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的故事

出版时间:2009-1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作者:保罗·李普士  页数:156  译者:叶青  
Tag标签:无  

前言

  著名的中国丝绸之路实际上承担了两个部分的文明传播。一个是路人皆知的古代中国物质文明流向中亚乃至西方的经贸西进,另一个便是鲜为人知的古印度禅学传人中国大地的文化东渐。  禅学空间的历史性转移实际上承载了禅学时代的变迁。“明心见性”一语从禅学本质的理论角度告诉了人们“禅无古今”的通理,而一系列的《禅的故事》们却从“参究”这种实践角度见证了禅学的神秘历史。眼前这部精心编写的《禅的故事》,通过“故事”的形式,从古印度禅修、古代中国禅修、古代中国禅风和中世纪及近代日本禅风这四个侧面,引导着我们一方面感受禅的开示,一方面感受禅的东渐。  史学界普遍认为,整个禅的发展历史如同一株巨大的无花果,已经历史地呈现为“印度萌芽、中国成长、日本结果”这种客观的形态。这种流行的结论好像在说印度禅与中国禅实际上并没有结什么果实。然而,眼下这本似乎“没有古今”的《禅的故事》却呈现给我们累累的禅修硕果!  所谓“禅”,最初并不是一个佛教的发明。人们所称谓的“印度禅”实际上指的是“禅定”,它是古代印度各种宗教派别所共同采用的“瑜伽修持术”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后来尤其被佛教从实践上推进、在理论上深化。

内容概要

本书系由专攻比较宗教学的美国著名学者保罗·李普士所编纂。全书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神话一○一则”叙述中国和日本禅师历时五百余年的实地经验,这一○一则故事充满睿智隽趣,不但发人深思,而且极堪玩味。第二部分,“无门关”是有关禅师学者发悟的有关公案,文献原由中国一位禅宗大师于一二二八年编辑而成。第三部分,“十牛图”约完成于十二世纪,原用中文写成,阐述发悟的历程,足以启发读者对禅学的领悟与深思。第四部分,“中道”系一部古代梵文手稿的抄本,该文所提示的古老教法,距今已有四千多年,很可能是禅学的始源。

作者简介

保罗·李普士,原籍美国,是一位专攻比较宗教学的知名学者,是不仅在哲学、禅学方面造诣甚深,本人也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著有诗歌、散文多部传世。尤其这本书,一面世,就极受注目,广为流传,被译为多国文字,为禅学的经典之作。

书籍目录

禅脉——序一禅风源流——序二上篇 公案参究  日本禅话一○一则    一、一杯茶    二、泥中之宝    三、就是这样吗?    四、服从    五、公开地爱    六、缺乏慈爱    七、临终通知    八、大波先生    九、月亮偷不去    一○、最后遗偈    一一、春蓟的故事    一二、快乐的中国人    一三、一尊佛    一四、泥泞路上    一五、松云和他的母亲    一六、离佛不远    一七、不吝指教    一八、一个寓言    一九、第一义谛    二○、母亲的爱    二一、只手之声    二二、心热如火    二三、慧春之逝    二四、诵经超度    二五、再参三天    二六、法战    二七、实语之声    二八、自家宝藏    二九、无水无月    三○、不识头衔    三一、哪个不精    三二、寸阴尺宝    三三、默仙的一只手    三四、最终一笑    三五、念念皆禅    三六、天神雨花    三七、铁眼印经    三八、尼师参禅    三九、白日打眠    四○、梦乡见贤    四一、赵州的禅    四二、死人答话    四三、乞丐与禅    四四、强盗变弟子    四五、辨别是非    四六、草木成佛    四七、小气画家    四八、正确比例    四九、黑鼻佛像    五○、了然大悟    五一、酸的味噌    五二、真理之光    五三、施者应该感谢    五四、最后遗嘱    五五、茶人与刺客    五六、独来独往    五七、天堂之门    五八、逮捕石佛    五九、人类战士    六○、功成授首    六一、愚堂与天皇    六二、命运在手里    六三、杀佛.    六四、霞山出汗    六五、伏鬼妙诀    六六、陛下的臣民    六七、你在干啥?你在说啥?    六八、禅之一调    六九、吃责    七○、世间最贵    七一、只有我没有讲话    七二、呆头大官    七三、嗣法十人     七四、革心洗面    七五、脾气何在?    七六、石在心中    七七、宝王三昧    七八、真正兴旺    七九、香炉专家    八○、真正神通    八一、只管睡去    八二、一切皆空    八三、不作不食    八四、知音朋友    八五、死期到了    八六、活佛与桶匠    八七、僧有三种.    八八、怎样写诗?    八九、箭锋相拄    九○、最后一棒    九一、剑的滋味    九二、火钳禅    九三、小说家的禅    九四、夜游    九五、临终慰安    九六、一滴水    九七、说究竟法    九八、知非便舍    九九、桃水做醋    一○○、无声息的庙宇    一○一、佛陀的禅  中国禅宗无门关    一、赵州狗子    二、百丈野狐    三、俱胝竖指    四、胡子无须    五、香严上树    六、世尊拈华    七、赵州洗钵    八、奚仲造车    九、大通智胜    一○、清税孤贫    一一、州勘庵主    一二、岩唤主人    一三、德山托钵    一四、南泉斩猫    一五、洞山三顿    一六、钟声七条    一七、国师三唤    一八、洞山三斤    一九、平常是道    二○、大力量人    二一、云门屎橛    二二、迦叶刹竿    二三、不思善恶    二四、离却语言    二五、三座说法    二六、二僧卷帘    二七、不是心佛    二八、久响龙潭    二九、非风非幡    三○、即心即佛    三一、赵州勘婆    三二、外道问佛    三三、非心非佛    三四、智不是道    三五、倩女离魂    三六、路逢达道    三七、牛过窗棂    三八、庭前柏树    三九、云门话堕    四○、超倒净瓶    四一、达摩安心    四二、女子出定    四三、首山竹篦    四四、芭蕉拄杖    四五、他是阿谁?    四六、竿头进步    四七、兜率三关    四八、乾峰一路    四九、安晚附增下篇 禅境修行  十牛图(中国)    一、寻牛    二、见迹    三、见牛    四、得牛    五、牧牛    六、骑牛归家    七、忘牛存人    八、人牛俱忘    九、返本还源    一○、入酆垂手  中道(古印度)    一至一一二则跋  何谓禅?

章节摘录

  上篇 公案参究  日本禅话一0一则  本书所录的禅家故事,译自一册题名《石沙集》的书以及其他许多载有禅僧逸闻的著述。前者于十三世纪由日本禅师无住和尚搜集而成,其余为本世纪初在日本出版的书籍。  对于重视生活而轻于营利的东方人而言,自我发现或了悟自性的人,自古以来,一向受到最高的敬重。因为这样的一位修行之人,会效法佛陀的实践精神,打开他的意识境界。  以下几节文字,由这类故事的英文初版序文改写而成。  禅,可以说是东方人的内心艺术和设计。它于公元六世纪初,由来自印度的菩提达摩移植于中国,而于十二世纪初东传日本。它向来被描述为:“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禅”在中国读作Chan,在日本则拼作Zen。禅师不但不做佛陀的随从或属下,而且要立志与他把手共行,并像佛陀与耶稣一样自肯承当,与宇宙精神息息相应。禅家已经以打坐契悟自性、严守戒律以及朴实无华的生活习惯赢得了日本贵族和统治阶层的支持,深受东方各种哲学思想的推崇。  日本的能剧上演了许多禅门故事。禅的精神已不止是求得心安和悟理了,它已经发展为忠于艺术和工作、展示本来的圆满自足、打开趣悟之门、表现内在之美以及不可捉摸的残缺之美了。禅有多重意义,但没有一个可以被人完全的界定;可以界定的,便不是禅了。  你的生活中只要有禅,心中就没有恐惧,没有疑虑,没有多余的欲求,没有过当的情感。无论是狭隘的心胸还是自大的行为,都不会烦扰到你。你会以谦逊的态度服务人群,以悲悯的心情充实你的人世生活,视你的辞世犹如一片花瓣的陨落。这就是禅的精神。在中国和日本的千千万万的寺院和僧尼,只是它的外衣,然而它会超越财富和特权,且往往不拘形式。  禅是人性的开窍,因此,无论是哪个时代或哪种文明社会中,习禅皆非易事。企图帮助他人完成此举的真假禅师,不知凡几。下面所录的逸事,是由无数的实际习禅经历发展而来,但愿读者能在今日的生活经验中体会到其中真正的含义。  一、一杯茶  南隐是日本明治时代(二八六八——一九一二年)的一位禅师。  有一天,有位大学教授特来向他问禅,他只以茶相待。  他将茶水注入这位来宾的杯中,直到杯满,而后又继续注入。  这位教授眼睁睁地望着茶水不息地溢出杯外,于是再也不能沉默下去了。他终于说道:“已经漫出来了,不要再倒了!”  “你就像这只杯子一样,”南隐答道。“里面装满了你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你不先把你自己的杯子空掉,叫我如何对你说禅?”  二、泥中之宝  愚堂虽然是那一时代的国师,却时常云游四方,自愿做个托钵僧人。有一次,他前往当时幕府的政治文化中心江户时,经过一个叫竹中的村落。当时天色已暗,且下大雨,他浑身都被淋湿,草鞋也已破烂不堪了。在村旁的一个农家门前,他发现了四、五双草鞋挂在窗口。于是他便决定买双干的,好替换湿的。  卖草鞋给他的那个妇人,看他身上湿得厉害,便请他在家中过夜。愚堂非常感谢地接受了。他进入屋内,在家堂前面诵了一部佛经;然后,当他会见那位妇人的老母亲和几个孩子之时,却发现这家人的神情都很忧郁。于是他便问起了原因。  “我的丈夫是个赌徒,经常喝得醉醺醺的,”这位家庭主妇答道,“如果他赌赢了,他就酗酒骂人。如果他赌输了,他就向别人借钱。有时候,当他喝得烂醉时,他连家也不回了。我该怎么办呢?”  “我愿帮助他,”愚堂说道,“这里有些钱,拿去买些好酒跟下酒的菜来。然后你去休息,我要在堂前打坐。”  时至更深这家的家主人带着一身酒气返回吼道:“喂,太太,我回家了!有没有东西给我吃?”  “我有东西给你吃,”愚堂答道,“我不巧在途中遇到了大雨,承你太太好心要我在这里过夜,因此,我特地买了一些酒和鱼作为回报,你不妨好好享用一番。”  这位家主人听了非常高兴,当下就喝了那酒,不久就醉倒在地上呼呼入睡了,而愚堂则在他的旁边打坐参禅。  到了次日清晨,这位家主人一觉醒来,已把昨夜的事忘得一千二净。“你是什么人?哪里来的?”  他问仍在静坐着的愚堂。  “我是京都的愚堂,此行要到江户去,”这位禅师答道。  这家主人听了愚堂的大名,内心感到非常惭愧,忙不迭地连连向这位国师爷道歉。  愚堂微微笑了一下。“世间的一切起灭无常,”他解释说。“人生苦短,如果你长此下去,只管喝酒赌博,你不但没有时间完成任何别的事情,而且还要拖累你的家人。”  这位家主人听了,良知突发,如梦初醒。“你说得很对,”他答道。  “我真不知该怎样报答你这番不可思议的开导才好,让我替你拿东西送你一程吧!”  “那就谢谢了,”愚堂同意道。  他俩上路了。走了大约三里的光景,愚堂叫他返回。“再送五里吧,”他向愚堂请求道。于是他俩又继续前进。  “现在你可以回去了,”愚堂提示道。  “再送十里吧,”他答道。  他俩继续走了十里的路。  “现在回去吧,”愚堂说道。  “我要追随你一辈子了,”他宣布说。  不少现代日本禅师,都由一位著名的禅师一脉相传而来,而这位著名的禅师就是愚堂的衣钵继承者——那个一去不返的浪子——无难禅师。  三、就是这样吗?  白隐禅师一向受到邻居的称颂,人们说他是位生活纯洁的圣者。  有一对夫妇在他附近开了一家食品店,家里有个漂亮的女儿。不意间,两夫妇发现女儿的肚子无缘无故地大了起来。  这事使她的父母颇为震怒,免不得要追问来由。她起初不肯招认那人是谁,但经一再苦逼,她终于说出了“白隐”两字。  她的父母怒不可遏地去找白隐理论,但这位大师只有一句答话:“就是这样吗?”  孩子生下来,就被送给了白隐。此时,他的名誉虽已扫地,但他并不介意只是非常细心地照顾孩子,他向邻舍乞求婴儿所需的奶水和其他一切用品。  事隔一年之后,这位没有结婚的妈妈终于再也忍不下去了。她终于向她的父母吐露了真情:孩子的亲生之父是在鱼市工作的一名青年。  她的父母立即将她带到白隐那里,向他道歉,请他原谅,并将孩子带回。  白隐无话可说,他只在交回孩子的时候轻声说道:“就是这样吗?”  四、服从  盘珪大师说禅时,不但有学禅的人谛听,各阶层乃至其他各宗的人也都欣然受教。他说法既不引经据典,也不沉迷于学术的讨论;他的话是从心中直接说出,而且直接诉之于听者之心。  他的听众愈来愈多,结果激怒了日莲宗的一位法师,原来,连这位法师的信徒都跑到盘珪这儿来听禅了。这位法师是位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所以心里很不服气,因此决定到盘珪的寺院找他辩论一番,以决雌雄。  “嗨,禅师!”他叫道,“等一会儿,尊敬你的人会自发地敬佩你的话,但像我这样的人就不服你。你能使我服从你吗?”  “到我旁边来,我可做给你看。”盘珪答道。  这位法师昂然推开大众,走向前去。  “到我左边来。”盘珪微笑着说道。  法师走到了他的左边。  “嗯,不对,”盘珪说道,“你到右边来,我们也许可以好谈话一些。走到这边来。”  法师傲然地向前跨了一步,走到了他的右边。  “你看,”盘珪说道,“你已在服从我了,因此我想你是一位非常随和的人。现在,坐下来听法吧!”  五、公开地爱  二十名和尚和一个名叫慧春的尼姑,一起在某位禅师门下习禅。  慧春生得非常漂亮,虽然剃了头发,穿上了朴素的法衣,仍然颇有姿色。有几名和尚暗恋着她,其中一位还写了一封情书给她,要求来一次私下的约会。慧春没有理会。  第二天,禅师上堂对众说法,说罢之后,慧春起立对着写信给她的和尚说道:“如果你真的那样爱我,现在就来拥抱我嘛!”  六、缺乏慈爱  中国古代有位老太太建了一座茅庵,二十年来供养着一位和尚修行,并常令一名二十八岁的佳人送饭服侍。后来一天,她终于想试试这个和尚的修行工夫究竟怎样了。  于是,她教那个女子前往,抱住这个和尚问道:“我这样做你感觉如何?”女子奉教而行,和尚却用诗偈答道:“枯木倚寒岩,三冬无暖气!”  女子回来将情形回报后,老太太听了生气地说道:“想想看,我白白养了他二十年时光!他对你的需要理也不理,他对你的情况问也不问。他虽不必表示热情,但至少也得表示同情啊!”(译按:据《指月录》载,此节直接引语只有“我二十年供养只得个俗汉!”几个字)然后,她便将这和尚赶走,放了一把火,把茅庵烧了。  七、临终通知  坦山临终时写了六十张明信片令侍者寄出,然后安详而逝。  那六十张明信片上所写的文字是。  拙者即刻临终,特此通知。  坦山于七月二十七日  八、大波先生  在日本的明治初期,有一位著名的摔跤(相扑)家,名叫大波。  大波不但体格强壮,而且精于摔跤之道。在私下较量时,连他的老师也不是他的对手;但在公开表演时,他却腼腆得连他的徒弟也可将之打败。  大波觉得他应该去求教一位禅师。当时,游方禅者白隐恰好在附近的一座小庙中歇脚,于是他便前去叩见,说出了他的问题。  “你的名字叫大波,”这位禅师指示说,“那么,今晚就在这儿庙中过夜吧。想象你就是那种巨大的波涛,已非一个怯场的摔跤手,而是那横扫一切、吞噬一切的狂涛巨浪。你只要如此做去,不久就会成为全国最伟大的摔跤家了。”  禅师休息去了。大波开始打坐,尝试将自己想像成为巨浪。起初,他杂念纷飞,想了许多别的事物;但不久之后,他对波浪愈来愈有感应了,夜愈深而波浪愈来愈大。波浪卷走了瓶中的花卉,甚至连佛堂中的佛像也被淹没了。黎明尚未来到,只见海潮腾涌,庙也不见了。  到了天明,禅师发现大波仍在打坐,微笑着拍了拍这位摔跤家的肩膀,“现在,什么也不能烦恼你了,”他说,“你可以横扫一切了。”  当天,大波便参加摔跤比赛,大胜而回。从此以后,全日本便没有一个人可以把他打败了。

媒体关注与评论

  多种体例的文献汇编于一书,实不多见。可谓创新,可谓实在。  ——传真法师(南京佛教协会副会长、玄奘寺住持)  此书充满玄妙的哲理,机趣,称得上字字珠玑、耐人寻味,堪称有志接触禅学的人应有的一本饶有趣味的好书。  ——林琳(国际瑜伽教育协会会长、国际瑜伽学院江苏分院院长)

编辑推荐

  《禅的故事》实际上可以作为一本研究禅学或实践禅修的教科书来使用。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禅的故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0条)

 
 

  •   是初学修禅之人必读之书,多读书中的故事,对人的心境及修养大有好处。
  •   这本书是看奥修的时候发现的。买来后被里面许多的故事吸引。如同指月之指一样,这本书确实是一本能引导人们走向开悟的好书。
  •   关于佛教的东西,深入浅出,易懂,很好,修身养性,简单的字,深刻的道理,能看懂。最喜欢的书 ,
  •   《读者》上偶然看到的,书很好看,心会慢慢的沉淀下来!
  •   很不错,还会来买
  •   翻译者外语可能比文言文要好。二八佳人翻译成28岁的美女!还是要找原文来看才行。
  •   代同事买的。据说这个本书看了受益匪浅。喜欢学习的你,千万别错过才是
  •   关于《禅的故事》不知怎么搞地,“禅”竟变成了那么一个恶俗的字眼,我看到书籍上带“禅”字总觉得刺眼,想当然就归到励志那一类中了。不过87年我买的一本《禅的故事》,一直在记忆中给我留下深深的印象。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作者为李普士,没有署名译者,出版前言中说“对某些条目作了删略”,也没有署编者名。我当时年龄不大,第一次看有关禅的书,阅读的感觉是新鲜的,译文也让人舒心,就是纳闷译者是何许人,为何出版社要隐藏其名呢?另外,让我喜出望外的是最后一部分的《中道》内容,很有亲和性,文字本身即魅力无穷,虽然仍是不知中译之人,倒是注明了拉克希曼乔英译。04年于网上买了一本海南出版社的版本,署名[美]李普士原著,唐汶编译,由六个部分辑录而成,杂七杂八,有李普士的内容,还有来自奥修演讲译著的内容,自然这个唐汶绝不是原译者,可能他连译的边也沾不上。最近又从当当网上购得一本吉林出版集团出的版本,书上署名[美]李普士编著,叶青编译。比较北方文艺出版社的版本似乎没有删略,多了李普士的原书序和《中道》前的一段文字,书的最后《跋》中比北方版的多了前面十行字。上网查询一下。有一则结果是:《禅的故事:禅肉禅骨》民国73年[1984年]台湾志文出版社出版,(美)李普士(AliPaulReps)著;徐进夫译。但是因为我不能看到台湾志文的那个版本,就不能绝对肯定这三个版本都来自徐进夫的译本。而大陆这三个版本的翻译文字(第二个版本李普士部分)是一样的,所以翻译者只能是一个人,排除第二个唐汶,我不知道叶青是不是徐进夫?或许这个叶青又另译了呢?其实不必这么谨慎就可以在这里先武断地乱骂一通过过瘾,骂错了,我可以道歉。我们的出版社和编者们从87年到现在真是王二麻子臭不要脸愈来愈甚,从或许出于不便而隐藏译者的名字到公然窃夺他人的劳动成果,最最起码的底线都谈不上。什么叫做最起码?陌生人手里拿着钱时,最起码你不能把它抢过来;在公交车上,最起码你不能把手随便伸到什么人屁股上;若这点底线破了,一定是日本鬼子又打进来了。同样,任何一家出版社,若出版一本书,最起码应告诉读者它的作者或译者是谁,若直接或部分内容来自别家出版社,最起码应注明出处。若一个国家的氛围中充斥着不要脸还感觉脸上油光光洋洋得意时,还奢谈他妈的什么大道理!仅从封面上把英文本、台湾志文本与国内先后出版的这三个版本比较一下,出版者的品味和质地已一目了然。海南版书中的插图拙劣恶俗之极,使我买来后马上直接塞到柜子中完事了。感谢互联网。徐进夫,一个让我在不知其名时已默默尊敬,知道后更加敬佩的名字。网上查不到他的相片,但多少搜寻到一点文字的介绍:一个台湾的网页上有某人的怀念文章,这个网页还他妈的打不开,只能从网页快照中看到:译人故事(十三):怀念徐进夫先生的宗教情操2004/9/20上午10点半到45分,日本NHK播「铃木大拙(1870-1966)」的介绍和访谈。虽然听不懂,不过从字幕的说明,可以了解大意。联想起铃木大拙通俗作品的主要翻译者徐进夫先生,过世近十年了。由于徐先生是职业翻译家,几乎没人写纪念的文章,所以我偶尔读到一篇打抱不平的文章,知道先生晚年居新北投,而那时候我也常常去该地。我从来没见过徐先生。我想先生一辈子翻译的书,数量一定超过百本。我最少读过近七成,受益甚多,特此说声谢谢。那时候,还没养成近两年自觉地找「翻译的毛病」之毛病,多好!我利用GOOGLE搜索得11页,大略归类一下先生的翻译:以「诸宗教、文学」为主。就某层次而言,他一生的许多心血,似乎都随风飘逝了;或者变成读者的一些感受。……噢,徐进夫先生逝世已好多年了!看来他和徐梵澄先生还有点类似,都是那种默默贡献坐冷板凳的人,难怪他也姓徐。但是读者永远怀念感激他们。关于李普士,中文资料查不到什么,只知是“专攻比较宗教学的美国著名学者”以及“第一个以英语写作近似俳句形式诗文的人是美国作家”。但是可以肯定绝对是一个既有才能和贡献又令人敬佩的学者。奥修如此评价:保罗黎普士的《禅骨禅肉》。那是一本伟大的作品,他不是原始作者,但是虽然那本书不是原创,却不仅仅是一本翻译作品而已。它是自成一格的。以某一方面来说它是原创的,而另一方面它又是一本翻译的书。它是古老禅宗故事与原创作品的翻译。我知道这件事是因为我几乎看遍了所有关于神的书籍,而没有一本比得上保罗黎普士的书。他已经有了瞥见。他有松尾芭蕉或临济等人的味道。这个人仍然活在加州的某处。他在这本书中不只收集了禅宗的故事还收集了坦特罗经,也就是湿婆对帕瓦提、他的爱人讲的一百一十二条经文,在其中湿婆谈到了所有可能的入门之钥。我无法想象除了坦特罗经以外还有什么东西可以静心。一百一十二把钥匙已经够了,它们似乎足够了;一百一十三看来并不是正确的数字。一百一十二这个数字看起来真的是很有奥秘性、很美丽。这本书非常小,你可以把它放在口袋里;那是一本口袋书。但是你也可以把柯喜诺钻石放在口袋里……虽然柯喜诺钻石被镶在英国皇室的王冠上,而无法放在你的口袋里。但是关于黎普士最美的事情是他没有加入一句他自己的话,那是很不可思议的。他只是翻译,而且不只是翻译,他还把禅的花朵带入的英语中。那种花朵并没有在其它谈论禅的英语作品中被发现。甚至铃木大拙也做不到这一点,因为他是一个日本人。虽然他成道了,他也无法把成道的芬芳带入他的英语书中。铃木的英语很美,但是他的英语也是尚未成道的,也许通了电,但是绝对不是成道的。身为一个美国人,保罗黎普士完成了一种几乎不可能的工作,而且,我要重复一次,而且还充满了禅的芬芳。他不只为他自己得到了这种芬芳,而且还为世人把它带入《禅骨禅肉》这本书中。全世界的人都应该永远感谢他,虽然他不是一个成道者。那就是我说他完成了一个几乎不可能的工作的原因。关于拉克希曼乔,网上可查到少许中文的介绍资料,克什米尔希瓦宗的传承者和一代大师。仅粘贴其中的一则:1907年5月9日SwamiLakshmanjoo出生于印控克什米尔的斯瑞那嘎。还是一个孩童时,他就显露岀明显的与众不同的灵性潜力。从三岁起,他开始专注于自性(心的本质)上。年幼时就契入了被他称之为“badhibhod”,克什米尔语的意思是“至高无上”的正确瑜珈状态。随后,这位年轻男孩以极大的热诚接受灵性训练并于19岁时首次体验了上帝意识。……在随后的三十年里,SwamiLakshmanjoo沉醉于浩瀚深奥的克什米尔希瓦宗哲学中,并以他的亲身经验实证了认知胜慧的每个次第。……作为如此稀有难得的无间断的师徒口耳传承中最后一位持有者,SwamiLakshmanjoo献出他的一生去实践传布克什米尔希瓦宗神圣的教导。1991年他离开了这个无常的尘世,但没有对未来留下清晰的指示。
  •   书的内容还是不错的,但书的纸张很糙
  •   没有包装,很旧!失望!!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