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画文脉研究(姜宝林卷)

出版时间:2009-5  出版社:江西美术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作者:付京生 编  页数:150  

前言

  作为中国画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绘画史著作,唐代艺术史家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反映了作者的广阔视野和深刻的艺术史意识,这种艺术史意识体现在张彦远对于绘画的发展具有一种在历史空间中观察其流变的卓越眼光。在《历代名画记》中,第一章是“叙画之源流”,第二章是“叙画之兴废”,第五章是“叙师资传授南北时代”,体现了一种鲜明的文脉意识。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第五章,张彦远在这里讨论了对绘画的鉴赏与收藏,必须了解画家的师承传授,南北地域差异以及古今不同时代的风物,结论为“若不知师资传授,则未可议乎画”,“精通者所宜详辨南北之妙迹,古今之名踪,然后可以议乎画。”  然而在今天的中国画界和收藏界,多有不知画之源流兴废,师资传授,南北之辨,古今之异的自以为是者,指点江山,纵横画坛。在当代中国画坛一片繁荣景象的背后,其实对中国画的传统和当代中国画家的传承缺少研究。这就造成了当代中国画的一种奇特现象,某些欺世盗名的画家往往混迹于真正优秀的画家群体中,良莠并存,借助媒体广泛传播,对于中国画的欣赏收藏和传播带来了很大的困惑。  一位优秀的中国画画家的价值在于何处?他是如何学习、思考、继承、发展中国画传统的?他的艺术语言有何特征?他对于中国画的历史有何贡献?所有这些,都激发起我们对优秀的中国画画家的生活、学习、创作乃至行旅交友的浓厚兴趣。而一批这样的优秀画家,则在整体上展现了当代中国画的主流面貌,有助于我们以更为宏观的眼光了解和判断中国画的发展。  有鉴于此,我们组织国内专家,多方搜求,编辑出版了这套《当代中国画文脉研究》丛书。试图以一种历史性的眼光,在一个较为长期的历史时段中,展示当代优秀中国画画家的整体面貌,为读者走近画家和他的工作室,走进画家的生活和思想提供真实而全面的视野。

内容概要

  “文脉”,即为一文化发展之脉络,有前承芳古、彪炳当代、后拓来人之意。是故,当代中国画文脉研究,旨在清理当代中国画发展之脉络,以期在历史语境中考察当代中国画的文化意义。

作者简介

殷双喜 江苏泰县人。l 991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获艺术批评理论专业硕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获中外美术比较研究专业博士学位。
现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研究》杂志副主编、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美术》杂志编委、《中国雕塑》主编、中国雕塑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雕塑学会会长助理、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副秘书长、何香凝美术馆OCT当代艺术中心学术委员、上海油画雕塑院特聘学术主持等。

书籍目录

总序山水卷·导论第一章  姜宝林绘画文脉构成逻辑分析  第一节  姜宝林山水画风格类型与文脉来源  第二节  符号学独特路径中的山水观与创作实践第二章  姜宝林山水画的文化归属及现代意义  第一节  现代中国文化语境中的精神图像显现  第二节  在艺术中诗意栖居与体验文化生命的存在第三章  名家评姜宝林  冯远  郎绍君  张仃  薛永年  鲁虹  苏立文  拉尔斯·伯格伦德  史耐德  劳丽·亚当斯  李庆成第四章  姜宝林画语录  第一节  短语  第二节  短论第五章  姜宝林访谈录  第一节  艺术的“现代性”应该具有超越“现代性”的价值与意义  第二节  对传统笔墨不了解是当前书画发展的危机

章节摘录

  大革命时代,以及经历了改革开放时代乃至嗣后的后工业化时代。在这样多的“时代”转换中,作为画家的姜宝林先生,都极为认真地生活过,从而使他的艺术能够迅速地跟随着时代的转型而变化。  1979年姜宝林先生进入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班学习之时,恰逢改革开放初期,这使他终于能在上述“多个时代”之中历练出来的人生经验和绘画功底走进了他的绘画探索、研究的光明灿烂的大门,创作出一幅又一幅类似《清漓晓霁》、《梨花春雨》、《晓日秋山》、《四明山家》这样的作品。他的这些作品,已经用语言学转向意义上的结构主义符号学原理,把20世纪中期长安画派、新金陵画派以及浙江美院、中央美院的学院“写实新传统”融铸在他的探索性的作品风格之中了。由此,他以深厚的多元功底作为工具,自改革开放至今30年,以综合古、今、中、西而“再造”的方式,不断地进行着他的具有“原创”属性的艺术创造。而正是这些“具有原创性”的艺术创造,汇合起来、联接起来,便形成了一条可以运载当下文化航船的文化运河。今后,必定会有许许多多的青年学人进入到这条运河中,航行在那隶属于中国文化大河主流的由他开创的文化河道,行驶到崭新的目的地。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姜宝林先生是20世纪以后最值得载入当代中国美术史史册的画家之一。同时,他也是最能继承前学、启迪后学、给予后来的艺术学人以丰富艺术学养的画家之一。  于是,在如上意义上,从姜宝林先生自身的艺术历程看,可以说,他的艺术风格的主脉乃是经潘天寿、陆维钊等先生的传递,在绘画语言上续接的是赵之谦、吴昌硕的传统,而在文化语境方面,衔接的则是王国维的汉学传统及浙江的马一俘先生的新儒学传统。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中国画有没有文脉,要不要文脉,似乎成了不是问题的问题。应该承认,大多数艺术家、评论家还是期许“文脉”之存在的。所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得到广泛认同即是。  创作冲动的形成,首先要求艺术家有丰厚的生活积累和情感积累,这无可非议,但有什么样的生活积累和情感积累,则是一个更深层次的课题。如果我们借用“道”与“器”的概念来对这一课题进行解构,那么我们站在“道”的高度,多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符号学的意义出发,为中国画构勒出在当代的一条文脉通道,未必不是中国画这一艺术样式的幸事。  ——陈政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当代中国画文脉研究(姜宝林卷)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