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11 出版社:岳麓书社 作者:(清)文廷式 页数:346 字数:280000 译者:何东萍 笺注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云起轩词》中有一批婉丽甚至綺艳的词作,如何解读,颇音参详.一方面,这类词有的是香草荚人,比兴寄托,不细加寻味,便容易忽略,而辜负了词人的苦心。如《思佳客。古意》似有比兴,但究竟寄托何意,实难断言。不轻下断语,可见其谨慎。又如,《祝英台近》(剪鲛绡),历来词家皆谓其是感时伤事之作,东萍细绎文本,结合时局与文氏文集,并参读王鹏运和词,从而得出这样的结论:“此词借感春以暗伤国事,含蓄蕴藉,寄寓殊深。所伤国事指乙未战败求和、签订《马关条约》等事”,颇可信从。另一方面,这类词中也有一些与文氏隐秘的情感经历有关,扑朔迷离,欲说还休。只有细考文氏生平,寻绎其日记中的蛛丝马迹,才能破解其恋情真相。东萍考索文廷式《旋乡日记》光绪十二年(1886)七月十七日及十八日所记,确认《点绛唇》(惜别经年)及《好事近》(一片碧云西)两篇是艳情之作,不可附会为香草荚人之音。在这一方面,她的分寸把握也是比较好的。 笺注词集,与笺注其他文学作品一样,首先要面对一个很具体的问题:哪些东西该注,哪些东西不必注,是要尽量详尽,还是力求简要。这不仅影响笺注的体例,也涉及笺注所面对的读者对象。是面向专业研究者,还是面向一般读者,不同的读者对象,也适应不同的笺注体例。据我看来,《云起轩词笺注》似乎有意兼顾这两类读者,所以,每一首词下既有相当详尽的注释,也有比较细致的解析。有这样的存心自然值得赞赏,但要真正做好并不容易,有时甚至会顾此失彼。东萍第一次为词集作笺注,由于经验不够,在这些方面难免还有一些有待改进之处,但瑕不掩瑜,无论如何,这本书的出版,应该可以看做文廷式文学研究中的重要开拓,也可以说是文廷式词研究中一项值得关注的实质性的收获。
作者简介
作者:(清代)文廷式
书籍目录
《云起轩词笺注》序(汪叔子)
《云起轩词笺注》序(程章灿)
云起轩中寸寸愁(代前言)
《云起轩词钞》序(文廷式)
云起轩词笺注
1.虞美人(眉上鸦黄钗上风)
2.浪淘沙(寒气袭重衾)
3.蝶恋花(若使他生真个有)
4.蝶恋花(袅袅茶烟心绪乱)
5.蝶恋花(一片闲愁何处著)
6.贺新郎·别拟《西洲曲》
7.桂殿秋(吹玉笛)
8.风流子·江楼夜眺
9.鬲溪梅令·咏鸾枝花
10.上西楼(红愁绿怨谁家)
11.蝶恋花·戏赠伯严同年
12.临江仙·壬午广州旧作
……
章节摘录
版权页: 十七岁时始于菊坡精舍从番禺陈澧受学。其《纯常子枝语》卷二录其师言行二十余条。其一日:“师终身读书必端坐,藏书五万卷,丹黄几遍;晚年复读二十四史,加朱,点勘至《元史》,未卒业而卒。”又谓:“师最喜读注疏。”又云:“师言:年三十读《易》至‘志在随人,所执下也’,悚然汗下;于是学术一变,务求心得,不敢蔑弃成说,亦不敢轻徇时趋。”并引沈曾植语云:“兰甫先生有所不言,无所不知,盖汇乾嘉以来文儒之总也。”文廷式《菊坡精舍谒陈兰甫京卿祠》:“先生有道堪千载,文范云亡倏九年。撰仗威仪今已矣,傍檐梅柳故依然。再传定有真儒出,百卷曾无一字偏。日迈月征怀往训,此心长饮在山泉。”自注云:“先生尝于书案旁大书《诗》‘日迈月征’四句,以自警惕。四十以后,有劝其节劳者,则又书日‘我不敢仿我友自逸’。故所藏之书殆十万卷,无不经丹黄者。”文廷式亦一生勤学。他二十一岁所记《丙子日记》第二册封面亦自题“我不敢仿我友自逸”以自警自励。此语出自《诗经‘小雅。十月之交》:“悠悠我里,亦孔之疼。四方有羡,我独居忧。民莫不逸,我独不敢休。天命不彻,我不敢效我友自逸。”文廷式一生都学习老师的勤勉与经世致用的学术取向。 徐灏与陈澧两人皆精研小学、经史、乐律和算学,为学兴趣相近。“陈澧的经学思想,解经而兼采汉宋,读经以明道致用,最后会通汉宋,回归孔孟,倡导学术与治道的统一。陈澧远绍顾炎武的学术思想,得其经学观之精义。他推尊顾炎武为明末之孟子,某种意义上,陈澧亦可谓晚清之顾炎武。”文廷式为人、为学所受徐灏、陈澧两位老师的影响至为深巨。 文廷式词云:“他日谁修舆地志,岭南即是吾乡。”他在岭南地区还有一大群师友。他的《霜叶飞》词前小序云:“丁酉冬间,闻粤中故人,如叶兰台、陈孝直、陶春海辈,先后凋谢。余少长岭南,一时名流,咸得款接。如许涑文侍讲、颜夏庭兵备,则父执也;李仲约侍郎,久相契识,后为余朝考师;张延秋、姚柽甫两编修,林扬伯、明仲昆季两主事,许天倬副贡、陈庆笙秀才诸人,并文酒追从,乐数晨夕。”这个名单未包含文廷式在岭南结交的最重要的两个朋友:梁鼎芬、于式枚。梁鼎芬《答杨模见赠之作》:“高第推于、文,结交为辈行。”并谓陈澧读《易》处名“无咎室”,在菊坡精舍东,于式枚居此经年,芸阁尝往来其间。梁鼎芬与于式枚、文廷式共同的朋友还有廖廷相、谭宗浚、温仲和、陈伯陶、汪兆铨、汪兆镛、王子展、朱启连等人。
编辑推荐
《云起轩词笺注》的出版可以看做文廷式文学研究中的重要开拓,也可以说是文廷式词研究中一项值得关注的实质性的收获。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