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书法大系·书学卷(上下)

出版时间:2009-8  出版社:江西美术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作者:任平 编  页数:全2册  

内容概要

  回顾60年,得到一个重要的认识:社会文化价值取向,对于书法艺术兴衰存亡至关重要。从20世纪40年代末的历史巨变开始,一切以巩固政权、除旧布新为目的,社会意识形态的价值观锁定在为当下政治服务如何实现工具的作用以及这种作用达到何等程度。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书法勉力传承民国时期已趋萎缩的局面,少数从民国时期过来的书法家作出的努力值得肯定,但从全社会看书法进一步受到冷遇,社会对书法无暇旁顾。今天回顾,或许可以促发另一方面的思考,书法不能成为政治的直接工具,恰好是它的特点也即优点。书法从本质上说是纯美的,它启示人的心灵,培养人的情操,书法无关功利。从这个意义来说,书法不但没有远离社会,而且有益社会。我国历史悠久的文化,有封建性的糟粕与民主性的精华,然而两种对立因素并非在所有的文化形态中非此即彼。

书籍目录

《共和国书法大系(1949-2009):书学卷(5)(上册)》目录:
共和国六十年书学述评 任平
书法史
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 郭沫若
《兰亭序》的真伪驳议 高二适
《爨宝子碑》研究 马国权
书法史上的若干问题 沙孟海
碑·帖·经书分三派论 王学仲
“史书”与书学 林京海
关于中国近现代书法史分期问题——近现代书法史研究笔记之一 周俊杰
石鼓年代考 唐兰
论两汉今、古文经学之争对隶书发展的影响 潘良桢
西北汉简书艺略述 黎泉
关于汉代出土金石砖瓦文字遗迹之书体与书法美的问题 丛文俊
王羲之《丧乱帖》之“先墓”地点及书写时间初考 王玉池
窦皋《述书赋》注及所注唐人考 朱关田
论魏碑体 华人德
范成大书迹分类编年辑考 方爱龙
敦煌书法艺术三题 沃兴华
清代书家与《兰亭序》 刘恒
……
书法教育
《共和国书法大系(1949-2009):书学卷(6)(下册)》目录:
书法理论
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 宗白华
谈书法 陆维钊
略论书法 李泽厚
“有人在思”——谈中国书法艺术的意义 叶秀山
书法是抽象的造型艺术 陈方既
书法美的分析 刘纲纪
论书法艺术美感的起源与发展 姜澄清
中国书法的文化透视 尹旭
魏晋南北朝的书法理论 薛永年
现代书法精神论 王冬龄
艺术的泛化——从书法看中国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 邱振中
“现代”之前的徘徊 卢辅圣
当代书法问题与艺术生态重建 王岳川
先锋书法的现代情境 马钦忠
中国现代书法的层次与方向 朱青生
书法审美主体研究 陈振濂
中国古代书法理论的几大民族特征 胡传海
沉沦与救赎:论20世纪90年代书法思潮与创作 沈语冰
新空间的美学——阐释“现代书法” 王南溟
论审美调节意识 朱以撒
……
书法评鉴
书法论著提要
60年书法论著选目
总后记

章节摘录

同样,对六十年浩瀚的书学论著,我们也只是从自己的学术理念和学术标准出发选择了一部分进入《大系》。我们认为,这些论文和著作大致能代表上述书学领域四个部分的主要成果及其发展的进程;而由于篇幅、体例和识见的局限,许多重要论著未能收入亦属憾事。一、发展脉络概述中国书学就其研究的对象来说,非常独特,因为书法本身就是一门与其他艺术有着较大差异的、极富民族特色的艺术。书法的基础是汉字,书法与汉字有着共生共长的历史现象,又有跃出汉字的实用范畴,独创气象,在情感世界飞腾的艺术特性。汉字文化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它涉及文学、历史、哲学以及几乎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因此书法也就被烙上了综合文化的诸多印记。人的情感、思想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书法以抽象的造型和多变的线条表现之,无所不能又无可确指,因此书法的形式分析和学理阐释又是令人十分棘手的事,它与其他艺术门类似有联系,又无直接参照的路径。传统书学凭借中国哲学思维的特殊方式,时而从本体论出发,时而从辩证观出发,时而援引伦理思想,时而结合实用政治,有儒家的天人观、教化思想,也有道家的天马行空与恣肆浪漫,或者佛家空灵的想象和深沉的内省。因此,古代书学论著中反映出这样一些特点:首先,是和儒家人伦教化相关的“中和”的审美理想。儒家要求人们恪守礼仪,因此,对人的要求也就成为对书者、书法的要求,所谓“用笔不欲太肥,肥则形浊,又不欲太瘦,瘦则形枯,不欲多露锋芒,露则宜不持重,不欲深藏圭角,藏则体不精神,不欲上大下小,不欲左高右低,不欲前多后少”(姜夔《续书谱》)。将书法看成是人的伦理面貌的再现。与之相应,古代书论中的品评部分总是将作品与人混在一起,批评有着明显的人格化倾向,如说王羲之书法“如谢家子弟,纵复不端正者,爽爽有一股风气”。“羊欣书如大家婢为夫人,虽处其位,而举止羞涩,终不似真。”(袁昂《古今书评》)等等。此类评论有似林间高士的“清谈”。而在庾肩吾《书品》里,则将笼统的品评推进到严格的等级,将汉至齐梁的123位书家分为九品。这种批评模式虽然主观、机械,倒也表明了个人的审美标准,反映了书法的繁荣和书法的“人化”。而利用书法的黑白世界来展示自我,讴歌人生,正是这门东方艺术的民族性所在。古代书论的基本阐述方式,不强调逻辑性和系统性,而多采取点悟式的批评和形象化的评述。中国古代文艺批评受孔子“微言大义”和陶渊明“得意忘言”的深远影响,更受中国哲学“无极”、“太虚”思想和“顿悟”思维方式的左右,强调“气韵”、“境界”,偏于综合宏观把握以及简约、含蓄的表达,沉浸在“呈想象,感于目,会于心”(叶燮语)的美感经验中。体现在书法批评上,多用形象化语言,强调心、物之间的兴发感应。比如,说欧阳询书“如金刚怒目,大士挥拳”,而卫夫人书“如插花舞女,矜宠善押”;将郑板桥的书法布局说成“乱石铺街”,而王铎的书法章法如“雨夹雪”。

后记

书法是表达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特有情感的艺术样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文化以超稳定结构而著称于世,书法强调的法,其演进过程大部分与中国封建社会同步,社会和传统文化的超稳定也带来了书法的稳定,从东汉正体——汉碑形式的成熟,到魏晋行草的演进;从南北朝书法收藏之风兴起,到隋唐五代草书的飞跃;从北宋书法的个性化运动,到有清一代书法的全面繁荣。应该说,书法艺术在本质上仍然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这个大舞台上比较规范地演绎着属于自己的故事。只有到了近代,鸦片战争、五四运动、改革开放……一系列的国门洞开动作,不论主动还是被动,都无可避免地发生了中西文化的冲撞与融合,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一个有别于几千年封建专制的崭新政体的创立,无论从意识形态、社会样式、生活方式、文化基因的遗传与变异,都势必对中国书法这门古老艺术带来巨大的冲击。新中国六十年,一甲子。在历史的长河中虽也是不长的一段,但由于艺术观念之变、文化背景之变、传播方式之变,这不长的一段便成为书法史上最为波澜壮阔的一段。因之,认真梳理,忠实记录,悉心总结这一特定历史时段的书法现象,是我们花大力气、花大投资编纂这部大系的基本理由。《共和国书法大系》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列为“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大系》分《书史卷》、《书家卷》、《篆刻卷》、《书论卷》四个组成部分,共6卷(《书家卷》和《书论卷》分上下卷)。力求全面、客观、真实反映共和国成立以来60年书法篆刻创作、理论研究、内外交流、人才培养等各方面的发展演变过程。《书史卷》以文字为主并配以老照片,共十一章,50余万字,重点论述共和国成立以来60年书法发展的整体大脉,卷后附共和国书法60年大事记。

编辑推荐

《共和国书法大系(1949-2009):书学卷(套装上下册)》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百种重点图书,国家“十一五”重点出版规划项目。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共和国书法大系·书学卷(上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