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8 出版社:岳麓 作者:王昆仑 页数:260
Tag标签:无
前言
一、丛书着力于“学术”与“文化”两方面,所收著作或为学术上开新之作,或为文化上奠基之作。 二、丛书之收书范围,原则上起于民国建立,迄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然某些著作之成形,可追溯至民元之前若干年,因其有重要地位,亦酌情收入。 三、文、史、哲之分,原系西洋通则,本就不太适用于中国学术,故丛书不按学科分类,而是根据整理进度,顺次出版。 四、丛书所收诸书,原版均为繁体竖排,在其流布过程中,亦有版本差异、文字错讹等现象,为方便读者,此次做如下整理工作: 1.繁体字改为通行之简体,竖排改为横排(原书中“左表”、“右表”、“左文”、“右文”均改为“上表”、“下表”、“上文”、“下文”),但为充分尊重原著,原书中专名(人名、地名、书名等)及其译名皆一仍其旧,凡底本脱、衍、讹、倒之处,除个别讹错明显且影响文意阅读者稍作改动外,皆一仍其旧。 2.凡排印误刻者,如日日、己已巳、戊戌戍之类,均径改,不出校记。 3.为方便当代读者阅读,标点符号按现代汉语使用规范作了处理。 4.丛书中多本有作者原注,原书以夹注出之,此次整理皆排人正文,并以楷体小字以为区分。 5.各书附“后记”一篇,说明著者爵里、版本流布、各界评论等情况,以期为读者提供阅读指南。 古人云:“校书如扫落叶,旋扫旋生。”吾人虽勉力为之,而乖漏难免,还祈方家教正。
内容概要
红楼梦是中国最能理解妇女悲剧性的书,也再没有谁能和这位作者一样,包造得出那么多的妇女典型。在形形色色的女性生活之中,作者又特意铸成一两种标准性格:一是正统派的功利主义者,薛宝钗为代表;一是反正统派的情感主义者,林黛玉为代表。前者是政治性的,后者是艺术性的;前者是争取现实的,后者是发展性灵的。从般社会法则来看,前者应当是成功的,而后者必归失败。但作者曹雪芹却深深看透在他所处的社会中,任何女性都一概逃不出痛苦的命运;试看全书中那么多的妇女,有几个不是为烦恼所折磨而归于悲惨的结局,所以似乎是精神上胜利的黛玉固然是失望而死,似乎现实上成功的宝钗也只争到了一个活不得死不得的地位。这样,才完成了这一部封建时代妇女生活写实的大悲剧。
书籍目录
一 花袭人论
二 晴雯之死
三 秦可卿与李纨
四 大观园中的遁世者
五 政治风度的探春
六 平儿与小红
七 红楼梦中三烈女
八 贾府的太太奶奶们
九 宗法家庭的宝塔顶——贾母
十 刘老老是丑角吗
十一 王熙凤论
十二 贾府的老爷少爷们
十三 奴仆们的形象
十四 史湘云论
十五 薛宝钗论
十六 林黛玉的恋爱
十七 黛玉之死
十八 贾宝玉的直感生活
十九 贾宝玉的逃亡
后 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还要设法追杀她的前夫。此外,作者还在许多小地方刻画凤姐的权诈,譬如听说鲍二家的被打后上吊而死,她家里将要打官司,她起初也暗吃一惊,但立刻就说不许赏她们的钱,还要反告她们一个“借尸讹诈”。又如王夫人根据赵姨娘的私诉而查问凤姐发月钱的事,她一走出来就发话示威,说“从今倒要千几件刻薄事了”,这都是她得之于一般旧社会的权术的心传。为了感到命运之威胁和地位动摇的恐怖,她必须用尽一切阴谋与残酷,以控制环境,以排除异己,她一丝一毫也不宽容,也不松懈。风姐在家庭战场上是一个胜利者,然而她毕竟不是贾府的政治家。作者在她的传|己开始处就使秦可卿向她托梦,指出这一个大家族的危机,而挽救之道在于多替公家置义田,立家塾,以为衰落后的准备。聪明绝顶的凤姐难道对于这一启示毫无警惕吗?然而她以为那些公共的福利,以后的生机,绝不比目前的实力来得重要,于是把贾府的这唯一的一条生路给搁置下来。凤姐总揽着贾府的家务,只有她最能懂得这一个大家庭的一切困难,矛盾,和种种的没落相:但她既绝不许别人从她手中把这封建家庭的尾间命运夺取过来而加以挽回,于是她反成了这命运的有力支配者。这位连账也不会写、不学而有术的少妇本不具有什么基本政策,但她在无制裁力的环境之下,却建立起以她自己为中心的个人功利主义。
后记
王昆仑(1902—1985),笔名太愚,江苏无锡人。著名政治活动家和红学家。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1922年加入中国国民党,曾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秘书长,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宣传委员,立法院劳动法委员会委员长等职。1933年加人中国共产党,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当选为常务委员。解放后,历任政务院政务委员,北京市副市长,全国政协委员会委员、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央宣传部长、中央主席等职。著有《红楼梦人物论》,昆曲《晴雯》。 《人物论》写于抗战期间,系王氏在工作之余,用笔名“太愚”在其妻曹孟君主编的《现代妇女》杂志上陆续发表的文章集成,前后一共十九篇,1948年由上海国际文化服务社出版发行。解放后,其中前十四篇又经作者重新修改后在《光明日报》等报刊上陆续发表。 此次再版以1948年上海国际文化服务社版为底本。在编辑过程中,本着尊重原著,保持作品原貌的原则,除改正一些明显讹误外,未对民国时期文字语法做任何改动。
媒体关注与评论
只要《红楼梦》存在,就需要这本《人物论》的存在,读者需要解读《红楼梦》,至少是解读《红楼梦》里的爱情、婚姻、妇女问题,这也是《红楼梦》最主要的方面。读者是不能没有这部书的。 ——冯其庸多年来,我看过不少评论《红楼梦》的文章,但是以“太愚”署名的《红楼梦人物论》仍常萦绕在我脑际。 ——端木蕻良
编辑推荐
《红楼梦人物论》是民国学术文化名著丛书之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