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研究之批判

出版时间:2008-12  出版社:巴蜀书社  作者:黄奇逸  页数:1034  
Tag标签:无  

前言

  记得理论物理学界在这个世纪最伟大的学者之一,哥本哈根学派主要的代表人物——海森伯(Werner Karl Heisenberg)在《物理学和哲学》一书中告诉过我们一个他自己的小故事。约当。1926年秋,他把自己发现的几率波概念向他老师波尔(Bohr)提出来,并同波尔进行了讨论。那天,“直到深夜(讨论)才几乎在绝望中结束;当讨论结束时,我独自到邻近的花园中去散步,当时我一再反复问我自己:难道自然界真的能像这些原子实验给我们的印象那么荒诞无稽吗?”  海森伯用怀疑与自信的科学精神奠基了量子力学。这近二十年以来,我在构思本书的体系及其中每个微小细节时,常会想起海森伯这个令人箴警的故事。虽然我自己所讨论的问题的方向,去明哲的海森伯所讨论的甚遥甚远,但要否定前人所建立的一个经典的重大体系,却应该有相同的内心冲突与激烈矛盾,都是在事实面前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令许多人愤怒的反叛。  我在大量阅读甲骨文的过程中,首先让我感到了有三点让我不解的大疑惑:①甲骨学旧体系解读的甲文,与中华民族任何一种古代语言似乎都格格不入,与之都不可能有丝毫的衔接性。而世界上任何一种宗教语言,都是以它产生之地的语言作为基础或融为一体的。

内容概要

此书是狭义上的《历史的荒原》。书从中国文字发展的动态历史上来细审了甲、金文(短铭祭名金文),发现甲骨文不是四堂及现行学术界所认为的商王(殷商君主应是用帝号,而不是用王号)活动的占卜辞,而应是古人祭祀前的一些日子里,为备办祭品、卜问神意所得的祭品祭程备忘录,也就是古籍中说的祭祖前的“卜牲与日”。而整个现行甲骨学体系应是建立在约定的假相上的。那么这假相的体系又为何那么迷人呢?这应是甲文现行体系的许多文字的字形考释还是有一些是正确的。错就错在他仍无历史动态感地把每个文字的字义,以《说文》作准则与基础,死硬地用字形比对的简单方法沿时间无限上推,却不知道中国远古文字是专为占人祭祀备忘而发明的。周公才艰难地改造它用作日常事务。这种文字的日常事务能力沿西周历史发展而继续扩大,加之史籀,尤其是孔子、子夏的强力推动起了重要作用,中国远古就已有伏牺、仓颉、甲金(短铭祭祀金文)文字,但却存在一个“历史日常事务记载的黑洞”,原因就在——它们都是祭祀备忘文字而非日常事务文字。

作者简介

黄奇逸,1950年7月生子四川井研县,1980年硕士毕业于四川大学历史系徐中舒先生处,现供职于本系。黄某质简寒,奸清谈,枯肠荒肚也能敬陪大羹玄酒早下肚皮的朋友,毕露着锋颖,兴味浓快地侃到月半三更天。黄某发有一定学术影响的论文多篇:《古国族名前“有”字新解》、《甲金文中王号生称与谥法问题的研究》、《诗王风、二南地望辨》、《释沃》、《商周研究之批判提要》、《商周研究之批判辨疑》、  《甲骨卜字解》等。后三篇,作者意在建立一个全新的甲金文认识体系,海内外学界已动关注。除本书上、下卷外,黄某还自悲自喜地撰有专著《艺术的平衡》。据说,他还有一部上百万字的社会伦理学著作,但他还不愿宣露书名与内容,怕在专专剪浊除晦的人际关系、社会舆论中又被说成一场是非,故黃某常常稚头拙脑地提醒朋友的一句话是:“我讲的这件事,千万不要给外人说”。虽如此,黄某落入褒贬的闲是闲非偏生最多。

书籍目录

凡例前言第一章 甲骨学旧体系强硬的约定及其混乱与困惑第二章 甲文及与之相关的短铭金文之真相第三章 商周商王谥号为祭名考第四章 甲言语中所谓“贞人”应是祭名的研究第五章 甲文旧体系中的方国地理与人物应是约定所成第六章 甲文中所谓的“四方风名”应是约定所成第七章 干支起源于祭祀第八章 析旧体系的诸项约定研究第九章 旧体系所谓“贞人”断代的混乱第十章 小屯为商都效外的祭场说结束语

章节摘录

  这些都是祭品有所加减,或祭品的祭献秩序有所不同。所以我们认为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对贞”一事。  这里我们是讨论所谓的“妇好”问题,对所谓的“对贞”问题多说了几句。上面我们指出了甲金文中旧体系所认为“妇好”的种种变例。有不少学者可能会认为,你黄某指出的可能只是“妇好”的一些变例,变例只是一小部分,而更多的是不变例,小部分不能说明问题。我们研究问题应该以大部的不变例来进行研究。但是我们认为,如果某种认识规律只适合于不变例,而不能包容变例,这就有两种可能:第一,这种规律就没有一种普适性;第二,这种所谓的规律很可能就是一种人为约定造成的假相,是一种伪规律。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商周研究之批判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1条)

 
 

  •   有人心如此评价:

    关于发布《商周研究之批判》的说明

                      李万生

      现在,总的说来,学术气氛还是比较活跃的。但如果具体到某学科或某学科的某个部分,那不能令人满意的情况,还是或多或少地存在的。以中国历史的先秦部分而论,每年都有不少论著问世,情形是可喜的。但也有不能令人满意之处。比如说,黄奇逸先生在十多年前发表《商周研究之批判》一文,对1898年甲骨发现以来的甲骨学体系提出了异议,“认为现在出土的甲骨,其内容只卜问了祭祀,而没有用于其它方面的卜问。旧体系是建立在约定主义基础上的”。这个异议涉及的问题真是太多太大了。这只要看看该文的以下一些章名就可以很清楚地知道这一点:“旧说族徽应为祭名考”、“商周王者谥号为祭名考”、“卜辞中所谓贞人应是祭名的研究”、“卜辞中的方国地理应属虚构”、“董作宾建立的‘甲骨学断代’质疑”等。学界应该正视黄先生的研究,不然现在的甲骨学研究乃至整个商周史研究的合理性就很让人怀疑。可是,十多年来先秦史学界基本上采取的是沉默的态度,因为除了夏渌先生有一篇说服力不强的商榷文章外,未见有公开的商讨意见见诸报刊。这种情况恐怕是不好的。学术批评有助于学术进步。如果黄先生错了,那尽可以提出批评,使他得以改正他的错误,这对黄先生有益,对学术有益;如果黄先生是对的,那是应该接受他的意见的,这对接受者有益,对学术也是有益的。抱住错误不放,这绝不是真正的学者应有的态度,不仅可笑,而且危险。我们本着推动学术进步的目的,征得黄先生的同意,借象牙塔一角发布《商周研究之批判》一文,以期甲骨学和商周史的研究者以及关注甲骨学和商周史研究的学者注意黄先生提出的问题,使相关研究得以深入,使学术在健康的路上不断进展。
      本文只是黄先生同名书的一个提要。欲完整了解黄先生观点的读者,可以读其将要出版的书。
      本人对甲骨学和商周史毫无研究,但对其中的一些问题很感兴趣,故向象牙塔推荐发布此文。如果本文没有讨论的价值,那我是不辞浅薄之讥的。但我们希望的是学界明白的以文章形式公开地显示本文有无讨论价值,而不是自作雅致的回避或者藐视。
    李万生
    2003,9,5
    http://www.xiangyata.net/data/articles/e02/259.html
  •   已读完《历史的荒原》,此书正在读。黄先生鸿荒孤棹壮哉!好书!对旧甲骨学体系,提出了颠覆性的质疑,为新体系的开创打下了根基。黄先生的研究不仅仅只是对古文字学研究做出巨大贡献,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宗教、精神都做出了巨大贡献。黄先生大作值得好好读!或许有的人因为种种原因不认同黄先生的观点,甚至故意漠视黄先生提出的问题,但作为学习研究中国上古文化、文字、历史、神话、传说的人来讲,如果没有读黄先生的“鸿荒孤棹”上下两部头,至少他的学习和知识是不完整的,是残缺的!
  •   商周研究之批判-中国古文字 的产生与发展(增订本)/鸿荒孤棹 下卷 ,好多图,很多文字,精装版,非常不错,得细心好好读读~
  •   本书的观点与传统完全不同,可提供从另一个角度解读古文字(甲骨文、金文)的新观点,也可以说是新体系,有非常好的开拓思路的作用。
  •   中国文化与历史,有文字记载就是从商周开始的。本书当然作为文字学的研究,但同时也是作为中国思想文化的起源之研究。看看黄先生的思想上的“奇逸”之处吧。
  •   黄老师的这部书,我认为有三大特点:一.在研究甲骨文中引入比较科学的人类学知识,这和郭沫若研究商周史引入马克思主义是并立的.这使得黄和郭一样,相比前人,获得了更宽广的视野.二.自成体系,基本能自圆其说.三.对现实的中国文化重建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从书中看出这样一个观点,商朝文明不是原生的,是对西方异质文明的一次成功的嫁接.所以是一部好书
  •   属于系统的古文字考据与辨析。本书的特点在于提出质疑与辨惑,对前人的甲骨文研究成功进行地毯式考证与解疑,同时具有驳论与立论性质,十分时候专业研究人员学习与阅读。本书注重证据,主张不盲从、不武断,为文字考证方法的科学精神做了一个漂亮的示范。建议古文字研究方向的专业人士及爱好者作为论文集进行赏析。
  •   上古史自清代阎若璩等人为代表之后,就愈加向历史虚无主义进军了。五四达到高潮,至今仍未艾。此书与其说批判,不如说重建。这是历史的荒原的姐妹篇,也是对甲骨文的专题研究。
    内容比起历史的荒原,面窄的多,也专业的多。
    不过开辟之功不可没。
    待细细读来再评不迟。
  •   《鸿荒孤棹》上下卷买齐了,性价比不错。
  •   四川大学历史系退休教授黄老先生研究甲骨文和上古历史一生的心血之作!!
  •   我对这方面的内容比较感兴趣.针对古汉字的研究,对于很多字的解读,有见解。不是研究文字的读学困难,只能长见识。最近写的汉字研究更为系统化,专业化很多。 慢慢看。
  •   绝对好书,配合上卷,一起研究中国古文字的好资料
  •   这套书颠覆了传统甲骨学的研究。值得一看。
  •   上次买了上卷,这次集齐了下卷,都像词典一样厚,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看。
  •   如果你想学甲骨文,就不要看这个了,因为你看到的是未成系统的反传统。如果你想多角度认识甲骨文,这本书不会让你失望的。
  •   值得一读,推荐给古文字爱好者。
  •   大著,偶尔翻一翻,了解一下不一样的甲骨文解读吧
  •   作者是四川人,写作语言多带有川味,读起来给人一定的视觉冲击,不知不觉被进入到作者的思维模式中,但是初看之下作者言之有理有据,当细细品读!
  •   拿到手上厚厚的一本,质感不错。可惜纸张的质量不高。书本身没问题,不过没有什么文字学基础的朋友要慎重选择,因为很专业。如果抛开文字学本身,其实也是一本理解商周文明的好书。
  •   收到后就迫不及待开始翻看,遍布全书的真知灼见令人深感读此书太晚了!
  •   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看完哦
  •   价格合适,活动时拿下
  •   虽然读起来吃力,但是愿意花时间去读
  •   延续第一册的内容,精彩不爱说。对第一册的有些内容再次细化,深入,越来越有学究感觉。
  •   没想到这书这么厚,要读一阵子了
  •   这本书已经心仪好久了,现在的价格真的很实惠!
  •   我们不能回避,这样的专著,已经很少了
  •   解天书。
  •   拓宽视野,
  •   好书好书啊,好书好书啊,好书好书啊,好书好书啊,好书好书啊,
  •   作者是个大家,鉴定完毕,不过比较专业,可以留着后面看。。
  •   很厚的一本,如果开本和字号再大点就更方便阅读了
  •   绝对的好书,长知识~
  •   喜欢 另一种声音
  •   学术性强,有价值的好书。
  •   要好好学习的。
  •   印刷有d粗糙,很大的一本。。
  •   非常喜欢,要耐心读,乐在其中
  •   写的很有深度,值得细读
  •   厚厚的精装本,作者太犀利了。
  •   文字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从文字中学历史
  •   针对古汉字的研究,对于很多字的解读,有自己的见解。本身不是研究文字的,只是当做枕边书来阅读。很长见识。类似流沙河最近写的汉字研究,但是要专业很多,更为系统化。
  •   充满了个人性格的文字,个人不太喜欢。但喜欢作者的学术功力。
  •   给老爸买的书,是他琢磨文字的参考书,据说观点比较与众不同。
  •   文字详细
  •   了解下古文字的历史。
  •   这种批判之书,也需要用批判的眼光去看。
  •   适合古文字研究参考
  •   怎么只有下卷
  •   个人对这方面的内容比较感兴趣。书很划算。不足的是,书的侧面有点脏,影响收藏。另外,书页比较黄,感觉纸张质量不好。。。
  •   学问挺深,非此专业出身者可能不易读懂。如果开本大些的话,我也会给5分的。
  •   不知道我这辈子能不能读的完!
  •   还没看,想着应该不错吧,很厚实
  •   消化不了,只能拿来识字了
  •   煌煌巨著
  •   書是好書,可以一觀。可惜我方向改了,沒時間閱讀了
  •   应该是一本不错的学术类的书籍,但是,因为太专业了。所以,看得很头疼。
  •   书卖得太多了 还没读内容 品相可以
  •   书是不错啊,关键是包装太糟了,希望以后检货的时候注意一下。
  •   太专业了,还没全看。
  •   说实话,作者的学术水平一般如果专业水准高的话这本书近千页也不至于六年都卖不掉,价格高,书的纸张受潮都发黄了。课题也比较生僻,没有严谨的考证,只是多年教学工作的总结。当当的服务很好。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