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读书引导读本

出版时间:2009-7  出版社:岳麓书社  作者:肖燕雄 编  页数:256  

内容概要

本书所选十二篇论文是不只是居有传递知识之功,而更有表达观念和思想的深意,而且是以深刻的论述、严谨的逻辑、富有理趣或明朗的文字传达出来的,读后让人提升境界,满口余香。这些文章遍布人文社会科学多个领域,其中一些篇什以举重若轻之力容括了一部皇皇大作的内涵。阅读它们,将花费少少许,收获多多许。如高尔泰、袁行霈、孙立平、张文木的论文就是这样。重点推介的十四部书《歌德谈话录》、《齐人物论》、《历史是什么?》、《光荣与梦想》、《万历十五年》、《太平杂说》、《论语》、《理想国》、《理想的冲突》、《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历史深处的忧虑》、《通往奴役之路》、《国富论》、《如何阅读一本书》,也不是拣到篮子里就是菜。第一,这一次的“拣”不只是我个人所为,还包括我身边的一些同事和国内一些专家学者的推荐;第二,有意识地从文、.史、哲、政、法、经和读书方法方面去“拣菜”,古今、中外、史论都有顾及;第三,基本上是经典,有些是多学科交叉的经典,有些还是与中国现实紧密相关或能给予中国现实某种照应的经典,其中只有两本国人的著作《齐人物论》、《太平杂说》还不是经典,但它们是挑战经典文本或经典说法的近年来的“经典”之作,其训练大学不可或缺的求异思维和批判精神将功莫大焉;四、尽可能挑“好读”者,即内容不要太艰深,文字不要云山雾罩、弯弯绕绕。

书籍目录

 导言一、名家读书体验 我在北京大学当学生的时候 北大六年琐忆 忆清华 燕京大学中文系 读书杂谈 读书的经验 读书 我的读书经验 读书漫谈 论读书 说开卷有益 我的读书经历二、论文选萃  读书无禁区  王维诗歌的禅意与画意  母语的陷落  诗与真:历史与历史学  “救亡压倒启蒙”?  中国艺术与中国哲学  大国崛起的历史经验与中国的选择  迈向立法者的法理学  “三农问题”:世纪末的反思  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  大学之魂  文艺与复兴三、著作摘编与简介 《论语》摘编 《理想国》摘编 《歌德谈话录》摘编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国富论》) 摘编 《通往奴役之路》摘编 《历史是什么?》简介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简介 《万历十五年》简介 《太平杂说》简介 《齐人物论》简介四、大学生书评举隅 《如何阅读一本书》书评 美国自由的代价 畅快地阅读生动之书《光荣与梦想》 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附录 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读书活动方案

章节摘录

  一、名家读书体验  我在北京大学当学生的时候  冯友兰  在十年动乱以前,北京大学校长陆平提出了一个办北京大学的方针:继承太学,学习苏联,参考英美。大动乱开始以后,他的这项方针受到批判,成为他的罪状之一。当时我也说过,北京大学的校史应该从汉朝的太学算起。我不知道陆平的方针是不是受我的影响,也很可能是出于他自己的创见,不过,当时的批判,并有涉及到我。  我所以认为北京大学校史应该从汉朝的太学算起,因为我看见,西方有名的大学都有几百年的历史,而北京大学只有几十年的历史,这同中国的文明古国似乎很不相称。  现在讲北京大学历史一般是从清朝末年的京师大学堂算起,它是戊戌变法的产物。清朝的慈禧太后篡夺了政权以后,把光绪皇帝在变法的时候所行的新法都作废了,只有京师大学堂继续存在下来。这也可以说是戊戌变法留下来的纪念品吧。跟着父亲在崇阳的时候,在他的签押房里看见过当时颁布的京师大学堂章程,用木板红字印的,有好几大本。当时我什么也不懂,只记得在分科之中有一科叫“经科”。每一种经都有一个学门,例如“尚书门”、“毛诗门”等。在本科之外,还设有通儒院,大概相当于西方大学的研究院吧。清朝的京师大学堂地位很高,由朝廷特派的管学大臣管理。管学大臣就是京师大学堂的校长。当时的管学大臣换了几次人,当我进北京大学的时候,学生们传说中的管学大臣是张百熙。他可以说是在蔡元培以前的对于北京大学有贡献的一位校长。据说,他当了管学大臣以后,就请吴汝纶为总教习。当时新式学校的教师都称为教习,总教习就是教习的领导。我不知道总教习的职务有什么明文规定,据我推测,他并不相当于后来大学中的教务长,因为教务长主要是管教务行政,而总教习是管学术方面的事,约略等于现在大学里管业务的副校长。  吴汝纶是著名的桐城派古文家,是当时所谓旧学的一位权威。他也懂得一点当时所谓新学;严复翻译的书,有几部都有他作的序。他是一位兼通新旧、融合中西的人物。他在直隶(今河北)做官,在地方上办了些新式的学校。张百熙请他当京师大学堂总教习,这表明了张的办学方针。据说张百熙当了管学大臣以后,曾亲自到吴汝纶家里去请他出来,吴汝纶不见。后来一天,张百熙大清早穿着官服,站在吴汝纶的门外(一说是跪在卧房门外)等候相见,吴汝纶只好答应了他的邀请。但是吴附带了一个条件,就是他要先到日本去考察几个月,回来后才能到任。张百熙答应了。不料吴汝纶从日本回来以后,不久就死了,竟没有来得及到京师大学堂就任。吴虽然没有到任,但是这个经过当时却传为美谈,我们学生听了,都很感于张百熙礼贤下士、为学校聘请名师的精神,和吴汝纶认真负责、虚心学习的精神。  民国成立,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以严复为第一任校长,不过为时不久,后来又换过些别人。我于一九一五年进北大的时候,没有校长,由工科学长胡仁源兼代校长。文科学长是夏锡祺。当时的学系称为“门”。各系没有设系主任,系务由学长直接主持。原来京师大学堂的经科已废,经科的课程,有些废止了,有些分配到文科各门中。文科有四个门,即中国哲学、中国文学、中国历史和英文四个学门。我入的是中国哲学门。在我们这个年级以前,还有一个年级。  1915年9月初,我到北京大学参加开学典礼。胡仁源主持会场,他作了一个简短的开幕词以后,英文门教授辜鸿铭(汤生)从主席台上站起来发言。我不知道这是预先安排好的,还是出于辜本人的临时冲动。他的发言很长,感情也很激动,主要的是骂当时的政府和一些社会上的新事物,大意是说,现在做官的人,都是为了保持他们的饭碗,他们的饭碗跟咱们的饭碗不同,他们的饭碗大得很,里边可以装汽车、姨太太。又说,现在人作文章都不通,所用的名词就不通,譬如说:“改良”吧,以前的人都说“从良”,没有说“改良”的,既然已经是“良”了,你还改什么?你要改“良”为“娼”吗?他大概讲了一个钟头,都是这一类的谩骂之辞。他讲了以后,也没有别人发言,就散会了。当时民国已经成立四年了,辜鸿铭还拖着辫子来讲课。我没有去旁听过他的课,只听到英文门的同学说,他在讲堂上有时候也乱发议论,拥护君主制度,有一次竟说,现在社会大乱,主要的原因是没有君主。又曾说,比如说法律吧,你要说“法律”(说的时候小声),没有人害怕;你要说“王法”(大声,拍桌子),大家就害怕了,少了那个“王”字就不行。总之,凡是封建的东西,他认为都是好的。我还听人说,辜鸿铭在一个地方辩论婚姻制度问题,赞成一夫多妻制,曾说,现在我们这个桌子上一个茶壶带四个茶杯,用着很方便;要是用一个茶杯带四个茶壶,那就不像话了。  当时中国文学门的名教授是黄侃(季刚)。那时桐城派古文已经不行时了。代之而起的是章太炎一派的魏晋文(也可以称为“文选派”,不过和真正的“文选派”还是不同,因为他们不作四六骈体)。黄侃自命为风流人物,玩世为恭,在当时及后来的北大学生中传说他的轶闻轶事,我也不知道是真是假。比如说,他在北京:住在吴承仕(简斋)的一所房子中,他俩本来都是章太炎的学生,是很好的朋友,后来不知怎么闹翻了,吴承仕叫他搬家,黄侃在搬家的时候,爬到房梁上写了一行大字:“天下第一凶宅。”又比如说,他在堂上讲书,讲到一个要紧的地方,就说,这里有个秘密,专靠北大这几百块钱的薪水,我还不能讲,你们要我讲,得另外请我吃饭。又比方说,黄侃有个学生,在“同和居’’请客,他听见黄侃在隔壁一个房间说话(原来黄侃也在请客)就赶紧过去问好,不料黄侃对他批评起来,这个学生所谓的客已经到齐了,黄侃还不让这个学生走,这个学生心生一计,就把饭馆的人叫来交代说,今天黄先生在这里请客,无论花多少钱都上在我的账上,黄侃一听,就对那个学生说,好了,你走吧。  在中国哲学门里,有一位受同学尊敬的教授,叫陈介石(黼宸),他给我们讲中国哲学史、诸子哲学,还在中国历史门讲中国通史。据说,他是继承浙江永嘉学派的人,讲历史为韩侂胄翻案,说南宋末年一般人都忘了君父之仇,只有韩侂胄还想到北伐,恢复失地。他讲的是温州那一带的土话,一般人都听不懂,连好多浙江人也听不懂。他就以笔代口,先把讲稿印发出来,上课的时候,登上讲台,一言不发,就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写得非常之快,学生们抄都来不及。下堂铃一响,他把粉笔一扔就走了。好在他写的跟讲义虽然大意相同,但是各成一套,不相重复,而且在下课铃响的时候,他恰好写到一个段落。最难得的,是他虽不说话,但却是诚心诚意地为学生讲课,真有点像庄子所说的“目击而道存”,说话成为多余的了。他的课我们上了一年,到一九一六年暑假后我再回到北大的时候,听说他已经病死了,同学们都很悲伤。  马夷初(叙伦)给我们开了一门课,叫“宋学”。上了一个学期,他因为反对袁世凯称帝,辞职回南方去了。学长夏锡祺不知从什么地方请了一位先生来接替马夷初。那时候,对于教师的考验,是看他能不能发讲义,以及讲义有什么内容。这位先生名不见经传,上课前又没发讲义,我们对他就有点怀疑。去了好几天,才发出三页讲义。其中有一个命题是“水为万物之源”。我们一看,都说这不像一个现代人所说的话。那时候我当班长,同学们叫我去找学长,说这位先生不行,请换人。学长说,你们说他不行,总得有个证据呀。我说他的讲义就是证据。学长说,讲义怎样讲错了,也得有个理由。我回到班里一说,同学们说,我们每个人都写出几条理由。这位先生的讲义只有油印的三页,我们一下子就写了十几条理由,可以说把它批得体无完肤。我送给学长。学长一看,也无话可说,只问:这都是你们自己写的吗?我说是我们自己写的。学长说,等我再看看,不过有一条:你们不许跟这位先生直接说什么话或有什么表示,事情由学校解决。过了一两个星期,没有下文,只有当时的一个学监把我找去说,某某先生讲义上的错误,你们可以当堂同他辩论。我说,学长讲过,不许我们对他直接有所表示。学监说,彼一时此一时也。我了解他的意思,大概是学校讽令他辞职,他不肯,所以就让学生直接对付他。等他下一次来上课的时候,我们每一个人都带了几本《宋元学案》在堂上质问,原来他连《宋元学案》都没有见过。同学们哈哈大笑,他也狼狈而去。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大学生读书引导读本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不是特别好.一般.很有学者的风范.可是现代这个时代还有几人会抱着这个心态去读书啊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