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客家“崇文重教”的历史重构

出版时间:2009-7  出版社:巴蜀书社  作者:严奇岩  页数:367  
Tag标签:无  

前言

  在中国的传统时代,学校教育更多承载文化背景的教育功能,当然这种文化背景对进入上层社会而言,也可以说成是一种技能、资格。可以肯定,传统社会更多的生产生活技能和传统文化的教育是通过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来完成的。近代进人工业化时代后,学校教育更多承载了真正进入社会的技能教育的功能,而文化背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往往处于相对弱势,但文化背景教育更显多元的格局,其中社会(社区)教育、家庭教育中的文化教育功能更是重要。所以,我们研究中国教育可能更多要研究社会教育、家庭教育。  以往我们较多关注少数民族的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研究,对不同区域汉族民系的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差异研究的关注较少,如以前较少有人关注汉族屯堡人的教育和客家人的教育,这些年才有人开始关注起来,但研究还浮于表面,很少有学者从人类学角度系统研究这些民系的教育历史。

内容概要

  清代“湖广填四川”后,闽、粤、赣等地的客家人将客家文化播迁到四川。300年来,处于弱势地位的四川客家顽强地传承了自己的文化,从而创造了许多客家文化的奇迹。从文化与教育的关系看,客家文化的奇迹也是客家教育的奇迹。客家传统文化在四川的传承和变迁中客家教育起了重要的作用,也表现出客家教育的特色。在四川移民社会中,素有“崇文重教”之称的客家人怎样培养、教育子女的问题,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因此,四川客家教育研究不但有助于破解客家文化之谜,而且以区域文化方面具有典型性的客家人的教育为研究对象,是进行区域教育研究的突破口,但是长期以来学界对客家教育的研究显得非常薄弱。  本研究从“崇文重教”的角度,运用比较研究方法,探讨四川客家教育的族群性和区域性特色。即从族群比较的角度,将四川的客家人与湖广人作比较,分析客家文化在与巴蜀文化的融合与冲突中,为了保存自己的文化特色,四川客家教育所充当的角色及发挥的功能,突出客家教育的族群性特色;通过区域比较,即在比较四川客家聚居区与客家散居区以及四川客家与闽、粤、赣客家的基础上,初步分析出四川客家教育的地域性特色,揭示了四川客家教育的时空差异,分析四川客家教育发展模式与特色,从而勾画出四川客家的教育史轮廓。  全文共分六章,外加导言和结语,共有八大部分。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如下:  导言部分主要包括研究范围的界定、选题原由、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等内容。  第一章四川客家文化。分析了四川客家移民的比例与分布,探讨了四川移民文化“嫁接型”和“移植型”的两种类型,目的是为了将四川的湖广人与客家人作比较,以突出四川客家文化特  色,为客家教育的研究奠定基础。  第二章四川客家人教育观及其影响。论述了四川客家人教育观及其对客家生活诸方面的影响;客家教育观有两重性,即广泛的普及教育和英才教育。客家教育观体现出家族性、务实性、传统性等特点。而客家人的婚姻观、职业观、居住环境观、社会民俗等方面体现出的客家教育观,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客家人“崇文重教”。  第三章四川客家人“耕读传家”。介绍了外来移民与清代四川教育的复兴,指出以“耕读传家”自居的四川客家善耕又重读,体现出族群性特点。文章分析了四川客家从发富到发贵的发  家史,指出客家移民在四川白手起家,坚持半耕半读或先耕后读的生计模式,依靠佃耕或农商兼顾等方式逐渐发迹,并出现许多科举人才或文化世家,为四川教育的恢复和发展作出了贡献。四  川客家耕读起家后多在第三代出现科举人才,与客家原乡相比,四川移民家族出现科举人才的时间要早,表现出一定地域特色。  第四章四川客家移民文化认同教育。四川客家移民强调文化认同教育具体表现在客家母语教育、移民史教育(家族史教育、祖籍教育和创业教育)以及道德礼俗文化教育等方面。四川客家恪守“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的祖训,强化客家母语教育,以客家独特的《广东小儿歌》等形式来突出客家母语教育和道德文化教育,而移民史教育突出表现在以《入川履历》和《张兴万  自传》为典型个案。其目的是强化集体记忆,保持族群的文化认同。四川客家移民强调文化认同教育是“崇文重教”的主要体现,因而“崇文重教”保证了客家文化的传承。  第五章四川客家祠堂与家族教育。分析了四川客家祠堂、族田以及客家宗族办学背景及概况,指出由于客家宗族观念强,客家族学相对要发达。进而文章论述四川客家家族的助学、奖学活动及族学管理,其中以成都市郊龙潭乡范家祠办学为典型个案。客家宗族办学成为客家社会生活中重要的社会活动,是族群性的表现。但是,受四川特殊的地理环境的影响,四川客家宗族办学又体现出地域性特征。  第六章是四川客家教育水平分析。分析清代以来四川客家人才和私立学校状况来说明四川客家教育状况。总体上四川客家教育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清代移民人川有一个创业发展的过程,  初期的客家正规教育十分落后,乾嘉以后四川客家教育才开始起步,到近代客家教育才得以蓬勃发展起来,客家名人相继涌现;这与清代以来四川教育发展的轨迹一致。就四川客家人才状况而  言,与湖广人相比,尽管四川客家经济状况比不上四川的湖广人,但四川客家人才比例不逊于湖广人;从私立学校发展看,与湖广人相比,四川客家人积极办学,私立学校的比例和质量要高,四川客家体现出“崇文重教”的族群性特点;但是与客家原乡相比,四川客家教育总体发展水平并不乐观,四川客家教育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崇文重教”又表现出明显的地域性色彩。其原因有二:从经济因素看,四川家族组织的不发达和四川客家大分散、小聚居的格局等两大因素影响下,导致四川族田的不发达;从环境的原因看,四川客家区的族群关系和当地民风状况导致四川客家教育的区域差异。  结语部分总结了四川客家教育特色和存在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思考。教育特色表现为充分挖掘教育资源,注重客家歌谣教育功能;客家教育主要集中于家庭教育、家族教育以及社区教育,强  调族群文化认同教育。但是四川客家教育严重忽视女性教育;过分强调教育的群体归属功能;强调耕读的生计模式,形成“重农抑商”的价值观,影响客家地区经济的发展,从而又制约客家教  育的整体发展水平。

作者简介

  严奇岩,男,汉族,1971年生于江西省莲花县。中学从教多年后继续深造,并先后于2004年和2007年获西南师范大学硕士、西南大学博士学位。现为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区域历史文化地理和西南民族史研究。在《民族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农业考古》、《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贵州民族研究》等十多种刊物上独立发表学术论文三十多篇。参编教材一部。

书籍目录

序序二中文摘要导言一、问题的缘起二、文献综述三、研究的主要内容、重点和难点四、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五、论文的结构安排第一章 四川客家文化特色一、四川客家移民的比例与分布(一)四川客家移民比例(二)四川客家的分布二、四川移民文化的两种类型(一)“湖广填四川”与四川两大族群的出现(二)嫁接型移民文化(湖广人)和移植型移民文化(客家人)三、四川客家文化核心和特色(一)四川客家强烈的宗族观念(二)传统守旧,以保存固有的文化传统见长(三)质朴无华、崇尚名节第二章 四川客家人的教育观及其影响一、四川客家人的教育观(一)客家教育观的两级性(二)客家教育观的特点二、客家教育观对客家人的影响(一)对客家婚姻观的影响(二)对四川客家人职业观的影响(三)对客家人居住地选择的影响(四)对四川客家民俗的影响第三章 四川客家人的“耕”思想和实践一、外来移民与清代四川教育的复兴(一)清初四川文化教育的“浑朴时代(二)乾嘉以来四川文化教育的“文盛时代(三)清代移民对四川教育发展的积极影响二、四川客家耕读思想(一)“以末致富,用本守之(二)“耕可致富,读可荣身三、善耕的四川客家(一)四川客家居住的地理环境(二)四川客家对农业生产的贡献四、耕读传家与四川客家的崛起(一)客家移民发家致富的生计模式(二)从发富到发贵的四川客家(三)四川客家耕读起家的类型(四)四川客家耕读传家的典型(五)“耕读传家”的经验第四章 四川客家移民文化认同教育一、四川客家母语教育(一)四川人打乡谈(二)四川客家“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三)《广东小儿歌》与客家母语教育二、客家传统道德文化教育(一)客家礼俗文化教育(二)《广东小儿歌》与四川客家道德教育三、客家移民史教育(一)家族史教育(二)祖籍教育(三)家族创业教育四、四川客家移民文化教育的两个典型个案(一)钟宏予《入川履历》(二)客家教育史诗——《张兴万自传》(三)两部客家家书的比较第五章 四川客家祠堂与家族教育一、四川客家祠堂(一)四川客家祖堂(二)四川客家宗祠二、客家宗族办学(一)四川客家族田(二)宗族办学的背景和目的(三)客家宗族办学情况三、客家家族的助学、奖学活动(一)客家社会力量兴教助学(二)宗族奖学、助学概况(三)客家宗族对奖学、助学的管理四、客家宗族办学的典型——龙潭乡范家祠(一)范家祠办学历史(二)范家祠办学成功的原因分析(三)范家祠办学与龙潭乡的教育第六章 历史上四川客家学校教育发展水平一、四川客家人才状况(一)四川客家科举人才(二)近现代四川客家名人二、四川客家学校教育发展的时空差异(一)时间上的差异(二)空间上的差异三、四川客家“崇文重教”区域差异的原因(一)经济方面的原因(二)社会环境方面的原因结语附录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二章 四川客家人的教育观及其影响  一、四川客家人的教育观  (一)客家教育观的两级性  文化的特性决定教育的特征,文化决定教育最关键的是文化价值的定向作用。一切教育目的是保持文化价值,教育是按照文化价值培养文化成员的最佳途径。任何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客  家文化特色决定了其客家人的价值观。不同的价值观形成不同的教育观。教育观中最核心的是教育价值观,即人们关于教育对人和社会的意义或作用的根本性看法和态度,它包括个体教育观与  社会教育观。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去培养的问题。在这个根本问题上,不同的教育价值观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和教育内容。客家教育多为私学教育,其教育目的有两级性,一  是广泛的普及教育,满足家族子弟读书识字的需要,重在宣扬封建伦理道德,维护家族内部的团结和秩序;二是英才教育的需要,即满足家族子弟科举应试以入仕为目的,从而光宗耀祖。普  及教育关系到家族整体素质的提高,而科举教育关系到一个家族社会地位的高低。客家教育的两级性,决定了客家教育观的多元化。  1.强调“品行第一,功名第二”的教育观,注重思想道德教育  出于普及教育的目的,客家人强调“品行第一,功名第二”的教育观,十分注重思想道德教育。功名与德行,两者都关系到家族的盛衰。客家族谱强调,“读”不仅是为了功名,也是为了  培养子弟的德行。读书明理是主要目的。读书不只是为了功名,更主要的是提高宗族的素质。如吴氏认为“先贤垂训学问,弘以变化气质为先”。①因为读书后,“秀敏者,固可以出身成名起  家,光前裕后;朴拙者,亦可以变化气质,保身保家”。②胡氏强调“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所谓读书以明理也”。③胡氏“务须读书,使知礼仪道德”。④张氏则批评民间以各种借口不送子读书的短见:“人之不教其子孙者,不日吾家道贫寒,则日彼赋性钝拙,不知送子读书一年所费无多,省杂用以图正业,则子孙贤明,安知异日无补益者乎。如谓赋性钝拙,俗云‘久教无顽子”日渐月靡,自能通晓……必当隆师重道,朝夕严督供应束惰,随家之厚薄以尽其礼,则上焉者文章显达,因为士林之英豪;次焉者笔墨粗通,亦为人中之俊杰,读书有何负于人哉。”  这些都表明客家送子读书目的首先在于教育子弟怎样做人,对于功名,虽然竭力鼓励,但并不苛求。因而对成绩好而品行陋劣的也给予惩罚。如东山范氏规定:“品行陋劣,事迹败露者,学业  虽然优,扣奖以示惩儆。”②笔者在龙潭调查时,范家后代范学中先生谈到读书是为了提高素质,是为了懂规矩,而不只是为了当官.冈为修身比做官更重要。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四川客家“崇文重教”的历史重构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