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12 出版社:岳麓书社 作者:冯品兰 页数:117
Tag标签:无
前言
这部丛书发端于十年前,计划于三年前,中历征稿、整理、排校种种程序,至今日方能与读者相见。在我们,总算是“慎重将事”,趁此发行之始,谨将我们“慎重将事”的微意略告读者。 这部丛书之发行,虽然是由中华书局负全责,但发端却由于我个人。所以叙此书,不得不先述我个人计划此书的动机。 我自民国六年毕业高等师范而后,服务于中等学校者七八年。在此七八年间无日不与男女青年相处,亦无日不为男女青年的求学问题所扰。我对于此问题感到较重要者有两方面:第一是在校的青年无适当的课外读物,第二是无力进校的青年无法自修。 现代的中等学校在形式上有种种设备供给学生应用,有种种教师指导学生作业,学生身处其中似乎可以“不遑他求”了。可是在现在的中国,所谓中等学校的设备,除去最少数的特殊情形外,大多数都是不完不备的。而个性不同各如其面的中等学生,正是身体精神急剧发展的时候,其求知欲特别增长,课内的种种绝难使之满足,于是课外阅读物便成为他们一种重要的需要品。不幸这种需要品又不能求之于一般出版物中。这事实,至少在我个人的经验是足以证明的。 当我在中等学校任职时,有学生来问我课外应读什么书,每感到不能为他开一张适当的书目,而民国十年主持吴淞中国公学中学部的经验,更使我深切地感到此问题之急待解决。 在那里我们曾实验一种新的教学方法——道尔顿制,此制的主要目的在促进学生自动解决学习上的种种问题,以期个性有充分之发展。可是在设备上我们最感困难者是得不着适合于他们程度的书籍,尤其是得不着适合于他们程度的有系统的书籍。 我们以经费的限制,不能遍购国内的出版品,为节省学生的时间计,亦不愿遍购国内的出版品,可是我们将全国出版家的目录搜集齐全,并且亲去各书店选择,结果费去我们十余人数日的精力,竟得不到几种真正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我们于失望之余,曾发愤一时拟为中等学生编辑一部《青年丛书》。只惜未及一年,学校发生变动,同志四散,此项丛书至今犹只无系统地出版数种。 此是十年前的往事,然而十余年来,在我的回忆中却与当前的新鲜事情无异。 其次,现在中等学生的用费,已不是内地的所谓中产阶级的家长所能负担,而青年的智能与求知欲,却并不因家境的贫富而有差异,且在职青年之求知欲,更多远在一般学生之上。即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论,十余年来,各地青年之来函请求指示自修方法。索开自修书目者,多至不可胜计,我对于他们愧不能尽指导之责,但对此问题之重要,却不曾一日忽视。 根据上述的种种原因,所以十余年来,我常常想到编辑一部可以供青年阅读的丛书,以为在校中等学生与失学青年之助。 大概是在民国十四五年之间,我曾拟定两种计划:一是少年丛书,一是百科丛书,与中华书局陆费伯鸿先生商量,当时他很赞成立即进行,后以我们忙于他事,无暇及此,遂致搁置。十九年一月我进中华书局,首即再提此事,于是由计划而征稿,而排校。至二十年冬,已有数种排出。当付印时,因估量青年需要与平衡科目比率,忽然发现有不甚适合的地方,便又重新支配,已排就者一概拆版改排,遂致迁延至今,始得与读者相见。 我们发刊此丛书之目的,原为供中等学生课外阅读,或失学青年自修研究之用。所以计划之始,我们即约定专家,分别开示书目,以为全部丛书各科分量之标准。在编辑通则中,规定了三项要点:即(一)日常习见现象之学理的说明,(二)取材不与教科书雷同而又能与之相发明,(三)行文生动,易于了解,务期能启发读者自动研究之兴趣。为要达到上述目的,第一我们不翻译外籍,以免直接采用不适国情的材料,致虚耗青年精力,第二约请中等学校教师及从事社会事业的人担任编辑,期得各本其经验,针对中等学生及一般青年的需要,以为取材的标准,指导他们进修的方法。在整理排校方面,我们更知非一人之力所能胜任,乃由本所同人就各人之所长,分别担任。为谋读者便利计,全部百册,组成一大单元,同时可分为八类,每类有书八册至廿四册,而自成为一小单元,以便读者依个人之需要及经济能力,合购或分购。 此丛书费数年之力,始得出版,是否果能有助于中等学生及一般青年之修业进德,殊不敢必,所谓“身不能至,心向往之”而已。望读者不吝指示,俾得更谋改进,幸甚幸甚。 舒新城,二十二年三月。
内容概要
《法兰西史》除绪论和结论两部分,另分封建时代的法兰西、民族国家成立后的法兰西、大革命后的法兰西、大战后的法兰西等4章。《法兰西史》以法兰西的地理和民族为开端,贯串法兰西的社会、文化、经济、宗教、政治和外交,明暗交错地展示了法兰西王周的成立,发展,繁盛乃至衰亡。
书籍目录
总序 自序 绪论 第一节法兰西的地理 第二节法兰西的民族 第一章封建时代的法兰西 第一节查理曼帝国及其分裂 第二节法兰西王国的成立及其王统 第三节法国的封建制度 第四节十字军与法国 第五节英法关系的由来及百年战役 第二章民族国家成屯后的法兰西 第一节民族国家的形成 第二节政权教权的消长至宗教改革 第三节路易十四的内政外交 第四节十八世纪的殖民政策 第五节法国的社会与文化 第三章大革命后的法兰西 第一节大革命的前夕 第二节大革命的经过 第三节拿破仑的大活动 第四节维也纳会议与法国 第五节第二次共和 第六节拿破仑第三 第七节普法战役与第三次共和 第八节欧洲政策与世界政策 第四章大战后的法兰西 第一节世界大战 第二节巴黎和会 第三节国际联合会与法国 第四节战后经济 第五节外交政策 第六节保安问题 第七节战债问题 第八节军缩问题 结论 第一节法国在欧洲及世界的地位 第二节法国与中国的关系 参考书 中文名词索引 西文名词索引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在此宗教改革运动中,三十年战役亦应略加叙述。十六世纪初期,以德国为中心的宗教改革运动,已成为欧洲全部思想上与社会上的大问题。三十年(一六一八一一六四八)战役,尤为宗教改革之政治的总决算。三十年战役虽以德国为中心,实无异有史以来最初的欧洲大战,法国亦在中途参加。不过法国的参战,纯出于政治利害的计较,而不以宗教问题为动机。所以只要于法有利,不问宗派如何,自决迎拒。法国竟先列强而以国家主义为外交政策的原理。这也是法国在欧洲霸业成功的理由。 法国自三十年战役第三期起,始与瑞典同盟而加入战争。但法为旧教国,而瑞典则为新教国,法国承袭以掣肘德国帝权,来保障法国安全的传统政策,不惜与新教国同盟,而反抗旧教首领;证明法国的参战,乃超越宗教问题,而纯依于政治原理。迨《威斯特发理亚(Westphalia)和约》告成,自然德国损失最大,而法国则坐受其利。和约的结果,宗教kilt教、路德、加尔凡三派各得信教自由权。视为战争主因的宗教问题,得着解决。政治上法国取得亚尔萨斯(Alsace)及包含Metz,Toul,Verdun诸邑的莱因河左岸一带地方,一举而经济资源丰富,遂开富强之基。这可视为法国国家主义的成功。 第三节 路易十四的内政外交 自十五世纪末至十六世纪初,欧洲发现列强均势(Balance of power)的现象。在这时期,法兰西固然已经成就中央集权,即西班牙、德意志、英吉利以至朔北瑞典亦均造成强国。这许多强国角逐的政治新舞台,乃集中于南方意大利。意大利虽为古代最大统一国家,但在中世则分裂割据,威势不振。近世初期,列强均势之局成,而意大利被视为有侵略余地,终成列强争霸的舞台。 中古时代,德国有力皇帝,颇有志于罗马帝国的复兴,所以稍有余力,即着手经营意大利。今之法兰西,国力伸张,亦效德而经营意大利。查理士第八、路易十二、弗兰沙第一,对意曾予以不少的努力和牺牲,不过法之敌对仍为德,列强惧失均势,乃袒德而抑法,法终于不能达到目的。弗兰沙第一,虽与英王教皇以及意、土联盟抗德,仍归失败。不过使德不能实现世界统一运动,法不无微功。
后记
本书编者冯品兰(1894—1984),原名泽兰,字蕙田,义乌乔亭人,历任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教务主任,金华师范学校校长,终身从事师范教学和研究,著书立说,成绩斐然,其主要著作除本书之外,另有《儿童研究》《社会学纲要》《现代教育思潮》《西洋教育史》等。 《法兰西史》除绪论和结论两部分,另分封建时代的法兰西、民族国家成立后的法兰西、大革命后的法兰西、大战后的法兰西等4章。全书以法兰西的地理和民族为开端,贯串法兰西的社会、文化、经济、宗教、政治和外交,明暗交错地展示了法兰西王周的成立,发展,繁盛乃至衰亡。 本书1936年2月由中华书局印行,其后5年时间再版3次,收入舒新城等编订的《中华百科丛书》。本次出版即以中华书局1941年2月三版版本为底本编辑整理,径改书中刻印错误,底本中人名、地名译法前后不一,均予以统一。底本插图中的地名译法与正文内容有不统一处,例如插图中的“凡丹”在正文中译为“凡尔登”,为尊重作者原书原貌,插图部分不予修改。标点符号按现代汉语使用规范处理,将底本繁体字竖排改简化字横排。余则保持底本原貌。
编辑推荐
《民国学术文化名著:法兰西史》编者冯品兰,原名泽兰,字蕙田,义乌乔亭人,历任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教务主任,金华师范学校校长,终身从事师范教学和研究,著书立说,成绩斐然,其主要著作除《民国学术文化名著:法兰西史》之外,另有《儿童研究》《社会学纲要》《现代教育思潮》《西洋教育史》等。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