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3 出版社:上海音乐出版社 作者:刘晓真 页数:251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刘晓真所著的《走向剧场的乡土身影——从一个秧歌看当代中国民间舞蹈》究竟是去拓展,探索或者巩固,充实学科边界,还是在采访和文献资料里进行文化的重新判断,是贯穿作者写作始终的问题。在这种问题意识下,既从一个秧歌的视野展现了中国民间舞蹈的当代史,也在文化价值的追溯中洞悉时代风云。
作者简介
刘晓真
1979年生于山东。1998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艺文系文化管理专业。2003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舞蹈学专业,获硕士学位,同年留院,现就职舞蹈研究所。
主要著作: 2009年,编著《中国/世界舞蹈文化》 2008年,合著《秧歌》 2001年,合著《图说中国舞蹈史》(获“国家图书奖”)
1998~201O年,发表学术论文及艺术评论三十万字。
书籍目录
绪论:历史叙事中的民间舞蹈
民间舞蹈的时空方位
作为知识的民间舞蹈
何以重识?在“望远镜”和“放大镜”之间
中国民间舞蹈的历史境遇和文化选择
第一章与时代共舞
新世界的繁华
并非一片荒芜
复苏和转型
新千年之景
第二章在乡俗与艺术之问
从乡俗仪礼到民间艺术
民间舞蹈活动中的社会角色
民间舞蹈的主体意识
自然传衍和知识谱系
第三章价值溯源和时代之惑
历史的分流
革命梦想与中国民间舞蹈的现代转换
土地与舞
结语身体记忆和流动的礼制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九十年代的舞剧和主体性晚会创作依然有着乡土文化探索的余绪,很多作品印证和实践着这种创作观念:云南的《跳云南》、《红土地》、《阿诗玛》、福建的《丝海萧音》、湖南的《边城》、湖北的《土里巴人》、辽宁的《月牙五更》、吉林的《长白情》、新疆的《我们新疆好地方》、西藏的《珠穆朗玛》、江西的《扎花女》、山东的《沂蒙风情画》等等,这些作品在突出地域风情特色的题材基础上,进行了大量舞蹈语言和结构样式的探索。这种取材地域文化的做法不仅仅是寻根意识在舞蹈领域里的觉醒,也是舞蹈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从舞蹈发展历程来看,舞蹈语汇的丰富和结构样式的探索依然是它的历史任务所在。当我们从更宽阔的社会历史背景来审视舞剧创作中的地域文化意识时,就能够看到中国舞蹈已经从千百年来娱人耳目的功能中脱离出来并逐渐建设自身独立品格的过程。 八十年代强劲的黄土风还推出了民间舞蹈创作中的重量级人物。尽管从时间的刻度来看,张继刚的作品都在九十年代初,但在精神上根系八十年代。及至后来“张继刚现象”的出现也绝非偶然,他在1991年的《献给俺爹娘》可以看作是走出山西后,对那种突出地域特色的舞蹈创作的延伸,但更加个性化,更具有感召时代气息和民族性格的力量,能够升华情感表达的深度和厚度。他的舞蹈是个性和民族性两条抛物线在空中最高点交汇后所迸发出的花火。 20世纪80年代以后,鼓子秧歌的动作素材出现在舞台作品《黄河魂》(1986)、《俺从黄河来》(1990)、《东方红》(1995)和舞剧《清明上河图》(2006)中,“《黄河魂》的编导大胆地采用了山东鼓子秧歌的主题动作,取其刚正不阿和稳重大方的性格,特别是巧妙地化解了横向推击鼓子的动作,使其韵律和黄河船夫浪中摆橹的生活形态结合在一起,凸显了黄河船夫勇往直前的精神。”(冯双白2002:104)这段评述在后面的两个小作品中是一以贯之的,都是围绕民族精神所展开的。 与张扬民族性的大时代相应的,是编导们自己的个性线索。早在第二届“桃李杯”比赛时,孙龙奎就在《民族民间舞价值的开掘》—文中写到:“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多年来,基本上只是翻来覆去地作为某种单一的情绪和某种纯然风格性动作的展览而追求着它的存在价值。……我们立足在传统民族民间舞上的创作显得肤浅、平庸、陈旧、苍白。……我们也该觉悟了,我们的创造须追求更高的审美价值,这种审美价值只能来自对人性对灵魂的真切关注和解释。在这里,民族民间舞的价值才能被最充分的发挥,才能走向艺术的更高层次,才能创造出民族民间舞的新形式。”(《舞蹈》1988(10):9)他自己的作品《残春》倒是实践了这一想法。时隔几年,在全国少数民族舞蹈(单、双、三人舞)比赛之后,石声在《少数民族舞蹈的重要转变》—文中写到: 这次少数民族舞蹈比赛,以“单、双、三人舞”为题头。它仅是一个名称上的变化吗?当然不是。它仅仅是要求把民间舞的“小场子”搬来比赛吗?当然更不是。从根本上说,这是语言形式上的转变。……特别是一些年轻的编导,当面对“单、双、三”的题名时,已敏感地捕获了时代转变的讯息。他们努力想在自己作品中表现出一些人生的哲理,挖掘出少数民族独有的东西。
编辑推荐
《走向剧场的乡土身影:从一个秧歌看当代中国民间舞蹈》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