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概论

出版时间:2009-2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作者:[中国台湾]曾春海 主编  页数:449  
Tag标签:无  

前言

“哲学”一词系日本学者西周氏在1874年在其所著绍述西方哲学,《百新一论》一书中,将“philosophy”译为“哲学”,意指“百学之学”,后来流传至中国。哲学是古希腊约在公元前6世纪所开始探讨的学问。“philosophy”的拉丁语源是philosophia,来自两个希腊字philos(爱)和sophia(智慧)结合而成。由语源而言,哲学是爱智,努力探求智慧的涵义。爱智之“爱”蕴涵着吾人对真理向往的真挚和执著,系一种锲而不舍的求真求是之精神。哲学的工作旨在挖掘整体实在界之最后原因的知识及智慧,尤其是有关人的存有与价值的课题。哲学的内容基本上是对人所面对的自然与文化之各面向及层次,进行步步深入的省思,期能获致有深刻合理性的解释。在中文的语词中,虽无原生的“哲学”一词,却分别有“哲”与“学”两字。《尚书》:“知人则哲”。《说文》以“知”释“哲”。《尔雅·释言》对“哲”字有二层含意,一指智也。另一指贤知之人,例如“先哲”。“学”字在古书中较常见。《说文》:“学文,觉悟也。”《广雅·释诂二》以“识也”、“觉悟也”释“学”字。又《广雅·释诂三》以“效也”释“学”字。因此,中文的复合词“哲学”意谓着能有所识、有所觉悟且实践的明智之学。

内容概要

  台湾地区四位有着对中国哲学长期研究的教授,首次集体合作所撰成的《中国哲学概论》一书,是一部深入剖析中国哲学中形上学、逻辑与知识论、伦理学、美学与政治哲学向度的精作。各章节脉络均有内在理路的密切联系,前后融贯。对中国哲学的五大课题,以殊途同归的路径,本天道立人道为主轴,诠解了人之所以为人的真实自性、存在及意义的根源、自我与他者可=为际性脉动精彩而多样的价值生活。作者在书中不仅绍述了中国哲学的特质、意义和价值,还关切了中国哲学未来去向的展望。本书为想认识中国哲学的读者提供了极佳的参考。

作者简介

曾春海,履历:辅仁大学哲学博士。曾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做博士后研究。政治大学哲学系教授、曾任中国哲学学会常任理事。著作:《易经哲学原理》、《两汉魏晋哲学史》、《朱熹哲学论丛》、《儒家的淑世哲学》、《易经哲学的宇宙与人生》、《朱熹易学析论》、《王船山周易阐微》、《竹林玄学的典范——嵇康》等。叶海烟,履历:辅仁大学哲学博士,曾在美国哈佛大学做访问学者。东吴大学哲学系教授,现任长荣大学哲学与宗教系教授,台湾哲学学会理事长。著作:《庄子宇宙论试探》、《庄子的生命哲学》、《现代生活哲学》、《老庄哲学新论》、《人文与哲学的对话》、《中国哲学的伦理观》、《道德、理性与人文的向度》等。尤煌杰,学历:辅仁大学哲学博士。现职:辅仁大学哲学系皴、辅仁大学研究发展处研发长。著作:《哲学概论》、《哲学入门》、《中国文化概论》、《西洋哲学史》、《美学》等。李贤中,学历:辅仁大学哲学博士。现职:东吴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哲学学会理事、台湾哲学学会秘书长。著作:《先秦名家名实思想探析》、《哲学概论》、《墨学——理论与方法》等。

书籍目录

序第一篇 中国形上学——曾春海第一章 中国哲学之形上学导论第一节 形上学的内涵是什么?第二节 中国形上学之特质第三节 中国形上学的方法第四节 中国形上学之学派与主要论题第五节 小结自我评量第二章 中国本体论第一节 道家的本体论第二节 儒家的本体论第三节 中国佛学的本体论第四节 小结自我评量第三章 中国宇宙论和宇宙生成论第一节 《老子》、《庄子》及《易传》宇宙论第二节 气化的宇宙发生学·第三节 中国佛学的宇宙论第四节 小结自我评量第四章 中国天人关系论第一节 儒家的天人关系论第二节 道家的天人关系论第三节 佛家心性论第四节 小结自我评量参考书目第二篇 中国认识论——李贤中第五章 中国认识论第一节 “认识”在中国哲学的意涵第二节 认识的来源、性质与形成第三节 知识的分类第四节 小结自我评量第六章 中国真知与认知模式第一节 知行关系与真知第二节 认知的模式第三节 不同认知模式的比较第四节 小结自我评量参考书目第三篇 中国逻辑——李贤中第七章 中国逻辑第一节 中国逻辑的特性与内涵第二节 正名思想与名、辞、说、辩的逻辑结构第三节 以“推类”为主的相关推理类型第四节 佛家逻辑第五节 小结自我评量第八章 中国逻辑的推理特性与近代发展第一节 影响推理的形上思想第二节 以实践为主的推理第三节 思维情境中的推理第四节 中国逻辑的价值与发展第五节 小结自我评量参考书目第四篇 中国伦理学——叶海烟第九章 中国伦理学的主要学说前言:“伦理”的意义探源第一节 儒家伦理学第二节 道家伦理学第三节 墨家伦理学第四节 佛教伦理学第五节 小结自我评量第十章 中国伦理、教化与人格养成之道第一节 礼乐与教化的历程第二节 文化与伦理相互为用第三节 伦理与人格养成之道第四节 小结自我评量参考书目第五篇 中国美学——尤煌杰第十一章 中国美学思想的主要命题(上):根源自儒道思想的美学观念第一节 中国美学思想的特色第二节 儒家美学的基本主张与对后世的影响第三节 道家美学的基本主张与对后世的影响第四节 小结自我评量第十二章 中国美学思想的主要命题(下):艺术精神的表现第一节 顾恺之与“传神写照”的美学命题第二节 谢赫与“气韵生动”的美学命题第三节 身即山川而取之:山水画的境界第四节 小结自我评量第十三章 中国传统艺术的特色(上)第一节 建筑与庭园艺术第二节 造型艺术:雕刻艺术、陶瓷艺术、青铜器与玉器第三节 小结自我评量第十四章 中国传统艺术的特色(下)第一节 绘画艺术与书法艺术第二节 诗歌、音乐与戏曲第三节 小结自我评量参考书目第六篇 中国政治哲学——叶海烟第十五章 先秦的政治哲学第一节 孔子的政治哲学——德治理想与正名主义第二节 孟子的民本主义政治观第三节 荀子的礼治主义第四节 道家的政治哲学第五节 墨子的政治哲学第六节 法家的政治哲学第七节 小结自我评量第十六章 汉代以迄近代的政治哲学第一节 王安石变法的理想及其实践第二节 朱熹的政治哲学第三节 功利主义的政治哲学第四节 黄宗羲的批判精神第五节 中国政治哲学的现代化进程第六节 小结自我评量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二、主客合一的感通模式从主客二元的认知模式来看,“认识是作为主体的人观念的掌握客体的一种对象性活动。因此,研究认识的认识论是把主体和客体的区分,作为认识的首要前提的,而关于主体和客体的区分及它们的确定的规定性,又取决于一定的本体论前提。”在中国哲学中,老庄的本体论是以“道”为主,而庄子学派更取消了认识论中的主客体之分,是以主客合一的感通模式而对“道”的一种自我体认。庄子认为“道”是自满自足、没有分界的全体之“一”,世间的万物虽然有成有毁,好像各有其分界,但这并非真相,因为具体的事物只是“道”之分,道之分使我们得见一事物之成,但此事物之成,则使彼一事物有所亏损或销毁,如他在《庄子·齐物论》中所说:“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恶乎然?然于然。恶乎不然?不然于不然。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故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诡谲怪,道通为一。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因此,庄子从“道通为一”的观点来看,万物是有共通的根源,也彼此相关联,就现象而言,因人的观点、所谓之不同,而有然与不然,可与不可之差别,但是就其成毁变化的根本而言,则是无所差别的。

编辑推荐

《中国哲学概论》为想认识中国哲学的读者提供了极佳的参考。第一本由中国哲学系教授共同撰写的《中国哲学概论》是第一次认识中国哲学的最佳参考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哲学概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好,挺好,服务挺好,热心。愿越来越好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