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10 出版社:上海音乐出版社 作者:黄准 页数:385
前言
人家一听黄准这名字,想当然地会以为是个男的。大概是这名字非常男性化吧。记得还是在1958年,我和录音师黄东萍为拍《前方来信》到山东收集资料,当我们拿着介绍信到山东文化局接洽工作时,当地的一位干部拉着黄东萍的手,热情地说:“啊,黄准同志您好您好。”搞得黄东萍十分难堪,一边往后退,一边推着我,赶忙说:“不,我不是黄准,这位才是!”这样的境遇我已经非常习惯了。应该是1950年代初,自我写了《小猫钓鱼》之后就经常会收到观众来信,在这些来信中几乎没有一封称我阿姨或姐姐的,而都是以先生、叔叔、伯伯相称,再晚一点居然就称我为“黄准爷爷”了。尤其是在我完成了电影《红色娘子军》和电视连续剧《蹉跎岁月》之后,我的片约不断,经常有各地的电视台邀请我去为他们的电视剧作曲。一天,来了一位导演,说要找黄准,我请他进屋后,他对我竟毫无反应,一直站在那里等待,直到我再问一次:“请问您找谁啊?”他说:“我找黄准啊。”我笑了:“我就是黄准。”“啊,你就是黄准啊,你怎么会是黄准呢?”他竟然不相信,“我一直以为黄准是个男的。”他接着说:“在我心目中,能写出《红色娘子军》这样气势恢宏的音乐,必定是一位高大、魁梧、豪爽的男人,而你,一个个儿不大,甚至看起来有些柔弱的女性,怎么能写出《红色娘子军》这样的音乐呢?真叫人难以相信!呵,对不起,对不起,黄准同志,你好!”接下去,他热情地说明来意,还好,他还没有因为我不是他心目中高大的男性就放弃了要请我作曲的邀请。后来我们合作得很好,终于使他相信,一位女性照样可以写出气势磅礴的作品!
内容概要
这本自传是黄准老师对自己岁月之河记忆的拾掇缀合。她告诉我,每写一段经历时,就像放电影一样,让这些情景在自己的脑子里再回放一次,重新再去品尝一次当时的那种酸甜苦辣。80年的历程对于个体生命来说不能不谓之漫长,这是一件很大的“衣服”,再努力的缀合也难免漏针漏线。而当记忆的漏洞一旦被她突然想起而加以补缀的时候,这是她最高兴的事。 黄准老师12岁奔赴延安,在鲁艺学习艺术,是我国第一位加入电影音乐创作队伍的女作曲家,并创造了新中国电影史上许多个“第一”;即便已是耄耋之年,仍以“向前进,向前进”的姿态书写着人生的精彩。
书籍目录
前言 关于我名字的故事1第一章 童年的记忆1 一、父母的叛逆婚姻3 二、我的出生似一颗苦果落地6 三、苏州老家的故事9 四、天堂里的“小秋香”12第二章 十二岁,小小的革命者17 一、久别的姐姐忽然来了19 二、生离死别,各奔东西21 三、重庆生活书店后楼的“小妹”23 四、贵阳湄潭中学的小小革命者25 五、国民党监狱中的小囚犯27 六、我要到延安去32第三章 鲁艺,我的摇篮35 一、我像一个邮包,历尽艰险37 二、我是鲁艺最小的学员44 三、冼星海和鲁艺三期音乐系52 四、大生产运动58 五、鲁艺在变,我也在变61 六、秧歌越扭越欢畅65第四章 “小鬼”长大71 一、鲁艺“三小鬼”73 二、“三小鬼”变成“四小鬼”78 三、小革命终于人了党83 四、我的初恋与婚姻86第五章 我跨进了电影音乐的大门95 一、改行作曲,袁牧之、陈波儿夫妇是伯乐97 二、我为红色政权的第一部故事片作曲101 三、记录开国大典的荣耀103 四、和大导演史东山合作北影厂的第一部故事片106 五,第一次尝到被批判的滋味111第六章 “上影”进行曲(一)115 一、在上海交出的第一份答卷117 二、和“霸王导演”张骏祥的两次合作12l 三、吴永刚,一位可亲可近的大导演130 四、西双版纳历险记136 五、我和谢晋的五次合作143 1.初识谢晋,合作中国第一部体育片《女篮5号》 2.拍摄《红色娘子军》的前前后后 3.《舞台姐妹》,我的遗憾和谢晋的厄运 4.苦不堪言的《春苗》 5.《牧马人》,我俩的合作绝唱 六、千里追踪“寻”陶金168第七章 “上影”进行曲(二)177 一、苦涩的回忆179 二、“文革”中一次难得的自由呼吸187 三、多彩的新疆之行和流产的拍摄计划192 四、和第四代导演合作的艰难突破197 五、出席亚洲作曲家大会205 六、我的上影作曲组的同仁们212 1.前辈作曲家陈歌辛和王云阶 2.解放区出身的作曲家们 3.小老弟吕其明 4.作曲组里的年轻人第八章 难忘的情怀,难忘的歌225 一、音乐片,我的不了梦227 二、一支难忘的歌234 1.第一次为电视剧作曲 2.仓促上阵和囊中取物 3.精雕细琢,淋漓尽致 4.求之东隅,收之桑梓 三、李岚清同志的歌247 四、张瑞芳和《百岁不用愁》251 五、电影音乐人的沙龙256 1.能办大事的王立平 2.难忘的黄岩会议 3.音乐奇才赵季平 六、“家”的温暖267第九章 吕蒙把我带进美术天地273 一、庐山上初识刘海粟275 二、和程十发先生的交往278 三、吕蒙年轻时的密友赖少其280 四、含蓄随和的沈柔坚282 五、别样风范的唐云和应野平284 六、客串美协的活动286 七、吕蒙的老师、战友和同事288 八、老友笔端说吕蒙290 九、促进吕蒙艺术新生的旅美画家293第十章 此情最相思297 一、悼念吕蒙299 1.喜事和丧事接踵而至 2.伴侣、兄长和诤友 3.病残志坚,赢得左手画家的美誉 4.捐画义举和天堂里的歌声 二、怀念母亲和姐姐312 三、追忆林风眠先生316第十一章 人生金秋319 一、离休后的生活也多彩321 1.当过官的和没当过官的都一样 2.我的假“老伴” 3.当年“小马列”是个好领导 4.我们的队伍人才多 5.离休干部合唱队和“金秋”合唱团 6.为华东医院作院歌 二、我的近邻周小燕336 三、找回和黄宗英中断的友情342 四、我最佩服的秦怡347 五、台湾行351 六、八十五岁生日的联想358 1.意想不到的85岁生日庆典 2.再次跨出国门了却心愿 3.年逾八十著书忙 4.收获喜悦的2009年 七、并非多余的话376后记 张治远379附录 黄准主要影视音乐作品索引383
章节摘录
初春的一个下午,透过书桌的窗口向外望去,外面细雨携裹着嫩绿的树叶,散发出特有的清香。那细细的雨、淡淡的香,不由地让我想起一雨香,这幼年时代的名字,同时也不由地想起我的父母来。其实,我自小离家,对于父母,尤其是父母的家庭情况知道得很少。但零零星星的一点记忆以及道听途说,也得来一些印象。我的父母在当时那个年代里,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人:父亲出身于浙江的一户官宦人家,受过高等教育;而母亲却只是苏州的一个清贫的平民,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和家人。但就是这两个不同的人,竟然不顾家庭的意愿,不遵父母之命,经人介绍认识后,就擅自在苏州结为夫妇,并育下了我姐姐。直到7年后的某一天,我父亲突然接到由黄岩老家发来“母亲病危”的电报,才不得不带着我母亲和姐姐回家“奔丧”。谁也没想到这“病危”竟是一个大骗局,而且我父母这对恩爱夫妻就此被拆散,这个温暖的小家庭就此被毁掉了。现在想来,父亲与母亲这两个出身、经历、学历完全不相同的人结合到一起,他们自作主张,没有得到家里唯一的长辈祖母的允准,因此注定要经受一系列磨难。叛逆的婚姻,加上又连生两个女娃,当然更要遭受祖母的白眼与歧视。正是这种歧视,在我幼年的心里播下了倔强和叛逆的种子,以致后来造就了我那种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和闯荡一生、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
后记
黄准老师的自传《向前进,向前进》经过3年的艰辛劳动j终于付梓了。此书的后记,其实不该由我来写。可黄准老师却以为,我见证了这本书的整个写作过程,和她一起品尝了其中的辛甘苦乐——一个85岁的作曲家生硬地做起了“作家”,说一说和她合作的滋味,不也很有意思吗?确实很有意思。记得第一次见到黄准老师就很吃惊,一个80岁的老人,不仅音容笑貌清清爽爽,更难得的是,岁月竟然没有销蚀她的天真。她看书不用戴老花眼镜,更称绝的是她笔底流淌出来的蝇头小字,密密麻麻、整整齐齐,连我这样的岁数似乎也要拿放大镜才能看得真切,而她却是一张纸接着一张纸地要写二十多万字啊!在我的编辑生涯中,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手稿。再说她的精力。其实不用我赘述,读者朋友读一读她在书中的“收获喜悦的2009年”一节,就可想见八十多岁的老人是以何种时速的脚步行走在金秋岁月之中。2008年9月,黄准老师住院做手术。我每次去看她,都会听到她同住病友的惊叹和疑惑。病友说她不是在住院治病,而好像是在准备考大学,那用功勤奋的劲头恐怕连高中生都不及呢!她的病床旁放了一张小桌子,我几次看到她伏在桌前,一只手在打着吊滴,另一只手就在写字。她说她已经锻炼出了“听而不闻,视而不见”的本领,无论病房再嘈杂,只要与她无关,她都可以不闻不问,专心致志地写自己的书。这本书的许多章节,就是她在两次住院期间一个字一个字地写出来的。看到这样的情景,我总是会想起那首唐诗名旬:“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黄准老师正是把她这本传记当作自己的孩子,倾尽了心血啊!
编辑推荐
《向前进,向前进:我的自传》是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