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9 出版社:江西美术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作者:谢琳 编 页数:184
前言
国家画院本届我的课题班是二年制的。 教学相长,授受互济。我们大家的课题就是研究中国的山水画,研究山水画的来龙去脉。 学好传统,使之光大,这就是我们的任务。 懂了传统,知道了来龙出处;深入体验,看得到发展的去脉。 出入之间,俯仰之际,悟道在其中矣。 龙脉在握,仰天观象。 潜龙在渊,腾飞有时。 这几句话,我与诸生共勉。
内容概要
《我师造化:2008-2009中国国家画院范扬工作室首届课题班中期教学文献集》是2008-2009首届课题班中期教学文献集。“师造化”的意义,在于写生是获得创作手法最直接的手段。通过写生不仅仅是为了锤炼笔墨语言、完善风格式样,而且可以增强对自然的认识和感悟,深入体会中国画的独特意义和审美内涵,这样创作出来的山水画,才是语言形式与气象意境兼备的作品。中国国家画院“范扬工作室”开设于2006年,如今已招收了两届“高级研修班”并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
书籍目录
序
教学点滴
范扬画语录
教学示范
仰观白云俯听流泉、花鸟
写生纪实
笔写云蒙山
图绘查济村
九华山写生漫记
导师作品
自说自画
艺术论坛
略述文人画尚“逸”的审美取向
学院作品
楼安平
靳文艺
李晓东
牧野
黄智程
魏烈海
张秋献
骆云
于新建
刘树海
周朝晖
张磊
毛浓丹
李志杰
徐存良
潘熙龙
韩玉禄
闵锐
覃燕
潘维荣
梁静
王若蒙
方染之
王卫民
金晖
杜恩华
吴越
夏亮
曹新刚
范术龙
谢增杰
郭嘉
马乾
曹秋生
石清
蒋运连
班主任作品
杨军
程云仲
章节摘录
写生,更重要的是对象的感受,但是过去画画的痕迹不可能不留在画上,如何在你过去的画法上加上对象的感受呢?这是写生中每个人都会遇到的课题。简单地说就是取舍,根本上还取决于当你用以往的经验观察对象时产生的直觉,你的经验包括技法、知识、学养等。每个人不尽不同,那么感受、直觉也不同,处理起来就不一样,这决定了一个人的日常积累如何、水准如何,以及在一定意义上的风格趋向。总体来说,这需要长期训练、摸索和积累。 写是一种抒情。不管怎么画要动起来,线条、画面都动。勒的时候,有的是墨破色,有的是色破墨,有水渗进去的味道。有时勾,有时点,是根据笔顺来的,没有固定的法式。墨也是,如果前一笔太重了,下一笔就把比拎起来;太淡了,就把笔按下去,干湿浓淡顺笔而来,一气呵成。 我的心态好,和顺。属羊嘛,性格温和,因为处处和顺,所以就在另外一种方面表现自己,就是表现在画上。你从画面上就能看出来,我的画是跌宕的。有的画家只用一种办法画画,我却情绪不同,就画的不同。我认为优秀的艺术家,应该有非常敏感的激情,就像诗人,他不可能看到良辰美景写的诗,与艰难困苦颠沛流离写的诗是一样的。李白入蜀发出了“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感叹,但当他高兴的时候就“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了,眼前一片光明。刚刚从长江三峡下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完全是顺流而下,趾高气扬,顺风顺势,写的情绪高昂。而写《蜀道难》的时候,埋怨不得志,所以蜀道就难。艺术家中最敏感的是诗人,其次是音乐家和画家。过去我跟别人说,我们比别人活得更多一层生活,不止是精神生活,而是我们的眼睛比别人看到的有所不同,我们笔下表现的世界是又一个世界。 大自然给我们美的享受就像花儿一样。大自然给我的一点信号,一点信息,反映到我的笔下,反映到我的作品里,我觉得这个时候,就是天人合一的时刻。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说的是主心骨不能少。失掉了主心骨,失掉了笔墨与中国的审美取向,到了外国人面前就成了奴才。不做奴才,就做主子。做主子就要有主心骨,我之为我,自有我在。我们的传统精华比西方高明,但也不能不旁顾世界。西方艺术,先是欧洲,后是美国,他们的现代艺术是当今文化主流,是不能不参照的一个系统。只有参照这个系统,才能明确自己的位置,知道做什么事情。所谓一览众山小,有众山,才有泰山,没有众山怎么知道一览众山小?何况对方并不小。 “骨法用笔”与“书法用笔”是两个不同的理念,“骨法用笔”是线条在起作用,比如山有山的骨法,用笔在结构上就是“骨法用笔”,不在结构上就不是“骨法用笔”。 我画的时候只能看基本的感觉,很随便,是勾、皴、点、染一起画的,画到哪里是哪里,画了再说。至于空白,就像围棋,是中国的阴阳,不是什么光影,是在有意无意之间形成的。 石涛的“一画论”有点玄,其实就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我也是一笔下去再生发另一笔,一笔笔生发万物。道家的思想在中国画中运用得最多。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