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10 出版社:巴蜀书社 作者:苟波 页数:51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以道教的世俗化为基本线索,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来综合考察道教在明清时期的主要特征、与当时社会的关系以及对社会心理和民众宗教意识的影响。作者认为,正是因为世俗化特征,才使这一时期的道教呈现出与此前道教截然不同的宗教特征,也才使此期道教对世俗社会的影响得到巨大扩展。而道教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之下才与明清文学形成了密切的联系。作者在研究这一课题时,将研究的重点置于宗教与社会的互动层面,从“道教神仙境界”、“道教神仙体系”、“神仙人物形象”、“道教法术体系”和“道教伦理”等方面去考察道教宗教观念在明清时期的变化、这种变化背后的社会意义和宗教意义、这种变化对这一时期的文学的影响等。在这样的研究思路中,宗教与文学的关系被置于明清这一特定时期的社会背景中去考察,而不是重点关注道教或文学作品的个体。
作者简介
苟波,1965年生,四川省内江市人,现为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教授,主要从事道教文学和宗教文献翻译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现有专著两部公开出版,另有论文约五十篇公开发表。
书籍目录
国家“985工程”四川大学宗教与社会研究创新基地丛书总序前言第一章 道教神仙境界与明清文学 一、道教的神仙境界 1.天上仙界 2.神山仙岛 3.洞天福地 二、明清文学中“仙境”的二元特征 1.明清文学中的“仙境 2.明清文学中的“尘世” 三、明清文学中的道教“仙境 1.“仙境”观念与中国古代的宇宙结构 2.道教的“仙境”观念与中国古代探索异域的精神 3.道教的“仙境”观念与明清时期的文学作品第二章 道教神仙境界学说的演变与明清文学 一、民众宗教意识中的“仙境”观念及明清文学 1.民众宗教意识中的“仙境”观念及文学表现 2.民众的“仙境”观念与明清时期的文学作品 二、知识分子意识中的“仙境”观念 1.“仙境”观念中的知识分子倾向及其文学表现 2.明清文学中的“桃源”情结——知识分子心目中的“仙境” 三、“仙境”观念的世俗化、美学化与明清文学 1.“仙界”的由“远”而“近” 2.“访道”与“访仙 3.“仙境”观念的美学化 四、“仙境”观念的象征化与明清文学 1.明清时期的“神仙磨难”故事与道教的“仙境”观念 2.“仙境”观念的象征化与明清文学第三章 道教神仙体系与明清文学 一、明清时期的政治形势与道教神仙体系 1.明清时期政治形势简述 2.对真武崇拜的研究 3.对关圣帝君崇拜的研究 二、明清时期的经济形势与道教神仙体系 1.明清时期的经济形势及特征 2.财神崇拜的研究 3.行业神崇拜的研究 三、明清时期民众的宗教信仰与道教神仙体系 1.明清时期民众宗教信仰的兴起 2.民间神灵神祗的巨大社会影响 3.玉皇大帝崇拜的研究 4.二郎神崇拜的研究 四、明清时期民间宗教神灵神祗与道教神仙体系 1.民间宗教的庞大神祗体系 2.“宝卷”对民间宗教神祗形象的塑造 五、明清时期道教派别与新的神仙群体 1.王重阳的神仙化与明清文学作品 2.萨守坚的神仙化与明清文学作品第四章 神仙群体的新特征和明清文学 一、明清文学中神仙形象的“三教合一”特征 1.明清文学中“三教合一”的神仙体系 2.明清文学中“三教合一”的神仙形象 二、明清文学中神仙形象的“社会化”特征 1.神仙形象中的“救济”特征 2.神仙对社会灾难的关注和拯救 3.神仙社会职责的确认 4.从“地仙”到“谪仙”——神仙“入世”意识的加强 三、明清文学与神仙形象的“人性化”特征 1.神仙——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 2.“神”——“超人”:神仙形象的演变 3.神仙向普通人形象的无限接近 四、神仙形象的“人情化”特征 1.从“考验”故事看神仙形象的人情化 2.从仙凡恋情故事看神仙形象的人情化 3.对明清文学作品中神仙形象二重性特征的研究第五章 道教法术与明清文学第六章 道教法术的新观念与明清文学第七章 道教伦理与明清文学第八章 道教偷伦理的新特征与明清文学
编辑推荐
国家“985工程”四川大学宗教与社会研究创新基地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人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项目,四川大学“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项目。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