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5 出版社:肖复新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08-05出版) 作者:肖复新 编 页数:166
前言
弘扬重教崇学的优秀文化传统 中国自古以来,即有重学劝学的传统。在历史发展的各个时期,都曾出现过一些人品与学品俱佳的大师。他们的思想,他们的人格,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学子,造就了中华文化所特有的“重教崇学”。可以说,泱泱数千年文明,所以能绵延至今,“重教崇学”功不可没。 从历史发展的实际情况看,儒家学派中的诸大师无一不对完美理想的个体人格塑造怀有浓厚的兴趣。在他们看来,一个完善的、达到至仁境界的个体人格是士人君子从事一切工作的发端和开始,大到治国安邦,小到事父事兄,均须以此为出发点。围绕此一问题,儒学的大师们几乎完全一致地都把目光投向了学习。他们认为,只有通过学习、通过汲取自己原来不知道、未掌握的知识,完美人格的塑造才有望实现和达到。 关于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学习的目的以及学习的境界,孔子在《论语》中多有论述。《论语》一开篇就首先讨论“学”,他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在《论语》中有66次谈到“学”,由此即可见孔子对“学”之看重。比如他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对于他本人,孔子也认为自己“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在孔子看来,一辈子的进步特别是人的修养进德没有终点。从学习的方法上讲,孔子一方面看重多闻多见,反对不懂装懂、装腔作势,他认为“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另一方面,孔子主张闻见之外还须兼重思索,因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需要“九思”,学习要举一反三。更富新意的是,孔子竟将“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的“好学”当成“君子”的一个重要标准。实际上,孔子这种近乎学习本位的思想,对日后中国人“重教崇学”传统的形成具有决定性意义。 孔子之后的孟子,虽然有着比孔子明显得多的士人贵族倾向,甚至还说过一些诸如“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等,让今人完全不能接受的话,但是孟子的重“学”倾向同样是明显的,他所坚持的基本上仍是孔子开创的传统,而又与孔子有所不同。首先,孟子从总结历史经验的角度出发,认为夏、商、周三代都是重视学校教育的,尽管因时代不同学校的名字有所不同。而学校教育就是教人学习,以帮助学习者明人伦。所以说孟子的学习思想带有鲜明的伦理色彩,但其因重视学校教育而强调学习重要的积极意义却不可低估。其次,孟子认为学习者对待学习要全力以赴,要做到全心全意、百分之百,这叫所谓“志于彀”;同时,他认为学习“亦必以规矩”,规矩的重要就像匠人治木_样,治学没有规矩也是难成方圆的。再次,孟子对学习的学派、家法也提出了前无古人的看法。比如他在《孟子·滕文公上》中曾矢口否认仲尼之徒对非儒家的“齐桓晋文之事”的了解,更反对儒家的陈良弃儒而学农家等,这一看法对后世的影响也堪称巨大。当然,与孔子相比,孟子对学习的看法似乎政治色彩更浓厚一些,这是那个时代留下的印记。 孔孟之后,荀子关于学习问题有比孔孟更广泛的关注和更深入的讨论。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苟子撰有专文《劝学》,通过《劝学》全面表达他关于学习的思想。在《劝学》中,荀子首先阐述了学习对于人增长知识和才干、增进品德修养及全身远祸的重要性,并且认为学无止境,学习是一个人一生的事情。关于学习的态度,荀子认为应该是专心致志、持之以恒,而不应该心浮气躁而终身无所寄托。至于学习的内容,荀子认可的是儒家经典《诗》、《书》、《礼》、《易》、《乐》、《春秋》等;学习的方法除了要阅读典籍外,还要善于向贤人请教,同时也要善于用学来的知识教人。关于学习的目的,荀子的明确定位是做人。也就是说,一个人一生都要善始善终地坚持学习,通过不断地积累、不断地丰富完善,使自己达到既全面又纯粹的人格境界。 孔孟荀之外,儒家有关重“学”的讨论还有被后世称为经典的《礼记》中的《学记》篇。《学记》中对学习重要性的强调以及对教学方式方法等问题的探讨,也是儒家重学劝学的一项重要成果。 所以说,在先秦儒家那里,对于学习就有了一个相当高的定位,这个高定位为日后中国文化中的“重教崇学”传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汉代武帝时期的文化转向,儒学被定于一尊,儒家书籍被奉为经典,孔子被尊为圣人,早期儒家大师们所提倡的一切都差不多被以典范的方式肯定下来。后来“重教崇学”的思想逐渐又影响到广大农村,致使许多人都把耕读当做传家的法宝,把读书学习和人生中种地吃饭看得同样重要,甚至认为学习更先一步、更高一等。这样的文化认同后来渐渐被强化,并逐渐沉淀为一种集体意识,形成了一种浓厚的“重教崇学”的民族文化传统。 时光荏苒,大师们已离我们远去,但他们强调的在自觉的学习与修养中把自己铸成大器,然后传道、授业、解惑,造就人才、传承文化,以期有益于社会的重教重学思想仍然启迪着我们,仍然在持续影响着我们。 吴建有 2008年3月
内容概要
《中华文化警世格言》丛书是一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美读本。警世格言既凝聚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又具有言简意赅、朗朗上口、便于传诵的特点。由此切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入门容易,且可深窥诸子百家思想之精华。 《中华文化警世格言》丛书共六个分册,前三个分册中,《明道》揭示的是中华文化的核心范畴,《尚德》展示的是中华文化的主导价值,《智慧》显现的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道、德、智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三大构成要素。后三个分册中,《立志》为成事之首,《劝学》是成才之基,《践行》是成功之本,志、学、行正是人生不可缺一的三大构成环节。一书在手,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尽收眼底。 本书为丛书的其中一册。
作者简介
金开诚: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原全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中华文化学院副院长。出版著作30余部,代表作有《文艺心理学概论》、《诗经简说》、《屈原辞研究》、等。主编的《中国古文献研究丛书》获第七届中国图书奖。
书籍目录
(一)天演之道 天道远,人道迩 道象帝之先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者,万物之主 道无所不在 天行有常 道法自然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道功成不名有(二)辨证之道 一阴一阳之谓道 反者,道之动 弱者,道之用 无者,道之本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道无常操 天地之道,物盛则衰 成功之道,赢缩为宝(三)德性之道 天命靡常,唯德是辅 立人之道在仁义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盗亦有道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富贵要以道得之 君子学道则务本 邦无道,富且贵矣,耻也 天下无道,以身殉道(四)理性之道 道,理之者也 “三表”参验之道 正其道以谋其利,明其道而计其功 道隐于小成 道体常而尽变 有道之士,必礼必知(五)诗性之道 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大乐与天地同和 古之得道者,所乐非穷达也 素朴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六)治国之道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治大国,若烹小鲜 仁义乃治国之本 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天之道,损有余而益不足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兵道为 道生法 安国之道,先戒为宝 是而不用,非而不息,乱亡之道也(七)治心之道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阙中 上善若水几于道 平常心是道 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 明于权者不以物害己 心不清则无以见道(八)治身之道 治身,太上养神,其次养形 阴阳者,生杀之本始 养性之道在适度 危身弃生以殉物,岂不悲哉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取天地之美以养其身附赠中外名人名言
章节摘录
天道远,人道迩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何以知之?——《左传?昭公十八年》释义天道远离人间,人道则存在于身边的社会人事之中,可以就近掌握。对于人所难及的事物,如何能知道呢?讲我们小时候就在语文课本上读到“河伯娶妇”的故事。司马迁在《史记》上写道,魏文侯时,派西门豹到邺这个地方为官,当地三老勾结巫师敛财,借口河伯娶妇,令乡民每年交钱,还要挑选女童扔进河里,否则要遭水灾。西门豹上任后亲抵河上,对巫妪说,你选的女孩不漂亮,烦向河伯通报,宽限我们几日,以便选更好的献上,然后命士兵把巫妪扔进河里,过了会儿说,怎么这么久没有动静,令其女弟子再去通报,连投三人。过不久又说,女弟子办事不力,请三老亲去,吓得三老屁滚尿流,磕头求饶。以后西门豹即发动民众开凿十二渠,引河水灌民田,也解决了水灾问题。西门豹破除巫术迷信的行动,在今天看来很平常,在当时可是一场移风易俗的社会变革。上古时代,巫风炽烈,“天道”神圣,天命规范人事,人要做事都必先祀卜。考古学者发现,四五千年前,黄河流域很多地区都发现了卜骨,而且可能出现过专司卜事的巫师。我们从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中可以看到,当时的统治者无论是打仗还是出游,大小事情都要占卜通神,祈求上帝的神谕与保佑。
编辑推荐
《中华文化警世格言系列(套装共6册)》由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