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12 出版社:巴蜀书社 作者:英武,正信 页数:227
Tag标签:无
前言
李瑞环曾经讲过:“佛教传到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中国的影响是比较深远、广泛的。讲中国的传统文化,其中一部分就是佛教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与佛教文化是分不开的。”今天,佛教的思想依然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帮助大众正确认识和理解佛教,对个人、对社会将有积极意义。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佛教在沉寂中渐渐复苏。但佛教文化毕竟经历了几十年的停滞,由于人们对佛教知识的缺乏,在信仰修持过程中难免走入误区,阻碍了佛教发展。为了便于向信教群众传播佛学知识,宣扬佛教优良传统,使佛法真正发挥其启迪智慧、净化社会人心之作用。李弘学居士主编的这一套《佛教入门》系列小丛书,与大众广结法缘,彰显教义,宣扬正信,实在是功德无量之大善举,也是一项促进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实实在在的具体工作。对此,我十分钦佩。
内容概要
明心见性,直指人心,真诚待众生,度己度人,至善至美。 在中国佛教各宗里,净土宗的修行方法最简便易行。“因此到明清时,净土宗已完全深入民间,形成了“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的局面。” 本书将净土思想的产生、净土宗史略、经典、阿弥陀佛与西方极乐世界、净土的修持法门、净土文化等内容用深入浅出的方式表达出来,是一本难得的佛教基本知识读本。
书籍目录
总序第一章 净土思想的产生 第一节 本愿思想 第二节 易行道与难行道 第三节 净土殊胜说第二章 中国净土宗史略 第一节 初期的净土信仰 第二节 唐代之净土宗 第三节 五代及宋元时期之净土宗 第四节 明清之净土宗第三章 净土宗之经典 第一节 阿弥陀佛“三经一论” 第二节 弥勒六部经 第三节 我国的净土著述第四章 阿弥陀佛与西方极乐世界 第一节 阿弥陀佛 第二节 阿弥陀佛因位修行四十八愿 第三节 西方极乐世界 第四节 观世音菩萨与大势至菩萨第五章 净土的修持法门 第一节 净土资粮 一、信 二、愿 三、行 第二节 念佛的哲学 第三节 九品往生法与十六观法 第四节 终极关怀第六章 净土文化 第一节 净土美术与音乐 第二节 净土文学 第三节 净土素食 一、娑婆世界的味道 二、极乐世界的味道
章节摘录
龙树菩萨在佛教的地位很高,他的话为佛教学者深信不疑。他在《十住毗婆沙论》中说:“于此世界修行者有二种:一者,难行道;二者,易行道。难行者,在于五浊恶世,于无量佛时乘阿稗跋致(不退),甚难可得。此难无量尘沙,说不可尽。略陈有五:一者,外道相善,乱菩萨法;二者,无赖恶人,破他胜德;三者,颠倒善果,能坏梵行;四者,声闻自利,障于大恶;五者,唯有自力,无他力持。譬如跛人步行,一日不过数量,极大辛苦,谓自力也。易行道者,谓信佛语,修念佛三昧,愿生净生。乘阿弥陀佛愿力,决定往生不疑也。如入水路行,藉船力故,须臾即至千里,谓他力也。” 《大智度论》也说:“新发意菩萨机解软弱,虽言发心,多愿生净土。所以者何?譬如婴儿,若不近父母恩亲,或堕坑落井,火蛇等难,或乏乳而死,要假父母摩洗养育,方可长大,绍继家业。菩萨亦尔,若能发菩提心,多愿生净土,亲近诸佛,增长法身,方能匡绍菩萨家业,十方济运,为斯益故,多愿生净土也。”《大集月藏经》也说,我末法时中,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者,唯依净土法门,才是契合恶世众生速起生死,直至成佛之稳当修行道路。
编辑推荐
学佛学什么?就是“纯净纯善”四字。“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是纯净,这是讲“心”,“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纯善,这是讲“行”。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