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宋·十字2

出版时间:2008-02  出版社:花山文艺出版社  作者:阿越  页数:24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北宋熙宁二年,公元纪年为1069年,著名的王安石变法开始。  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全方位改革,从政治、军事,到农业、商贸,它触及了几乎所有的社会问题。与此同时,王安石,司马光,苏轼,曾布,吕惠卿……这些北宋的杰出之士因为变法而展开了明争暗斗。  在变法必然失败的定数下,来自现代社会的历史系大学生石越,不可思议地出现在宋都汴京城。在震惊平息之后,他开始运用千年的知识积淀,对这一段风云变幻的历史进行惊险的干涉……

作者简介

阿越,湖南人。1980年生,理工科毕业,后考入湖南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攻读中国古代史硕士研究生。2004年开始动笔撰写《新宋》,历经数载,完成《十字》、《权柄》、《燕云》三部。阿越的作品思想深刻,文风严谨,于真切翔实的历史氛围中创造出想象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是新历史小说的代表作家。

书籍目录

第六章 “拗相公”第七章 离间计第八章 汴京新闻第九章 吕氏复出第十章 天下才俊第十一章 再度交锋附录 新宋·地理志

章节摘录

  第六章 拗相公  1  从熙宁四年的冬天开始,开封城的天气就一直是阴沉沉的,沉闷的天气,和大宋权力中心的气氛一样,让人感到压抑与难受,使许多人都喘不过气来。  冯京捧着一大堆公文如往常一样走进中书省那简单的厅堂里,王安石请辞,王珪请了病假,现在掌印的宰相就只有他一个人了。冯京吩咐了各部曹的官员把公文按轻重缓急分类整理好交过来,自己便坐在案前埋头开始办公。少了王安石的中书省,气氛也显得格外沉闷。  冯京顺手翻了一下公文,瞄了外面的天气一眼,自顾自的说道:“看这天气,说不定有大雪要下。要知会一下开封府,寒冬大雪的天气,可不要冻死人才好。”  有人听到冯京说话,便应道:“冯相,这事曾大人早就吩咐下去办了,开封府推官断不敢怠慢的,您尽管放心。”  冯京心里不由闪过一丝不悦,曾布这个“检正中书五房公事”,出了名的眼里只有王安石,这件事虽然是好事,但是连自己这个当值的宰相都不知会一声,就径自施行,也让人心里真不舒服。  但他毕竟是久经宦海之人,心里虽然不快,脸上却不动声色的笑道:“他倒想得周到。”又问道:“各地青苗法与京东西、两浙、河北东三路试行青苗法今年的报告交上来了吗?”  “前天就交上来了,曾大人和几位大人合计,这件事要等丞相回来了再处置方为妥当,压在那里呢。”  冯京听见这话,心里更加不快。但又不好发作,倘是发作,倒是好像自己盼着王安石永远不能回这中书省一样了。他暗自苦笑一下,打量一下中书省的官员,十之八九是王安石一手提拔起来的青年俊杰,这些人办起事颇有干劲,辩论起来也头头是道,自己在中书省的作用,原来也不过是签字画押而已。便是王安石请辞,但是他那巨大的阴影,依然笼罩着中书省,中书省的大小官员们,小事自己下令施行,大事留待王安石回来,冯京有点不明白自己呆在这里有什么意义了。  把目光漫无目的投向窗外,冯京突然感觉到王安石像极了院子里的那棵巨大的古槐树,无时无刻不用自己的枝叶罩着中书省的院子。一股心烦意乱的感觉冒了上来,冯京突然有种无力感,觉悟到自己是没有办法取代王安石的。他挥了挥手,无力的说了一声:“知道了。”便开始继续办公。  2  王雱一面取下披风,一面走向屋子里。屋子里的几个人见他进来,都起身相迎。王雱忽然感到胸中气血翻滚,咳了几声,方勉强笑道:“我来晚了。”  “公子,你已经说服丞相了吗?”有人急切的问道。  王雱一听声音,便知道是在国子监事件中扮演重要角色的谏官张琥,因而摇了摇头,叹道:“我父亲不是那么容易说服的,我已托人送信给吕惠卿了。”  张琥大吃一惊,道:“元泽,你不是说吕惠卿狼子野心,不可不防吗?”  王雱苦笑道:“事急且从权,眼下只有吕惠卿能说服我父亲。如果办这件案子的是吕惠卿而不是邓绾的话,石越演不出这出双簧。”  张琥恨声说道:“邓绾行事也是太孟浪了,如今害得我们这么被动。”  王雱冷笑道:“事后怨人,于事何益?石越这一招,我们谁又能料到?本来以为邓绾是个玲珑之人,做事会有分寸,才让他去办这件事,他是想当御史中丞想疯了,居然这样小看石越!”  有人笑道:“现在说这些也晚了。曾布当时首尾两端,踌躇不决,瞻前顾后,也是石越能得逞的原因。曾布虽然捍卫新法,但是和石越私交不错,说起来,我们也是失算了。”  王雱循声望去,说话的却是新上任的监察御史里行蔡确,也是御史中丞的有力候选人之一,虽然是邓绾举荐,但对于邓绾的落马,他心里只怕是在暗暗高兴。  王雱有心要刺一下他,淡淡说道:“邓绾罢知永州,并没什么要紧的,他始终是礼部试第一名的进士,迟早有一天能回到开封府。”  顿了顿,见蔡确神色如常,心中不由暗暗诧异,又道:“这里都是自己人,大家开诚布公,当务之急有两件事,第一是说服我父亲不要辞相,否则新法前功尽弃;二是白水潭案的主审官,一定要是我们的人,否则他们气焰一旦嚣张,以后就很难压服下去了。”  张琥点了点头,道:“元泽所言甚是。”  王雱又道:“冯京向皇上推荐的人选是范纯仁,如果真要是他来做主审官,那白水潭案肯定是全部无罪释放。”  “吕惠卿有孝在身,丁忧〈注十五〉在家,曾布虽然精通律法,但是他已经指望不上,我们现在能推出的人选又是谁呢?”张琥问道。  王雱沉吟道:“开封府出缺,我以为皇上之意,白水潭之案的主审官,肯定就是新任的权知开封府……或者,会不会交由御史台来审理?”  几个人的目光立即热切起来,但是很快又全部黯淡下去。  想想自己的资历和要面对的案子之棘手,这些人都还算有自知之明的。  王雱有点失望的望了这些人一眼,说道:“开封府知府要待制〈注十六〉以上官,同判国子监李定,也许是合适的人选。我会找机会向皇上推荐,但是各位也要配合我,最好是搜集一下白水潭不法乱制之事,各位正好顺便做功课。”  有宋一代,御史谏官每个月,必须有弹劾的表章交上去,所以王雱称之为“做功课”。  众人哄然大笑。  王雱不知道为什么,没来由的感到一阵恶心。  丞相府。  王安石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  比起宋代官员生活的奢华来说,王安石这个背负着“敛财”之名的宰相,生活却过得十分俭朴。  宋代官员俸禄颇丰,一般一家人平均每人,可以请三个以上的奴仆服侍起居。  但是王安石一家十多口人,请的仆人不过七、八人。  自从王安石为相之后,这样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饭的时间,就越来越少。  虽然这次是王安石在仕途上遭遇挫折,但是对于王夫人来说,国家大事不是她能关心的,自己的丈夫儿女能团聚在一起,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每一顿饭她都竭力营造出快乐的气氛。  王昉一边吃着饭一边偷眼看自己的爹爹,朝局之事,她并不陌生,但是做为女孩子,却是不可以随便说这些的。  王安石似乎显得有点衰老,但依然强打着精神,装出一副笑脸来。  桌上摆了七、八个简单的菜,王夫人知道自己丈夫的习惯,把最好吃的菜摆在王安石面前。因为王安石吃菜从来没有什么挑剔,他只吃桌子上离自己最近的一盘菜。  王昉见王安石心不在焉的夹着同一个菜,便一面撒娇一面给王安石碗里夹菜,娇声道:“爹爹,尝尝这个……还有这个……”  王安石看着自己这个宝贝女儿,温言笑道:“好,好。”  王雱回到家里,进了饭厅,正好看到这一幕,便笑道:“还是妹子有办法。”又恭恭敬敬的叫了一声:“爹爹、母亲。”  王安石看了他一眼,问道:“去哪里了?快一起来吃饭吧。”  听公公说了话,王雱的妻子连忙起身帮王雱装好饭。  王雱应了一声,坐下来,说道:“方才皇上召见我。”  “哦。”  王安石淡淡的应了一声,不再说话。  王雱迟疑了一下,说道:“皇上要我劝说父亲回中书省主持政务。”  他倒不是假传圣旨。  王安石不置可否的应了一声,筷子停在碗里。  王旁笑道:“哥,看你一回来就说公事,先不说这些吧,我倒觉得爹爹早点学张良归隐,并不是坏事。一家人开开心心,也挺好。”  王雱半开玩笑的说道:“你什么时候长进过,尽出些臭主意。父亲一身经邦济国之术,不把它施展出来,难道要收死在胸中吗?况且皇上是明主,难得君臣相知,若不能有所作为,岂不为后世所笑?  “张良归隐,那是他帮刘邦打下了数百年的基业,功成身退。现在新法变到一半,小遇挫折便说归隐,真要被后人笑话的。”  王旁一向说王雱不过,便不再说话,只小声嘟哝道:“何苦为了一个不见得正确的理想,把天下的怨恨都揽到我们王家身上。”  他说话声音虽然小,坐在他旁边的王雱却是听得清清楚楚,顿时勃然大怒,厉声问道:“弟弟,什么叫不见得正确的理想?”  他这么高声一说,顿时全家人都听清了,王安石脸色也变得难看起来。  王旁从小就有点害怕自己这个哥哥,无论是自己还是周围的人态度,都让他觉得自己没有王雱聪明有出息。  在过分杰出的父亲和兄长的阴影下,王旁的性格与父兄竟然截然不同。  这时听王雱厉声喝他,便不再说话,只是闷声吃菜。  王雱却气犹未尽,他身体一日不如一日,这时生起气来,胸中气血翻腾,竟是想要吐血一样。  他好强的硬生生吞下那口气血,说道:“我们是不见得正确的理想,难得那些庸庸碌碌之辈反倒是正确的?坐视着国家一日一日被那些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的伪君子们掏空而无力挽救,反倒是正确的?  王旁有点不服气的低声说道:“我可没有这么说。”  王雱不听这句话还好,一听气又上来了,他狠狠地盯着王旁,突然冷笑道:“好啊,那你说说,我们怎么样不见得正确了,什么样又是正确的了?”  王旁偷偷看了一眼王安石的脸色,见他一直沉着脸,原来就挺黑的皮肤,更显得黑得可怕。他哪里敢惹父亲生气,就打定主意退一步算了,当下低着头不再说话。  王雱见他不再说话,便转过头,继续劝说王安石。  王夫人虽然感觉气氛不对,但是这毕竟是男人的事情,她不好进言,便笑着对王雱说道:“雱儿,辛苦一天了,吃饭吧,来,看看这个兔子肉味道怎么样……”  王雱勉强一笑,应道:“娘,知道了。”一边继续对王安石说道:“爹爹,你不是常告诉我们做事贵在坚持的吗?任何一件事情,都有困难,只有坚持下去,才会有最后的成功。现在的新法,就需要你的坚持呀!”  王旁在旁边听得心里很不舒服,但是他生性不愿意和父兄争执,只好默默的吃饭,狠狠的咀嚼着口里的青菜,王安石淡淡的看了他一眼,没有做声。  吃过饭后,王昉把王安石送到书房,这段时间王安石难得有空,做为经学大师的他,便开始在家里读石越的《论语正义》、《三代之治》,并开始动手写《孟子注》。  王雱也跟了进来,帮他整理资料。  王昉见父兄开始忙碌起来,连忙告退回自己的闺房,穿过几道走廊,一道郁郁的笛声,从后花园传来,笛声中似有说不清的烦闷与担心。  王昉循着笛声走去,到了后花园的池边,果然是二哥王旁在那里吹笛。  “二哥,你有心事呀?”王昉找了块平整的石头坐下,轻声问道。  王旁叹了口气:“妹子。”  “是不是因为爹爹的事情?”王昉问道。  “是啊,妹子,二叔和三叔都和我说过,现在爹爹变法,把天下的怨恨都归到我们王家身上,对我们王家很不利。”  王旁也只有在自己这个妹妹面前,敢肆无忌惮的说话。  “可是爹爹也是为了天下的苍生呀,如果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国家变得富强,就算我们王家受一点委屈,又有什么了不起呢?我虽是女流,却也知道如果有利于国家与百姓,即便是对自己有害的事情,我们也不应当回避的。”王昉理了一下刘海,娇声说道。  王旁看了一眼自己的妹妹,忍不住笑道:“想不到妹妹你也有这种见识,如果你是男儿身,爹爹一定喜欢你更甚于大哥。”  旋又叹道:“但是我没有这种远大的理想与抱负,我更希望爹爹与哥哥平安。你也看到了,哥哥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还要这样争强好胜,天天算计,这不是一件好事呀!”  王昉幽幽的说道:“二哥,你也不必自谦,你的学问才华,又何曾差了?你担心爹爹,爹爹也是知道的。但是你知道爹和大哥的脾气,天生的热血心肠,虽然这一次爹爹实在有点心灰意懒,但依我看,爹是迟早要复出的。”  王旁急道:“妹子,你也希望爹爹复出吗?”  王昉有点茫然的答道:“我也不知道,我是个女孩,终究不明白天下大事的。”  王旁叹了口气,说道:“是呀,你是个女孩子,不明白,但是爹爹和大哥,却都是人中之杰,可是他们也自处于错误之中而不自觉呢。只怪我没用,不能说服他们。”  王昉有点奇怪看了王旁一眼,问道:“二哥,你怎么可以断定爹爹与大哥身处错误之中呢?”  王旁苦笑了一下,说道:“现在天下士子,都知道这件事情。爹爹主持变法,青苗法上上下下议论了许久,又是试行又是设提举官,结果搞得天下怨声载道,叫好的人没有抱怨的人多。  “但是石越略一改良,现在三路试行石法,成绩斐然。  “前几天听浙江士子说,单是两浙路,官府也没有掏出一分钱,尽收入二十万贯,虽然水害不断,但是两浙路因为改良青苗法施行得当,再加上农业合作社的施行,农时没有耽误,也没有饿死一个百姓、出现一个流民,大家都能尽心尽力在自己的家乡恢复生产。  “两浙的百姓上书朝廷,希望允许他们给石越立长生牌位。这种事情,是爹爹的新法能想像得到的吗?”  王昉还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事情,瞪大了眼睛望着王旁,她是不太相信,这个世界上还有比她父亲更能干的人。  王旁看了王昉一眼,自嘲式的笑笑,“你不相信是吧?我也不相信。但是事实如此,我不能不相信。  “现在被爹爹贬到杭州的苏东坡,在那边大兴水利。曾布说,两浙今天治绩如此之好,新法之功不可没,但那是自欺欺人,无人不知道那是石越的功劳!  “现在朝廷可能要派大员去那里专责兴修水利,把农田水利法贯彻好,以期标本兼治。这也是爹爹的新法唯一不引起非议的法令。  “到坊间去转转,百姓都在传说石越是文曲星下凡,左辅星转世,是帮赵宋官家兴万世太平的,便是士林的读书人,也有许多人对此深信不疑。  “就算不信这些星相之说的,也都承认石越胸中,实有一篇治国的大文章,改良青苗法不过是牛刀小试  “还有那个关在开封府狱中的桑充国,两年之前,尚且籍籍无名,现在替石越主管白水潭校务,同时讲授《三代之治》、《化学》、《物理》等数科课目,声望竟然不在石越之下,隐约可与程颢等人比肩,再过几年,竟又是一个石越了……”  王旁又和王昉说起石越创建的白水潭学院的气度与景象,关于石越与桑充国的种种故事,白水潭学院的人物风采……  他不似王雱,白水潭学院,王旁也是亲身去过的,别的书院,他也去观摩过,两番比较,在王旁口中说出来,更显见白水潭学院的出类拔萃之处。  一席长谈,直听得王昉悠然神往,恨不得能亲自去白水潭学院看看。  注十二:偶语律,秦始皇时法家暴政,两个人以上在一起谈论诗书,便犯“弃市”之死罪。  古代于闹市执行死刑,并将尸体弃置街头示众,称为“弃市”。

编辑推荐

  《新宋:十字2》继《曾国藩》、《张居正》之后,最有可能问鼎姚雪垠长篇历史小说奖的作品!  《十字》、《权柄》、《燕云》三部完整落成!  公元1069年,中国历史上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一次试图扭转的冒险……  北宋熙宁二年,宋神宗赵顼在位。中国历史面临着一个十字路口。畏缩和觉醒,沉沦与升华,连带着由此而生的残酷争斗,将决定整个华夏文明的最终走向。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新宋·十字2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4条)

 
 

  •   在现今多如过江之鲫的穿越历史题材作品中,如果要我评选其中最佳,那么我将毫不犹豫地选择《新宋》这部堪称新历史小说标杆的作品。《新宋》讲得是现代人穿越回到北宋年间的故事。说起宋朝,人们总不会忘记诉说它曾经创造的辉煌——这个在经济和文学各方面都位于中国封建王朝巅峰的时代,是那么令人神往。兴盛的海上贸易,发达的工商业,快速发展的科技,富足的的市民生活,与唐诗合称双璧的宋词……即使时隔千年,似乎仍可以闻到汴京传来的阵阵菊花香,听到才子们一唱三叠的吟咏,史学家陈寅恪曾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此言可谓不虚。然而宋朝又是一个令人不堪回首的朝代,富足的经济文化并没有带来汉唐那般的强大国力,版图狭小,军力积弱,冗兵冗官……这些问题始终如幽灵般缠绕这大宋王朝的身躯,其间虽有仁人志士有意变法图强,扫除积弊,可终究无力回天。而朝中君昏臣黯,朋党为奸的局面反而愈演愈烈。最终,金人的铁蹄踏破了汴京的残梦,只剩下半壁江山。而来自蒙古大漠的暴风最后将仅剩的一点希望也全部吹尽……“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归路”,宋朝留给后人的,是靖康之耻,厓山之灭的悲怆,是有识的中国人心头挥之不去的痛。没有哪个朝代的灭亡比宋之亡更令人扼腕——领先世界的航海业,巨额的贸易财富,纸币的开始使用,各种科技成果的应用……令宋朝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领世界风气之先,让人不禁遐想,如果再给它一点时间,历史会不会是另外一个走向?可惜最终还是无可奈何花落去,此后我们的民族与国家屡遭异族铁蹄践踏,文明不再,虽有明清的一统,却再也不复昔日的荣光。难怪有人会说“宋亡以后不再有中国”,话虽偏激,却不是全然没有道理的。历史固然不存在假设,可我们仍无法不去联想,如果变法能够成功,如果蒙金晚些崛起,如果有个稍稍开明的君主,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的宋朝会不会悄悄得转过弯去?如果我能够回到那个时代,又能做些什么来力挽狂澜?是发展科技,创立制度?是消弭朋党,推进改革?是重整军队,扫除积弊?是兴复灵武,收取燕云?这些无法实现的壮志如今都可以在《新宋》中领略到。这部以穿越为题材的小说并未陷入当今穿越文那些主角艳遇或称王称霸的套路,而是用堪称细腻的笔触为我们勾勒出北宋神宗年间的生动图景,通过现代人石越的努力来呈现一个焕然一新的宋朝。虽然故事是虚构的,可是细致的历史考订与传神的人物描写却带来了极强的真实感和代入感,以致我在读此书时要不断提醒自己这只是小说,并非史实。而王安石、司马光、吕惠卿等历史人物也被刻画得栩栩如生,让人不禁觉得“即使是真正的历史人物在这种情况下也的确会是如此作为”。随着故事的演进,作者的行文水平也日益提高,通俗易懂之余又带些古典小说的神韵,每每读来都令人觉得津津有味,让人对这个想象中的新宋朝心驰神往。更为难能可贵的事,作者并未因为写作穿越文而把主角写得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虽然掌握了历史的走向,但并不代表可以决定一切,宋朝虽因其来到而呈现出不同面貌,但并非一跃成为了理想国。其积弊也不是一时半刻可以消弭的。新宋之中,也有党派纷争,也有夷族叛乱,也有交钞泛滥,也有宫廷政变,有些甚至是因主角的出现而起。说到底,主角也并不能完全掌握历史的走向,这无疑为故事增加了许多的悬念。如今故事发展已到末盘,也是最为难写的时候。希望作者能够再接再厉,不要走上多数网文“太监”“烂尾”的老路,以精彩的结局一飧广大读者。
  •   最近网络上很流行的一部《新宋》,由于我本人并不太喜欢“架空历史”的这种协作方式,所以并没有在此书刚出版时对其有太多关注。前段时间在当当网上想照亮本不错的历史题材的书籍时,发下不少读友对此事评价颇高,所以便在GOOGLE上进行一番搜索预览后在当当上定了《新宋-十字》、《新宋-权柄》各三本,展卷一读不忍释,深有感触。今日,当当网发来E-MEIL一封,提示我所购新书的书评未发,于是乎遂有此文。首先,新宋在前提的设定上类似于寻秦记,都是从现代穿过时空到达古代,不同的是新宋在写法上更简练一些,直接省去了主角在现代的一部分,以及为了到达古代所需要做的一系列铺垫,这一点应该算得上是很有新意,开门见山,直入主题,便于读者更快的进入作者想刻画的情景氛围中去。这一点可以打10分。不过这么做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因为缺少了对主角在现代的前期铺垫,因此当我看完这篇新宋之后,对于这个石越仍然象是一个虚拟人物,没有性格,没有背景,没有家庭,什么都没有,我除了知道他对于历史很在行以外就什么都不知道了,而且作者对石越的性格设定是不爱说话,可是对他突然来的那么大的野心却丝毫未加任何描写,这样显得更为偏重拉情节性,简单来说就是石越这个人做的很多事都很突兀,只是为了情节的发展而去做,这一点我认为是作品最大的伤口。写从现代带古代去的小说很多,我认为这一类小说比较难的是主角到古代的初期,因为这通常是一个磨合期,既有情节方面的承接关系又有主角的心理变化,以及文化氛围的变化等各种因素的突变,因此显得比较难以处理~!在这一点上,我认为新宋是成功的,也许是因为作者本身对历史有着极度的爱好,因此在文化的转换方面基本上没有硬伤,从这个角度来说,新宋甚至比寻秦记还要佳,情节上的承接也算的上自然,通过参加一个文会来达到让主角进入古代情节中心的这个目的,而不是那种俗套的晕到在某家或是被某美女救这一类,显得要新意的多。而心理方面,作者也多次刻画石越的内心痛苦和到了古代之后的彷徨失措,显得也算得上是非常细心,这一部分可以打20分。再看新宋的主情节方面,我认为这部小说应该还是算架空历史小说,从主角回到宋代到目前更新的部分,涉及到历史上的事件很少,几个历史上的大人物介绍也是非常非常之简单,几乎无任何说明,当然这个也许是因为作者知道这些人大家都太了解,无须知道的缘故,不过我觉得既然写小说,就不能把历史上的已知人物当知读者全都知道的已知人物来写,而且既然是到了这些知名人物生活的年代,所发生的事情当然也不止普通人在高中历史书上看到的那么几行字而已,窃以为这一部分阿越处理的不太尽人意。情节的进程方面,我感觉是有节奏的快,似乎是以石越的不断发书,不断出名,不断升官为主线,其中似乎也没什么其他线,故事显得很单一化,主角的爱情线方面描绘的较少,当然这个只是支流,不写也不碍事,只是我很惊诧的是缘何会有网上讨论让石越娶哪个老婆一说,我觉得甚是无聊,爱情戏加起来可能都不到1w字,居然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实在是无趣的很。人物方面,主角突出在石越,王安石两人上,这两个人的大体感觉出来,特别是王安石,作者应该是用了心,不过把他写的稍微小心眼了点,与我眼中的王安石不大一样,当然这个是作者的喜好,不做评论,此处可得10分。其他几个角色写的很淡,全都是围绕在石越旁边的星星,似乎连性格也可以省去了,这一部分建议作者多看看银英,配角也是小说很重要的一个部分,不能让读者只看到一群木偶围着一个超级的YY主角转,那就落俗套了。特别提一下宋神宗,作者对这个人刻画的不错,而且似乎有平反的感觉,通常情况下,神宗是被归为崇祯一类的皇帝,即胸有大志,却无甚能力的一类,因此贬的多,褒的少,其实我觉得皇帝好不好无非再于一个用人,崇祯在灭除魏的早期的确是用了一批有才干的人,可是后来正是他在用人方面出现的重大失误,才加速了大明的衰亡。(比如杀掉袁),同样神宗在用
  •   期待新宋权柄和燕云的出版
  •   我看见权柄1出了但是我现在决定等到燕云3出完我再买全套了
  •   于我而言,百年浩劫后蹒跚起步的中国实在让人痛心。恨满清的懦弱无能,恨祖国的腾飞如此艰难,真想回到过去,拨正历史前进的方向。感谢作者给了我一次尽情梦想的机会,与石越同行,与辉煌同行。尽管知道一切尽是虚幻,但这梦中的甜蜜可以支撑我,激励我期待中国龙的又一次崛起!
  •   先看的是电子版,写的真不错。阿越的历史功底和哲学思维方式很令人钦佩
  •   很多历史都让后来者觉得遗憾,但历史是不会应人而改变的,这只能在梦中或是书上被杜撰出来!作者的历史功底很深,文字方面也很有内涵,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小说!
  •   看了电子版的。又买了实体书。支持阿越
  •   新宋写的非常之好,让我有时候感到似乎这就是宋史
  •   很久没有看到文笔这么好的小说了,加上自己喜欢历史.推荐一下!
  •   能把历史小说写的这么好还不多,看得出作者花了大功夫。
  •   承接上一部内容展开,情节越发风云跌宕了。
  •   很吸引人的一部,读了第一步就想读第二步,总想看到最后结局会怎样
  •   一本好书吸引我更想去了解宋朝,真的是一个很奇怪的王朝啊~~~`让人有些迷惑的时代。
  •   好书,前面一段比中间的好看,贺兰悲歌那段没这么好看
  •   看了长知识。
  •   还好还好还好还好很好还好还好还好
  •   期待II.III
  •   就是3不能送到我这。。。
  •   作者对于宋代的精神领会很深,而他对那个时代可能性的假设更加精彩。
  •   原来历史还可以这样!
  •   因对历史比较感兴趣,所以常想看看穿越类的书能将历史写成什么样,买了阿越的新宋十字系列,的确算得上是穿越类的历史典范。不单是部小说,更类于历史,看着比较过瘾。当然,要是想看新新人类,或者想看一下现代社会化的东西,在这套书中显示的并不够多不够彻底,但我喜欢这套书这是基于这个原因,推荐一下。
  •   情节越来越吸引人了,主人公石越的实力在一步步的加强,快到了足以和王安石抗衡的阶段,很迫不及待的去读第三本了
  •   非常精彩的历史小说.
  •   现在的书出版的太磨人了。都不知道啥时候出完整套。一不小心给套住了!
  •   满减活动时购买,非常实惠。
  •   看网评买的,还没看,准备过年有休息时间慢慢看。应该还可以吧
  •   引人入胜。。。渐入佳境。。。
  •   但是还没有看。
  •   完全成了宋代的历史小说,不大看的出作为一个现代人的优势
  •   该书作者写得确实不错,不过情节内容过于冗长,有耐性看完全套的人不多!有点名副其实,我看了一半,是在看的太累,已经看不下去了!不值得购买,有点上当的感觉!封面那些名家推荐是真是假,值得推敲,他们是否真的看完了全套十几本?
  •   有钱还是买书慢慢看舒服
  •   先谈谈作者吧
  •   新宋 好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