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7-6 出版社:上海音乐 作者:田可文 页数:393
内容概要
中国音乐史学应该在新时期大的文化背景下,应该在不断深入地研究中国音乐史具体课题的同时,也不断反思自己的学术研究思路与方法,以便在更大范围内扩展自己的领域与研究课题。 本书为《武汉音乐学院学科建设丛书》之一。本书立足于楚音乐文化,以古代楚音乐文化为研究对象,介绍了中国音乐的史学发展。收入的论文有《隐逸之风与魏晋南北朝琴人》《出土东周中原体系青铜编钟编制区域特征探讨》《工尺七调别论》《中日乐律调的比较研究》等。
书籍目录
田可文 中国音乐史学若干问题之审视(代序)音乐史研究 田可文 隐逸之风与魏晋南北朝琴人 田可文 魏晋南北朝隐逸琴曲及其艺术精神 孙晓辉 祖孝孙的师承与家学研究 刘 莎 《诗经》中乐器作比的周代人伦观 刘莎说 “节”铝 王秀明 论古代礼乐制度转型中的民歌 王秀明 “乐”字初义研究述评 汪 森 青铜编钟及其承载的礼乐文化 汪 森 中国古代乐律思想探源音乐考古学研究 李幼平 见存大晟钟的考古学研究 李幼平 济南洛庄汉墓乐器的发现及其与曾侯乙墓音乐文物的比较 王洪军 出土东周中原体系青铜编钟编制区域特征探讨 王洪军 数理逻辑作用于考古学的绝好例证——郑荣达的“双音编钟音位设计的逻辑思维”及其意义音乐文献学研究 孙晓辉 音乐文献学的古典与现代 孙晓辉 论正史律志的结构特征和编纂体例乐学研究 童忠良 一百八十调及其基因图谱 郑荣达 工尺七调别论 郑荣达 刍议“同均三宫” 丁承运 中国古代调式音阶发隐——兼论中国乐学的雅、俗之争 丁承运 琴调溯源261 丁承运 古瑟调弦与旋宫法钩沉267 谷 杰 “正声调”、“下徵调”、“清商调”的历史渊源及其现代称谓的正名律学研究 谷 杰 “旋相为宫”与律制探求——古代律制沿革规律探讨 谷 杰 曾侯乙钟“(甫页)下角”与“三度定律法”探析 王洪军 见于《国语·周语下》的钟律文献再解读 李幼平 宋代音乐艺术实践中的黄钟标准音高音乐形态比较研究 郑荣达 中日乐律调的比较研究 童忠良 中西乐学的对称结构——音乐形态研究方法的若干体会武汉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史学学科梯队人员简介后记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