解,即通过构造辅助乎面,将空间问题转化到平面中处理。  ②证明方法:运用了由特殊到一般的方法,过程中运用到线面垂直、线线垂直的相互转化。  (3)学习了空间两点间距离公式后,一方面对任一点要有坐标的意识,另一方面要有通过空间点的坐标和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解决具体问题的意识。  2.立体几何中的有些问题及空间点的轨迹问题与平面几何、  平面点的轨迹问题一样,可利用坐标法来解决,其方法和步骤相似,只是由平面的二维坐标转为空间的三维坐标。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高中数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