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8 出版社:巴蜀书社 作者:盖建民 编 页数:1048
内容概要
近二十年来,每当完成一部书稿,进入后记文字的撰写阶段,往往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如释重负的愉悦感。然而在完成业师卿先生八十寿辰纪念文集的编辑工作后,我的心情与以往大有不同,百感交集,仿佛时光还滞留在整理编校那些烙下岁月痕迹的历史文稿和老照片的日子里,始终沉浸在业师睿智的道教学术思想长河当中。
书籍目录
诗词书画集锦 道教学泰斗学术界楷模 贺词 敬贺希泰道兄八十华诞献诗二首 贺诗 恭贺卿希泰教授八十华诞 祝贺卿希泰教授八十华诞 德高生福寿神静乐天年 为卿希泰学长八十华诞而作 松鹤延年——恭祝卿希泰教授华诞誌庆香港、新加坡道教界、欧美学界同道 贺卡 群仙祝寿图 寿而康 十年面壁积孤愤志在天都一部书 贺卿希泰先生八十华诞 谢赠大作并寿希泰兄八秩 八十大寿贺词 希泰学兄八秩华诞敬贺 卿希泰教授八十寿辰誌喜 贺卿希泰老师八十大寿 卿希泰教授八十华诞敬贺 满庭芳——贺业师卿希泰教授八十华诞 为卿希泰教授八十寿庆所作的嵌名诗及书法 恭贺卿希泰先生八十华诞 卿老八十华诞贺词 祝卿希泰先生长寿 贺卿希泰先生八十寿辰 神仙归隐图(二幅) 高山仰止 卿希泰先生米寿贺(藏头诗一首) 卿老师八十华诞贺词嘉宾致辞 在庆祝四川大学文科杰出教授卿希泰先生八十华诞暨从教五十七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在庆祝四川大学文科杰出教授卿希泰先生八十华诞午宴会上的讲话 卿希泰教授八十华诞贺词 恭贺卿先生八十华诞 祝贺卿希泰教授八十华诞 庆祝卿希泰教授八十华诞学海情谊 卿先生对中国道教学的贡献 贺信 贺信 与卿先生交往琐忆 我与卿希泰先生共事三十年——兼记卿希泰先生创建四川大学宗教学研究所二三事 我们向卿先生学习什么? 我与卿希泰先生的道教情缘——为卿先生八十华诞而作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记恩师卿希泰先生 卿希泰先生与道教思想史研究 卿先生与四川大学宗教社会学的学科建设 大海的胸怀 丹心兴道学妙手著真文——卿老的学术人生与人格魅力 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我心目中的卿先生专题论文 道教文献学索隐 《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的几点补正 《道藏辑要》的编纂与增补 《三元经》版本的文献学研究 《道枢》卷二所收《坐忘篇》上中下篇小考 北宋文献中的陈抟事迹考 南宋道经中“飞鸾开化”出世类型的认知与特质析论 道教哲学思想 略论道教的中和思想 道教“中和之道”考论 论《西升经》的道教哲学思想 论道教身心观的哲学特质及其现代意义 道与术:道教哲学的辩证命题 早期道教的宇宙论及其价值 论隋唐道教统一的宗教神学理论基础 浅析农道同源的思想基础 论宋代道教老学发展的特点 略论道门阴符学中的战争论思想 道教伦理思想 美好生活智慧生命——简论道教对人们生活的启示 论道教伦理思想体系的构建 试析明代末叶至清朝道教劝善书的流传与兴盛及其重要意义 区域道教史新探 早期天师世系与龙虎山张天师嗣教的再考察 近现代四川地区全真道发展概论 王重阳东迈山东传道原因探析 郝大通、盘山派全真内丹心性理论述论 全真道与《全真正韵》 万古长春一言止杀——邱处机西游历程及其社会影响 清代军政官吏与武当山宫观建筑维修 明朝龙虎山天师府门制略论 道教科仪研究 道教的“师”、“启师”节次和二种《启师科》 道教正一派授篆与全真派传戒之研究 “祭酒”来源与道教“祭酒”一职小考 五营、中坛元帅与张圣君:道、法护境的境域观 道门拜痘神仪式——卿希泰先生八十华诞纪念 道教宗派考原 魏晋南北朝道经中西王母与上清派之传经授道关系 华山道脉溯源 道教文学探奥 论吕洞宾诗词的“道剑风格” 作为圣传的小说,以编刊艺文传道 秦观诗词与道教关系比较研究 八仙庆寿剧:戏剧起源于宗教仪式的活化石 从明清文学作品看道教“仙境”观念的世俗化和美学化 道教美学探微 论道教美学思想发展历史及其文化价值 浅论谭峭《化书》的美学思想 郑思肖文艺美学思想发微……
章节摘录
是“河图”的原始面目有形物“太阳系时空反映表”——蜥蜴之颜色变化规律的激发。但阴阳观念的产生并不意味着阴阳概念的提出,在《易经》始终没有提出阴阳概念,“在《易经》的经文中说到‘阴阳’的,只有‘鸣鹤,在阴’(《中孚·九二》)这一条,而这也只不过限于阴的古义——‘背日’的意义,完全未见有言及阴阳思想的内容”。直至春秋时期仍未有以阴阳解《易》之事实,据考古学发现,以阴阳解易始见于《彖传》中对泰否两卦的解释。并且这种解易与儒家无关,因为“《论语》中无阴阳词句,孟子是战国中期的儒家大师,《孟子》中亦无阴阳说。儒家典籍《中庸》据说是孔子之孙子思的作品,其中亦无阴阳说。这说明战国中期以前鲁国的儒家学者,并不以阴阳为一种范畴解释事物的性质和变化”。以阴阳解《易》则与道家有关,阴阳这一概念最初是由老子提出的,他继承史官以阴阳二气解释各种自然现象的传统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庄子·大宗师》更明确指出“阴阳于人,不翅于父母”。老子这种思想是对《国语,周语》,把阴阳看作是两种特殊的功能属性,或者两种特殊的物质力量思想的继承,明确地指出了阴阳属性普遍地存在于天地万物之中。这种阴阳气化思想正是以阴阳解《易》的理论来源,也成为阴阳学说产生发展的基础。有了原本含义是很朴素的“阴阳”概念,再经过“精气学说”衍化而发展,产生我国古代特有的阴阳学说,并发展成为古代的一种唯物辩证法的哲学思想。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有:阴阳的相互制约,阴阳的相互依存,阴阳的彼此消长,阴阳的相互转化四点。鉴于篇幅和文章意指,不再一一论述。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