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5 出版社:上海音乐出版社 作者:杨民望 页数:1297
Tag标签:无
前言
著名的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曾说过:“交响音乐具有最深刻的内容,它是音乐王国的统帅。”许多大型的交响音乐作品就像是宏伟壮丽的史诗和辉煌灿烂的壁画一样,它表达出时代的精神和人类的即使是最复杂的内心体验,它感召和鼓舞人们为美好的未来而斗争,而在苦难的岁月里,它又给人们以支持和抚慰。我们知道,苏联女英雄卓娅就义后,她的弟弟舒拉和母亲在某一次收听电台广播柴科夫斯基的《第五交响曲》时,舒拉曾那样确信地说:“你看吧!在胜利的那一天,一定要演奏这部交响曲的终曲的。”法国大作家罗曼·罗兰在希特勒占领法国期间所写的论贝多芬的最后一本书中曾有这样一段记述:“……在遭受考验的日子里,贝多芬永远在我们身旁……当络绎不绝地撤退的人流在我故乡高原的纵横交错的道路上奔逃,而敌人进袭的喧嚣声跟踪而来的时候,你可知道,谁是我的同伴?在敌人临近的时刻,在我的脑海中浮现出贝多芬的《第五钢琴协奏曲》中的一首美丽歌曲(第二乐章的主题)。在那三天三夜之间,我一直听到这美妙的歌声,它就像活在我心里一样。这首歌曲纯洁而明净,它凌驾在这世界的废墟之上。它照亮了理智,有如在乌云的空隙中的蓝天一般……”看来,关于交响音乐所具有的思想内容和社会意义不须多加引证便已毋庸置疑。许多古典交响音乐的典范作品正就是这样而具有了不朽的意义,这些作品不但在过去,而且在现在直接参与人们的生活,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然而,交响音乐与我国的音乐爱好者还是有一段距离的。从美学的观点来看,真正的、起良好作用的艺术既不能跟随在艺术感受者的后面,也不应如同“象牙塔中的艺术”般凌驾于广大听众之上。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首先,让欣赏者了解作曲家创作一部作品的时代背景,并在一定程度上领悟作曲家当时的思想感情,均有助于从总的方面把握一部音乐作品;其次,弄懂作品的曲式,熟悉作品中的各个主题及其变化,都能帮助欣赏者进一步接受、消化和欣赏交响音乐,从而逐渐地变“曲高和寡”为“曲高和众”;而在这方面,本书好比是交响乐王国中的一位“导游”。此外,在学习外国交响音乐方面,希望能对专业音乐工作者起些“他山之石”的作用。这些便是我们写作这部《世界名曲欣赏》(现修订版改名为《新编世界名曲欣赏》)的意图。 “交响乐”一词,在古希腊语中解释为“数音同时和鸣”,它的范畴在十八世纪前是比较含混不清的,例如意大利歌剧序曲和某些舞曲前的独立性序奏,都可以冠上“交响乐”的名称。我们现在所说的交响乐或交响音乐,主要指供交响乐队演奏的多乐章的交响曲,还有交响诗、协奏曲、组曲和音乐会序曲等,以及交响音乐会演奏曲目中经常包括的歌剧序曲和舞剧音乐等。
内容概要
本书中所选的曲目,大部分是国内外交响音乐会上较常演奏的,全书共介绍德国、奥地利、法国、意大利、英国、美国、西班牙、瑞士、比利时、俄罗斯一苏联、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挪威和芬兰等十六个国家八十二位作曲家三百五十多部作品。每个国家的作曲家的先后次序是按出生年月编排的,这样可以使读者较有系统地通过具体的交响音乐作品,去了解一个国家的交响音乐发展过程,并可窥见关于传统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本书附有大量乐曲主题,这对分析作品或欣赏音乐都有直接的帮助。
书籍目录
前言德奥交响音乐作品 巴赫(J.S.Bach 1685-1750) 巴赫的六首《勃兰登堡协奏曲》 第一《勃兰登堡协奏曲》(F大调) 第二《勃兰登堡协奏曲》(F大调) 第三《勃兰登堡协奏曲》(G大调) 第四《勃兰登堡协奏曲》(G大调) 第五《勃兰登堡协奏曲》(D大调) 第六《勃兰登堡协奏曲》(bB大调) 巴赫的小提琴协奏曲 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E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d小调小提琴二重协奏曲 亨德尔(G.F.Handel 1685-1759) F大调第二首大协奏曲 g小调第六首大协奏曲 格鲁克(C.W.Gluck 1714-1787) 歌剧《阿尔切斯特》序曲 歌剧《伊菲姬尼在奥利德》序曲 海顿(J.Haydn 1732-1809) 第四十五交响曲(《告别》)(#f小调) 第九十二交响曲(《牛津》)(G大调) 海顿的“伦敦”交响曲 第九十四交响曲(《惊愕》)(G大调) 第一百交响曲(《军队》)(G大调) 第一百零一交响曲(《时钟》)(D大调) 第一百零二交响曲(bB大调) 第一百零三交响曲(《定音鼓滚奏》)(bE大调) 第一百零四交响曲(D大调) 莫扎特(W.A.Mozart 1756-1791) 莫扎特的交响曲 第三十八交响曲(《布拉格》)(D大调) 第三十九交响曲(bE大调) 第四十交响曲(g小调) 第四十一交响曲(《朱庇特》)(C大调) 莫扎特的小提琴协奏曲 第三小提琴协奏曲(G大调) 第四小提琴协奏曲(D大调) 第五小提琴协奏曲(A大调) ……苏俄交响音乐作品法国交响音乐作品东欧交响音乐作品西欧交响音乐作品北欧交响音乐作品美国交响音乐作品附录一附录二附录三附录四附录五后记
章节摘录
奥地利作曲家约瑟夫·海顿于1732年3月31日出生在南奥地利近匈牙利边境的罗劳村。父亲是马车工匠,母亲是厨师。他们都爱好音乐,父亲常在家里唱那听来的民间歌曲;海顿童年时代生活在农村中,当地的民间歌舞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他的创作得以同多民族的奥地利民间音乐保持紧密的联系,其基础从小就奠定下来了。同巴赫一样,海顿没有机会接受系统的音乐教育,他真正的学校就是生活本身和工作实践:八岁起他就在多瑙河畔的海茵堡教堂和维也纳的圣斯蒂芬教堂童声合唱队唱歌,通过演唱的曲目,熟悉了过去的奥地利、尼德兰和意大利作曲家的许多复调风格的作品;十八岁(1749)因变声而被解雇,为了生活,他积极参加各种街头演奏、家庭四重奏晚会,更加密切地接触维也纳的世俗音乐,他孜孜不倦地埋头写作,刻苦钻研以丰富自己的知识;1759年起,有三十年以上的时间,在封建贵族府邸中服役,根据主人的命令,创作各种各样的作品,包括餐后的音乐演奏,娱宾的歌剧,祝贺诞辰的声乐大曲,家用礼拜堂弥撒乐等——海顿的生活和创作道路,是十八世纪封建专制制度下许多作曲家所共同经历的道路,同时也是十八世纪欧洲音乐生活的典型写照。 十八世纪欧洲以启蒙运动为标志的一切进步文学艺术活动,都有反封建的共同趋向,他们对教会、僧侣主义、封建的君主专政进行猛烈的抨击。在音乐方面,在十八世纪下半叶,随着启蒙思想的发展,出现了旨在摆脱教会束缚的世俗社会音乐生活——在教堂外活动的管弦乐队组织和家庭的重奏音乐会;这个音乐生活的重大转变,迫使复调写法让位给主调和声写法,弥撒乐、受难乐等教会音乐主要体裁让位给交响乐和四重奏。在捷克和德国形成的所谓“曼海姆乐派”的作曲家,对交响乐的发展起过很大的作用,但是完成交响乐的古典风格却是维也纳古典乐派作曲家——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 海顿的创作遍及音乐的各种体裁和形式,包括嬉游曲、序曲、各种乐器的协奏曲、钢琴曲、歌剧、清唱剧等,但是海顿最大的功绩却在于他的交响曲和四重奏创作。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