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10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作者:陈晓明 页数:304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作者近年评论文章的汇集,这些文章对当前中国文学创作中出现的新的变动给予直面的阐释,同时寻求新的理论解决方案,例如从德里达的解构主义那里寻求理论资源,这些文章发表后都曾引起过一定的反响。自从80年代后期以来,文学的那种整体性机制趋于解体,多元性的价值观和文学表现方式进入中国文学领域,但现代性的整体性依然以美学的形式起着习惯的作用,作家下意识地囿于其中,却又想突破,但这样的突破之路显得异常困难。?进入21世纪,中国当代文学面临着图像与声音霸权的冲击,同时又要面对市场和消费主义的规驯,不少人对中国当代文学持悲观失望的态度,种种论调,如“文学死了”之类的论调也甚嚣尘上。种种迹象表明当代中国文学处于绝境之中,但这并不是我们丢弃文学理想的理由,恰恰更需要我们去面对,去拓路。这就是海德格尔和德里达所说的“向死而生”的态度,这就是今天的文学意识到责任和方向,身处绝境,也就是回到自己最纯粹的顽强的本位的时刻;文学在今天就是在“向死而生”中才能生存,才能拓路。? 本书观点新颖,思想敏锐,文笔舒畅,对于广大读者了解当下中国文学的最新状况和症结性问题,都可起到启迪和激发的作用。
作者简介
陈晓明,男,1959年2月生,福建人。早年有过知青经历,1978年春上大学(77级),后读研究生(1983年),期间从事过教学和研究职业。1987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攻读博士学位,1990年获博士学位,并留院工作十多年。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等职。2003年起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先锋派文学和后现代文化理论等。
书籍目录
第一辑 整体性的破解在历史解体中逃逸并超越隐形的后革命策略小叙事、新伦理与女性写作当代小说的审美变异性乡土叙事的终结和开启——贾平凹的《秦腔》预示的美学意义载不动许多“乡愁”——当代“乡土文学”漫论整体性的破解与审美的脱身——论当代小说的叙事变异趋向第二辑 向死而生的面向文学性:令人困扰的幽灵被劫持的文学性——德里达关于“残酷”美学的论述动物的目光与死亡的馈赠——德里达后期的伦理学思想论略通过记忆和文本的幽灵存活——德里达与中国生态主义:穿不过现代性现场遗忘与召回:现代文学传统与当代作家向死而生的当代文学后记
章节摘录
总而言之,宏大的历史叙事已经很难在当代小说中出现,特别是中短篇小说,小人物、小叙事、小感觉构成了小说的基调,而文学需要进入到人性更隐秘的深处,需要在生活变形和裂开的瞬间抓住存在之真相本质,文学性的意味只有这样时刻涌溢而出。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学性所赖以存在的那种质地,这是历史事件的剩余物,也是宏大的文学史的剩余物,这就是文学性的最小值,也只有最小值的文学性,构成最真实的审美感觉。“剩余”是历史的遗产,也是历史的馈赠,更重要的是,它是历史的积淀,最后剩余的东西,是负隅顽抗的东西,它最有韧性,也最真实。它存留在具体的文本中,存留在每一次真实的写作中,它是语言、文字书写与生活存在的敞开与关闭浑然一体的时刻,是尼采所说的那种山谷时刻,是海德格尔所说的空地敞开的时刻,是德里达所说的无限延异的时刻。这一切在后历史时代的文学书写中,成为一种更为真实的文学品质。 在我们把这个时代描述为个体化和多元化时,似乎已经宣判了理论的终结。理论还能做什么更多的归纳和演绎呢?理论只成为一种踪迹,一些对差异和变异的跟踪。更响亮和富有自诩的说法则是解构。但是解构并不是摧毁,只是追踪而已。? 生活的此在性与写作的别处是如何构成一种关系的?这是这个时代写作的一个小小的谜团,一个在文字与想象之间发生的一种密谋。
编辑推荐
《向死而生的文学》观点新颖,思想敏锐,文笔舒畅,对于广大读者了解当下中国文学的最新状况和症结性问题,都可起到启迪和激发的作用。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