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12 出版社:花山文艺出版社 作者:翟岱海 页数:387 字数:361000
内容概要
一部中国农民在历史变迁中的生活史、奋斗史。一部让人感动、让人叹息、让人深省的“故事”之书。它根植于生活,根植于记忆,忠实而艺术地展现了运河之畔“辛家湾”在特定时代的波澜起伏,塑造了诸如辛寿长、辛胜、朱爱农、猪剩子等一系列的鲜活群像,生动曲折。烟火繁盛,质朴丰厚。它充溢着来自泥土和民间的趣味。同时又为反思和追问留下了广阔的空间,是一部值得阅读和反复阅读的优秀长篇。作品历时六年、六易其稿。面世前,凝结了许多人的智慧和心血。
书籍目录
第一章 1.辛寿长揣来的“喜事儿” 2.一枝花的枯荣 3.在愧疚、惶恐和羞涩中唤醒 4.胜利胜利,皆大欢喜 5.辛寿石的“新家” 6.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7.没有遗体的葬礼第二章 1.兴奋得有点热血沸腾 2.以为生来就会的把戏,竟然没能毛 3.金砖与美玉 4.文化之痛 5.像一朵被夜雨摧打的花儿 6.活着还是面子,这是个问题 7.红透了的三代赤贫 8.在狮虎和癞皮狗之间选择第三章 1.被改造着的两代人 2.小肩膀和大代价 3.风起云涌的波涛 4.自危与求生第四章 1.生来就是个“爷” 2.响亮的耳光,和辛寿长的胜利 3.扎根辛家湾的“功臣”第五章 1.女中精灵,男中枭雄 2.学大寨的“点儿” 3.吃饱最是管用 4.“那个菜甭炒了吧”第六章 1.能不能灵的“灵丹妙药” 2.要蹲下去看蚂蚁 3.“两只藏在洞里的田鼠” 4.比人还精,猴儿精第七章 1.不能说出的秘密,却总想说出口 2.一只不长眼的兔子 3.年轻的“民主派”第八章 1.及时的一掌 2.“必须做个大文章” 3.学习班的大作用 4.换掉这把“没钢的刀” 5.想起那只狂咬自己尾巴的小狗第九章 1.攻坚前夜 2.倒像个狼狈的逃兵 3.让人感慨的暗中协助第十章 1.一封信的分量 2.“不当干部当农民,不挣工资挣工分” 3.都说“好”的养猪方案 4.都成了鸵鸟 5.可叹可笑可气可怜 6.究竟该怎么交代第十一章 1.朱爱农的女子打井队 2.“根焦皮干心不死” 3.其实老书记心里都明白第十二章 1.最简单又最深奥的困惑 2.“主席来信” 3.碰个头破血流,我也认了 4.玉米苗也得分主义第十三章 1.“怕由不得你了” 2.孙猴儿的帽子,没戴坏,摆弄坏了 3.这湾水可深着哪第十四章 1.三全其美 2.拧心的疼 3.心如死灰的喜事第十五章 1.一级二级三级的关心 2.嘛狗屁前途 3.旧路不通,还有哪条路可行? 4.不被接受的“政治设计” 5.轰轰烈烈,冷冷清清第十六章 1.迟到的新生活 2.三十年间来与去
章节摘录
1.辛寿长揣来的“喜事儿” 从公社回村,辛寿长没走大道。自行车从田间小道就近直插过来,上蹿下跳地颠。克制不了的急和火。往日有意无意所端的架子全没了。车子撞着一条懒懒卧着的狗,狗嗷的一声蹿走了,又回过头来冲他叫了几声,咋呼啥,老子不理你。天还不是很热,可他头上冒起一层油汗,身上也发黏了。他捋捋袖子,只顾用力蹬着车子。在村头,有两个社员跟他打招呼,他似乎没有听见,也似乎应答了一下,脚下却一点儿也不松劲。他直奔辛胜家。到大门前,猛地刹车,右腿往后一旋,两脚同时落地,一下子用车子前轮顶开了掩着的大门。 “辛胜去组织部!”辛寿长一进门就喊。他根本按捺不住自己的激动。 辛胜从屋里出来,一手提上还趿拉着的鞋,一手揉着眼睛:“长叔,吗事?” 辛寿长支好自行车,拽拽衣襟,觉得自己得严肃点:“八成是那个事上面批下来了,跟你谈话。” 辛胜眼睛一亮:“是吗?这么快呀!” 辛寿长说:“赶紧去吧,别误了时间。” 辛胜娘从屋里出来,走到辛寿长跟前,一脸笑模样:“干吗去呀?” “去县里。” “去县里?” 辛寿长摆摆手:“回来就明白了。” 辛胜往外走,辛胜娘说“等等”,急忙到屋里拿出一件干净的中山装上衣:“别邋邋遢遢的,让人笑话。” “怕嘛呀,庄稼人本色。人家陈永贵出国还穿着家做的粗布褂子,头上扎个白毛巾呢。”辛寿长打量着辛胜,感觉绷着的脸早已悄悄地开出花。 辛胜娘说:“不能跟人家比。” 辛寿长:“干吗不能比?说不定哪天咱辛胜也出国!” “先别做那梦。换上换上。”辛胜娘扯下辛胜那件肩上摞着补丁的褂子,把中山装给儿子披上。 辛胜把胳膊伸进袖子里,系上扣子,看看辛寿长。辛寿长说:“行,去吧。” 看着辛胜推自行车出门走远,辛寿长回身攥住女人的手腕,大步跨进屋里。不等女人回过神,便老鹰抓小鸡似的把她整个身子抄起来,在屋里转了两圈。女人两手舞动着:“大白天的,你这是干吗呀。疯了?” 辛寿长不言声,一下子把女人扔到炕上。女人“哎哟”着:“炕也砸塌了。你到底怎么回事呀?” 两人喘完了粗气。辛寿长把手抚摸着女人的肚皮:“你这块好地,我没看错,没辜负了我的好种儿……你这个娘儿们也该露露脸了。” “你说,辛胜……”辛寿长稳下神来,他不急于回答,而是点上一支烟吸了两口,才把消息告诉女人。县里给公社来了电话,咱辛胜出息了。女人愣了愣,然后扑到男人那汗淋淋的胸脯上,止不住颤抖着,呜呜地哭了起来。二十五年了,二十五年的苦辣酸甜啊…… 辛寿长轻轻拍打着女人的后背,听着她抽泣,思谋着:该庆贺庆贺了。他不是那些没见过世面的穷小子,只知道过嘴瘾,填肚子。那么把公社的放映队叫来演一场电影,请县里的剧团来演一场戏也行……但很快打消了这个念头。不能那么张扬,自己心里乐就行了。长久乐下去,才是他辛寿长。他双手把女人的头从他的胸前推开,两人四目对视。好大一会儿,他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女人已有些松弛的脸腮,扯了几下,说:“咱俩庆贺庆贺吧,还是那个时间,老地点,老节目,好好演演。你看,多亏当年我演了这个节目吧。”女人抹一下泪眼,撇撇嘴,似笑非笑,用力点了一下头。 辛寿长站起来,拍拍屁股,荡出了辛胜家。在大街上,他慢慢踱着步子,一副平日里矜持的样子。走出老远,辛寿长回头望望辛胜家,微微一笑。笑得很小,但意味深长。 2.一枝花的枯荣 申志兰十七岁从三十里外的一个小村嫁到辛家湾时,算得上是村里的一枝花。辛家湾算不上富村,可远近闻名。大运河绕过村西,津浦铁路穿过村东。四通八达,水陆码头。那时运河长年有水,小火轮拖着三五只七八只多到十几只小木船运粮运煤运杂货,呜呜的汽笛声在村子的上空久久回荡。也有的木船不用火轮拖,顺风撑着帆,慢慢地漂。舵手在船尾掌着舵。风平浪静时,一手扶舵,一手夹一支烟,悠悠地哼着小曲,还不时与两岸的人打个招呼。风紧浪急时,才显得庄重起来,眼睛盯着前方,一副踌躇满志的样子。逆风时,帆落了。船工们便下到岸边,三五个七八个斜成一排,将纤绳的横木挎在胸前,古铜色的肌肉绷紧了,身子低伏着,头几乎擦着地,一步步向前蹬。时而有领头的喊起号子,几个人抑扬顿挫地跟着唱和。这号子,并不如舞台上唱得那般嘹亮高亢,而是低低沉沉从胸腔深处发出伴着喘息的重重的吼。这吼,喷在地上,便砸成了一个个脚窝。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进行着岁月的雕刻。 津浦铁路是中国最早的南北大动脉,它在辛家湾撂下了一个站。站不大,一日也停不了几趟车,可在东水县域内只有这一个。
媒体关注与评论
我把《辛家湾》当做“一部中国农民的生存史、奋斗史”来读,把它当做半个世纪来中国农村历史变迁的史志来读,并充分肯定其独特的认识价值与审美价值。——何振邦(著名评论家) 小说塑造了几个有一定深度的人物,是其主要成就所在。巨大的命运感、沧桑感,以及对人性、人道内涵的挖掘,使之具有较强烈的感染力。是一部道地纯正的农村题材小说,有概括几十年中国农村变迁史的基础。——雷达(著名评论家、茅盾文学奖评委) 有分量、有内涵,文本具有突破性、启蒙性和批判性。是“非常值得一读的小说”。——李建军(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鲁迅文学奖评委) 我把这部小说当做中国乡土生活的变迁史来看。丰厚结实,跨度大。用一种笨劲,写得扎实,这是好的长篇小说的特质之一。 ——徐则臣(著名青年作家、《人民文学》编辑)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