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无挂碍

出版时间:2010-3  出版社:海天出版社  作者:王卫宾  页数:219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佛学是世界上最博大、最智慧的思想体系之一。本书通过对佛学经典的领悟和解读,引导读者用佛家的智慧去点化生活,并消除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种种困惑、烦恼和障碍,从而体验到充实而又豁达的人生。

书籍目录

1.佛教及中国佛教2.你是否已被“杀掉”3.位置选择决定人生4.是正信而不是迷信5.我们应当自作皈依6.走在旷野上的人7.你的命运由谁主宰8.不耕种就没有收获9.追求值得追求的10.在人世间寻觅菩提11.世间事与世间意12.科学的眼光看佛教13.懦慢乃是烦恼的一种14.没必要以牙还牙15.保持一颗天堂的心16.没有分别的真理17.只需一瓢即可解渴18.快乐的本质是什么19.要和好的老师为伍20.怎样认识身相庄严21.人生痛苦的真缘由22.别想解决一切问题23.什么才是真的修行24.管理自己的欲望25.严格自律的新生活26.消灭痛苦的好方法27.珍惜生命与财富28.财产能够守得住吗?29.如何能自造福田30.学会避开第二支箭31.辩证理解不动心32.清醒认识所处逆境33.一张一弛方为正道34.别人的药不治你的病35.提醒自己勇猛精进36.心残才造成事残37.愤怒怨恨名为苦种38.解开自己的执着39.满足自我要适度40.真正的爱到处有41.平整自己的心地42.我们的人生真相43.没有一个不变的我44.平静地面对生死45.痛苦的真正来源46.根据现在来生活

章节摘录

  1.佛教及中国佛教  佛教是公元前6世纪以前建立,与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并列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佛教起源于印度,创自于释迦牟尼。  释迦牟尼姓乔达摩,名悉达多,公元前6世纪诞生于北印度。他的父亲是迦毗罗卫的国王,名首图驮那,汉译净饭王。母亲名摩诃摩耶,是与迦毗罗卫城隔河相对的天臂城善觉王的长女。根据当时的风俗,摩耶夫人回母家分娩,途经蓝毗尼花园,即今尼泊尔南部波陀利耶村的罗美德寺院处,生下了释迦牟尼。  释迦牟尼19岁时,目睹人的老、病、死的情景,想到世人不拘富贵贫贱,都逃不过老病死的大关,乃叹道: “日月易过,少年不常,老至如电,身形不支,气力衰虚,坐起苦极,我虽富贵,岂能独免,念及将来,甚可畏惊。”  于是,他舍弃王位,出家修行。他在恒河流域行脚六年,参访了许多宗教界的名师,研习他们的理论与方法,修练最严格的苦行。这一切都不能使他满意。于是他放弃了所有传统的宗教和它们修练的方法,自己另辟蹊径。  最后,他在尼连禅河外十里之遥的一棵毕波罗树——即菩提树下,观见三世实相,洞见三世因果,成就无上正等正觉——这时他已30岁。  得道后,他被尊称为释迦牟尼。释迦是种族名,意译为强勇;牟尼意译为寂默,是称赞之号,释迦牟尼的意思为释迦族之圣者。  此外又有阿拉汉、全自觉者、明行具足、善至、世间解、无上者、调御丈夫、天人导师、佛陀、世尊等十种德号,而以佛陀和世尊最为常用。  佛陀又简称为佛,是梵文Buddha的音译,意思是觉悟的人。释迦牟尼所觉悟的是世间一切事、理的真相,包括众生生死之谜的答案在内。他不但自己有觉悟,而且能令他人觉悟。他自己觉悟后,一切身口意方面的种种行为,无一不契合真理,决无丝毫迷悖,所以是世间与出世间至高无上的圣者。  而称释迦牟尼为世尊,意思是因为他觉圆德备,出世三乘,世间六凡,无不共尊,因此有此尊称。  此后,他就开始了长达45年的传教活动。佛陀在波罗奈斯城外的鹿野苑,向阿若懦陈如等五人,宣说四谛、十二因缘、三十七菩提分、五蕴、四禅和三明等教说,五人成为最初的佛弟子。  与此同时,又度波罗奈斯长者之子耶舍及其亲友出家。此外,他化度了原先祀火的婆罗门迦叶三兄弟以及沙门“六师”之一的怀疑论者散惹夷(删阁耶)的学生舍利弗和目犍连,此后在他的故乡又说服了他的很多亲属如堂弟提婆达多、儿子罗喉罗皈依了佛教。  80岁时,佛陀逝于拘尸那罗(在今乌塔卜拉达希邦内)。  佛陀灭度后,佛教在2000余年间向外传播,成为世界性的宗教。向南则由锡兰而缅甸、暹罗、南洋,向北则由中亚而中国、朝鲜、日本。在苏联、欧美等地也有传播。目前,全世界佛教徒的人数已超过五亿,其中弘传最广、变迁最大者,则首推中国。  佛教传入中国大约在公历纪元前后。一般认为,佛教经由两条路径传人中国,一支由古印度经西域传人蒙古和中原地区,后传入朝鲜半岛、日本等处,故又称北传佛教。另一支则由南印度经海路传至中国南方,包括台湾等地。  公历纪元前后恰值中国的东汉末年。据《三国志》记载:公元前2年,在京城太学里学习的学生景卢从大月氏使者那里得到了《浮屠经》,因为尚未得到官府许可,所以一些佛教徒只是悄悄活动。  公元64年正月十五元宵之夜,汉明帝刘庄梦见一个金人从西方而来,头顶白光,飞绕庭殿。大臣傅毅认为这是西方的佛,汉明帝于是派遣蔡情、秦景、王遵等十余人于永平七年(公元64年)赴天竺(古代印度)求佛法。  蔡情一行在西域的大月氏(今阿富汗一带)遇到了来自天竺的僧人摄摩腾和竺法兰,并看到了佛经和佛像。于是,他们一齐东行,以白马驮经回到了洛阳。为了让两位高僧居住和译经,汉明帝下令在洛阳城西的雍门外按天竺的式样,建筑了一处庭院,以古代礼宾用的“鸿胪寺”的“寺”字称之,并为铭记白马驮经之功,命名为白马寺。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心无挂碍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对与对佛教不了解的朋友是一本很好的启蒙书
    一个个的小故事,特别是佛陀举的那些小例子,看后很受启发
  •   书本不错,这是我买的这套书的最后一本!
  •   相由心生!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