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与思维

出版时间:2008-10  出版社:孙冀 万卷出版公司 (2008-10出版)  作者:孙冀  

内容概要

《行动与思维:当代日本的亚洲外交》的论述与研究意在检视在过去的20多年中日本政府和日本社会是如何在思维和行动两个层面认识和处理日本的亚洲外交,尤其是日本的东北亚外交的。作为一个东北亚国家,在其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个千年中,日本直接地受到两个国家的影响:中国与朝鲜。在过去的150年中,日本外交一个最大挑战就是如何平衡西方与近邻之间的关系。西方代表着遥远、现代化与权力,而近邻代表着历史与地理上的亲近和国际政治上的落后和无力。自1980年代中期以来,这种挑战和这种挑战所引致的日本外交两难困境又增加了新的苦涩与辛酸的成份,主要的原因是“西方”与“近邻”之间的权力差别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日本处于全球权力平衡格局中利益与影响的决定主体的地位,而且在日益兴起和发展的全球化时代,区域主义和民族主义也在不断地兴起和发展,日本也是这一进程或状态中的利益与影响的决定性主体。对日本对亚洲的外交思维与行动进行分析就是要评估日本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关系如何统合于日本的亚洲邻国政策关系,以及随着亚洲近邻国家的变革进程,这种西方与近邻之间的关系和相应的政策如何能够符合日本国内的需求和日本的国家利益。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总论第一节 综述第二节 1980年代的日本亚洲外交第三节 1990年代前半期日本的亚洲外交第四节 1990年代后半期日本的亚洲外交第五节 小泉纯一郎首相时期的日本亚洲外交第二章 1980年代日本亚洲外交的思维与行动第一节 战后日本外交历史的回顾第二节 1980年代日本外交的思维与行动第三节 1980年代日本的亚洲外交思维与行动第四节 1980年代日本的美国外交思维与行动第三章 1990年代上半期日本亚洲外交的思维与行动第一节 导论第二节 第一次海湾战争对日本外交思维与行动的影响第三节 冷战结束对日本的俄罗斯外交思维与行动的影响第四节 东亚国际政治经济的新形势第五节 朝鲜半岛在日本亚洲外交当中重要性的提高第六节 日美安全同盟的再确认和再定义第七节 日本外交思维与行动的过渡时期第八节 拒绝对历史罪错的赔偿第四章 1990年代下半期日本亚洲外交的思维与行动第一节 1990年代下半期日本亚洲外交的国际环境第二节 桥本龙太郎时期日本的亚洲外交思维与行动第三节 小渊惠三时期日本的亚洲外交思维与行动第四节 森喜朗首相的亚洲外交思维与行动第五章 小泉纯一郎时期日本的亚洲外交思维与行动第一节 变化的国内国际环境第二节 小泉纯一郎时期日本亚洲外交的思维与行动第六章 日本对中国外交的思维与行动第一节 问题迭出的日中关系第二节 日本的对华外交思维与行动越来越自行其是第三节 1972体系面临挑战第七章 日本处理中国台湾地区关系的思维与行动第八章 日本对韩国的外交思维与行动第一节 战后日韩关系的发展历史第二节 1965—1979时期日本对韩外交思维与行动第三节 1980年代日本对韩外交思维与行动第四节 1990-一1997时期日本对韩外交的思维与行动第五节 1997—2002期间日本对韩外交思维与行动第六节 2002年之后的日本对韩外交思维与行动第九章 日本对俄罗斯的外交思维与行动第一节 戈尔巴乔夫时期的日苏关系第二节 叶利钦时期的日俄关系第三节 普京时期日本对俄罗斯外交的思维与行动第十章 日本对中亚地区的外交思维与行动第十一章 日本区域主义外交的思维与行动第一节 日本区域主义外交思维与行动概述第二节 1980年代日本区域主义的思维与行动第三节 1990年代以来日本区域主义的思维与行动第四节 日本区域主义地区结构的思维与行动第十二章 总结:正义、法律和历史主义

章节摘录

第二节 1980年代的日本亚洲外交从国际经济相对实力时间分布的角度看,1980年代是日本经济实力的登顶时期。日本成功地克服了1970年代发生的两次石油危机,并且成为了G-7成员国。在整个1980年代,日本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这也形成了1980年代后期日本经济运行的“泡沫”。这一时期日本经济的登顶增长同苏联国内政治进程的一个关键性的阶段在时间上巧合:戈尔巴乔夫担任苏共中央总书记;他的“新思维”直接地导致了冷战的结束。之后,苏联的解体凸显了日本在西方阵营中显而易见的经济影响权重。在这种国际政治经济局势中,日本的热望是:利用其强大的国际经济实力和国际经济影响,积极地谋求相应的国际政治权力和国际政治影响,进而在国际政治经济事务中扮演更加负责和更加积极的角色;这也是日本外交在这一时期的行进逻辑,其核心是依托经济大国的地位来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而实际上,日本的这种外交努力受到了主要来自冷战遗产的外部约束和依然悬而未决的“战后综合症”两个方面的限制。日本的外交努力因而还并没有实现预期的目标。但是,也就是在这一时期,日本外交展露出了战后以来一直没有或缺乏的两个重要的新特征:更加积极和更加自主。作为当时日本政府的领导人,中曾根康弘首相成为这一时期日本外交和相应日本外交路线的标志人物。在此时期,一些外国领导人为日本实施“更加积极和自主”的外交政策提供了客观上的支持。里根总统在日本采取更加积极和自主政治与军事措施以防御苏联威胁方面打亮了绿灯;这在韩国社会也获得了相当的理解和支持。而且,当时的日本社会普遍地认为,在邓小平和胡耀邦领导下的中国,在国际层面的主要关切是来自苏联的威胁,而在国内层面的主要关切是经济现代化,因而将会对中国社会中存在的对日本的历史性的敌意和民族主义情结做低调的处理。还有,勃列日涅夫领导下的苏联在这一时期部署了以日本等远东国家为目标的新武器,入侵阿富汗,并对日本军国主义进行了强烈的咒骂。这也客观上形成了对日本实施更加积极和自主的外交政策的有利条件。这些国际领导人都在实际上形成对中曾根康弘首相定义和确定日本外交新型战略的内在帮助,他带着强烈的实现日本国家正常化的三个外交目标热望走上日本内阁首相理的位置。日美共同面对的苏联威胁使华盛顿放松对东京的控制,日美联盟的平等性由此而增强。在这种日美联盟的框架下日本寻求地区主导的外交思维与行动因而得到了美国的鼓励和支持。美国依然是日本外交思维与行动的焦点所在。由于当时日本的经济发展和日美之间激增的贸易逆差(1980年代中期曾达到500亿美元的水平)是日美关系的热点话题,“克服经贸摩擦”就成为日本处理日美关系的首要战略任务。第一,先是美国施加压力,然后日本积极响应。在美元贬值和日元升值问题上,日本积极地与美国进行合作。具体的行动见之于1985年的广场(Plaza)会议和1987的卢浮(Louvre)会议两次会议,其直接的结果是日本与美国的贸易逆差状况得到了大大的减少。这些外交行动表现了中曾根康弘首相对日本外交理念:改变日本,使之更加协调地融人国际社会。这种外交理念更多地反映了日本外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不是应付性和被动性。外在的压力自然存在的,而日本内部也形成了一种强烈的意识和力量:要利用这种外在的压力来使日本在国际社会中的战略地位得以提高。国际化在这时的日本已经成为一种描述日本政策的关键词;到1980年代后期的时候,这个座右铭式的词汇已经成为日本社会的一种象征,象征着日本社会要进行深刻变革的意志和决心,其特定的具体含义是:第三次开放。行政系统倾注在《结构障碍动议(SII)》中的巨大的能量也表明了日本社会要改变日本的内部结构以使之同国际社会更加和谐的意志和决心。在当时,亚洲的位置在日本外交的国际社会序列中是处于次要的地位的。不过,此后十年,亚洲的地位一直在提升,日益地成为日本外交优选地区的头等重要地区。

编辑推荐

《行动与思维:当代日本的亚洲外交》由万卷出版公司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行动与思维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