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留声-上海老歌纵横谈

出版时间:2009-8  出版社:上海音乐出版社  作者:王勇,鲍静 著  页数:188  
Tag标签:无  

前言

  从音乐家黎锦晖1927年发表《毛毛雨》起到1949年,前后二十余年,有八千余首称之“时代曲”的流行歌曲在上海诞生,算起来平均日产一首了,上海人凭她“奇异的智慧”,创造了世上的奇迹,使上海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流行歌曲重要发源地。这些优美动人的歌声曾缭绕在车水马龙、万家灯火的申城上空, “从小烟纸店那抹闪着蜜黄灯光的窗口到夜夜欢宵的舞厅歌坛”,曾经喧闹地装饰过一个繁华的时代,上海人曾见证了这流行乐坛上一代海派文化的辉煌。她余韵袅袅,其中不少优秀之作传唱至今,成为华人世界中永恒的“怀旧金曲”。  然而在后来的30年间,除了其中的一些左翼歌曲之外,大量“上海老歌”被认为是“黄色歌曲”,在中国大陆上销声匿迹。好在上海人念念不忘自己的历史,不少人家里还珍藏着当时的唱片,不少老歌还深藏在老年人的脑中和口中,中国唱片上海公司躲过了“砸烂”的岁月,在版库中还庆幸保存着数千面“上海老歌”唱片的金属模版。新世纪伊始,笔者曾在一篇论文中提到: “如今,我们已经为她掸去了历史的尘埃,我们重新认识了这份遗产,我们重又想起老歌唱起了老歌。但是,我们现在要做些什么?到什么时候,我们能再次听到上海产的新歌,重新拾回海派流行歌的青春呢?”。

内容概要

  从音乐家黎锦晖1927年发表《毛毛雨》起到1949年,前后二十余年,有八千余首称之“时代曲”的流行歌曲在上海诞生,算起来平均日产一首了,上海人凭她“奇异的智慧”,创造了世上的奇迹,使上海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流行歌曲重要发源地。这些优美动人的歌声曾缭绕在车水马龙、万家灯火的申城上空,“从小烟纸店那抹闪着蜜黄灯光的窗口到夜夜欢宵的舞厅歌坛”,曾经喧闹地装饰过一个繁华的时代,上海人曾见证了这流行乐坛上一代海派文化的辉煌。她余韵袅袅,其中不少优秀之作传唱至今,成为华人世界中永恒的“怀旧金曲”。

书籍目录

序自序第一章 中国流行歌曲的启蒙——学堂乐歌第二章 中国流行音乐的鼻祖——黎锦晖以及“明月社”第一节 黎锦晖其人第二节 中国流行音乐的摇篮——明月社第三节 黎氏三朵花第一代明月之星——黎明晖标准美人明月来——徐来明月甜姐茉莉心——黎莉莉第四节 明月社的其他主要演员天王名红颜命一薛玲仙歌舞青春兄妹情——严斐出名门入大家——黎明健满场飞音一世戏——张帆第三章 上海的唱片工业与唱片文化第一节 上海唱片业的发端与世界唱片业的格局第二节 旧上海三大唱片公司第三节 华人唱片第一人——周璇第四节 俊朗小生桃花郎——严华第五节 上海唱片业的金牌词曲作者黄埔出身黎派大家——黎锦光青年才俊一代歌仙——陈歌辛多才多艺歌坛票友——严个凡一门锦绣佳作频传——严折西天赋乐感沪港留声——李厚襄指挥创作多面全才——黄贻钧歌坛名家戏曲大师——刘如曾第六节 与唱片公司合作的左翼音乐家百代掌门曲为心声-_任光天涯四季乐坛领袖——贺绿汀渔光之母巾帼英豪——安娥左翼先驱国歌之父——聂耳第七节 学院派出身的唱片歌者学艺哈佛音专泰斗——周淑安美声歌后响遏行云——喻宜萱桃李天下中国夜莺——周小燕名门闺秀闪耀天府——郎毓秀第四章 电台媒体对于流行音乐传播所产生的助推力第一节 早期播音电台的蓬勃兴起第二节 海上广播歌唱皇后——白虹第三节 “大同”出道玫瑰银嗓——姚莉第四节 唱作俱佳英年早逝——姚敏第五节 后期电台歌手——逸敏、梁萍歌坛“小姚莉”——遗敏全能女中音——梁萍第五章 歌为影增色影为歌添彩——老上海的电影音乐第一节 电影音乐概述第二节 渔光美人王——王人美第三节 秋水照伊人——龚秋霞第四节 双面夜来香——李香兰第五节 桃李艳妖姬——白光第六节 三笑送京娘——李丽华第七节 为影而歌声形辉映之“三陈”童星风范真才女——陈娟娟孤岛影后美云裳——陈云裳南国乳燕小悲旦——陈燕燕第八节 影帝影后们的跨界作品电影皇后化蝶舞——胡蝶人生如戏奇公子-一赵丹古装美人小女伶一袁美云东方笑星瘦皮猴——韩兰根第六章 花都艳舞海上烟云——大上海的歌舞厅第一节 “远东第一乐府”的由来第二节 香格里拉之花腔美声——欧阳飞莺第三节 仙乐斯头牌鼻音歌后——吴莺音第四节 40年代后期的驻唱歌星驻唱女王——张露花腔高音——云云上海小姐——张伊雯东方爵士——黄飞然第七章 上海老歌的历史意义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中国流行歌曲的启蒙——学堂乐歌  为了便于记忆,历史时期的划分往往是以一个具体的历史事件来作为分水岭的,但要细致地去研究历史,就必须去关注事情发生之前一个漫长的酝酿过程,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国流行歌曲的创立当然不是由黎锦晖一拍脑袋在一夜间一挥而就、一锤定音的。它必定受到大环境、小环境的影响;必定受到其自身艺术品位变化发展的影响;必定受到受众的审美情趣的影响。所以当我们尝试描绘出中国流行歌曲发展轨迹的时候,首先需要回顾的是中国歌曲的历史发展状况。  在《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中,对于歌曲有这样的定义:由歌词和音乐结合起来共同完成艺术表现任务的一种声乐体裁,篇幅较短,易于流传。歌曲可分为民歌和创作歌曲两大类。但凡是写进大百科的条目,通常会概括得很完整,一定是放之四海皆可用的,但细究中国歌曲与外国歌曲的发展与应用,却是畛域分明、各有千秋。  中国有着广大的农村地区和数量巨大的农村人口,不同地区有着自己鲜明的地域特征,民歌也不例外。,对于民歌的记载历史悠久,甚至有考古学者断言,中国的民间歌舞历史超过一万年。不过尽管代代相传,却也代代不同,民歌是在流变中保存下来的。当然在城市中也流传有歌曲,例如妈妈哄孩子入睡要唱摇篮曲,孩子们在游戏时也一定会有各种儿歌,但作为娱乐活动,市民们可能更爱看戏和听说书。其实这个习惯早在宋代的杭州就已经形成,瓦肆勾栏就是城市音乐文化的集结地。所以中国宋代之前,已有不少著名歌手列入史册,例如女高音韩娥,一曲唱罢,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又如男高音秦青,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而明清之后,则只听闻有戏曲和曲艺名家,再无歌唱家的名字传世了。

媒体关注与评论

  在过去的许多年里,大量“上海老歌”被认为是“黄色歌曲”,在中国大陆上销声匿迹。好在上海人念念不忘自己的历史,不少人家里还珍藏着当时的唱片,不少老歌还深藏在老年人的脑中和口中。  如今,我们已经为她掸去了历史的尘埃,我们重新认识了这份遗产,我们重又想起老歌唱起了老歌。  ——钱乃荣  而今时行集体记忆,往日的老厂房、老洋房、老弄堂、老街、老巷,都纷纷整旧如旧,高调转身亮相,学术上称为活化。但总觉得,历史是不可复制、不适修补的。因为我们的记忆,主观意愿十分固执,除非你没有经历,否则,那曾经如此感动和犹新记忆,是不允许其轻易变质的。  犹如一曲《何日君再来》,我们不企回答,只是在心里默默诵吟着那熟悉的旋律,宛如在呼唤自己已逝的时光。当年演唱者的身躯与谱写它们的双手,早已化为尘土。但它的旋律和歌喉,已被我们供奉在记忆中最深的角落……  ——程乃珊

编辑推荐

  在过去的许多年里,大量“上海老歌”被认为是“黄色歌曲”,在中国大陆上销声匿迹。好在上海人念念不忘自己的历史,不少人家里还珍藏着当时的唱片,不少老歌还深藏在老年人的脑中和口中。  如今,我们已经为她掸去了历史的尘埃,我们重新认识了这份遗产,我们重又想起老歌唱起了老歌。  ——钱乃荣  而今时行集体记忆,往日的老厂房、老洋房、老弄堂、老街、老巷,都纷纷整旧如旧,高调转身亮相,学术上称为活化。但总觉得,历史是不可复制、不适修补的。因为我们的记忆,主观意愿十分固执,除非你没有经历,否则,那曾经如此感动和犹新记忆,是不允许其轻易变质的。  犹如一曲《何日君再来》,我们不企回答,只是在心里默默诵吟着那熟悉的旋律,宛如在呼唤自己已逝的时光。当年演唱者的身躯与谱写它们的双手,早已化为尘土。但它的旋律和歌喉,已被我们供奉在记忆中最深的角落……  ——程乃珊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海上留声-上海老歌纵横谈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