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远古人类的足迹

出版时间:2010-4  出版社:巴蜀书社  作者:高星,裴树文 著  页数:181  
Tag标签:无  

前言

三峡库区位于我国大地貌单元第二级阶梯中间的枢纽地段,是第四纪人类和动物南北迁移的重要通道,在研究人类在我国的起源、演化及旧石器文化发展方面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该地区很早就被认为是古人类起源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区域,也是我国开展旧石器时代考古调查最早的地区。美国传教士埃德加从1913年就开始在三峡采集石制品,此后,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纳尔逊以及中国地质学家杨钟健和法国古生物学家德日进等都曾在该区域进行过考察。但他们采集的石制品均缺乏确切的地层依据。1985年黄万波等在重庆市巫山县庙宇镇龙骨坡发现距今约两百万年疑似“人科”化石和石制品,为在三峡地区寻找远古人类遗存带来了新的曙光。20世纪90年代,三峡工程的启动为本地区旧石器时代考古带来契机。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重庆自然博物馆在国家文物局及有关部门的统筹部署下,成立了三峡旧石器考古工作队,在库区长江两岸开展系统的考古调查,发现旧石器遗存及脊椎化石地点69处,其中重要者22处。1995年至2005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会同重庆自然博物馆和遗址所在区、县的文物管理所等单位对其中的近20处进行了30余次系统发掘,发掘和勘探面积逾18000m2,出土了丰富的古人类文化遗物和动物化石,使三峡库区由旧石器时代考古的贫瘠区一跃而成为富集区,为研究古人类在三峡地区的适应、开发过程和该地区更新世环境演变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其中丰都烟墩堡遗址被评为1996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荣获1996-1998年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三等奖。

内容概要

本书汇总了1997年以来三峡工程淹没及迁建区旧石器时代考古发掘与科研成果,运用现代旧石器考古学的理论与方法,从多个方面对这一地区的旧石器考古学文化进行了深入分析与研究,勾画出该地区旧石器时代至新石器时代早期考古学文化的发展脉络框架。     本书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三峡库区大地构造背景和长江河流阶地的发育特点,并对该地区旧石器及史前遗物的调查、研究历史进行全面的回顾、介绍和总结。第二部分重点对新发现、发掘的材料进行描述和研究,分旧石器时代为早、中、晚期(含新石器时代早期),对各个遗址及其材料进行介绍和描述,对其所反映的石器工业特点进行归纳和分析,同时对每段时期史前人类的生存行为方式进行阐述。第三部分对本地区旧石器时代考古材料进行年代学分析,同时对古人类在三峡库区的生存、迁徙、技术发展进行研究和总结,并探讨库区所在的三峡地区在我国旧石器考古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作者简介

高星,博士,研究员,现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所长,亚洲旧石器考古联合会副主席,中国第四纪古人类一旧石器专业委员会主任,《人类学学报》、《第四纪研究》副主编。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研究领域为旧石器时代考古。主持三峡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和研究工作。提出东亚古人类演化的“综合行为模式”和中国旧石器时代的“两期断代模式”。发表核心期刊论文80余篇,科普文章50余篇,写作、主编专著8部。裴树文,博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领域为旧石器时代考古。1991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地质和旧石器考古的田野调查。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三峡库区地质环境背景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地质地貌演化第二章  调查与发现  第一节  早期调查  第二节  三峡工程中旧石器遗存与古脊椎动物化石的调查与发现第三章  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  第一节  丰都烟墩堡  第二节  秭归孙家洞  第三节  小结第四章  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  第一节  丰都高家镇  第二节  丰都冉家路口  第三节  丰都井水湾  第四节  丰都枣子坪  第五节  其他遗址和地点  第六节  小结第五章  旧石器时代晚期——新石器时代初期文化  第一节  奉节鱼腹浦  第二节  奉节洋安渡  第三节  奉节三坨  第四节  丰都和平村  第五节  丰都老鹰嘴  第六节  奉节横路  第七节  其他遗址和地点  第八节  小结第六章  三峡库区古人类技术的发展与意义  第一节  考古学分期  第二节  人类技术的发展  第三节  结语与讨论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插图:第Ⅶ级阶地(T7):只是在云阳至巴东间有分布,高度超过200m,属侵蚀阶地。杨达源在对长江三峡阶地堆积物进行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后认为,在一般情况下,山区河流阶地是在构造上升、河流下切过程中形成的,但长江三峡地区的阶地是在构造上升、河流下切过程中,由于受气候变化以及长江三峡的流量与水位变化所造成的。构成阶地上部的河漫滩相堆积、中部的冲积砾石层与作为阶地基座的基岩平台是在不同时期形成的。首先阶地底部的冲积砾石层等颗粒较粗的河床相沉积是在气候较寒冷、干旱的长江低水位时形成;阶地上部堆积物为气候温暖、长江高水位时期的河漫滩相堆积物。当气候再次转为较为干旱和寒冷时,水位降低,原河漫滩相堆积部位超出一般洪水位而成为阶地。三峡库区第1级阶地上部细颗粒堆积属高水位的泛滥沉积,形成于全新世温暖时期,该级阶地常掩盖较早形成的阶地(杨达源,1988a)。三峡地区较高的河流阶地多属基座阶地,由基座、河床相沉积、河漫滩相沉积组成,这类阶地的形成经历了三个阶段:首先,河流下切侵蚀形成基座;其次,气候转为干燥、寒冷,水位降低,堆积河床相粗颗粒堆积;最后,当气候转暖,水位上升,上部河漫滩相细颗粒堆积形成。三峡库区较低的阶地,阶地结构一般由基座和河漫滩相细颗粒堆积组成,缺失或极少保留河床相堆积,此类阶地之基座形成较早,它经历过水下平台阶段,而后河槽再下切加深,古河槽底相对升高到接近洪水位高度之后,才出现河漫滩相堆积超覆而形成阶地。三峡地区的第Ⅲ级及以上阶地多属前一种类型,而较低阶地(第I、Ⅱ级)则以后者居多。三峡工程淹没区发现的重要旧石器时代至新石器时代早期考古遗址全部出自长江沿岸的第工至第Ⅲ级阶地内,只有在移民迁建区发现的一处遗址(烟墩堡)位于第Ⅳ级阶地(图1-2)。第Ⅱ至第Ⅳ级阶地内石制品多分布于阶地底部的基座上或砾石层中,第1级阶地内的石制品常分布于阶地上部的细粒堆积物中。河漫滩是长江三峡工程淹没区很有特色的地貌景观,它在雨季常常被淹没,在旱季则表现为滩地或阶地式的台地,有的地段相当宽广,大多在枯水季节被开垦作为耕地。库区河漫滩常见丰富的石制品,遍布在河漫滩表面和河漫滩的砂或砾石层里,有的甚至被胶结在坚硬的岩块里。

编辑推荐

《三峡远古人类的足迹:三峡库区旧石器时代考古的发现和研究》是三峡考古研究丛书之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三峡远古人类的足迹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不知为何不给我发货。没影儿
  •   封面有小块缺损,但总体不影响,对此持怨念,内容没想象的全,权当是读本长内涵吧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