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史地

出版时间:2009-12  出版社:重庆市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 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 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 (2009-12出版)  作者:重庆市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 编  页数:331  

书籍目录

《西南史地》发刊词学术论坛从历史地理学角度看四川地震灾区重建战略历史上川渝地区的地震灾害嘉陵江流域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地理考察巴、巴渝的内涵与巴渝文化的本源探究重庆涂山与禹文化考龙马·马龙·神马·白马·水马·天马——中国西南地区“龙马”地名和传说研究初探唐代官员流贬西南地区地望考——以文献记载有歧义者为核心唐宋西南边疆地理文献及其价值考述五代至清末土家族地区的民族分布与变迁贵州绥阳南宫木厂地理考关于《云南省城六河图说》的几个问题硕博论坛宋代川峡四路市镇地理考近代四川山货开发研究区县论坛元四川红米湾地理考赤水建城初探

章节摘录

插图:嘉陵江渠江流域台地遗址,经过发掘的有合川沙梁子和宣汉罗家坝。1986年底至1987年初,重庆市博物馆组织人员对重庆境内的三江流域(嘉陵江、涪江、渠江)进行了文物普查。这次普查在合川沙溪乡沙梁子遗址有较多发现,从河岸台地断壁、河漫滩、周边冲沟等地采集石器24件,陶片107片。石器有农耕用的“石耜、石锄、石斧、石锛、砍砸器等;渔猎用具有石球、网坠、石矛等”。1998年,重庆市文物考古队又在沙梁子遗址进行了发掘,认为沙梁子遗址的时代延续较长,是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时期口’。此外,在蓝家坝、涌泉坝、报本寺、明家嘴、淄佛寺的考古调查中,采集的石器也主要有石铲、石锛、石耜、石锄、石斧、砍砸器、石球等。从采集陶器的形制来看,其文化时代应是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时期。可见,当时居民的经济方式是以种植为主,渔猎为辅。川北山区坡地遗址,经过发掘的有广元市中子铺、张家坡、邓家坪、绵阳边堆山及通江擂鼓寨。发掘者根据碳十四测年将中子铺早期细石器遗存推定在距今6000~7000年,张家坡和中子铺晚期遗存推定在距今5500~6000年,邓家坪距今为5000-5500年,边堆山距今为4500~5000年。张家坡的石器种类比较齐全,有斧、锛、刀、凿等,约70件,其中斧23件,锛18件,刀11件,凿4件。边堆山的石器有打制和磨制两类。打制的有砍砸器、刮削器和盘状器,磨制的有斧、刀、凿、镰、镞等。通江擂鼓寨的年代,原报告认为相当于龙山时代,具体而言,应略早于三星堆一期文化。我们研究后,认为擂鼓寨遗址约距今4500~5000年。石器以磨制为主,器形主要有斧、锛、凿、镞、矛、石球、盘状器等。打制石器数量较少,主要有有肩石锄、有肩石斧、刮削器、砍砸器、尖状器。细石器4件,均为刮削器。从这些生产工具可以看出,山区坡地遗址的经济形态是采集、渔猎与种植三种经济方式的结合互补。陕西凤县的嘉陵江上游的河谷阶地遗址,由于只是考古调查材料,采集了一些陶片来作文化属性分析,而没有石器的采集(唯桑园村东有一件扁平石斧),因而对其经济形态很难作出具体的判断。但在当时的条件下,人类的生产方式是受制于地理环境的。因此,有什么样的地理环境就会有什么样的经济形态。河谷阶地遗址一般在水流平缓处,鱼类等水产资源就十分丰富。背依山丘,林木丰茂,是采集和狩猎的好去处。虽然遗址面积不大,但也有一定的土地可供耕种。所以,当时的经济形态应是采集、渔猎的生产方式。

编辑推荐

《西南史地(第1辑)》是由巴蜀书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西南史地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