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2 出版社:南方 作者:(明)李时珍 页数:974
前言
“本草”的来历与“纲目”的含义 古代之所以把医药学称之为“本草”,是取“药物中以草药为多,以草药为本”的意思。 “本草”这个词最早出现于《汉书·郊祀志》,成帝(公元前32~公元前7年)建始二年,庚寅(公元前31年)等条下有:“候神方士使者副佐、本草待诏七十余人皆归家。”《汉书·郊祀志》中所提到的本草待诏,是指本草的官吏。唐代颜师古曾经说:“以方药本草而待诏者。”在《汉书·平帝纪》中已经指出有本草之学,而《汉书·游侠传》“楼护”条中更说明了已有本草之专籍。但是,当时本草学和本草著作的内容究竟是些什么,现在仍不能清楚地知道。根据本草待诏与方士、使者、副佐并列,本草与方术并记的这些情况来看,可以推定最初的本草学和方士、方术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方士就是“求仙之徒”,他们所施行的技术称方术,是为了满足统治阶级长生不老的要求。 战国时,齐威王(公元前379~公元前343年)、齐宣王(公元前342~公元前314年)、燕昭王(公元前321~公元前279年)都很迷恋这些神仙传说,派人到海中寻访蓬莱仙山。之后,秦始皇又派徐福人海寻求长生不老药,结果徐福留在日本未归。汉武帝重用了很多方士,将朝廷搞得乌烟瘴气。但由于神仙说并没有实效,所以自汉武帝以后开始衰落,到汉成帝时,他接受了丞相衡谭的意见.让所有与神仙说有关的人都还家.本草待诏也属于这一范围。由此可见,初期的“本草”应该是配合朝廷的求仙之道,主要内容大约是保持健康的饮食,收集整理预防疾病及治疗疾病的药物,对那些对身体有害的毒物也予以整理、研究.这导致初期本草的内容中长生不老是最重要的。在研究长生不老的时候,当然会涉及到医药知识、药物知识。因此,最初以神仙之秘药为主要内容的本草逐渐演变成药物学、医药学。
内容概要
《典籍解密(3):图解本草纲目》收录了将近100个民间小故事,从中草药的来历中体验草本传奇,让内容更新颖、更生动;融入600多个现代医学研究,从科学的角度诠释草本的性状特征、化学成分等,让内容更丰富、更具体;穿插了100多个养生保健应用,有养生保健菜的详细做法、用法等,让内容更全面、更实用。 全书还保留了原著中的1300多个药材品种,是一本名副其实的药典大全;筛选了原著中的2000多条有用附方,针对日常病症,易于操作又效果明显。 《典籍解密(3):图解本草纲目》编译了部分晦涩难懂的古文,语言更加通俗易懂,更符合现代人阅读习惯;收集了1000多张图片,逼真的手绘图生动地描绘出各药材品种的形态,有一定的审美价值。
作者简介
李时珍(1518~1593),字乐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明代蕲州(今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蕲州镇)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药学家,著有药物学名著《本草纲目》。 李时珍对脉学及奇经八脉也有研究,著有《濒湖脉学》和《奇经八脉考》二书,也受到后世医家的重视。 李时珍临证,推崇“重辨病证,用药得当”的原则,治疗时或化裁古方,或自组新方,或用民间单验方,多有良效。 李时珍还提出“命门在两肾之间”的学说,后世被赵献可继承发扬,指出“脑为元神之府”,肯定了脑为全身中枢的功能。 李时珍还著有《命门考》、《集简方》、《白花蛇传》、《脉诀考证》等,均已佚。《本草纲目》一书,乃李时珍父子及弟子共同编写,李时珍次子李建元为书绘图,是一本以李时珍为主的集体著作。 臧俊岐,1942年生,河南开封人,中国当代中医药名家、主任医师、著名针灸学家,历任开封市中医药科技委员会委员、开封市针灸学会会长、开封市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职称中医评审委员会委员。曾赴法国、英国、俄罗斯、赞比亚、刚果(金)等国进行医疗和学术交流,荣获卫生部授予的“全国援外优秀医疗队员”称号。其个人辞条被载入《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世界医学界名人录》。
书籍目录
出版说明序言导读第一卷 序例历代诸家本草七方十剂气味阴阳五味宜忌五味偏胜标本阴阳升降浮沉四时用药例六腑六脏用药气味补泻五脏五味补泻相须相使相畏相恶诸药相反诸药服药食忌妊娠禁忌饮食禁忌陈藏器诸虚用药凡例张子和吐、汗、下三法第二卷 百病主治诸风痉风项强癫痫卒厥伤寒热病瘟疫暑湿火热诸气痰饮脾胃吞酸嗜杂噎膈反胃呕吐呃逆霍乱泄泻痢疟心下痞满胀满诸肿黄疸脚气瘘转筋喘逆咳嗽肺痿肺痈虚损寒热吐血衄血齿衄咳血诸汗健忘惊悸烦躁不眠多眠消渴遗精梦泄赤白浊癃淋溲数遗尿小便血阴痿强中囊痒大便燥结脱肛痔漏下血淤血诸虫肠鸣心腹痛胁痛腰痛疝癀痛风头痛眩晕眼目耳面鼻唇口舌咽喉音声牙齿须发狐臭丹毒风瘙疹痱疬疡癜风瘿瘤疣痣瘰疬痈疽诸疮上诸疮下外伤诸疮跌仆折伤诸虫伤诸物哽噎妇人经水带下崩中漏下胎前难产产后痘疮小儿惊痫第三卷 水部水之一 天水类雨水潦水露水甘露甘露蜜明水冬霜腊雪雹夏冰神水半天河屋漏水水之二 地水类流水逆流水井泉水井华水新汲水节气水醴泉玉井水乳穴水温汤碧海水盐胆水阿井水山岩泉水古冢中水赤龙浴水地浆热汤浆水甑气水三家洗碗水磨刀水诸水有毒第四卷 火部阳火、阴火燧火桑柴火炭火芦火、竹火艾火神针火火针灯火灯花烛烬第五卷 土部白垩甘土赤土黄土东壁土太阳土天子藉田三推犁下土道中热土车辇土市门土户限下土千步峰鞋底下土柱下土床脚下土烧尸场上土冢上土桑根下土胡燕窠土百舌窠中土土蜂窠蜣螂转丸鬼屎鼠壤土鼢鼠壤土屋内壖下虫尘土蚁垤土白蚁泥蚯蚓泥螺蛳泥白鳝泥猪槽上垢土犬尿泥驴尿泥尿坑泥粪坑底泥檐溜下泥田中泥井底泥乌爹泥弹丸土自然灰伏龙肝土墼坩锅砂锅白瓷器乌古瓦古砖烟胶墨釜脐墨百草霜梁上尘门臼尘寡妇床头尘土瓷瓯中白灰香炉灰锻灶灰冬灰石硷第六卷 金石部金石之一 金类金银锡吝脂银膏朱砂银赤铜自然铜铜矿石铜青铅铅霜粉锡铅丹密陀僧锡古镜古文钱铜弩牙诸铜器铁钢铁铁落铁精铁华粉铁锈铁铁浆诸铁器金石之二 玉类玉白玉髓青玉青琅玕珊瑚马脑宝石玻璃水精琉璃云母白石英紫石英菩萨石金石之三 石类(上)丹砂水银水银粉粉霜银朱灵砂雄黄雌黄石膏理石长石方解石滑石不灰木五色石脂桃花石炉甘石井泉石无名异蜜栗子石钟乳孔公蘖殷蘖土殷石脑石髓石脑油石炭石灰石面浮石石芝金石之四 石类(下)阳起石慈石玄石代赭石禹余粮太一余粮石中黄子空青曾青绿青扁青白青石胆礜石特生礜石握雪礜石砒石土黄金星石婆娑石礞石花乳石白羊石金牙石金刚石砭石越砥姜石麦饭石水中白石河砂杓上砂石燕石蟹石蛇石蚕石鳖蛇黄……金石之五 卤石类第七卷 草部草之一 山草类(上)草之二 山草类(下)草之三 芳草类草之四 湿草类(上)草之五 湿草类(下)第八卷 谷部第九卷 菜部第十卷 果部第十一卷 木部第十二卷 服器部第十三卷 虫部第十四卷 鳞部第十五卷 介部第十六卷 禽部第十七卷 兽部第十八卷 人部
章节摘录
8.疫病不染:五月五日午时多采苍耳嫩叶,阴干收之,临时为末,冷水服二钱,或水煎举家皆服,能辟邪恶。9.风瘙瘾疹,身痒不止:用苍耳茎、叶、子等份,为末,每服二钱,豆淋酒调下。10.面上黑斑:苍耳叶焙为末,食后米饮调服一钱,一月愈。11.赤白汗斑:苍耳嫩叶尖,和青盐擂烂,五六月间擦之,五七次效。12.大风疠疾:用嫩苍耳、荷叶等份,为末,每服二钱,温酒下,日二服。又一方:用苍耳叶为末,以大枫子油和丸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以茶汤下,日二服。又方:五月五日或六月六日,五更带露采苍耳草,捣取汁,熬作锭子,取半斤鳢鱼一尾,剖开不去肚肠,入药一锭,线缝,以酒二碗,慢火煮熟令吃,不过三五个鱼即愈也。忌盐一百日。13.卒得恶疮:苍耳、桃皮作屑,纳疮中。14.反花恶疮,有肉如饭粒,破之血出,随生反出:用苍耳叶捣汁,服三合,并涂之,日二上。15.一切疔肿:用苍耳根、苗烧灰,和醋淀涂之,干再上,不十次,即拔根出。16.齿风动痛:苍耳一握,以浆水煮,入盐含漱。17.缠喉风病:苍耳根一把,老姜一块,研汁,入酒服。18.赤目生疮作痛:道人头末二两,乳香一钱,每用一钱,烧烟搐鼻。19.鼻衄不止:苍耳茎叶捣汁一小盏服。20.五痔下血:五月五日采苍耳茎、叶为末,水服方寸匕,甚效。21.赤白下痢:苍耳草(不拘多少)洗净,用水煮烂去滓,入蜜用武火熬成膏。每服一二匙。22.产后诸痢:苍耳叶捣绞汁,温服半中盏,日三四服。
编辑推荐
《典籍解密(3):图解本草纲目》是明代著名医学、博物学家李时珍毕生精力所撰,一经问世便成为400年来医家必修圣典,并深刻的影响着国人的生活。书中囊括了几千年来中国人对药物的理解、调制及医样方法之大成,《典籍解密(3):图解本草纲目》从宏大的原著中截取今人最常用、能访、疗效确切的附方,保留品物1300多种,易行有效、切于实用的附方2000多条,同时收集了1000多张图片,逼真的手绘图生动地描绘出各药材品种的形态,有一定的审美价值。 将“中国第一药典”变成您的养生百科全书!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