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10 出版社:哈尔滨出版社 作者:林语堂 页数:256 字数:22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人生读来几乎像一首诗。它有其自己的韵律和拍子,也有其生长和腐坏的内在周期。它的开放就是天真烂漫的童年时期,接着便是粗拙的青春时期,粗拙地企图去适应童年时期,接着便是粗拙的青春时期,粗拙地企图去适应成熟的社会,具有青年的热情和愚憨,理想和野心;后来达到一个活动很剧烈的成年时期,由经验获得利益,又由社会及人类天性上得到更多的经验;到中年的时候,紧张才稍微减轻,性格圆熟了,像水果的成熟或好酒的醇熟那样地圆熟了,对于人生渐渐抱了一种较宽容,较玩世,同时也较慈和的态度。
作者简介
林语堂(1895.10~1976.3),清光绪二十一年生于福建龙溪(现福建漳州龙海)。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笔名毛驴、宰予、岂青等。中国当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父亲为教会牧师。林语堂自幼生长在一个基督教的家庭。
1912年林语堂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
书籍目录
人事音书漫寂寥 人生 一团矛盾 童年及少年时代 圣约翰大学 哈佛大学 我的婚姻 大旅行的开始 论年老——人生自然的节奏平芜尽处是春山 论情 论裸体 说青楼 何故琴瑟不和鸣 别使爱情变桎梏 婚后的期待 夫妇应是最好的战友 出轨与顺应 让痛苦升华 理想中的女性 恋爱和求婚 人生最重要的一步 中国人的家族理想尘世难逢开口笑 我搬家的原因 论伟大 论解嘲 论土气 讨狗檄文 观念比炸弹更可怕 予所欲 我不为 讣告 做好一个人 守古与维新 信念 时代与人 回京杂感(四则) 脸与法则 又来宪法 中国人与日本人 增订《伊索寓言》(四则) 半部《韩非》治天下 编辑滋味 民众教育人生得意须尽欢 人生的乐趣 乐享余年 谁最会享受人生 独身主义——文明的畸形产物 论不免一死 春日游杭记 家园之春 新年恭喜 与尘世结不解缘 尘世是唯一的天堂天谈云闲今古同 从丘吉尔的英文说起 婚嫁与女子职业 怎样写“再启” 一点浩然气 论泰戈尔的政治思想 读书阶级的吃饭问题 《西部前线平静无事》序 谈理想教育 谈文化侵略 广田示子记 挖金姑娘 伦敦的乞丐 廿二年之幽默 中国的未来林语堂生平及著作年表
章节摘录
一团矛盾有一次,几个朋友问他:“林语堂,你是谁?”他回答说:“我也不知道他是谁,只有上帝知道。”又有一次,他说:“我只是一团矛盾而已,但是我以自我矛盾为乐。”他喜爱矛盾。他喜欢看到交通安全宣传车出了车祸撞伤人,有一次他到北平西郊的西山上一个庙里,去看一个太监的儿子。他把自己描写成为一个异教徒,其实他在内心却是个基督徒。现在他是专心致力于文学,可是他总以为大学一年级时不读科学是一项错误。他之爱中国和中国人,其坦白真实。甚于所有的其他中国人。他对法西斯蒂和共产党没有好感,他认为中国理想的流浪汉才是最有身份的人,这种极端的个人主义者,才是独裁的暴君最可怕的敌人,也是和他苦斗到底的敌人。他很爱慕西方,但是鄙视西方的教育心理学家。他一度自称为“现实理想主义家”,又称自己是“热心人冷眼看人生”的哲学家。他喜爱妙思古怪的作家,但也同样喜爱平实贴切的理解。他感兴趣的是文学,漂亮的乡下姑娘,地质学,原子,音乐,电子,电动刮胡刀,以及各种科学新发明的小物品。他用胶泥和滴流的洋蜡做成有颜色的景物和人像摆在玻璃上,藉以消遣自娱。喜爱在雨中散步;游水大约三码之远;喜爱辩论神学;喜爱和孩子们吹肥皂泡儿。见湖边垂柳浓荫幽僻之处.则兴感伤怀,对于海洋之美却茫然无所感。一切山峦,皆所喜爱。与男友相处,爱说脏话,对女人则极其正流。生平无书不读。希腊文,中文,及当代作家;宗教,政治,科学。爱读纽约《时代》杂志的Topics栏及《伦敦时报》的“第四社论”;还有一切在四周加框儿的新闻。及科学医药新闻;鄙视一切统计学——认为统计学不是获取真理真情可靠的方法:也鄙视学术上的术语——认为那种术语只是缺乏妙悟真知的掩饰。对一切事物皆极好奇;对女人的衣裳,罐头起子。鸡的眼皮,都有得意的看法。一向不读康德哲学,他说实在无法忍受;憎恶经济学。但是喜爱海涅,司泰芬·李卡克(Stephen Leacock)和黑乌德·布润恩(Heywood Broun)。很迷“米老鼠”和“唐老鸭”。另外还有男星李翁纳·巴利摩(Lionel Barrymore)和女星凯瑟琳·赫本(Katherin Hepburn)。他与外交大使或庶民百姓同席共坐,全不在乎,只是忍受不了仪礼的拘束。他决不存心给人任何的观感。他恨穿无尾礼服。他说他穿上之后太像中国的西崽。他不愿把自己的照片发表出去,因为读者对他的幻象是个须髯飘动落落大方年长的东方哲人,他不愿破坏读者心里的这个幻象。只要他在一个人群中间能轻松自如,他就喜爱那个人群;否则,他就离去。当年一听陈友仁的英文,受了感动,就参加了汉口的革命政府,充任外交部的秘书,做了四个月,弃政治而去,因为他说,他“体会出来他自己是个草食动物,而不是肉食动物,自己善于治己,而不善于治人”。他曾经写过:“对我自己而言,顺乎本性,就是身在天堂。”对妻子极其忠实,因为妻子允许他在床上抽烟。他说:“这总是完美婚姻的特点。”对他三个女儿极好。他总以为他那些漂亮动人的女朋友,对他妻子比对他还亲密。妻子对他表示佩服时,他也不吝于自我赞美,但不肯在自己的书前写“献给吾妻……”,那未免显得过于公开了。他以道家老庄之门徒自许,但自称在中国除蒋公中正及夫人之外.最为努力工作者,非他莫属。他不耐静立不动;若火车尚未进站,他要在整个月台上漫步,看看店铺的糖果和杂志。宁愿走上三段楼梯,不愿静候电梯。洗碟子洗得快,但总难免损坏几个。他说艾迪生二十四小时不睡觉算不了什么;那全在于是否精神专注于工作。“美国参议员讲演过了五分钟,艾迪生就会打盹人睡,我林语堂也会。”他唯一的运动是逛大街,另有就是在警察看不见时,在纽约中央公园的草地上躺着。只要清醒不睡眠时,他就抽烟不止,而且自己宣称他的散文都是由尼古丁构成的。他知道他的书上哪一页尼古丁最浓。喝杯啤酒就头晕,但自以为不能忘情于酒。在一篇小品文里,他把自己人生的理想如此描写:“此处果有可乐,我即别无所思。”“我愿自己有屋一间,可以在内工作。此屋既不须要特别清洁,亦不必过于整齐。不需要《圣美利舍的故事》(Story of San Michele)中的阿葛萨(Agathe)用抹布在她能够到的地方都去摩擦干净。这个屋子只要我觉得舒适,亲切,熟悉即可。床的上面挂一个佛教的油灯笼,就是你看见在佛教或是天主教神坛上的那种灯笼。要有烟,发霉的书,无以名之的其他气味才好……“我要几件士绅派头儿的衣裳,但是要我已经穿过几次的,再要一双旧鞋。我须要有自由,愿少穿就少穿……若是在阴影中温度高到华氏九十五度时,在我的屋里,我必须有权一半赤身裸体,而且在我的仆人面前我也不以此为耻,他们必须和我自己同样看着顺眼才行。夏天我需要淋浴,冬天我要有木柴点个舒舒服服的火炉子。“我需要一个家,在这个家里我能自然随便……我需要几个真有孩子气的孩子,他们要能和我在雨中玩耍,他们要像我一样能以淋浴为乐。“我愿早晨听喔喔喔公鸡叫。我要邻近有老大的乔木数株。“我要好友数人,亲切如常的生活,完全可以熟不拘礼,他们有些烦恼问题。婚姻问题也罢,其他问题也罢,皆能坦诚相告,他们能引证希腊喜剧家阿里士多莎(Aristo phanes)的喜剧中的话,还能说荤笑话,他们在精神方面必须富有。并且能在说脏话和谈哲学时候坦白自然.他们必须各有其癖好,对事物必须各有其定见。这些人要各有其信念,但也对我的信念同样尊重。“我需要一个好厨子,他要会做素菜,做上等的汤。我需要一个很老的仆人,心目中要把我看做是个伟人,但并不知道我在哪方面伟大。“我要一个好书斋,一个好烟斗。还有一个女人,她须要聪明解事。我要做事时,她能不打扰我,让我安心做事。“在我书斋之前要修篁数竿,夏日要雨天,冬日要天气晴朗,万里一碧如海。就犹如我在北平时的冬天一样。
编辑推荐
《林语堂谈人生》:人生本是一场梦,我们正如划船在一个落日余晖返照的明朗下午,沿着河划去,花不常好,月不常圆,人类生命也随着在动植物界行列中永久向前走,出生、成长、死亡,把空位又让给别人。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