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可以改变

出版时间:2009-1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作者:诺尔曼·道伊奇  页数:280  译者:田志军  
Tag标签:无  

前言

  本书通过讲述一些涉及科学家、医生及病人近乎神奇而又真实的故事,揭示了一个革命性的发现,那就是人脑可以自我改变。无需手术或者药物辅助,而是利用了大脑目前尚未被人所知的再生的能力。其中一些人曾被当作患有严重脑疾病而无可救药的患者,另一些人则没有什么特别的毛病,只不过想促进他们大脑的功能或是上了年纪的时候还能保持住大脑的活力。400年来都没人想到来做这样的尝试,因为主流的医学及其他学科都认为大脑从生理学角度上看是稳定不变的。普通人_般认为只有在漫长的衰退期开始之后,大脑才会发生变化;脑细胞则除非无法正常产生,或者受损,死亡,否则不可能被替换。大脑既不能改变其结构,它也无法找到新的方式来运转,要是大脑部分受损的话。大脑恒定不变的理论等于是宣判了那些一生下来就患有脑疾或智障以及遭受过脑损伤的人们,将终身与残障相伴。有些科学家想象是否可以通过运动或者心智训练来改善或者保养好健全的大脑,他们却被告知不要为此浪费时间。认为对许多脑疾病的治疗都是无效的甚至不保险的,这种虚无主义长期盘踞在神经医学界,蔓延到我们的文化里,直至对人的本质的基本看法都有所贬抑。既然人脑不能变化,那么来自头脑中的人的本性也必然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  认为人脑不可能改变的观点有如下三个主要依据:能完全康复的脑损伤患者实属罕见;我们无法观察到脑活体的微观活动;认为人脑像一台完美的机器的观念——这种观念可以追溯到现代科学开端之时。

内容概要

大脑是个有机体,它能改变自己的结构和功能。只要人活着,年纪再大也能不断改变。“神经可塑性”推翻了几个世纪以来,认为大脑在成年后不能改变的观念。神经细胞可以重新生长,并可产生新的连接,这不仅给心智有缺陷的人带来希望,也给过去被认为无法治疗的大脑疾病带来康复的机会。此书通过活生生的典型病例,对我们日常所熟知的顽症如:抑郁症、脑中风、脑功能性丧失、孤独症、强迫症、性变态、脑平衡障碍、幻肢、脑萎缩、脑缺失……这些长?以来被认为无法治愈的病症,在充分利用神经可塑性治疗后,都奇迹般的痊愈和/或改变,同时也让我们看到健康大脑拥有惊人的潜能。

作者简介

医学博士诺尔曼·道伊奇,是一位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分析师,也是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分析训练中心和多伦多大学精神病学系的研究人员,还是一位作家、散文家和诗人。他曾经四度获得加拿大国家杂志金奖。他一半时间在多伦多,一半时间在纽约工作。

书籍目录

前言:科学带来希望

第一章一位老是坠地的女人——神经塑性疗法对平衡障碍和前庭损伤的治疗
第二章让自己有个健全的大脑——神经塑性疗法对大脑功能性丧失的治疗
第三章重塑大脑——神经塑性疗法对孤独症的治疗的疾病,“重塑大脑”是治疗这种疾病的有效方法。
第四章获得性品味和爱——神经塑性疗法对性变态障碍的治疗
第五章午夜复活——神经塑性疗法对脑中风后遗症的治疗
第六章打开大脑的锁——神经塑性疗法对强迫症的治疗
第七章疼痛——神经塑性疗法对“幻觉痛”的治疗
第八章想象力——神经塑性疗法对帮助增强记忆力和学习力的效能
第九章让幽灵寿终正寝——神经塑性疗法对抑郁症的调治
第十章活力重现——神经塑性疗法对脑萎缩症的再生唤醒功能
第十一章整体大于其部分之和——神经塑性疗法对脑缺失患?的改造
附录一:随文化而改变的大脑——不仅是大脑改变文化,文化也改变大脑
附录二:塑性和进步的观念
注释和参考资料

章节摘录

  谢丽尔?斯利兹觉得她老是在往下掉。也正因为她老觉得自己在往下掉,所以她会摔跤。当她站起来,没什么东西支撑时,就那么一会儿,她看上去就像站在悬崖边上一样,不小心就要栽下去。她开始向一侧倾斜、晃动头部,并且伸出手臂力图让自己稳住。不久,她整个人都像筛糠一样浑身震颤,看上去就像一个走钢丝的人,在失去平衡前的那一瞬间,身肢剧烈地俯仰、扭动——只有她的双脚劈开,牢牢地扎在地上。她似乎不单单害怕掉下去,而更怕的是被人推下去。“你就像一个摇摇晃晃走在桥上的人一样”,我说。  “是的,我觉得我会跳下去,尽管我不想这样做。”  通过更进一步的观察,我发现当她试图站稳的时候,她就会浑身抽搐,好像有一伙看不见的恶棍将她推来搡去,要把她击倒在地一样。实则这伙恶魔就在她内心里头,如此不断地折磨她已达五年之久。如果她想要走一走,就不得不扶着墙。即便这样,她还是像喝醉了酒的人一样,走起来摇摇晃晃。  对谢丽尔来说,她内心得不到片刻的安宁,即便是她倒在地板上的时候。  “当你已经倒在地面上的时候有什么感觉?”我问她。“是不是那种要倒下去的念头就立刻消失了呢?”  “有那么几回”,谢里说,“当我完全没有意识到地板的存在的时候……一扇想象的地板门豁然打开将我吞了进去。”即使当她倒在地上的时候,她还是感觉她仍然在往下掉,永远地往下掉,直至落入无底的深渊中。  谢丽尔的问题在于她的前庭器,也即平衡系统的传感器官失灵了。她为此活得很累,并且她心头那种总是往下坠落的感觉快把她逼疯了,这种感觉挥之不去,让她无法再考虑任何别的事情。她害怕未来。她出问题后,不久就丢了作为一名国际营销代表的工作,现在只靠每月1000美元的残疾人抚恤金生活。她现在又有一种新的恐惧,就是害怕变老。而且她还有一种罕见的莫名的焦虑。  具备功能正常的平衡感是保证我们安康幸福的一个基础。这个基础平时少有人提及,但却又至关重要。早在20世纪30年代精神病学家保罗?希尔德就研究了人类健康的官能和“平稳的”体像是如何跟前庭器相关联的。当我们谈到“觉得安定”或者“不安定”;“平衡的”或者“失衡的”;“生根的”或者“无根的”;“落地的”或者“悬空的”;这个时候我们就在使用一种前庭语言。这种语言的真相只有像谢丽尔那样的人才能够完全体会。丝毫也不令人奇怪的是,像她那样有相同病症的人常常精神崩溃,而且其中许多人选择了自杀。  我们具有的许多官能,在失去之后,才意识到它们的存在,平衡感就是其中之一,因为它运行得是如此完美,如此天衣无缝,以致它在亚里士多德所描述过的五种官能里难觅芳踪,自此之后世世代代无人提及。  平衡系统带给我们空间方位感。前庭器,也即平衡系统的感觉器官是由内耳的三个半规管组成的,它们通过探测三维空间中的位移告诉我们什么时候我们是站立的,重力是如何作用于我们身体的。其中一个半规管探测水平方向的位移,另一个探测垂直方向的位移,还有一个探测我们或前或后的位移。半规管的管道里头包含了一些纤细的毛细胞。当我们移动头部时,管道里的流体就刺激毛细胞,给大脑发出信号,告诉我们在某一特定的方向上我们提高了速率。每一次运动都要求身体的其余部分作出相应的调整。如果我们向前移动头部,大脑即通知身体的适当部位下意识地作出调整,以便补偿重心的变化,保持住我们身体的平衡。从前庭器发出的信号沿着一根神经传到我们大脑中一个特殊的神经元丛中,我们称之为“前庭神经核”。信号在这里得到处理,然后它向肌肉组织发出调整指令。健康的前庭器也跟我们的视觉系统具有紧密的联系。设想你在追赶一辆公共汽车,你向前跑动的同时你的头部也随着在上下起落,你之所以还能将移动的公共汽车保持在你的视野之中,是因为你的前庭器能向大脑发送信息,告诉大脑你跑动的速度和方向。这些信号提供给你的大脑,让它去旋转和校准你眼球的位置,直至瞄准你的目标——那辆公共汽车。  1997年在一次常规子宫切除手术之后,当时三十九岁的谢丽尔,术后受到了感染,于是医生给她开了消炎的庆大霉素。大家都知道过量使用庆大霉素会毒害内耳构造,造成失聪(谢丽尔没有这个症状)、耳鸣(她有这个问题)以及平衡系统的破坏。但是由于庆大霉素价格低廉且易于见效,所以医生仍会开这种药,不过只能使用较短的时间而已。谢丽尔说给她开出的药量超过了限度,于是这样她也就成了庆大霉素受害者这个小小群体中的一员,他们相互之间称为摇摆人。  突然有一天,她发现自己没法站起来了。她只要动动脑袋,整个房间好像也要动起来。  她闹不清究竟是自己还是墙壁在导致晃动。后来她终于贴紧墙壁勉强站起来,伸手抓来话机给她的医生拨了电话。  她到了医院之后,医生给她做了各种测试来观察她的前庭功能是否丧失。他们让她头靠在一张桌子上,往她耳朵里又是灌凉水又是灌温水。他们要她闭上眼睛站起来时,结果她一下子就跌倒了。一位医生告诉她,“你没有平衡功能了”。测试结果表明她大约只剩了2%的功能。  她说,“医生是这样的冷漠无情,‘这似乎是庆大霉素的毒副作用。’”说到这里谢丽尔激动起来。“到底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这些?‘这是永久性的了’,他说。我于是一个人躲起来。我母亲带我再去找医生,但她却托词去取车只在医院外边等着我。我母亲问我,‘能好起来吗’?我看着她,说,‘是永久性的了……再也摆脱不了了’”。  因为谢丽尔的前庭器和她的视觉系统之间的连接受损,她的眼睛不能动自如地跟踪移动的目标。“我看到的一切东西都像业余级的蹩脚录像一样上下跳动”,她说道,“好像所有我看见的东西都是吉露果冻做的,而且我每踏出一步,所有东西也随着晃动起来”。  虽然她不能用眼睛追踪移动的物体了,但眼睛依然是她知道自己站立的最后依靠。它通过对水平线的确定,能帮助人们知道自己在空间中所处的位置。只要灯一灭,谢丽尔立刻就摔倒在地。可视觉辅助最终还是被证实对她来说并不可靠,因为在她面前任何形式的移动——甚至别人伸手去扶她——都会刺激她的坠落感。甚至地毯上的之字形花纹也能让她摔跟斗,冷不丁看到这些花纹她会错以为自己也是像之字形那样歪歪扭扭地站着,而实际上并非如此。  她长期处于精神疲惫,高度紧张之中。为了保持站立的姿势花去了她大量的脑力,本来可用在像记忆和计算、推理能力等这样的心智功能上的脑力。  在尤里为谢丽尔准备计算机时,他们叫我也来试试那台机器。我便戴上那顶安全帽,并往嘴里搁进那个带电极的塑料装置,叫做舌面显示器。它扁扁的,不会比一片口香糖厚。  那个帽子里头的加速计,或者说传感器,可以探测两个平面上的位移。当我点点头的时候,这个动作就被转化到计算机屏幕上的一幅图谱上,研究人员就能对之进行监控。同样这幅图谱也投射在了144个电极的阵列上,这个阵列被植入到了搁在我舌头上的塑料条里了。当我向前倾时,好像香槟酒气泡那样的电震就在我的舌叶上破裂开来,从而告诉我我正在向前弯腰。在计算机屏幕上我能看见我头部的位置。当我向后仰时,我能感觉到舌根处像有香槟酒的涡流在微微波动。我向左右两侧倾斜时也有同样的情况发生。随后我闭上眼睛,练  习用舌头去感觉自己在空间中的姿态。过了不久我就能准确知道我在空间中所处的位置,而且很快忘了传感信息是来自于我的舌头了。  谢丽尔取回这顶帽子;她靠在桌子上来保持身体平衡。  “我们开始吧”,尤里边说边调整着各种控制按钮。  谢丽尔戴上帽子并闭上了眼睛。她从桌子上支起身来,只留两个指头和桌面保持接触。尽管除了舌头上的“香槟酒涡流”之外,并没有任何别的东西能告诉她哪儿是上哪儿是下,这回她可没再摔倒了。她的手指从桌子上挪开了。从此她不再摇晃。她开始大哭——遭受创伤之后的泪水像洪水一样涌出;既然她戴上了那顶帽子并且感到保险,她就可以轻松一下了。当她一戴上那顶帽子,那种老是往下掉的感觉就离她而去了——五年来这还是第一次。她今天的目标是不用任何支撑,站立二十分钟,戴着那顶帽子,设法保持住平衡。但对任何人来  说——更别提摇摆人了——笔直站立二十分钟可能都得有白金汉宫门卫那样的训练和技巧。  她看上去很平静,只是稍稍调整了一下站姿。她不再浑身抽搐,那个好像在内心里头将她推来搡去的神秘恶魔消失了。大脑把仿真前庭器传来的信号进行了解码。对她来说,片刻的安宁都是奇迹——神经塑性的奇迹,因为这些舌头上麻麻的感觉竟然莫名其妙地经过大脑中一条新的通道,送到了处理平衡的脑区中。而正常情况下它们是要送到大脑中称为感觉皮层的部分——就是大脑表面处理触觉的一个薄层中去的。  “我们正在想办法把这个装置做得足够小,到时可以藏在嘴里头”,巴赫-伊-里塔说道,“就像矫正牙齿的牙套那样。这是我们的目标。那么她,和任何其他有这个问题的人,都将恢复正常的生活。像谢丽尔这样的人都能戴着这种仪器,说话,吃饭,而任何人都不会有所察觉”。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不过短短十多年前,科学家还认为大脑线路一旦固定就永远不会改变了,并认为大多数形式的脑损害所造成的伤害无可医治。精神科医师道伊奇通过对“神经可塑性”的观察、研究、访谈,得出了大脑可以自我改变的革命性发现。道伊奇的书对具无止境的适应性的人脑,做出了不起而且充滿希望的描绘。  ──奧利佛?萨克斯(Oliver Sacks),《火星上的人类学家》作者  多年来神经科学家一直认为,大脑是一个机器:部分遭破坏,就永远失去這部分的功能。但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即使是面临灾难性创伤,大脑仍可以自行修复,增强大脑功能一如锻炼软弱的肌肉。本书是一个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任教的精神科医师和心理分析师,访谈研究大脑如何改变的科学家及被他们改造的病人,所写下有趣迷人而且不曾被正确理解的奇迹故事。  ──《出版家周刊》(Publishers Weekly)  脑科学领域中最新的专业术语应该就属于“神经可塑性”了,这个概念显示成人的脑仍有改进的可能性。夏伦?贝格利(Sharon Begley)的《训练你的心灵、改变你的大脑》(Train Your Mind , Change Your Brain)虽然也是相同主题的著作,不过道伊奇医师在本书中描述这些因神经可塑性而得救,或是接受相关训练而改善能力的故事,对于非专业領域的一般读者应该更具吸引力。  ──《图书馆学刊》(Library Journal)

编辑推荐

  《大脑可以改变》是从大脑自我修复的故事中发现神经可塑性疗法可以治疗中风、脑瘫、性变态、抑郁症、脑萎缩、孤独症……  同名英文原版书火热销售中:The Brain That Changes Itself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大脑可以改变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6条)

 
 

  •   如果学习了大脑神经科学的基本概念,这本书绝对值得阅读
  •   这是一本非常专业的大脑科学科普读物。里面的实验案例非常多。
  •   还可以,帮别人买的
  •   可塑的大脑,为许多脑病康复带来希望。
  •   对大脑的运作与发展有了新的认识,也对dna决定论做了批判。对后天努力成功的运作原理有了很好的说明。
  •   对于生病的人来说,看了这本书会树立对生活的信心。
  •     这本书其实主要介绍的是脑科学关于大脑可塑性的一些研究发现,实验和应用案例。传统的脑科学认为人的大脑在幼儿时期有一段关键的成长期,这段时期对于大脑正确感知各种感官信号是极其重要的,然而大脑的各个区域的功能在关键期以后就固定下来,不会再改变了。但是神经可塑性却认为大脑即使在成年以后,仍然有巨大的成长和改变的空间。书里给出了很多有趣的案例和实验结果。下面是我总结的一些关键点。
      1. 将传感器接受到的光电信号或者空间平衡信号,接到舌头的味蕾,可以利用大脑里原本感知味觉的区域来实现原本眼睛和耳朵的功能;
      2. 通过锻炼,可以让大脑的新区域来代替被破坏掉的旧区域的功能,从而让因中风而瘫痪的人恢复行走或语言的功能,或者让有学习障碍的儿童的提高他们阅读理解的能力,从而能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3. 大脑的各个区域在完成各自的功能的同时也在竞争。经常得到锻炼的功能区域的面积会增加,甚至吞没附近缺乏使用的功能区域。这个现象解释了为什么旧的习惯是如此难以戒除。
      4. Oxytocin (催产素) 可以破环旧的神经连接,建立新的连接,男女恋人和看到新生儿的父亲的大脑都会产生这种化学物质,从而建立稳固的关系。英语里说男女双方有的Chemistry说不定就是指这个。
      5. 新的爱好,新的兴趣会刺激大脑产生新的神经连接,维持大脑的生命力。学习外语和舞蹈因为需要协调各种区域的功能,对锻炼大脑非常有好处。体育锻炼也非常有好处。而且不需要强烈的运动,普通的散步就足够了。
      6. 有压力的时候大脑分泌糖皮质激素,会引起海马区的细胞死亡,记忆力下降。里面有个老人的观点很好:我只担心那些我可以控制的事情。
      最后总结,像锻炼身体一样锻炼你的大脑,use it or lose it.
  •     
      看见amazon有些负面评论还有人攻击书在做广告,这个真的没有看出来,作者推荐的软件也不是作者自己用来盈利的,的确这个软件不是免费的,但是科研也要钱的,谁说科学家辛辛苦苦的研究出来有用的东西必须免费给全人类啊?没有incentive难倒要靠乌托邦式的自发自觉自愿做科研么?
      
      还居然有人说本书太黄,如果作为医学讨论都不能提生理名词,那这个人脑子估计进水了。不批也罢。
      
      最主要的,是说没有统计支持的anecdotal evidence不作数,首先,在amazon评论里面已经有人扔了连接去统计数据。其次,是否所有anecdotal evidence (其实书里说的不是轶闻,是case study)都没有任何意义?我想可能是有人把做case study的目的跟归因(建立causal relationship)弄混了。作者其实每次都明确的指出,还没有足够的排除其他因素,还没有足够大的数据点做统计,所以只有strong indication,没有definitive causal relationship。而且作者也比较详细的说了还可能有什么因素造成我们观察到的现象,甚至有时候也给了competing theory。
      
      的确,少数的个例不能用来证明某观点肯定是对的或者肯定不对,但是不代表case study是没有意义的。
      
      任何大规模的统计实验开始之前,必然是由科学家先观察到某些个例,才能形成猜想,然后做小规模实验,等有了一定的证据,然后才有可能去申请做大规模的实验,去收集足够的证据,试图证明猜想。
      
      另外,哪怕只是个例,书里的例子很多也是在有一定对照组情况做的,个例的数目也挺多了,想证明大脑“对某些人,在某些方面可塑”这一观点,应该还算可以了。毕竟要否定“大脑不可改变”,一个反例就足够。
      
      作者也没有说对任何人,大脑的任何部分都可以重塑和改变。事实上作者在后来也举了一个在胎儿期因为不明原因缺失左脑的女人的例子,她最终也没有能变得跟常人完全一样。actually, far from it.
      
      这本书当然不用当定理来读,可以当成是survey of recent related papers来看待,没有觉得有有些人攻击的那么不堪。本来科学研究的结论也只是相对更加能解释现实的猜想,永远保持一点质疑心,一旦有新的更能解释现实的猜想,就可以修正原先的猜想。
      
      =========================================
      
      防止大脑衰老:
      做新鲜的事情,寻求新的刺激(stimulation to the senses),学新的东西比使用已经学会的技能要好。学外语,学跳舞都行。
      学东西的时候就非常集中注意力,尽量努力让input的细节都能吸收进去。不然很容易就是垃圾进去垃圾出来。(btw 英语发音不好的人,请先仔细仔细仔细的听,不要听都没有听清楚就乱跟读,越多读越错的远)
      适当运动,经常的适中或者轻量运动。
      社交,跟人来往,不要自己成天关家里。
      禁止自己说老了不中用了这样的话。很多能力力越不用才越不中用的。先认定自己做不到,然后也不去真正努力的尝试,然后真的没有做到,就成了self fulfulling prophesy了。
      
      btw人对自己的expectation不同最终结果的确是完全不一样。我学校有位八九十岁的老教授,是我们这个行当的开山鼻祖之一,那么大年纪了还一样亲自给我们研一的学生上课,讲基础讲的非常清楚,脑子转的比谁都快,还是一样写paper,每年做无穷多牛逼的事情。至今仍每年召开行会,活跃在学术界。公司很多60多岁的人还是骨干,对比国内一些40来岁的“退休老人”,状态真是天上地下。
      
      发现暂时做不到的事情,不要就得出结论认为自己脑子没有能力做到了,保持一些希望,集中精力努力的学习,不断在自己能力的边缘练习(请参考deliberate practice)
      
      没有去看作者提到的那些软件,以后有机会非常希望能用来培训听外语不同发音的能力,和增强阅读理解的能力。其实我一直觉得自己有阅读困难,中文课文看完了从来就无法提炼中心思想。
      外语的东西,看电视或者上课听老师讲,只需要一遍我就会整个的印在脑子里,考试的时候回忆某语法或者特定短语的用法,不是一个抽象的语法概念,而是出现老师上课讲整个语法的时候的一段“录像”,或者电视上看见外语电影的时候这个短语是怎么被用的。至今,我听有声书和看教育片都比阅读书面的字要懂的快,记得的多,至今读paper读专业书都困难的要死,要使劲push自己才能做到。要搁现在肯定给诊断成learning disability了,不过从前没有这些label,我居然也混出了学位了。没有人告诉过我我不能读书,现在读的多了,尽量读了也努力的做记录,好像也能理解的多一点了。所以吧,我想还是不要随便放弃希望,不要随便给自己下定义下结论,如果有困难,就想想办法特别的针对自己的困难找特殊的练习,努力的练习。-----当然这个跟Marcus Buckingham的“扬长避短”说不矛盾的。有些能力,是基本能力,如果缺乏这些能力会对生活的主要方面有重大影响,这些方面的欠缺就需要努力纠正。如果纠正到对其他不再有严重影响的程度,剩余的时间,最好是用来扬长而不是避短,这样比较高效。
      
      =========================================
      
      
      最后,出于宁可信其有的态度,我觉得书中提及的很多练习是我自己日常完全可以做到,并且非常乐于做到的,出于防止大脑衰老的目的,从自己本来就有的爱好里面选择那些非常可能对大脑有益的活动来做,何乐不为?
      
  •     Seriously flawed, November 2, 2009
      By
      Mortimer Duke
      
      This review is from: The Brain That Changes Itself: Stories of Personal Triumph from the Frontiers of Brain Science (James H. Silberman Books) (Paperback)
      The most fascinating thing about this book is the nearly complete lack of honest critical response to Doidge's book.
      
      Doidge, a Freudian psychoanalyst, has no training in neurobiology, and prior to this book has published next to nothing relevant to the topic. He makes two fundamental errors in the way he tells his story.
      
      The first of these is the division he makes between "localizationists" and "neuroplasticians". No one working in neuroscience would take seriously the straw man position that Doidge puts forth for localizationists, that there is "one location, one function" and that the brain operates as an unchangeable machine. It is one of the most fundamental axioms of neuroscience that neural changes underlie any learning mechanism. No one would seriously postulate that brains *don't* change a great deal during the life of an organism. Even those involved in the practice of understanding how functions are localized (e.g., speech in the left hemisphere) would not suggest that there is anything special or unchangeable about the physical location, that this location couldn't change after brain injury. Mainstream neuroscience, not a marginalized fringe, has long been aware of the adaptations and plasticity that can happen after a stroke or other brain damage. Doidge seriously misrepresents himself as the champion of a movement.
      
      The second error is the implication that brains are infinitely malleable. He presents a cherry-picked set of case studies and select experiments that might suggest that this is the case, but there is plenty of evidence to suggest exactly the opposite conclusion. Doidge even goes as far as to intimate that any neurological condition can be fixed with the right training. Autism, dyslexia, maybe even Alzheimer's. This is seriously misleading at best.
      
      One of the traps that Doidge falls into is the excessive use of "brainspeak". Many of the examples and implications that he talks about are behavioral, and a brain description is really not the appropriate level. After a while, the term "brain map" has lost a good deal of it's punch as it's applied to anything at all. He suggests that Freud was ahead of his time because, in essence, psychotherapy is "changing your brain maps". Well, yes. But so is any learning at all; there's no privileged place for psychoanalysis. In essence, Doidge is trying to convince you that evidence for brain plasticity should let you know that YOUR brain (and life) can be changed. But in many ways the brainspeak is an unnecessary diversion. The world is full of stories of personal triumph, and those enough are evidence that personal triumph is possible.
  •     我为准备下一个长篇偶尔翻阅《大脑可以改变》一书,竟被深深地吸引了。这是一本奇书,道理与掌故并重,书的封面介绍说,“从大脑自我修复的故事中发现神经可塑疗法可以治疗中风、脑瘫、性变态、抑郁症、脑萎缩、孤独症……”。作者为加拿大的诺尔曼•道伊奇,田志军翻译。
      按照传统的定位理论,人的大脑和官能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大脑被划分为若干专门区域,担负不同的工作。并且这种划分是天生的,或者永久性的。脑的某部分损伤或缺失使得相应的官能丧失,并不可能得以复原。神经塑性理论则认为,大脑是可塑的,并且大脑图谱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的。这就给治疗和康复带来了可能。
      我们看东西并不是眼睛在看,听东西也不是耳朵在听,一切觉受和精神活动都源自于我们的大脑,是大脑在看在听在思考。以前就听过大脑是人最大的性器官的说法,读了此书才知道并非比喻。大脑有关于我们身体各部分以及运动、意识的脑图谱,在当代技术条件下,这图谱是可以侦测和描绘出来的。朱文写过一个短篇,叫《不存在的脚在痒》,不存在的脚怎么会痒呢?在精神病诊断中这就是所谓的幻肢体验。也就是说,身体性的脚虽然被截除了,但大脑里脚的图谱依然存在,是它在痒。
      于是便得出了结论,身体和体像之间是有差别的,从根本上说它们是两件事。只不过在正常人(非患者)那里,身体恰好反射了体像,于是我们就感觉不到这种差别。在反常者那里,体像和身体的错位是完全可能的。比如一个人已经明明骨瘦如柴了,但仍然觉得自己很胖,拼命减肥。一个人明明眉清目秀,但觉得自己丑陋不堪、羞于见人……身体不过是我们的幻觉,甚至世界也一样,不过是我们头脑的某种反射罢了。——一下子就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甚至和佛理不谋而合。
      再比如一个性变态患者,由于早年经历,将暴力和性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他的大脑中性的图谱和暴力的图谱是合在一起的。一想起暴力就想到了性,一想到性就想起了暴力。治疗的要义就是将这两个图谱分开。每当他的身上出现非暴力的“柔性”表现时,医疗者就提醒他注意,反复体验。每当他出现非性的强力(如本能自卫)表现时亦然,提醒注意、反复体会。总之,性和暴力都应该是纯粹的、纯的。久而久之,两个图谱就分开了,变态的症状得到了控制。
      在治疗各类强迫症中,不是运用传统的脱敏疗法,而是相反,远离强迫的内容。强迫是由于大脑的辨错—焦虑—更正的神经回路锁死了无法“转下页”造成的。要打开这把锁就得重塑新的神经回路,因此强制性的转移是重要的,强制自己“转下页”。一段时间后,新的通畅的回路形成,旧的回路就可以被取代了。
      大脑的神经皮层、图谱构造也是用进废退的,并且是竞争性的,因此就给精神疾病造成了可乘之机,但也给有关的治疗以极大的用武之地。
      此书内容丰富、妙趣横生,由于本文篇幅所限,我就不多罗嗦了。在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针对自身的问题不免会带来很多启发以及希望。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副独一无二且变动不居的大脑,这大脑左右了我们的生活、世界观以致一切,精神或神经疾患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个普遍现象,几乎无人可以幸免。读书就是一种塑造,读此书至少能塑造一种信念,就是我们是可以改变的,变得更好和更健康。也得知,我们某方面的不健全或者偏离或者衰弱也是有原因的。扬长避短以争取更完美的人生。
      
      2010-4-9
      
      
  •     这是近年来,让我受益很深的一本书。
      
      书中探索了大脑方面的很多研究事例,让我们一窥脑海里的究竟。
      
      归根到底是这些发现让我们明白了大脑的可塑性是非常强的。人在任何年龄段都可以从事一些活动来开发大脑的能力,延缓衰老,提高生活质量。
      
      同时在教育孩子方面,也可以基于实际的大脑方面的知识,做到科学实际的训练和帮助。
      
      同时对于很多社会心理现象,也可以找到解释的钥匙。
  •     首先,从这本书中学到了些关于人的神经系统的基本知识。我原有的关于人体神经系统的知识大概还都是中学时生理卫生课上学的。现在看来,中国的中学教育虽然内容过于繁重,但要不是有那时打下的各学科的基础,对很多人而言,以后还真少有机会接触那些领域的科学知识了。
      
      大脑的基本构造如此:cerebrum基本上就是大脑(大脑共分五部分,除cerebrum之外,另有脑干brain stem, 丘脑thalamus, 中脑mid brain, 和脊索spinal cord (还是大脑的一部分?)。Cerebral cortex是大脑皮质。Cerebrum是人体整个神经系统的最前端,分两个脑半球,每个半球又分为以下几个大区:
      
      frontal lobe,额叶,主管思维,其中又包括额前叶(prefrontal lobe);
      
      parietal lobe,顶叶,负责感知触觉、味觉及肢体运动;
      
      occipital lobe,枕叶,负责解读视觉信息;
      
      temporal lobe,颞叶,负责听觉、语言及记忆。颞叶中有海马状突起 (hippocampus),负责将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Memento里头的男主角应该就是这个部位受损,因此无法将短期记忆转化成长期记忆,因而也就无法形成有效记忆,记住任何新的东西,但已经变成长期记忆的内容却不会受损。神经医学史上最著名的一个病例就是一个叫HM的病人,因为有羊癫疯,医生便将其两个hippocampi 都切除,之后他便无法记住任何新东西。
      
      除此之外,还有关于神经细胞的一点基本知识:神经细胞分三部分:细胞本体、树状突起(dendrites),和轴索(axon)。一个神经细胞的轴索与另一个神经细胞的树状突起相邻,但并不直接接触,而是其间有个叫触处(synapse)的空隙。当一个神经细胞的树状突起受到刺激时,其轴索可通过释放neurotransmitter,而将刺激通过触处传递给相邻的其他神经细胞的树状突起,从而如接力般,将信号在整个系统内传播。另外,neurotransmitter主要有两种,一个是dopamine (多巴宁,其作用是使人感到舒适、满足,是对人行为的奖赏), 一个叫acetylcholine(乙酰胆碱,使大脑更敏锐)。
      
      传统的关于大脑及人的神经系统的理论有两个核心观点。第一是 localization,及我们常听到的关于大脑不同部位负责不同功能的分区理论。正因为如此,大脑某个部位受损,便会导致某个功能的丧失。这一理论的建立又涉及到神经医学上另一个著名的病例,Paul Broca 研究的代号叫 Tan的病人(此君中风后便口不能言,只会发出tan tan tan的声音,故得此雅号)。他死后,Broca 把他的脑壳切开来一看,发现是左额叶受损,此后此区域便被称为Broca’s area,被认为专管支配口舌的运动而使人能够说话。(另有一个Wernicke’s area,被发现是负责理解语言。)传统的理论还认为,大脑中的额叶是负责运动(motor)功能,而其他的三个部分则负责感知(sensory)功能:顶叶管触觉与味觉、枕叶管视觉、颞叶管听觉(嗅觉在哪?)。各项功能在大脑皮层上的分布可以通过测量大脑在进行某个特定活动时脑皮层上电流的变化而画出个“脑地图”来。而且还有个发现就是,身体上相邻之部位(比如说一个手上的五个指头),在大脑皮层上对应的功能区域也相邻。
      
      第二个核心观点是大脑的机械性,也就是说,大脑象一个精密的机器,比如说时钟,环环紧扣,各司其职。一切正常时,那是天衣无缝,巧夺天工,可要是一个零件出了问题,便必有一个功能受损,而且因为各个部位都各司其职,自然也就没有哪个候补队员能接替出了问题的部位。再加上神经细胞只会死,不能再生,所以,大脑没有可修复性。于是,Tan同志的左额叶一旦受损,便再无说话之能力了。
      
      而此书的主旨、其所介绍的神经科学方面的新发展,则正是对此传统理论的突破。其书名便是对这一新理论的概括:大脑可以改变自己、也可以修复自己。这首先是对分区理论的否定。这并不是说大脑在功能上不分工,分工是有的,但此分工,一不是不可逆、不可变的,二也不是人人一致的。比如说一个手指如果断了,其原来所对应的大脑皮层区域接受不到其信号了,但此区域并不是被闲置,而是会被利用起来处理其他(比如说相邻的两个手指)的信息。分区理论一突破,对大脑的机械性的认识也要随之而改变,取而代之的是把大脑看作一个有适应能力、能自我修复、能与生存环境互动的有机体。这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从西方文化中注重局部与分工的认识论向东方文化中注重整体与协调的认识论过渡。基于如此之认识,关于大脑功能便有以下之原则:
      
      一、用进废退,use it or lose it;因此,各种大脑功能之间存在着一种竞争关系,当一个功能不常用时,被闲置的细胞便会被用来做另一更常用之功能,从而强化后者而弱化前者。这也可以被进一步阐述为下面的路径依赖与第四条。
      
      二、路径依赖,即书中所谓之neurons that fire together wire together;
      
      三、活到老,学到老:人脑的plasticity从摇篮到坟墓都一直有,而且年纪大了更有必要通过脑力活动保持健康。要保持大脑的可塑性,重要的就是要学需要集中注意力、将精力全力以赴来从事的事情,比如说学外语。当注意力高度集中时,大脑内负责集中注意力和记住所经历的事情的nucleus basalis (下橄榄核)又被激活,dopamine 及acetylcholine 生产也被开动起来,而没有这几样东西的活跃,大脑的可塑性也就丧失。这一点解释了我为什么在过去这两三年中曾觉得,智力在下降,注意力难以集中,什么要动脑子的事情,做了不到十分钟,就不由自主地想找些轻松好玩的事情来分散一下注意力(比如说上个网什么的)。就是因为我长期没有高强度地集中注意力、学新东西,逐渐我的nucleus basalis 便在萎缩,而我也因此而变得更没有能力集中注意力、进行深入而持久的思考了。而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因为进行了象写作这些笔记这样、需要集中注意力、认真理解记忆的脑力活动,nucleus basalis又被激活,便又觉智力好象又恢复了一些。
      
      四、东边不亮西边亮:这是我的总结,有两层含意,一是指下面将要提到的sensory substitution,即以一种方式无法感知时(因失明而无法看到三维的世界),大脑可以学会用另一种方式感知(将听觉及触觉信号解读成三维的视觉信息);另一层含意是,如果大脑的某个区域没有做本该做的功能(比如因失明,而视觉感知区域没有视神经传来的信息可处理),那么它会被用来处理其他的信息(比如说听觉或触觉)以应对生活的需要。
      
      书中所举之种种例证,基本都是在说明大脑的可塑性─neuroplasticity─这一道理。第一章中讲的是一个因内耳前庭受损(就是因为吃多了庆大霉素gentamicin!我便对此物过敏,还好没被庸医所误),而完全失去平衡能力和感知肢体位置的能力的女子。此一类病人被称为wobbler,患者无法站立、无法行走,总觉得自己在往下坠落,任何其他的事都难以注意,多以自杀告终。医生给她尝试了一个创新的治疗方法,就是在她舌头上安一个传感器,头上再带一个能感知头部在三维空间中位置变化的头盔。这样,头部的任何运动都被这个头盔传到舌头上含有多个微电极的传感器上,并被转化为对舌头不同位置的微电流的刺激,从而使大脑负责感知触觉的部分接受到这些信息,并依此而对身体(头部)的位置进行解读和判断。有了这一仪器的帮助,病人重新获得了平衡能力,而且在每次使用此仪器之后,都有一个残留效应,也就是在关闭仪器后,仅凭自身能力亦能保持平衡,而且残留效应的时间越来越长。也就是说,在病人的平衡系统被破坏之后,这一仪器使她的大脑学会了通过舌头上的触觉来感知和维持身体的平衡。大脑的这一功能被称作sensory reassignment 或 sensory substitution。
      
      其实这一现象早就在残疾人身上被注意到。我以前就常为纸币上为盲人所设的小点所困惑,因为以我的触觉根本无法分辨出不同纸币上的点有何区别,甚至找不到点在何处。为什么盲人能触摸到呢?盲人不仅触觉比常人发达,听觉更如是。而其发达的听觉和触觉并非天生的,而是后天获得的。视觉正常的人,只要蒙上眼睛生活几天,便也会很快就获得更敏锐的听觉和触觉。为什么?就是因为原来负责解读视觉信息的脑皮层,因为失明而被闭置,而同样因为失明,通过触觉和听觉传来的信息大为增加,大脑需要有更多的资源来处理这些现在变成了对生活至关重要的信息。于是原来负责触觉和听觉部分的神经细胞便向视觉区域延展,占领那边空出来的地产,扩展自己的功能。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说唱艺人是盲人的原因:因为失明而失得他们的听觉记忆作为补偿而变得尤其发达。
      
      从构造上说,大脑皮层(cerebral cortex) 的各个领域并非只能完成某一特定之功能,因此人的各种感觉从根本上来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也就是说,皮肤所感知的触觉信息可以由大脑皮层中解读视觉信息的部分来解读成视觉信息(三维的空间与物体及物体的运动);而人眼所感知的光的信息可以由大脑皮层中解读听觉信息的部分来解读,并转化为听觉,等等。因此,一部分大脑受损,其原来所担负的功能可以通过训练而转由大脑皮层其他部分来完成。比如说中风后肢体不遂的病人,通过锻炼失去控制的肢体,能使大脑恢复对那些肢体支配功能,从而重获运动能力。
      
      书的第二章讲述一个有先天性大脑缺陷的女人如何通过各种智能练习来重塑其大脑的思维能力。其所创办的Arrowsmith学校已成为在为有学习障碍的儿童提供特殊教育方面成为开拓者。其实,推而广之,每个人都有某种程度和形式的大脑功能障碍或不足,聪明如敝人者,亦不能如卡斯帕罗夫那样,同时下几十盘盲棋。所以,因为大脑有可塑性,每个人便都可以通过健脑运动来改善自己的智力。书中提到很让我庆幸之一点,即传统教育模式下所强调、但被现今之所谓素质型的新式教育所摒弃的一些功课,其实对智力的开发有莫大的好处。比如说,背诵诗文(最好还是外语)和练习书法。我也曾懊恼过,小时候花那么多时间,背了那么多古文唐诗还有政治教条,还练了那么些年的毛笔字,如今有何用呢?还不如学个吹箫唱曲什么的,要娱乐时还能应个景。其实,这都是开发智力的手段。背诵诗文锻炼了听觉记忆力,书法锻炼了手眼协调能力,两者还都强化了语言能力:对语言的记忆、对符号的理解。在美国就有证据显示,今日之美国人比起十九世纪林肯时代,在语言能力方面已明显下降,传统意义上的雄辩家,今天已踪影难寻,即使是以雄辩的政客也往往要依赖teleprompter 和powerpoint。
      
      第三章讲的是Michael Merzenich等人从事的一系列的推翻大脑localization的研究,其中好两个是得了诺贝尔奖的研究。其核心就在于说明了大脑皮层功能的分区是灵活可变的。说白了,大脑皮层就如空白的地皮,大概的规划本来是有的,这儿盖商场、那儿盖家属楼,但如果一幢房子倒了,要在原处盖上别的楼也是完全可以的。Merzenich等人的另一个重要发现是关于为什么身体相邻部位所对应的脑皮层区域也会相邻,原来,这是因为相邻部位也经常一起运动(比如说两个相邻的手指),其所传递的刺激信息先后到达大脑皮层时,因为要先后传递,从而使其所对应的神经细胞也形成在了相邻的皮层区域。
      
      第四章讨论的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性取向与情爱的形成在大脑中的生理过程及与大脑的关系。大脑可塑性的一个很好的展示,就是人的性取向可以通过有计划地刺激,而发展成千奇百怪的样子。我一直觉得西方和日本有些实在令人无法理解且让人作呕的性取向、性爱好。我本来以为是文化的原因,但现在看来,更主要的还是大脑的可塑性使然。只要有一个色情工业对其受众加以培养,无需多少时日,中国人也会如日本人一样变态。同样,人类的在感情上的取向也是可塑、可变的。今日之男女一直受爱情小说之教育,便以为男女之爱是天经地义、亘古不变,其实现代意义上的男女爱情也是现代的产物,以前的男女之间的感情、以及人们对其之态度,与今日并不相同。如我在他处所论,这一点在中国尤其如此。
      
      此章中讨论到对pornography上瘾的问题。所有上瘾的行为,从吸毒到网游,说到底都是在进行这一行为时,大脑释放多巴宁,使人感到愉悦,同时也觉得能量骤增、兴奋。这就是为什么在跑步比赛结束后,获胜者兴奋得上窜下跳,精力充沛,还能批着国旗绕场一周,而失败者因为没有多巴宁的释放,顿时委地不起、口吐白沫、四肢冰凉……因为上瘾的行为能触发多巴宁的释放,而其释放又在强化这一行为所涉及到的神经联系,久而久之,这一系列的神经联系形成了固定的线路,大脑就如同定了型,这一行为也就成了瘾。从神经生理上来看,恋爱其实也是一个上瘾的行为,得之则欲仙,失之则欲死,皆因多巴宁在作遂。而此类之上瘾之行为或物质,久用之后,大脑都会对其产生抵抗性(tolerance),也就是说,需要有越来越大的剂量才能触发大脑释放多巴宁,而获得愉悦的效果。这一点在男女关系中亦可发现:相爱之人久处之后也会产生对对方的抵抗性,于是任如何亲近也得不到初恋时的那种激动。多巴宁是要喜新厌旧的,要把熟悉的东西变出新花样来,兴奋感才能重新回来,所以才有小别胜新婚。
      
      说到此处,还从书中知道,大脑中有两套产生愉悦的神经机制。一是基于多巴宁的,产生的兴奋感,提升人的兴奋度。当人对美食美色产生欲望时,获得的是这种感受。而另一种则是基于endorphins(内啡肽)的,产生的是满足感,而且还能让人不觉得疼痛,是当人得到了美食美色时的感受。
      
      此章中还论及性虐待(sadism & masochism) 倾向的形成。一般来说,将身体的受虐与性快感联系起来的人,都在年幼时经受过长期的病痛的折磨,这种无可逃避、无法战胜、又难以忍受的病痛使得他们只好用一个办法来与之共存:精神胜利法,也就是通过白日梦式的想像,将病痛转化为性快感,而当自己从病痛中获得性快感时,才终于觉得战胜了这个病痛(pain was made pleasurable)。当然,其后果就是,在这一人体发育的关键时期所确立下来的这种肉体的痛苦与性快感之间的联系,使得其成年之后成为了masochists。书中所举的一个自称为supermasochist 的Bob Flanagan的故事颇是触目惊心。Masochists 并不是感觉不到疼痛,恰恰相反,他们需要的就是疼痛的感觉,因为唯如此才能使其获得性的愉悦。大脑的可塑性竟如是。
      
      书的第五章讲中风造成大脑损伤后,因为大脑的可塑性,如何可以恢复大脑功能。其中最有趣的是Edward Taub 的故事。Taub是这个领域的开创者,他通过在猴子身上做实验而发明的constraint-induced therapy,为中风后的恢复提供了有效的手段。这一治疗手段的核心就是强制病人使用因中风而无法使用的肢体部分。人之所以中风后会有比如说一只手不能动,是因为原来指挥它的大脑部分受损,人体在尝试原来的神经联系,却屡次无功而返之后,便“学会”了不再使用那一肢体部位 (learned nonuse)。而其实,因为大脑的可塑性,只要强制使用这一肢体部位,大脑会开发出新的皮层区域来指挥其行动,从而恢复肢体功能。
      
      Taub 有两个极有趣的实验。他先是将猴子一支手臂的传入神经切断(deafferentation,不影响从大脑向手臂传出指令的motor nerves),然后却将另一支好手用石膏固定,使猴子不得不使用传入神经被切断的手臂,结果发现猴子很快恢复了受损手臂的运动。接下来,他又切断另一批猴子们一支手臂上的传入神经,但这次不是把好手固定住,而是将受损的手固定住,这样猴子根本没有机会知道那支手臂的神经被切断且不能运动。过了三个月的恢复期之后,他把石膏打开,结果发现,猴子们因为没有机会“学会”不去使用受伤的手臂,它们同样也很快就恢复了受伤手臂的运动功能。但Taub一生的不幸就出在他的那些猴子身上,因为这些猴子,因为他又碰巧撞上了PETA这个邪恶的组织,Taub 被弄得冤案缠身,一度身败名裂,成了当时最为人所痛恨的科学家。
      
      这里要讲讲因打倒Taub 而一战成名的PETA (people for the ethical treatment of animals)。PETA由DC的两个年轻人于80年代初成立,其所谓的对动物的热爱其实是偏执与狭隘。它反对养宠物,认为这是奴役动物;反对以任何形式把动物用在任何目的的试验之中;反对食用牛奶、蜂蜜等,认为那是对动物的剥削。PETA今日已成将动物保护主义极端化和异化的首恶。而确立其地位的第一战就是其创始人之一的Alex Pacheco 打入Taub 实验室内部,然后以不正当手段将Taub 的17只猴子“营救”出来,并诬陷Taub 虐待猴子。因此一事,Taub 失去了工作,NIH决定再不给他任何研究基金,没有哪个学校敢雇他,而他则不得不花了之后六年的功夫打官司,总算一点点澄清事实、恢复了自己的名誉。而那些猴子却在PETA的手上饱受折磨,被关在铁笼里长途运输,然后象烫手的山芋一样被不同的机构踢来踢去,谁也不敢管,最后只能被安乐死。
      
      第六章讲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无甚可提之处。第七章讲痛觉。很多人在被截肢后,会仍然感觉到截肢的存在,且往往会感到疼痛,而且这是根本无法治愈的疼痛─肢体都不在了,从何治起? 知道大脑的可塑性、有了Taub在猴子身上做的那些试验后,现在人们才发现,这都是大脑皮层中对应所截肢体那块区域产生的问题。首先,如前所说,当这一块区域不再能接收到从所截肢体传来的刺激后,它会被相邻区域里的神经细胞占领,用来处理其他肢体部位传来的刺激,而在人的感觉上却觉得,仿佛还是被截的肢体传来的感觉。其次,被截肢者如果在截肢以前,该肢体有过一段时间的病痛和无法行动,这种病痛被记录在大脑所对应的皮层区域里,而截肢之后,大脑与此肢体再无法勾通,原来留存的感觉便再也不能被更新,大脑里记录下的疼痛与僵死的感觉便挥之不去了。US San Diego 的Ramachandran 想出了一个奇特的办法来治疗这种幽灵般的疼痛。他用一面镜子,使患者同时看到尚存的一支手臂和其镜像(恰好能替代被截之手臂,但如果是双臂被截就没办法了),然后看着两支手臂的运动来迷惑患者的大脑,让它以为又可以与被截之手臂沟通了,并因此而改写封存在大脑中的关于这支手臂的疼痛与僵死的记忆。
      
      这里还提到一个与我所知的完全不同的对人的痛觉的理解。我的理解还是传统上的认为痛觉是由客观的、外在决定的,然后由身体各处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然后才感知到的。而现在新的理论认为,在痛觉向大脑的传递过程中有多个的阀门,大脑可以有选择地关闭或打开这些阀门,而决定痛觉是不是被感知到。
      
      第八章讲大脑的空想的作用。大脑在想象时,就在影响、改变神经细胞之间的联系,因而改变大脑皮层的物理结构。所以,即便是一种肢体的动作,比如说写书法、弹钢琴、打高尔夫球,只要通过反复在头脑中练习、反复想像这一过程,使大脑在神经联系上为这一动作打下基础,便也会有助于熟练这一动作。其他智力活动,比如下棋、算数更是如此,越练越灵。所以,卡斯帕罗夫也不是一生下来就能下几十盘盲棋(当然,太笨了也不行),而是因为反复的练习,才使得他处理这个思维过程的能力越来越强。对于大脑而言,实际上做一个动作与仅仅是想象一个动作,在生理过程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第九章以大脑的可塑性来解释心理分析为什么能有用。内容比较繁复,此处不详述。要点在于,人的经历(尤其是童年时的经历)都会在大脑中留下痕迹,在一组神经细胞之间建立联系。因为时间久远,或因为自己有意识的压制(比如说对于痛苦的回忆),这些痕迹和联系被隐藏到无意识中,在意识层面往往不能再回忆起其存在,人便以为已经忘记那些经历了。然而这些痕迹与联系仍然存在,而且往往会被不经意地触发,比如说看到某人某事,因而触动某种情感。而心理分析所做的,就是通过谈话、催眠、析梦等方法来找到无意识中被掩埋的这些神经联系和神经过程,把它们放到有意识层面来、放到台面上,唯如此才能改写这些过程(弗洛伊德所谓的retranscribe),重新建立新的过程。
      
      第十章讲老年时大脑的可塑性。第十一章讲了一个生下来只有右半脑的女孩的例子,正因为大脑有可塑性,她的半个脑子也能学会应对很多原本以为只有左半脑才能做的事情,虽然不无缺陷。更有趣的是,因为左半脑主司逻辑思考、抽象概念及语言,它对右半脑的更直觉的功能其实是有压制的,好似弗洛伊德所说的自我对本我的控制。而一旦如警察般的左半脑没有了,或被抑制了,右半脑的天才反倒发挥得更出色。这个小女孩就有过目不忘的记忆力,尤其是对具体的形象。前两天晚上看House的第三季,其中有一集就是讲一个男生,小时候出了个车祸,结果突然间反倒成了个钢琴的天才,但生活却不能自理了,无法理解语言中的逻辑。这就是左半脑受伤,但右半脑却得了自由。另外,有人发明了一种学习绘画的方法,就是通过压制左半脑,而使右半脑得以更好地发挥。想来这大概也是西方的诸多画家、音乐家都有些疯癫(最典型如凡高),乃因为右脑太发达,而左脑弱势,不会控制自己、行事无逻辑。所以疯癫与天才一线之差矣。
      
      书的附录中讨论了文化如何塑造人的大脑及基于大脑的思维、认知与情感过程。知道了大脑的可塑性之后,这是个很自然的推论了。因为从小使用大脑的方式就不同,不同文化中成长的人在大脑的生理结构上也不一样,从而决定了在思维方式上也有根本的不同。这更证明我所认为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方面有些有趣的例子,比如说书中说到的缅甸的sea gypsies,这个族群的人几乎在海上渡过一生,于是,世代以来,他们已经具备了一些看来是超人的本领,比如说潜水到二三十米的深海找寻食物或珍珠,在水中将心跳减速以停留常人两倍以上的时间。更有甚者,他们能在水下不用眼镜而不受水对光线折射的影响,看清楚物体。而他们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竟是通过在黑暗的水下,不是如常人一般放大曈孔,而是将曈孔缩小百分之二十。
      
      于此书中所获教益甚多,简单地说有如此两条最紧要:一、多用脑,尤其是要多学新东西;二、扬善抑恶,善习与恶习总在竞争大脑里的地盘,此消彼长,再加上大脑使用上的路径依赖,使得任何一次恶习的发生都有严重的后果。
      
  •     
      我曾经想到,人类对海洋深处的了解或许还比不过对太空的了解,而对大脑的了解更是比上述两者都要少。多年以来,神经科学家们一直认为大脑像部机器——哪个零件坏了,它所负责的功能就永远瘫痪了。但目前有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大脑能自我恢复,甚至是在大脑受到重伤的情况下。本质上,大脑的功能都可以像羸弱的肌肉一样地锻炼。有一位内耳受伤的妇女在科学家的辅导下通过装在舌头上的一个传感器重新获得身体的平衡感,而另一位中风患者尽管有97%从大脑皮层通向脊椎的神经都受到破坏,还是恢复了行走的能力。通过详细的病例研究,以及和前沿研究者的详尽访谈,《大脑自己会改变》颠覆了读者对大脑的看法。
      近年来,大脑科学与认知科学方面的科学书籍出版甚多,但Norman Doidge大概是相关研究前景抱着最乐观情绪的一位,他坚信在脑科学领域方面的研究将解决每一种神经学上的病症,从学习障碍症到失明。未来是否会这么光明呢?
  •   有道理,不要随便给给你下负面的定论。
  •   (此人觉得这书对他很有帮助)
    Frank S. Kalich says:
    This book has really helped me in measurable ways. I read a lot. Basically scholarly books. I have not read a book all year I value as much as this one. It is not perfect, I don't buy into Freud totally, but that is just one element of the book. I also feel he should express a bit more compassion towards animals. And while Peta is extreme, I don't think they are the great Satan he makes them out to be. But I don't expect perfection, this is a wonderful book overall. I don't understand this guy's rating, and I don't want to understand, he has something going on. 4 star, sure. Even 3 star. But 1 star? Just nonsense, this book can help people, it sure has helped me learning how the brain works, I have changed the way I approach learning dramatically from what I learned from this man.
    (评论者的回应)
    Mortimer Duke says:
    The reason that I gave it one star is because, as someone who knows something about neuroscience, I consider the book damaging to the field. It's mostly anecdotal and gives readers the *feeling* that they've learned something, when they really haven't. Take the idea that this book is revolutionary. It is not. Doidge *says* it is revolutionary, and readers come away thinking that they have read something that is new and on the cutting edge of science. There is no fundamental controversy (and has not been in the history of neuroscience) that the brain can change and adapt. There is no such animal as a "localizationist" or a "neuroplastician". That's where he's misleading.
    Where he is simply wrong is with the idea that the brain is infinitely malleable. If I remove a small part of your brain in your visual cortex, your brain will not fix itself, and you will be blind for life. There is no rewiring. Likewise, if I remove a small part of your cortex in your right parietal lobe, you will have trouble recognizing faces for the rest of your life, and your brain will not rewire. Period. In many instances of stroke, there is partial recovery and compensatory rewiring, but not for all, and usually not complete recovery. Doidge misrepresents the science behind programs like Fast ForWord and Posit Science. If you start digging deep, you'll see that not all outcomes are like the anecdotes he describes (controlled studies of effects are either nonexistent or surprisingly small). When you read a book like this, you invest some of your trust in what the author says. He lost my trust after misrepresenting positions about the state of the field. He is not himself a neuroscientist, but has latched onto a position that a lay audience wants to hear.
  •   我个人的意见是这些批评很有道理。我在读的时候感觉最不对劲的地方就是,作者夸大了localizationists" and "neuroplasticians"之间的分界,还有对于心理分析学解释的过分热衷(因为我本人是有点排斥它)。而这本书对读者最大的帮助,在于让我们相信我们有能力重塑自己的大脑从而重塑人生,在一定程度上,这个观点是正确的。
  •   还有不少批评意见是这本书过于关注对Merzenich的公司开发的产品Fast ForWord and the products from Posit Science,以至于这本书类似于一种高级促销
  •   最关键的批评在于,此书的所描述的事实大部分都是个例,而且很多只有相关性而无因果性,无统计学意义因此无科学意义
  •   Mark,顶上去。
    一星书评地址:
    http://www.amazon.com/Brain-That-Changes-Itself-Frontiers/product-reviews/0143113100/ref=cm_cr_dp_hist_1?ie=UTF8&showViewpoints=0&filterBy=addOneStar
  •   简单看了下美亚的评论,此书的确不严谨,与其说是科普书,不如说是畅销书。
    无奈有提到神经可塑性的中文书太少,开放心态读读本书还是不错的,阅读的时候记得“尽信书不如无书”。
  •   这本书的归类是科普,还是励志啊?
  •   顶一下,山大的最著名的老校友之一
  •   既不科普,也不励志,促进思考.
  •   恩,我应该多思考。
    山大我能想起来的人就是张悦然之父。
  •   一本烂书,有个理论,吸毒上瘾会导致多巴胺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跑步上瘾会造成同样的伤害,这是什么狗屁理论。。。
  •   您的书评真是非常的详尽啊~
  •    作为一个外行读者读书这么认真实在难能可贵。虽然很多专业术语和基本观点上应该是有瑕疵,不过佩服你的钻研精神。其实专业术语上讲大脑仅指大脑皮层,即端脑,brain应该严格翻译为脑,其它如小脑、中脑、脑干、桥脑、延髓及皮层下结构如基底神经节、边缘结构、海马、下丘、丘脑等都属于脑的组成成分。突触间信息传递的神经递质也很多,并不只是多巴胺和乙酰胆碱两大类。小小的一个脑,里面的结构却如此复杂,与人类的心理生理关系又如此之密切。想研究清楚又谈何容易
  •   额,太深刻了吧?。。xiaolai老师极力推荐的书都是有难度滴呀!
  •   thank you for your detailed review,it's a helpful guide for other people' reading
  •   还没看这本书,从你的书评中就学到了许多,特别是关于活到老学到老那部分,我真的觉得现在变笨了许多,原来就是没有动脑的缘故哈。谢谢你的书评
  •   感谢你如此认真的书评!
  •   感谢你如此认真的书评
  •   辛苦啊。。
  •   有才...总结得真好..这要花很多时间吧?
  •   m感谢如此认真的书评!
  •   2个礼拜来,用电车上的时间看完了这本书。再通过你的书评做个总结回顾,真是棒极了。
  •   非常感谢你如此认真的书评,我学到很多
  •   只用看你的书评就够了……很喜欢,很感谢
    这个是关于用镜子治疗幻肢的视频
    http://www.ted.com/talks/vilayanur_ramachandran_on_your_mind.html
  •   牛人啊
  •   你很棒,谢谢你。
  •   非常感谢您
  •   应该提供一个简版,这篇么,TL;DR
  •   谢谢你认真的书评。
  •   巧了,我最近在读jeff hawkins的老书on intelligence,也是将大脑的工作原理和未来前景的。他的看法跟你一样,人类对大脑的认识还不如对宇宙的认识深刻
  •   这叫做英雄所见略同
  •   这本书的中文版权授通过我们出了哟,呵呵,很快能看到中文版了,老天保佑出版社能找到个好译者~~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